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岁月蹁跹人知否,雪融花开又一春。转瞬间,王树山老师去逝已经九年了。九年里,树山老师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眼前,就在昨天夜里,梦中还请教树山老师古汉语字词的用法,古诗文典故的来历。醒来,一阵惆怅袭上心头。</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起来,知道并认识树山老师,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我刚走上大学讲台时,就听说中文系有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老师,课不但上得异常漂亮,字也写得秀美俊逸。更令人折服的是,他每天总是陪着学生晨读,从不间断。据说他上的古典文学课,要求学生背诵的诗文,他首先都能倒背如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实在的,当时好学上进的我,不但对树山老师心怀敬意,而且也有了强烈的接触欲望。那时,学院多半的教工都在灶房吃饭,加之教职工的人数又不太多,彼此的接触见面相对容易。一日午饭间,我有意与树山老师对脸而坐,向他主动介绍自己,树山老师和蔼地说“认识,认识!”从此后,我不时登门造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树山老师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年轻人一定要下狠心,把课上好。正是在树山老师言传身教与鼓励鞭策之下,我的课一天比一天有所进步,直到八十年代后期,学校评选为数不多的教学优秀时,树山老师作为最年长的、而我作为最年轻的,均登台作了教学经验交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九十年代初期,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我向山西人民出版社申报了编撰《老一辈革命家诗词鉴赏辞典》之选题,并成功获批。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树山老师时,他不住地点头说“好事,好事!”并主动提出与我一道起草“撰稿规范与要求”,并多次打磨润饰,直到满意为止。更令我感动的是,当我从北京查阅资料回来向他汇报时,他竞写出了两篇范稿。而一百多万字的书稿审读,对当时三十几岁的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审读过程中,每每遇到疑惑的历史节点或字词句时,我都向树山老师一一请教,遇到他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总会翻查工具书,不厌其烦,直到完全搞懂弄清为止。他常对我说:再辛苦,也得向读者负责。</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记得2010年,当我把刚出版的《祖母语录》呈送树山老师后,他第二天就打电话把我叫到家里,说是写了点东西让我去拿。刚一进他的家门,他便起身拿着几页文稿,说是昨天晚上连夜读完《祖母语录》后写就的,让我过目。我一看题目《如甦春风,如沐春雨》,感动得哑然无言,便情不自禁地向他深鞠一躬!</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而树山老师的学术成就多半是他退休后取得的。特别是他在俗语研究方面,爬梳钩沉,探幽抉微,出版了《中国俗语大辞典》《中华谚海》等多部大型辞书,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之空白,为运城学院在学界赢得了颇高的声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每次去树山老师的家,总见他伏案爬格,不是在撰写新作,便是在校对清样。他常说:小车不倒只管推。</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家知道,树山老师晚年左眼失明,左腿不便,左臂不能屈也不能伸,硬是凭着一只眼睛、一只胳膊、一条腿支撑着一个睿智的大脑,完成了十余部辞书巨著与数部学术专著的写作。</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其中,树山老师所输出的心血与汗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般人认为,像他这把年纪,加上病残之躯,本应是在轮椅上颐养天年,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超凡毅力与坚忍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不已。</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曾对我说过:“知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把它使干用净。”即使在力不可支的状态下,他躺在床上,脑子一刻也停歇不下来,不是在构思一个宏观的蓝图,便是在谋划一个微小的细节。而几百万字的《谚海》一书,一字一句一标一点都是他亲笔完成,亲手堪校。他常常把筷子插在碗里,饭都凉了,也顾不得去吃,老伴热了再热,总是心疼地埋怨,“你就不能吃了再写?!”他却总是笑着说:“写完吃了才香!”</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令人感动的是,在他的书房里总是放着两盆水,书案下的热水供泡脚,书桌旁的凉水供提神。每当他眼睛写蒙了,总是用凉水拍拍,继续写。他就是这样尽竭蹶砥砺之心力,历筚路蓝缕之艰辛,数十年如一日,在书山学海中苦苦跋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试问,天下学者千千万,像树山老师这样的有几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无疑,树山老师的一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实践自己人生理想的一生,是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一生,是闪着耀眼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的一生。树山老师的一生留给我们的财富,尤其是精神和人格方面的宝贵财富,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资源。</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谨以此文纪念王树山老师逝世九周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