<h3> 在西藏新疆,当一个黑点闯入视线,渐行渐近时,你发现对面过来的,是位骑行者。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最美好的事是看到某人微笑,而更美好的事是他因你而微笑。因为,这里是世界的屋脊;因为,这里有动辄数百公里的无人区;因为,这里有变幻无穷的天气状况;因为,这里有变化莫测的意外状况。你,除了有超于常人的骑行经验和体力、耐力、毅力外,还要有高海拔低温条件的露营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应付突发状况的能力等等……</h3><h3> 在新藏线蓝天白云隔壁沙滩,看不同的景致。也体味全然不同的人生。同样的境遇,有的人仿佛至身于天堂。有的人感觉如处地狱。</h3><h3> 人生犹如一丛玫瑰,没有绝对的美丑,鲜花与芒刺。就看我们在意关注的是什么了。</h3><h3> 又到我发表美篇的时候啦,照片太多,每个都舍不得扔掉,北京骑友车六大哥,提供的照片儿,照的太漂亮了,好的景色他用不同的角度拍的,还是那句话,车六大哥注意观察生活细节,善于形容,善于发挥,图文并茂,当时的场景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你的美篇,我也能充分了解当时的人物景观,地理环境,早上和风细雨,阴云密布,中午就晴空万里。万里无云。好像我身临其境一般。</h3><h3> 不出去走走,家就是你的世界,出去走走世界就是你的家。</h3><h3> 吴大哥,一壶水,走出去,普新曲。</h3><h3> 路为纸,地成册,轮做笔,心当墨。</h3><h3><br></h3> <h3>今天是2019年7月30日,环中国骑行第101天。</h3><h3>今天早上吃完早餐,8:30开始骑行,刚骑行1km多,他们就到检查站办理出藏手续。这个季节正是旅游旺季。他们排了三个多小时队才办完出藏手续。</h3> <h3>检查站再办理出藏手续的游客们。</h3> <h3> 这几天早晨都这样阴云密布,一会儿就晴转多云,中午就晴空万里。</h3><h3>今天的骑行虽说艰苦,但是整个过程是值得留恋的。这一百公里的国道,就是一个“百里画廊”。</h3><h3>路旁的美景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她的美艳。蓝天的蓝是那么的深邃,洁白的云是那样的纯洁。五色斑斓的高山更是那样的迷人。还有那美丽诱人的红土达坂,我们要用全力骑行九十公里,才能挣脱你的挽留。</h3><h3>松西村位于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毗邻,地域横跨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平均海拔均在5200米以上,地广人稀,气候严寒,缺氧严重,属高原寒冷气候。</h3> <h3> 西藏的气候变化无常,一天有可能赶上四个季节。现在七八月份最热的季节。和床上的冰还没有化呢。检查站的武警官兵都在穿着军大衣。</h3> <h3> 明天三位哥哥。离开这里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去体验连续三天的无人区内骑行的生活。新藏线被称为一生必须要走一次的线路。新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苦,路段最艰险的公路。途中翻越5000米以上大山5座,16个冰山达坂,特别是界山达坂和死人沟。加上复杂多变的气候,已经超过了很多人身体能承受的极限。既然这样的艰苦条件与环境,为什么还要去那里骑行,因为这是一条壮美与险峻并存、震撼与艰辛交织的路线。</h3><h3><br></h3> <h3>他们骑行了90多公里。到5380米的红土达板。这是骑行以来最高的山了。</h3><h3> 红土达坂是新藏公路沿途最著名的山口之一,是新藏线海拔最高的山口,是中国最高的公路(国道建制)山口,也是世界最高的国道公路山口。</h3> <h3> 红土达坂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东汝乡松西村以南约11公里,新藏公路K743公里处,谷歌地球上的坐标为北纬34度20分35秒,东经80度22分55秒。</h3> <h3> 红土达坂(达坂,维语山口、垭口的意思),海拔5378米(或5380米),是迄今为止219国道上海拔最高的山口,亦是中国最高的公路山口。</h3><h3>高原的天,真可谓是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原本还是蓝天白云,往上走着走着就阴沉了下来,及到了达坂上就已经是冰雪迷漫,寒风呼啸,温度骤降,令人有点胆寒的极端天气了,停车拍照都得穿戴好衣帽,鼓起点勇气,才方敢为之。所幸,当时我还是毅然决然地下车拍了几幅,为日后钩沉这段不可多得的经历,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图像资料,避免了又一桩遗憾的产生。</h3> <h1> 看看藏民的艰辛和不易,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领两个弟弟放了100多只羊。</h1><h1> 当你决定走新藏线之前,一定会有很多有经验的人跟你提起这样一句俗话:“天山达坂撒过尿,死人沟里睡过觉”,这句话本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丰富、胆大气壮,由此也可见“死人沟”在当地人心里的恐怖印象。当地人传说在50年前,一支解放军先遣部队从新疆进藏时,在此全军覆没,于是这里就改名叫了“死人沟</h1> <h3>今天他们住在松西村,海拔5204米,是他们骑行以来住的海拔最高的地方了。这哥仨还行,都没有高反的反应。今天他那晚上18:30就出店了。他们住在西藏阿里日土县松西村。</h3><h3>今天骑行100.39km,均速13.74每小时公里。爬升1132米,累计骑行11901.43km。平天每天骑行117.84km。</h3> <h3>今天是2019年7月31日,环中国骑行第102天。</h3><h1>今天半夜一点多。就开始下雨了他们做的房子漏雨环境条件很差。早上八点多雨就不下了,早上天很冷。他们9:50才开始骑行,骑行14km到海拔5248米松西骑行42km到达海拔5347米的界山达坂。今天早上从松西村出发,只骑行了不到六十公里,来到了泉水湖检查站附近的藏家简易驿站。这样的安排就是为了后面的骑行节奏,便于每一天都有可能有露营的场所。</h1><h3>今天的骑行距离虽然不长,翻越了两个达坂,一个是松西达坂,另一个是让人生畏的界山达坂,感觉还是很疲惫。</h3> <h3> 昨晚三位哥哥。没睡好觉,松西村夜里下起了大雨,我们所住的房子漏雨,我被漏下的雨水“滋润”醒了,头发都湿了,此时是凌晨三点左右。最后外面的雨不下了,屋里的雨还在不停的下。闹的我后面就没有睡觉的意思了。</h3><h3>这样的状态骑行在海拔5200米左右的路上,大脑昏昏沉沉的,两腿又出现了曾经出现过的高反现象,两腿像灌了铅一样的沉重。</h3> <h3>雪山和云彩融为一体,太漂亮。</h3> <h3>今天早上他们从旅馆出来上路,看到松溪村立。亥时为写着(西藏记忆)海拔是5218米。是他们骑行以来最高的地方了。不过他们的黑鸟单车显示是5204米。</h3> <h3>今天刚骑出4km,大胡子哥后台又扎了一个铁丝。大胡子哥这一路是第15次扎胎了。</h3> <h3> 今天一上午都是阴天,搞得北京车友车六大哥,心情很是不爽,阴天照出的照片儿效果不好。下午了到泉水湖,天气或然晴朗。几位大哥照出了不少让人难忘的照片。</h3> <h3>晚上他们住在了西藏阿里日土县泉水湖检查站。他们今天下榻的藏家简易驿站,只有六个床位,他们刚刚住下,又来了几个骑友一下就客满了,没过一会儿,又有骑友来到这里下榻,那就没有辙了,只有自己想办法露营,之后在检查站下榻。当前海拔5118米。今天骑行。57.28km,均速13.13每小时公里。爬升656米,累计骑行11950,8.71km,平均每天骑行117.24km。<br></h3> <h3>这里之所以叫死人沟,沟也是新疆人起名的习惯,言简意明。他们喜欢以沟来命名地名,东大沟、西大沟、葡萄沟、果子沟等,可是沟前面加上死人两个字,那就说明敢在这个沟中过夜的,真的不是一般牛人了。</h3><h3>死人沟,处于喀喇昆仑山脉腹地,是一片全长约300公里的阿克赛钦无人区。其实它正式的名称是泉水海,海拔5100米,距离新藏线起点680公里。就是说从新疆进藏,如果从达坂出发,经过一段海拔升的又高又快的坡路,680公里之后,就到了这个让人窒息的凶险之地,到了之后就会发现,这里是真正的“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h3> <h3> 据来过这里旅行的人回忆,甚至看见过地下伸出来的人手,而据过往的司机介绍,这就是一片天堂和地狱的混合地带,他们开车的时候往外一看,天上白云飘飘,风清云谈,地上却是累累的白骨,森森的鬼气。他们说有的司机到达此处,忽然就会全身不动,保持着开车的姿势,却已经全身僵硬。</h3><h3>或许只有在西藏阿里,一个检查站才能拥有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名字。阿里西北部的日土县东汝乡,海拔5118米以上,一如这里的山川壮阔、湖泊波澜,它叫做“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同时恶劣的环境相伴,空气含氧量大约为海平面的40%,当地人也叫它“死人沟”。泉水湖和死人沟使命与危险并存。</h3> <h3> 在泉水湖检查站旁边的一个小活动房子里,有六张床铺可以为来往的骑友提供住宿服务,可是昨晚这里挤下了十多个人下榻,还有一位美女骑友。</h3><h3>下雪了,大家都走不了,坐在一起瞎聊天,我就问其他的骑友,谁知道死人沟是在哪里呀?骑友告诉我,这里就是死人沟啊!我听到后,倒是没有不寒而栗,但也吃惊不小,我是稀里糊涂的在死人沟里睡了一觉,而且睡的还很香甜。正应了那句老话,“无知者无畏”。</h3> <h3> 泉水湖检查站成立于2013年5月,此前是多玛一级公安检查站的一个前沿哨所。十一黄金周每天进出藏的车有一百多辆,检查站进入“一级戒备”。14名民警、10名特警、4名边防战士都要24小时值班备勤,肩负登记检查过往车辆、服务群众、紧急救援、处置应急事件等任务。</h3><h3> “逢疑必查,像小车的话后备箱都要打开,车辆要熄火。”今年30岁的藏族小伙扎西边巴,在这里已经工作两年多。</h3><h3> 扎西边巴介绍,“我们早上8点接班,晚上12点这边要封路,把今天所有这些车辆数据分析完,再往上报到指挥中心。”</h3> <h3> 或许只有在西藏阿里,一个检查站才能拥有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名字。阿里西北部的日土县东汝乡,海拔5118米以上,一如这里的山川壮阔、湖泊波澜,它叫做“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同时恶劣的环境相伴,空气含氧量大约为海平面的40%,当地人也叫它“死人沟”。泉水湖和死人沟使命与危险并存,28名战士如何践行老西藏精神?<br></h3><h3> 一片碧蓝的湖水倒映着雪山,这里是泉水湖,地处新疆、西藏交界,距离日土县城区280公里,这里也是西藏的“北大门”。泉水湖没有夏天,年平均气温零下20度,最低零下45度。进入十月,今年已经下了十多场雪。</h3><h3> 新藏公路旁,设有西藏海拔最高的国道检查站——日土县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周边寸草不生,常年伴有5到7级大风。671公里外的新疆叶城,海拔最低是1100米,到了泉水湖上升到近5200米,强烈的高度拉升,这里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约40%。站长蔺江平说,过路的人都叫这里“死人沟”。“冬天民警戴着手套出去查车,查一趟回来手就麻了,零下四十五度不是开玩笑的。”</h3> <h3>今天是2019年8月1日,环中国骑行第103天。</h3> <h3>今天早上下雪了,他们十点半顶着雪骑行。还好,一个多小时就不下了。他们骑到驻地也没下。他们下午16点多到的驻地。</h3> <h3>有个地方住就相当不错了。如果露宿在外面,不知道什么野生动物就会出现。</h3><h3>他们在那个破烂的活动房子里下榻了,由于没有网络信号,什么也干不了,索性早早的睡觉。当三位大哥睡的正香甜的时候,又有骑友来到了这里,他们也是跟我们一样,从网上得到信息,在无人区内,这是200公里左右唯一可以不用在室外搭帐篷的地方。</h3><h3>新过来的七个骑友,都是年青的小伙子和美女,他们热热闹闹的说笑着,全然不顾他们在睡觉,我睡前喝了些酒,所以我睡的也比较深沉。</h3><h3>早晨起床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在床的二层,有一位美女骑友睡在那里,开始他们还觉得挺奇怪,后来又一想有什么可奇怪的,三个糟老头能有什么新鲜的呀!更何况人家美女对无人区里的情况很是了解,这里有饿狼,没有色狼。</h3> <h3>今天他们过了个火烧云检查站,就是新疆人在检查了。新疆人挺好的检查站免费给给他们和过往的司机吃,北京骑友车六大哥到屋外桌子上有一个大西瓜,感觉特别的亲切,有十多天没有吃到蔬菜水果了。就半开玩笑的问一个警官,这西瓜卖吗?警官说,你想吃吗?我毫不客气的说,当然想吃了,好久没有吃到水果蔬菜了。这时警官叫来了一个小战士,把西瓜切开让我们吃,我问警官这西瓜得多少钱啊?警官说,不要钱放心吃吧。他吃着甜美多汁的西瓜,心里那叫一个甜啊。有过往的自驾车的客人,也一起享用了美味的西瓜,很快一个巨大的西瓜就被我们消灭了。新疆检查站的警察也好。</h3><h3> 今天他们住的是以前施工的房子。施工完后房子骑行了九十多公里,在219国道旁一个废弃的工棚里下榻了,这里的条件只能说是睡个觉而已,没水没电,没有移动网络信号。但是却有床和被褥,没有人管理,也没有人收费,有些东西都是骑友捐献在这里的。我们也是通过骑友间的信息,找到这个地方,它是在219国道3147公里处的路旁下一公里左右处没有拆,有床有被子,住店不花钱,就是条件差了点儿。住新疆219国道3147km处甜水湾,海拔4890米。 今天骑行92.19km。 均速12.02每小时公里。爬生257米。累计骑行12050.9公里。平均每天骑行117km。<br></h3> <h3>今天是2019年8月2日,环中国骑行第104天。</h3><h3>今天九点半。他们才开始骑行骑行46km到达海拔5170米的奇台达板。今天他们骑行十多公里修路。他们只好在下面的土路骑行。</h3> <h3> 奇台县达板河渠首引水枢纽工程,又称达板河渠首(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是今年奇台县防洪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冲沙闸工程、泄洪闸工程、引水闸工程、上下游翼墙修建、上下游河道整治、金属结构工程、电气工程、布设观测设施等八项单元工程,工程建成后可最大程度发挥水利工程作用,将防汛与抗旱相互有机利用,将洪水变害为利。
“达板河这个渠首也建成30多年了,总供的3个行政村,有达板河、三十户、天河,总共有10万亩地,以前老闸引水效果也差、泄洪效果也差、安全系数也差、防洪效果也差,在这个新闸建成之后,引水效果也好、再一个倒闸泄洪这些都非常好,再一个安全系数非常高,防洪功能增强了。”奇台县达板河灌区管理站配水员周学文说。</h3> <h3> 和田县,隶属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所辖的一个县,以盛产玉而著名,位于和田地区中部。属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东与策勒县、洛浦县、和田市交界,东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西南与印度实际控制区的 克什米尔为邻,西与皮山县、墨玉县相连,北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瓦提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78°~80°30´,北纬34°22´~38°27´,全县辖10乡2镇1个园艺场和南北两个工业经济园区,总面积为4.03万平方公里,[1]总人口252.28万(2017年)。[2]1950年6月,和阗县人民政府成立。1955年10月,和阗县人民政府改称和田县人民委员会。1969年4月12日,和田县革命委员会成立。1979年12月,撤销和田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和田县人民政府。[3]县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喀拉喀什河、麻扎塔格等。[4]2018年10月11日14时53分,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北纬36.66度,东经80.13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h3> <h3> 下午17:40他们就到旅馆了。住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大红柳滩乡天路人家旅馆。海拔4230米,今天骑行106.91km。爬升777米,累计骑行12157.81km,平均每天骑行116.9km。</h3> <h3> 今天是2019年8月3日,环中国骑行第105天。</h3><h3> 今天还住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大红柳滩乡天路人家旅馆。</h3><h3> 无人区已过去,夏日飘雪的草原,方圆几百公里的无人区,波光粼粼的高原湖泊都在向你招手。但你也可能会受到狂风、低温、暴雨、冰雹、大雪的洗礼。修整一天。这几天几位老哥也没有吃好喝好,都是简单在食杂店买点儿吃的。修正调节一下。这个宾馆方便有水。攒了好几套衣服都没洗了,哥几个好好休息大吃一顿。补充点儿能量。点了一大盘及120。<br></h3> <h3> 几位哥哥修整了一下洗了好几套衣服检查自行车的运转情况,检查一下调数器链条刹车系统,哥哥连接处的松紧情况,几天的无人区骑行。几位哥哥也有点儿筋疲力尽。</h3><h3> 新藏线被称为一生必须要走一次的线路。新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苦,路段最艰险的公路。途中翻越5000米以上大山5座,16个冰山达坂,特别是界山达坂和死人沟。从海拔900多米的新疆喀什翻过5200多米的山口来到4500多米的阿里,加上复杂多变的气候,已经超过了很多人身体能承受的极限。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地方为什么还要去呢?因为这是一条壮美与险峻并存、震撼与艰辛交织的路线,是世界之巅最后的净土。</h3><h3><br></h3> <h3> 今天是2019年8月4日,环中国骑行第106天。</h3><h3> 今天在检查站排队检完查都9:40了他们才开始骑行。骑行50km以后,他们参观了康西瓦烈士林园。</h3><h3>进入新疆境内之后海拔不断降低,气温不断升高,沿途基本都是下坡路,虽然也很艰险,但跟西藏对比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h3> <h3> 康西瓦烈士陵园,有78位,都是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牺牲的解放军烈士。</h3><h3> 展开大比例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沿219国道(新藏线)蜿蜒而上,在皮山县赛图拉镇三十里营房东南72公里处,人们很容易找到以居民地形式标示的地形点——康西瓦。</h3><h3>康西瓦,维吾尔语“有矿的地方”。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两大山脉在此相拥,形成了新藏线上著名的康西瓦达坂。站在海拔4269米伸手接天的达坂向东南方向眺望,寂静荒凉的山坡上有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纪念碑所在地就是被高原官兵视为心灵家园和精神高地的康西瓦烈士陵园。半个多世纪以来,107位中国军人静静地安卧在冰峰雪岭之间。他们排列成整齐的方阵,背靠祖国的大山,面向耸入云霄的战场,以永远年轻的生命和无言的忠诚,守卫着祖国的边疆。</h3> <h3>1962年10月20日,在西段地区,新疆军区组织机动部队和边防一线守点分队共约1个加强团的兵力,在北起神仙湾,南至扎西岗,正面600公里的地域内,配合东段我军主力作战,于天文点、河尾滩、空喀山口、阿里4个方向对入侵印军之114旅实施反击,全部清除了印军入侵设立的43个据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这次反击作战中,共毙敌265人,我军牺牲104人。根据新疆军区前指首长指示,我西线参战部队阿里方向阵亡官兵安葬于狮泉河,天空方向阵亡干部安葬于叶城,阵亡士兵安葬在康西瓦。</h3> <h3> 康西瓦烈士墓,几位哥哥参观的时候正好赶解放军官兵也在那里参观。总共有105位烈士墓。那27位烈士是1962年以后在雪城高原。潍坊施工守卫边防而牺牲和病故的革命烈士,大家应该永远怀念烈士们,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h3> <h3> 在海拔4300多米的康西瓦达坂,53年前边境战争留下的前方指挥所残缺工事,历经岁月洗礼依旧巍然屹立。当年参加这场战斗的新疆军区某红军师,时隔38年后,再次挺进高原开展实战化训练,寻找当年红军部队精神DNA中的精气神,培育官兵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h3><h3>泥土的质地为何如此坚固?红军师的官兵们说:那是先烈用忠骨结构、热血凝成。</h3> <h3>今天骑行60km到海拔4269米的康西瓦达坂晚上19点他们就住店了。就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219国道30里营房陕西宾馆。海拔3700米,今天骑行1211.78km均速。16.24每小时公里,爬升826米。累计骑行12279.59km,平均每天骑行115.85km。</h3> <h3> 今天是2019年8月5日,环中国骑行地域107天。</h3><h3>今天检查完证件到9:40开始骑行,骑行55km到柯克阿特达坂,海拔4909米。今天他升1614米,放坡有6km沙石路,只能放到十多码左右?</h3> <h3> 为了登进柯克阿特达板,他们用了七个多小时。</h3> <h3> 下面两组照片儿北京车友车六提供,今天有6km烂路,下坡也不敢放太快,十二三码速度,颠簸得俩手机发麻。</h3><h3> 好不容易离开了烂路,正在兴高采烈的飞驰的时候,突然间发现国道上停满了各种机动车,开始以为又有检查站了。结果到了前面一看,让我吃惊不小,一辆油罐车横卧在公路上,把整个公路堵的严严实实,油罐内的柴油不断的向外涌出,把路旁的水沟变成了柴油沟。</h3><h3>为了减少损失有一辆正常的油罐车,正在从横卧在地上的油罐车里抽油转运。看到那个场景真的让人胆寒,后怕。如果当时遇见火星,油罐车着火了,爆炸了,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呀。</h3><h3>我打听得知,司机当时是疲劳驾驶,犯迷瞪了,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好在司机没有生命危险,只是受伤而已。</h3><h3><br></h3> <h3> 我们为了尽快离开这个危险现场,我们从公路旁边的土路上,翻过水沟,把自行车搬运过去,迅速的离开了这个危险的地方,水沟里,公路上都是柴油,谁知道会发生什么的事情啊。</h3> <h3> 北京骑友车六大哥的感慨。</h3><h3>虽说今天的骑行疲惫乏味,但是经历的事情都挺有意思。今天又巧遇了一对夫妻骑友,而且他们环球骑行的骑友。</h3><h3>我开始认为自己一次连续骑行三条进出藏线,很牛很牛的骑行活动。当我最后骑行新藏线,在拉孜遇见了环华骑行的大庆骑友,而且还有一位74岁的老骑友,让我惊讶与佩服,感觉他们的举动比我牛。</h3><h3>今天当我骑行在路上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有两个骑友在骑行,而且也是反骑新藏线的。当我追上去后,与他们聊天得知,这是一对夫妻骑友,他们是准备环球骑行的,真的让我佩服不已。</h3><h3>女士问我就一个人骑行吗?我告诉这位美女,还有路遇的两个骑友在后面,他们是环华骑行的,美女说,我们是环球骑行的,开始我都没有听懂,我就问了一句,环什么?美女说:环地球。</h3><h3>你说这事儿弄的,开始觉得自己挺牛,结果第一次遇见了环华骑行的,第二次遇见了环球骑行的,我这骑行进出藏三条线的,就没有什么可牛的了。</h3><h3> </h3><h3><br></h3> <h3> 今天20:55才到旅店,这个地方22点还不黑呢。今天一壶水大哥后胎扎了一个小钢丝。对付到住地八成气,吃完饭补完内胎。这是一壶水大哥第三次扎胎了。<br></h3><h3> 今天住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麻扎兵站。海拔3780米。今天骑行121.51km。均数13.09,每小时公里。爬升1614米。累计骑行12401.1km。平均每天骑行一百一十五点九公里。 </h3> <h3> 在东北人家的店前面有一条水沟,里面的水清澈透明,流速很快,老板说这沟里的水是山上流下来的,可以饮用,做饭烧水都是从水沟里直接取用。</h3><h3>说句实话,我真的有点担心,因为那里的海拔在3800米左右,做饭用高压锅,可是烧水就不用高压锅了,每次烧开的水,最多只有80°,路旁过往的大货车很多,还有鸡鸭狗之类的动物,我真的担心水的卫生问题。</h3><h3>怕什么来什么,结果今天中午我就“窜”了,一下连续“窜”了三次。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状态,我来到库地后,直接来到小卖部买了几瓶矿泉水,犒劳犒劳自己的肠胃,尽快恢复常态吧!</h3> <h3> 晚上我们下榻的东北人家餐馆加旅店,条件真的不敢恭维,其实老板夫妇人很好,很热情,麻扎这个“鬼地方”,条件就这样,没有办法,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口旁,能有个睡觉的地方,已经是很不错了,昨晚就是客满,据说是天天客满。</h3> <h3>今天是2019年8月6号。环中国骑行第108天。</h3><h3>今天早上吃完早餐,8:45开始骑行。骑行23km到达麻扎达坂。在麻扎达板照完相都已经13:45了,骑行的23km的爬坡太陡了,爬了将近用五个小时。放坡时有一段路很烂的,只能放到十多码左右。今天17:30他们就住店了,爬了1201米的大坡,大家也都很累了,大家都不准备往前骑了。</h3> <h3> 大庆集训队(超猛)的感慨。</h3><h3>@一壶水 好样的,大庆集训队的旗你走到那,展示在那,集训队旗帜随你走天涯,去海角,到西藏,立冬今晚出征倒多次车去内蒙参加铁木真成吉思汗~草原王比赛,这是时离三年(三年旱停办)今年雨水好又举行,立冬每天在草原坡度最高3~5度骑行100多公里,而且还跑42公里每天,立冬身为集训队队长,多次拿得草原王和亚军(草原王称号是冠军),以蒙古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十七八个国家参加的赛事,立冬出征代表大庆集训队,望取得好成绩,大庆车友上千万,又有谁敢于去尝试,咱们是集训队,在家比赛更应参与,向林源山地赛集训队员参与者致敬,望比赛安全第一,有事联系我时刻在赛场和组委会联系。</h3> <h3> 不少路过的旅游爱好者,很配和几位大哥分别过来合影留念,不少旅游者觉得开车都比较。辛苦。</h3> <h3> 三个哥哥顺利地通过黑卡达坂,下山后便进入一片山谷地带,高度从海拔4900降到3800米,道路旁还有河流。忽然看见不远处的河谷边有土林景观,于是立马停车,顺便放松一下心情,为翻越下一个达坂做准备。刚才从三十里营房出发前,我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的忐忑不安:担心三个达坂的路况会影响车辆的通过性,长距离的盘山路而引起身体不适。毕竟,最长的一个达坂上坡盘山路有近四十公里、下坡盘山路达27公里。“行车新藏线,不亚蜀道难。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这段顺口溜是G219新藏线的真实写照!</h3><h3> 继续前进,迎接我们的将是海拔4969的“麻扎达坂”,进入麻扎达坂的翻山之路。行驶在盘山路上,路旁尽是松散的土石,一路看到惨烈事故不断,须小心驾驶。麻扎达坂高山陡峭,直入云天,到处是不尽的岩石山寸草不生,满山敷满褐色砾石。路边的嶙峋而狰狞的巨大山体,相互扭结交错,坦诚地显露着彼此间力的较量。公路爬升60公里左右,海拔往上1100米,来到G219新藏线第17座山:塞力亚克达坂---麻扎达坂(海拔4969米)。麻扎达坂山口处的风景确实太美了,据说,天气好的情况下从麻扎达坂可以看到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乔戈里峰的高度虽然比不上珠峰,但它是一座技术山,很难爬,光有钱不行,要有运气。我们努力寻找乔戈里峰(KZ峰)(海拔8611米),想走近乔戈里峰看一看,今天能有这样的幸运吗。</h3> <h3> 连绵不断的山路,曲曲弯弯,纵横交错,形态各异。</h3> <h3>最后一个达板,赛力亚克拉板达板了4969。</h3> <h3> 有一段路很烂。下坡都放十多码车。</h3> <h3>今天住在新疆叶城县219国道库地兵站,骑友之家下榻。海拔2950米。今天骑行81.04km,均速11.32每小时公里。爬升1201米。累计骑行12480,2.14km。平均每天骑行115.57km。</h3> <h3>今天是2019年8月7日,环中国骑行第109天。</h3><h3> 今天吃完早餐,发现大胡子哥昨天沾上的胎又没气儿了。扒胎候发现昨天补的地方没有补好漏气,岁数大了,没有看准,屋里昏暗难免的,补完胎。都早上8:50了。看看下面的高山还是那么险峻。</h3> <h3>这是大山深处一户藏民人家,亲自做的手抓饭。20元一位。</h3> <h3> 早上爬了48km到库地达坂。又放坡儿111km,他们到达叶城县了。</h3><h3> 叶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区南部,喀喇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在提孜那甫河、乌鲁克吾斯塘河及柯克亚吾斯塘河在冲积扇上。</h3><h3><br></h3> <h3> 最后一个山头,最后一个垭口。放坡110km到达叶城县。</h3><h3>叶城县,简称叶尔羌,因叶尔羌河而得名。叶尔羌系突厥语,据《西域水道记》,释为“土地宽广”,一说意为“崖上的城市”,当地流传着“此地好客”的说法。维吾尔语称喀格勒克,《西域图志》作哈尔噶里克,《新疆识略》作哈尔哈里克。其它还有哈拉噶里克、哈哈里克等名称。《西域同文志》释:“回语。地多林木,群鸦巢焉,即所有以名其地。”[1]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距首府乌鲁木齐1500多公里,距喀什市260公里。南依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脉,北接开阔平原,紧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叶尔羌河畔上游,地形南高北低。叶城县国土总面积3.1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万亩。叶城县辖20个乡镇、5个农林牧场、1个管理区,总人口50余万人,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俄罗斯、乌孜别克等13个民族分布,其中维吾尔族占93%、汉族占6%、其它少数民族占1%。叶城县与巴基斯坦、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壤。 2019年2月03日22时17分,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北纬35.79度,东经77.28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br></h3><h3><br></h3> <h3>今天住在新疆叶城0km处昆仑宾馆。海拔1480米,今天骑行159.49km。斤数17.91km每小时。怕羞。1010米。累计七星12641.63km。平均每天骑行115.98km。</h3> <h3> 你到叶城就被被零公里吸引,沿着318国道,在拉孜县的查务乡走上了219国道,那儿是219国道的终点。他们沿219国道向北,最远到达了阿里地区的日土县班公湖。从班公湖再往北,就进入新疆,是219国道的另一端叶城了。所以在叶城,有一个“0”公里的起点,标志着新藏线的开始。</h3><h3>零公里位于县城的东郊,在零公里起点处,建了一座天路彩门。彩门高13米,横跨在雪浴大道的上空,门孔内有六条车道。大门橫梁扁平,如一艘浮船。横梁中央,镶嵌着金黄色的阿拉伯数字“0”。横梁的北侧,从叶城走向阿里,刻有藏族式样的花纹,而南侧从阿里来到叶城,则刻着维吾尔族式样的花纹。彩门两边立柱矗立在花坛中央,两面都刻有“天路零公里,昆仑第一城”的镏金对联,是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手迹,寓意着叶城优越的地理位置。</h3> <h3> 昨天一壶水吴大哥北京骑友车六大哥他们,经过25天2600多公里的骑行,终于来到了新疆叶城县,胜利完成了新藏线的骑行,北京骑友车六大哥。这样就胜利完成了包括青藏线,滇藏线三条进出拉萨的骑行线路。新藏线最后一天的骑行真的是完美收官,从最后一个达坂开始速降了两千多米的海拔,给他们送到了叶城。让他们又一次体会到了骑行的“快感”,也让他们终于找到了夏天的感觉,一壶水吴大哥再也不用穿厚抓绒。车六大哥再也不用穿着羽绒背心骑行了。</h3><h3>在距离叶城还有50公里左右的时候,天空飘来一大片阴云,豆大雨点噼里啪啦的下起来,因为他们找到了夏天的感觉,不再害怕雨淋,这是老天为我接风洗尘,索性就不穿雨衣,让雨下的再大些吧,当时自己的感觉真的很酷,很爽。</h3><h3> 北京骑友车六大哥准备会在叶城这里休整一下,开始往回家的路上骑行。要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骑行独库公路到乌鲁木齐,然后飞回北京。</h3><h3> 北京骑友车六和一壶水大哥他们,于19年8月9号,就要分手,各自走各自的路线,他们行走的路线都差不多,有缘在新疆还能遇见。</h3><h3> 一壶水大哥准备走喀什到新疆,人说到新疆不走喀什好像没来过似的。最后到最西边的乌恰县。乌恰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天山南麓与昆仑山的结合部,坐落于中国最西部。东与阿图什市、疏附县毗邻,南与阿克陶县接壤,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h3><h3> 最后我替一壶水大哥还有吴大哥,谢谢北京车友车六大哥,新藏线的20多天的一路陪伴,由您新藏线陪伴,景色变得更美了,相片儿照的更漂亮了。一壶水大哥老实不善于形容,有您语言表达的更丰富了。祝您几位大哥下一步骑行愉快,开心快乐,平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