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骑九州~环骑川滇之二:宝山村至香格里拉

善如

<h3>今天大清早起来,又下着濛濛细雨;老板娘告诉我,昨夜又下了一夜的雨,看来真是昨天太疲劳了。老板娘早早的煮好了面条,我们吃过早餐,雨也停了;抬头看到对面小商铺写着有馒头,又跑过去买了两个馒头,就出发了。出门就开始爬坡,沿着一大峡谷逆流而上。或许是昨夜休息的不错,感觉还很不错,两边山上云蒸霞蔚,大峡谷下方的河流中还有几个大工地,那是修建丽香高速和丽香高铁的沙石厂,这些工地从丽江到香格里拉,到处都是。工地一片火热。</h3> <h3>一口气骑到了隧道口,停下来等等后面的小伙伴,也安装上手电筒,这样过隧道安全点。公路右边悬崖下是一个水电站和一个小村庄,穿过隧道,路稍微平缓了些景色也更迷人了,路两边开始出现了一些庄稼,一个小村庄安静的坐落在大山环抱之中,炊烟袅袅,不时传来几声狗叫声,鸡啼声,使小村落在细雨欲显静谧;宛若世外桃源。过了小村庄,前行不到一公里,又开始下起了小雨,抬头看看天空中乌云密布,赶紧下车把雨衣、雨裤、鞋套、橡胶手套全穿戴上,把自己裏得严严实实的。重新出发,连续过了几个发卡弯,回头一看,刚路过的小山村就在自己脚下,房子变成了一个个的小火柴盒。很想拿出手机来拍个小视频,可雨实在太大了。只能是低着头一路向前,终于接近山顶了,雨也小了些;在路边的餐馆屋檐下休息下,喝点开水。一看时间已是十一点多了,从宝山村出来三个多小时只走了十八公里。</h3> <h3>冒雨继续前进,只是一些小缓坡,比刚才要舒服多了;路两边有高山草原了,风景这边独好,不知是因下雨的原因还是……,山谷中一阵阵浓雾冲上来,行驶的车辆都打开了雾灯,爬到海拔3297处,感觉风景特好,又有一个废弃的观景台,我们都走上观景台拿起手机嚓嚓的拍个不停。一路之上走走停停,两只眼睛享福了,刚才爬坡的劳累似乎也不见了……哈哈</h3> <h3>爬到山顶,开始下缓坡,我们的车速也快了起来,转过一个大弯,一个彝寨出现在我们眼前,颇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彝族村寨一般聚族而居,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海拔的地方,依山傍水、向阳避风、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耕牧和军事防御的山坡上。在高山多散居,半山和河谷地带多聚居。村庄被青稞,土豆,玉米各种庄稼包围着,各种颜色错落有致,一条三米多宽的水泥路贯穿整个村庄,把每橦房子都串联起来,使这个彝人小村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面山上白雾笼罩,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h3> <h3>这个路边的停车场上,悬挂着几面硕大的彝鼓,鼓面上画的是彝族的图腾~中国云南的彝族人,对虎的崇拜就是源于这种古老的图腾信仰。</h3><h3>彝族的民间史诗《梅葛》记载,天神在创世之初,派他五个儿子去造天。天造好了后,便用雷电来试天,结果天裂了,用什么补呢?天神们认为世界上的东西虎最威猛,于是天神又派五个儿子去将虎制服,然后他们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撑天柱,这样天就稳定下来了。</h3><h3>他们又用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虎须做阳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云彩,虎气做雾气,虎心做天心地胆,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肠做成江,小肠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树林,软毛做青草,细毛做秩苗……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间万物。</h3><h3>黑虎氏族是彝族的远古先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崇黑尚虎,即以黑虎为图腾,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彝族人称虎为罗,许多地方的彝族人至今自称罗罗,即意为虎族。他们自认为是虎的民族,每年都要过虎节,日期从农历正月初八的接虎祖开始,到正月十五日的送虎祖结束。虎节期间,全族人共同欢乐,跳老虎笙、祭虎祖,以祈福消灾。他们在举行祭祖仪式时,用画有虎头的葫芦瓢来象征自己的祖先。</h3><h3>许多彝族人认为自己是虎人。有的村寨至今还流传着"人死一头虎,虎死一只花"的俗语。在他们的姓氏中,常见的罗就表示他们是虎的后代。男人自称罗罗濮或罗颇,意思是雄虎;女人则自称罗罗摩,意思是母虎。彝族人过去就通行火葬,他们认为遗体火化之后便可返祖为虎了。</h3><h3>在彝族人聚居的地方,还有许多以虎称呼的山岗、水流和村寨,因为虎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就应以虎来为其命名。</h3><h3>虎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它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被彝族先民敬奉为原始图腾,成为吉祥与幸福的象征。由于虎被他们奉为祖先,因而在一些彝族人家中的神龛上供奉虎形祖灵,大门上挂着虎形辟邪,墙壁上挂着虎图腾壁挂,在村寨路口设有形状像虎的石虎神。彝族人称虎神为罗尼,这是他们心中最灵验最崇高的神。虎神可以为他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他们称心如意、吉祥平安。他们把自己、家庭、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护佑之下。</h3> <h3>由于一路上走走停停,玩得不奕乐乎,以致于赶到小中甸的时候已经一点多了,大家都有点饿得厉害了,找了家餐馆就跑了进去,点了一份黄闷鸡,耗牛肉干和莴笋还有一份清菜汤,口味还是很不错的~也许是我们太饿的原因。</h3> <h3>点好菜,趁着老板做菜的时间,我们趁着太阳正好,赶紧把雨衣脱来,放在太阳下晾干下,同时也晒干下被汗水浸透的骑行服,我的骑行裤硅胶垫都能拧出水来。可李子最后从我们身边过时居然直接就冲过去了,叫也叫不住,我们急忙的用手机发微信,打微信电话,最后他拿出手机一看才知走过头了,又赶了回来。吃过午餐,正好两点,又开始赶路了,这一段路况比较好,是起伏路,下坡略多一些,走了七八公里左右,又开始下起了小雨点,我们加快了速度,雨也越来越大起来了,我摇车冲上一个小缓坡,就往路边的一个刀厂(因下雨都没看清是什么刀厂)的门楼冲过去,正好进入门楼下,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还真是幸运,赶上了点;高原上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二十分钟左右,雨停了。我们又骑上车继续赶路,往前走了二三公里的样子;太阳当空照,地面干燥,没有一丝雨水的痕迹;这是我今天第一次体会到了十里不同天。</h3> <h3>一路飞奔,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香格里拉的迎宾大道,这迎宾大道修建的真够气派,两边还修了专用的自行车道,沿着迎宾大道往香格里拉城而去。迎面跑来一个武警,估计是是在拉练;跑得非常的轻松,而他身后大约五百米左右的另一个战士可就惨了,双手撑腰,嘴巴张得大大的,大口喘气,我还真担心他一囗气喘不上来。在快进城的时候,看到了另一个骑友,我们一起在那等了一小会;起风了,吹在身上,带来丝丝的凉意;发了个消息告诉骑友们,我们在客栈等,就往客栈去了。</h3> <h3>在迎宾大道的尽头,一座硕大的佛塔正对着迎宾大道,下面的牌坊上写着“香格里拉”四个大字。我们在这停了两分钟,拍下几张游客照就往客栈赶去,我们骑行在香巴拉大街上,队友说象在骑马,颠死了。在听着导航说还四百米就能到客栈时,一场大雨又不期而致,我们狼狈的赶紧推车走到骆驼户外的车过道里避雨;我打电话给客栈老板,想叫他送个伞过来,可他说我们家没下雨呀。这应该是我今天之内的第二次体验十里不同天了。</h3> <h3>我们不到五点就到了“琪乐无穷”客栈,一进入客栈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换衣服,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太不舒服了。美美的洗了个热水澡,洗完衣服,这时后面的骑友也到了,原来他们被雨阻在城外的加油站了。晒好衣服,本想去松赞林诗游玩下,可老板娘说这个点去关门了,进不去了,只好作罢。回房间,躺床上好好休息下。晚餐是我们五人还两个摩友七个人一起拼餐,来了一个酸菜魚火锅和鸡,店里菜做得不错。海拔三千多了,也就不喝酒了,吃过晚餐,我们就进入了与客栈一路之隔的独克宗古城内闲逛。首先进入的是香巴拉老街,可我们一进去,全是新建的,而里面的店铺也基本全是铁将军把门,门口上还张贴着招租广告。</h3> <h3>出了香巴拉老街,这时耳边一阵歌声传来,悠扬、欢快的藏族民歌把我们引到了一个小广场上。许多的人围在一起,走近一看,原来是藏民们在跳锅桩舞,很多的游客都拿着手机、相机在拍。也有一些兴致高的游客跟在藏民身后学着,我也看了一会,感觉就那么几个简的动作,就试着也来跳下,可完全跟不上节奏。一个民族的舞蹈是有它民族文化传承和底蕴的,我们即使能学会,也只是形而上而已了。</h3> <h3>看完锅桩舞,没街道向下走,朝着大广场方向而去,在街边上又一群人围着。这又是在干嘛呢?原来是两个外国人,他们手拿着吉他,地上摆着一些照片,旁边卡片上写着十元一张,而在那女士的前面还摆着一张大点的卡片,上面写着“From Germany to Beijing”,旁边还放着两俩自行车,我才知道这是两个骑车环游的德国人。看了一会,我们就往前走了,边走着边说想去和他们合影;于是又回头了,可走到身边又干瞪眼了,无法和人交流呀;这时我想起了我手机了。我在我手机上写上“我们也是骑行来到香格里拉的,想和你们二位合个影可以吗?”(We also rode to shangri-la.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picture with us?")然后拿我手机给他们看,他们也很高兴,连声说着“Nice meet you”,我们合影之后又问我们从哪来,骑了多长时间,最后还说要送我们每人一张照片。可刚好今天出门没带钱包,也就没好意思要了,另一个队友拿了一张,那照片真拍得好,全是他们一路骑行所拍的人或景,这些照片有着大师级的水准。估摸着他们也是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的旅行筹集资费。想想没文化还真可怕,可见掌握好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h3> <h3>最后我们来到了月光广场,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尽头是月光广场,广场东面的小山就是著名的香格里拉龟山公园,公园由:转经筒、大佛寺(朝阳楼)、汉庙、红军长征博物馆和迪庆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组成。站在龟山公园上,抬头就能看到威武雄壮连绵不绝的雪山,非常壮观,低头俯瞰香格里拉城则尽收眼底,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城区的炊烟袅袅,青龙潭的波光水色,尽可饱览无遗。明媚的阳光,纯净的蓝天白云、庄严的寺门、还有金光灿烂的转经筒组成了最美的图画。</h3> <h3>沿着陡峭的台阶往上爬,不久就到了汉庙。顺着汉庙从左至右转了一圈,就到了世界最大的转经筒。抬头仰望,整个转经筒大约有5层楼这么高,雄伟壮观,筒身为纯铜镀金,在筒壁上端用浮雕篆刻着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端刻着佛家的八宝图,筒内还藏有经咒、无字真言等共124万条和多种佛宝,总重量大约16吨。要想转动如此巨大之经筒需十多人同时着力,每顺转一周,相当于默念佛号124万声,转满三周,就可以消灾祈福,吉祥如意。</h3> <h3>逛完古城,我们往回走着,看到路边立着一块碑,碑上刻着“金龙街古建筑群”,于是我跑进一家小商店问老板:“你这房子是古建筑吗?”他告诉我们说:“我这是后来重建的,路这边的全部被火烧了,是全是后来重建的,古建筑都在路那边。”不由得暗叹可惜,不过独克宗古城还是保存着完整的藏族风情,这是比丽江古城做得要好的地方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更好的发掘,发扬民族文化传统,才能使得这些地方更具民族特色,才能更吸引人。香格里拉也正是因为《消失的地平线》这部作品的问世,才逐步的得到世人的追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