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京杭大运河(准备篇C)

娟子

<h3>  (二)通惠河上的文物遗址</h3> <h3>  通惠河是元朝为了开通从通州到元大都(北京)的漕运而开凿的。时任太史令的郭守敬设计规划并主持修建了这一工程。</h3> <h3>  开凿通惠河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自昌平白浮泉到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第二段是瓮山泊至积水潭(今什刹海、前海、后海)的引水河道;第三段是积水潭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h3> <p>  1.本想去昌平看看白浮泉出水口,却听说这出水口如今被一个度假村围在其中,并且度假村整日大门紧闭,不对外开放,只得放弃了。</p> <p>  2.颐和园是随时都能游览的,我却偷懒没有去,只好借用好友何明芹拍的照片了。</p><p> 瓮山泊是今日昆明湖的前身。</p> <p>  3.什刹海的照片可是我亲手拍滴😀这座碑藏在什刹海东岸的绿化带里,围着前海转了两圈才找到。</p> <p>  这块大石头上写的是:京杭运河积水潭港。</p><p> 上面的字都被花草遮住了,估计冬天来拍就能看清楚了。</p><p> 积水潭是大运河最北端的漕船终点码头。</p> <p>  什刹海码头,听骑友欧阳说,往年骑行京杭大运河的比赛,是把这里做为第一集合点,第二集合点在通州的漕运码头。</p> <h3>  火神庙</h3> <h3>  银锭桥</h3> <p>没有阳光的什刹海。</p> <p>  4.玉河属于京杭大运河•通惠河的城内河道。东城区的玉河故道起点自地安门外万宁桥(今后门桥)澄清上闸东侧,沿途经帽儿胡同南侧,东不压桥胡同西侧,北河胡同,沿东皇城根一线至正义路南口,复沿崇文门东,西河沿一线,出东便门与朝阳故道衔接,全长近8公里。</p><p> 其中经考古发掘面世的部分全长约1.1公里,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自澄清上闸东侧至东不压桥;南区自东板桥街北口至北河胡同东口。</p><p> 我可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这1.1公里的,沿途河道景观非常漂亮,特别是南区河道4号桥至5号桥之间170米的河段岸边,有一巨幅铜铸的浮雕长卷《京杭大运河风物图》,展现了大运河从水源白浮泉至钱塘江东归沧海整条运河沿线的重要风光景物,蔚为壮观,大家有空可以过来看一看。</p> <h3>  </h3> <p>  澄清上闸东侧至东不压桥,玉河故道今日的景色。</p> <p>  东板桥街北口至北河胡同东口,玉河故道今日的景色。</p> <p>  河道东侧的基督教堂。</p> <p>  河道岸边的《京杭大运河风物图》。</p> <p>  巨幅长卷太长了,我没有拍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