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姓寻根问祖

莫 奈

<h3>&nbsp;《中国家谱总目》寻根问祖的“路线图”</h3><h3>&nbsp;&nbsp;家谱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历史大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栗色封面、古朴庄重的《中国家谱总目》全书1200万字、共10册,共计收录了中国家谱52401种、计608个姓氏,是迄今为止收录中国家谱最多、著录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专题性联合目录,较完整地揭示了海内外各地区收藏的中国56个民族姓氏家谱的基本情况和存世的中国家谱姓氏状况。</h3><h3>《中国家谱总目》上海图书馆作为牵头、总汇和总校单位。在长达九年的编纂过程中,得到海内外近600家中国家谱收藏单位、数以千计的私人家谱收藏者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副主编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以及各编委单位的通力合作。</h3><h3>“大家都是怀着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共同协作、无私奉献,才使这部煌煌巨著得以问世。”在上海图书馆14日举行的首发式上,《中国家谱总目》主编王鹤鸣研究员不胜感慨地说。</h3><h3>专程来沪的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主席沙其敏表示,《中国家谱总目》的正式出版是中国目录史上一件大事,《中国家谱总目》所汇集的巨大家谱数据量,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非常详细的线索。</h3><h3>据统计,在《中国家谱总目》所收录的608个姓氏中,条目超过2000条的姓氏有陈、张、王、刘、李,超过1000条的姓氏有黄、杨、吴、周、林、徐。《中国家谱总目》涵盖了北宋编纂、流传最广的《百家姓》中收录的绝大部分姓氏,并且还多了168个姓氏,其中包括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姓氏。</h3><h3>作为一部提要式的目录,《中国家谱总目》不仅著录了家谱的谱名、责任者、版本年代、册数等,而且还撰写了该家族的始祖、始迁祖、迁徙路线、历代名人等项内容,以及该谱的特色、谱中有价值资料等,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h3><h3>《中国家谱总目》还打破了历年来家谱编目的惯例,将1949年以后出版的新修家谱收编入目,下限定在2003年(个别的稀姓除外),凡2003年出 版的家谱皆予以著录。为方便读者检索,《中国家谱总目》后附有六个索引,供读者按需检索。</h3><h3>“《中国家谱总目》的出版,还为学术界开发利用家谱资源提供了一份详细的'矿藏分布图’。”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说,“家谱中保存了大量的人物、经济、移民、文化、民俗、教育、人口等资料,对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民俗学、人口学、遗传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均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h3><h3>统计表明,上海是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地区,共18000种;其次是台湾和北京地区,分别为10234种和8102种。在国外,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以及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等国均有中国家谱的收藏。</h3><h3>王鹤鸣: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h3><h3>——王鹤鸣研究员在上海图书馆的讲演</h3><h3>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依据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这就是家谱。</h3><h3>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系图录,即记载始祖、始迁祖以来的本家族历代先祖名录,这是确认是否是家谱的重要标志。中国家谱由来悠远,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时代,家谱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家谱文献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h3><h3>一、家谱种类与沿革</h3><h3>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h3><h3>中国古代家谱不仅名目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多彩,根据家谱传承、记载方式不同,可分为结绳家谱、口述家谱、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石碑家谱、书本家谱等。</h3><h3>结绳家谱:中国古代在文字产生以前,曾经历结绳记事时代。东北鄂伦春人,到17、18世纪,还在马鬃绳上打结记事,通过打过多少结,知道本家族有几代人,五个结表示五代,十个结十代,他们将这种表示世代的绳结,挂在房子木樑正中,非常崇拜。东北地区锡伯族,到20世纪初,仍保留结绳记载一家人辈数、人数、男女数的习惯,生一个儿子,在绳上系一个小弓箭,生一个女儿,则系一根红布条。</h3><h3>口述家谱:比结绳更为原始的一种家谱形式。我国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等,都保存口传家谱的习惯,他们采取父子连名的形式,即父亲名字之后的一二个字,是儿子名字的前一二个字。一般家族成员能背出三四十代祖先世系,最多的能背出90多代。</h3><h3>甲骨家谱: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家谱。产生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其中有一些是专门记载一个家族人物、世系的甲骨,如“儿氏”甲骨,上面记载一个家族十一代十四个人的名字,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甲骨家谱,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家谱。</h3><h3>青铜家谱: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即金文家谱。在出土商代末年的青铜器中,就有几件记载家族世系的青铜器。在出土的周代两件青铜器中,有380字铭文,记载了一个家族七代世系和事迹。</h3><h3>石碑家谱:就是刻在石碑上的家谱。所谓“刻谱于石,以垂永久”。早在汉代,这种家谱形式较为盛行。如汉代的孙叔敖碑。民国初年,广西南丹县壕塘村竖“莫姓哨目族谱”,共412字,不仅记载莫姓家族世系,而且记载了家族源流。较之甲骨、青铜家谱,石碑家谱要成熟得多。</h3><h3>书本家谱:即是书写、印刷在纸上的家谱,又分古籍和铅印家谱。这是我国目前存世的最主要的家谱,数量在5万种左右。此外,尚有塔谱、布谱等。</h3><h3>三千多年来,我国家谱的内容、体例和功能,经历了不断丰富逐步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h3><h3>先秦:家谱萌芽。甲骨、金文中已有家族世系的记载,已具备了家谱的基本要素,但较简单。周代的《世本》,记载了远古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迁居、名号等,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作。</h3><h3>汉代魏晋南北朝:家谱兴盛,已出现谱牒之名。尤在南北朝,门阀势力极度膨胀,官之升迁,只辨姓氏高下,不考人才优劣,于是“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国家设谱局,出现审查机构,并出现谱学专家。</h3><h3>唐代:家谱发展,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打击门阀势力,提高李氏皇族地位,专门组织官员编纂《氏族志》,计293姓,1651家,分成9等,李氏一等,外戚二等,原来显赫的家族,列为三等。武则天掌权时,又组织人编《姓氏录》,将武姓列为一等,再次打击旧有的士族势力。</h3><h3>宋代:转折时期。家谱功能由“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功能;编修方式由官修发展为私修;内容更加丰富;体例因欧阳修编《欧阳氏谱图》、苏洵编《苏氏族谱》,创立新体例,人称欧苏体,成为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为家谱进一步发展、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h3><h3>明、清以及民国时代:家谱普及,私修家谱蔚然成风。清代康熙、雍正号召修家谱。家谱普及,尤浙、苏、皖、赣、湘等地,家家修、族族修,有的续修二十余次(一般30年一修)。少数民族也仿效修谱。修谱成全民性的一项文化活动。</h3><h3>近50年:续修新谱。尤在海峡两岸,台湾、福建等省较为突出,各省市均有。台湾近50年来,新修家谱约有六七千种。台湾2200余万人,绝大多数来自大陆,近50年遭人为隔离,他们以修谱表达心向大陆回归祖国的心愿。福建新谱有数千种,其它省也有。福建修谱不少是海峡两岸同一家族共同编修的。大陆修新谱已尝试用新的观点、资料、体例、方法来续修。这是群众中自发兴起的修谱活动。如何看?从主流来看,应予肯定:有利于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当然也有个别少数利用修谱敛财,乃至复活和增强封建的家族势力,则要注意与警惕。</h3><h3>二、家谱内容</h3><h3>家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h3><h3>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h3><h3>(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包玉刚),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h3><h3>(2)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h3><h3>(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h3><h3>(4)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h3><h3>(5)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h3><h3>(6)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h3><h3>(7)族规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h3><h3>(8)祠堂: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h3><h3>(9)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h3><h3>(10)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h3><h3>(11)族产: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h3><h3>(12)契约: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h3><h3>(13)坟墓: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h3><h3>(14)艺文: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h3><h3>(15)字辈、排行、行第: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h3><h3>(16)领谱字号:家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一二部存放祠堂。各房领家谱则按谱号领取,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并有记录,到时检查。</h3><h3>从上述内容看出,家谱具有以下特点:记载范围的宗族性,系本族人的事迹,本族人撰写;记载内容的广泛性,实是本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记载体例的多样性,史、图、表、志、传,兼容并蓄。</h3><h3>三、家谱的价值与弊端</h3><h3>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可以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h3><h3>历史上,家谱的编撰方式分为两个时期,功能作用不一:宋以前主要官修,主要是政治功能,修谱主要为世家大族、朝廷用人服务;宋以后主要是私修,修谱主要是道德功能,凝聚家族、维护族权,为宗族睦族服务。当今时代,家谱作为历史文献,有多方面的价值。我们以前受“左”的思潮影响,往往将家谱看作“四旧”,视为糟粕,有的烧毁。即使保存在图书馆的家谱,也是堆放在角落里,听其尘封虫蛀,显然是不妥的。</h3><h3>开发家谱资源有以下几方面价值:</h3><h3>首先是文物价值。存世的中国家谱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属于珍本,现存最早的《仙源类谱》,系宋代内府抄本,至今近千年,有些是明代的版本,有些是名人批校本,有些是钞本,都具有文物的价值。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列为该书善本的家谱就有635种,实际上远远超过此数字,这些家谱均属国家级的文物。</h3><h3>其次是资料价值。著名史学家梁启超指出:“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数量可观的家谱,不仅对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人口兴替等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资料价值,即对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都能提供许多重要资料。如对称雄一世的徽商研究,其中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即源于皖南徽商家谱。</h3><h3><br></h3> <h3><br></h3><h3>再次,家谱具有教化功能。家谱中一般都载有“家训”、“族规”、“家法”之类内容,其中固然有不少封建思想,但如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以及家谱中记载的很多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也有积极作用。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是辩证的统一,现代文明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传统文化也只有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才会有生命力。家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它曾经对凝聚中华民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对促进当代文明建设也必将起重要的激励作用。</h3><h3>最后是寻根价值。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重要资料,而且只有家谱才能提供这些资料。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自1996年底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海内外的数万名读者,其中不少都是为寻根问祖来查询家谱的。当他们从家谱中查到自己的祖先时,其兴奋之情真是难以形容。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h3><h3>作为主要产生封建社会的文化载体家谱,以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h3><h3>首先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几乎所有的旧家谱的谱序、凡例、族规家法等内容,都露骨宣扬封建忠孝节义、三从四德、重男轻女、族长专制等封建伦理规范,乃至封建迷信等。</h3><h3>其次是攀附假托。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先祖。如有的李氏称李世民为本族始祖,张氏则以张良、张飞为自己先祖,萧氏则拉萧何为自己祖宗等。俗话说: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实际不一定是一家。有些名人作序也是假托的,最明显是朱熹,翻阅朱熹作谱序的家谱达几十种,有的是真的,有的则是伪作,如朱熹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郑、洪、吴等姓的家谱同时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显系伪造。明清时,有“谱匠”、“谱师”职业,专为有些家族制作伪劣产品。</h3><h3>再次是书善隐恶。有的家谱凡例明文规定:“史则善恶俱载,谱则书善不载恶,为亲者讳也。”家谱中,凡本族列祖列宗系官宦、名人、奇才、烈女的,则辟有小传,乃至编写传记、行状,刊载墓志铭等。另一方面,对家族中所谓“叛逆”、“犯刑”、“败伦”、“背义”、“杂贱”者,则采用“除名”、“出族”、“出谱”等措施,不予书写,名不见谱。</h3><h3>当然,旧家谱在观点、内容、体例等方面,还存在其他弊端或不足,我们对旧家谱必须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h3><h3>四、开发整理家谱资源</h3><h3>编纂《总目》,是中国古籍整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h3><h3>关于开发谱牒资源的重要意义,20世纪初,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梁启超都作过重要的论述。顾颉刚曾说过:“我国史籍之富,举世无比。然列代公认的官修正史由于种种原因,自今论之,尚难允称'信史’。今青年治史学,当于二十五史外博求史料,取精用宏,成就当非前代所可比。而今我国史学领域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它向为治史者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梁启超也十分重视家谱的价值,他指出:“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h3><h3>近五年,海内外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编撰的《中国家谱总目》项目,就是开发整理家谱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h3><h3>经济全球化、知识网络化对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如何共建共享,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适应形势发展对图书馆的新要求,2000年6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8个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并确定了项目的主持单位,其中《中国家谱总目》由上海图书馆主持。</h3><h3>编纂《总目》是全世界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项目,是中国古籍整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深得民心的一项文化工程。即将问世的《总目》,收录家谱的数量众多,较完整地揭示了海内外各公藏单位收藏中国家谱的基本情况。收录家谱的姓氏共计608个,较全面地揭示了存世中国家谱的姓氏状况。同时,著录内容丰富,体例完备,著录时间跨度长,收录家谱下限为2003年。不仅能为广大研究人员和读者提供新的系统的家族资料,也能促进海内外的文化交流。</h3><h3>编撰《总目》是对全世界存世的中国家谱开展的一次空前的大调查,从而摸清了存世中国家谱的基本状况。数量可观的家谱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目》对于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总目》实是家谱这座矿藏的详细分布图,其问世有助于广大研究人员利用家谱资源,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总目》揭示了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家谱的收藏信息,这就在更大范围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提供更全面、更系统、更详尽的线索,必将有力推动炎黄子孙回大陆寻根谒祖的潮流。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h3><h3>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家谱,是我国悠久历史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从夏代到今天,编修家谱绵亘数千年,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h3><h3>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h3><h3>【小传讲演者】:王鹤鸣:研究员。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家谱总目》主编。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中国谱牒研究》、《中华谱牒研究》、《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解冻家谱文化》等多部家谱专著。</h3><h3>&nbsp;</h3><h3>&nbsp;</h3><h3>百家姓&nbsp;&nbsp;&nbsp;&nbsp;</h3><h3>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h3><h3>&nbsp;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h3><h3>&nbsp;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h3><h3>&nbsp;酆 史 唐 廉 岑 薛 雷 倪 滕 殷 罗 毕 郝 郝 邬 安 常 乐于 时</h3><h3>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汪</h3><h3>祁 毛&nbsp;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h3><h3>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h3><h3>&nbsp;梅 盛 林 刁 钟 徐 邱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nbsp;</h3><h3>管 卢 莫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h3><h3>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惠 甄&nbsp;&nbsp;家 封 芮</h3><h3>&nbsp;羿 储 靳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h3><h3>车 侯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仇 栾 暴 甘 钭 祖 武</h3><h3>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印 宿 白 怀 怀 蒲 邰 从</h3><h3>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谭 贡</h3><h3>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璩 桑 桂 桂 濮 牛 寿 通 扈 燕</h3><h3>冀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翟 阎 充 慕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h3><h3>&nbsp;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h3><h3>禄 阙 东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h3><h3>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后</h3><h3>&nbsp;荆 红 游 竺 权 逯 盖 桓 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h3> <h3>一、什么是家谱?</h3><h3> 家谱也称族谱,是记载同宗共祖血缘关系集团的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历史图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由朝廷史官编纂,记录一个朝代兴盛衰亡的是正史;由地方主纂,记录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的是方志;由家族纂修,记录一个家族迁徙发展的便是家谱。家谱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常见的悬挂式家谱,一种是装订成册的家谱,后者内容更为详细、全面。</h3><h3>二、修撰家谱的意义。</h3><h3> 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团结,才会构成整个民族的团结,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团结。也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兴旺和稳定,才标志着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和稳定。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因此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对撰修、研究家谱大力提倡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1984年、2001年曾两次发文要求各地和部门对此项工作予以重视和支持。"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后人可由此了解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每个人的生卒年月与婚姻状况以及本家族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同时家谱也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佐证,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h3><h3>三、家谱的作用。</h3><h3>1、明辨世系,尊宗敬祖。"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亲我者,我亲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相继恢复和长久存在,就是要提醒、培养人们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h3><h3>2、寻根留本,承前启后。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近百年,如果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是有负先人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人一生最喜欢听到的、看到的是什么?自己的名字!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而要了解自己的祖先,看到自己的名字,并且希望你自己的后代记住你的名字或者事迹,也只有家谱能做得到。不想知道自己的祖先,不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也不希望让后代知道自己是谁,人和普通动物也就没有区别。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h3><h3>3、敦亲睦族,凝聚血亲。一个家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凝聚力,但是修谱建谱是最有凝聚力的途径。古人认为,家谱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通过修撰家谱过程中的反复登门拜访,不断了解情况,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人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传承亲情教育,激发起对祖辈的敬意与怀念。因为修撰家谱和逢年过节中缅怀先祖的各种仪式,使得子孙后代才能更加自觉地做到尊老敬长,怜惜孤寡幼小。在族中崇尚亲热之气,倡导和睦之风。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幸福、有利于家族以及社会的和睦和谐相处。</h3><h3>4、治家齐国,教化子孙。家谱中包含的许多祖训家规,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敬父母,尊长者,睦族人,和友邻,恤贫孤,尙节俭,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内容。有的家谱中记载有先辈族人们孝敬老人,忠君爱国,造福乡梓,刻苦学习,奋发拼搏的典型事迹,都是对族人和后代进行人生教育的生动教材。治国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教育出众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好的祖训家规就能弥补现代教育只重知识才能,忽视品德的不足。而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谱就包含有这样的功能。</h3><h3>5、传承历史,问祖凭证。家谱都有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世系繁衍、人口变迁等诸多内容。家族的历史,反映的就是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了解、熟知自己家族的历史,也就是了解熟知中华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人类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海外华人热心回国寻根问祖,造福乡梓,他们寻根问祖最信得过的就是查阅家谱。对于因各种原因迁居他乡的普通人,家谱就是他们与祖籍、族人沟通的桥梁,是他们思乡念祖的精神家园。因此,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和寻根依据。</h3><h3> 此外,家谱对于日常生活也有着其他的实用价值。现今社会人口流动频繁,两个同姓之人要恋爱结婚,如果都有家谱可查,就可以避免近亲结婚的尴尬。试想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在外地遇到一个家乡的人,他是何等心情?他乡遇故知,此乃人生一大喜事。如果遇到的是一个同姓同宗,经查阅家谱祖上几代竟是一家之人,岂不是喜莫大焉?等等,不一而足。可见家谱不仅有文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也有着现代生活的指导价值。</h3><h3> 查阅中国历史,但凡国势强盛、社会安定的朝代,从皇家贵族到普通平民,均以修撰家谱或族谱为一件大事。现今国运昌盛,经济迅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正是修撰家谱的恰当时机。愿中国每个家庭,每个家族,都能拥有一本令人心仪的家谱,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h3> <h3>殷商古国——莫国,典故“讳莫如深”出自这里,莫姓发源地</h3><h3>&nbsp;</h3> <h3>商代莫国在殷墟一期(盘庚、武丁时期)、二期卜辞(祖庚、祖甲时期)中出现,是商的附属国,被封为伯爵,国君称莫伯。卜辞:“贞,王勿往于莫。”、“贞,勿往从莫,九月。”、“£寅卜,王……在莫。”说明商王曾去往莫地巡视,商莫两地关系应该不错。卜辞中又有许多“令莫伯……”字样,可见商王对莫伯可以随意使唤,较为信任。那么莫国的地理位置在哪?《商代地理与方国》一书中列为“地望待考”,但看到“莫”字,我们会想到“鄚”,鄚,即莫邑,即鄚阳城。姓氏古籍中介绍,颛顼(黄帝之孙)造“鄚阳城”,在今河北任丘县鄚州镇,也叫颛顼城,现有鄚州城遗址。因此,商代莫国的地理位置很有可能就在河北任丘县鄚州镇。莫国在殷商以北,据说商代这里曾属白洋淀区域,商王能控制这个地区,并经常来此巡视,可见商王朝对该地区的重视。</h3> <h3><br></h3><h3>鄚阳城遗址</h3><h3>任丘的历史非常悠久,根据考古得知,这里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说明至少六千多年前这里已有人类开始活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丑女,叫嫫母,据传她是黄帝的次妃,虽然长得丑,但心底善良,又能干,是黄帝最为得力的贤内助,这个嫫母可能就来自莫地。另外也有说法认为莫人跟貊人有关,貊(mò),北方游牧民族,就是《尚书·武成》中所说的“蛮貊”,莫城为貊人所建,也叫“貊城”。</h3><h3><br></h3> <h3><br></h3><h3>莫字铜戈</h3><h3>“莫”的甲骨文左右上下都是草木,中间一个“日”,表示夕阳隐没在草丛中,是一幅“日落的景象”。古人善于观察自然天象,造字者根据日出日落的现象来勾图造字。“莫”指太阳没落,即“暮”,“暮”是“莫”的后来字,“暮”产生后,“莫”“暮”通用,都可以代指黄昏、岁末,比如《诗经• 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但“莫”太阳落入草丛的本义也在逐渐消失,仅保留无、不、没有的意思。同样《诗经• 采薇》: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根据“莫”的造字本义,我们可以得知,远古莫地没有大山,没有大海,放眼望去尽是一片茫无边际的草原地带;远古莫人可能在黄昏或傍晚时分有聚众欢娱礼送草原日落的习惯,跟早晨迎接朝阳同日而语,可以想象早期莫人详和宁静的草原部落生活。</h3><h3><br></h3> <h3><br></h3><h3>莫国货币</h3><h3>西周莫国应该就是在商代莫国故地重建的,周携王被杀后,由于各种原因,莫国可能被幸存下来,而且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曾在河北任丘境内出土有“莫”铭器物,比如带“莫”铭铜戈、带“莫”字货币等等,均为战国时期器物。据此推测,商代莫国在整个西周时期可能一直存在,直到西周末年,姬望被封莫地终止。鄚阳城为颛顼所建,其子孙世代定居此地,莫人皆奉颛顼为莫姓始祖。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一代神医扁鹊就是鄚人。</h3> <h3>寻源之行,不是去看风景,而是去寻回自己</h3><h3> 最本真的信仰!</h3><h3>聚焦家族、寻亲、传承、联谊!</h3><h3>楚国今古名人、属地、姓氏</h3><h3>楚国的国姓芈氏衍生出来的姓氏有:熊、屈、庄、严、苗、上官、官氏、白、端木氏、贡氏、班、莫、景、楚、成、沈氏、荷姓、初氏、米氏、郴氏、赣氏、郢氏、逞氏、荷丘氏、贲氏,昭氏、卓、敖氏、能、芈氏,半姓,权氏,翠氏,雪氏等姓氏,这些姓氏来源单一。这些姓氏应写进族谱,让后人了解。</h3><h3>还有一些因封地为姓的姓氏混入他姓,难于分辨了。沈,叶,鄢,左,荆,邢,潘,兰,孙,魏,包,申,喻氏。</h3><h3>1.楚王酓(熊)氏,轩辕黄帝称有酓(熊)。</h3><h3>2.首领非国君的为敖氏,有若敖氏霄敖氏堵敖氏等等,另庶出的称荆氏。</h3><h3>3.鬻熊之脉有鬻氏和左氏和端木氏,罗氏。</h3><h3>4.熊渠之脉有鄂氏和 红氏,</h3><h3>5.熊挚之脉有能氏和夔氏,</h3><h3>6.熊仪之脉有斗氏权氏成氏班氏苗氏贲氏,</h3><h3>7.楚鼢冒眴之脉有蒍氏孙氏,</h3><h3>8.楚武王通之脉有屈氏巫氏邢氏,</h3><h3>9.楚成王恽之脉有项氏刘氏潘氏,</h3><h3>10.楚庄王侣之脉有上官氏庄氏严氏沈氏叶氏,</h3><h3>11.楚灵王虔之脉有尹氏麻氏婴氏,</h3><h3>12.楚平王居之脉有建氏白氏慎氏景氏翠氏,</h3><h3>13.楚昭王轸之脉有昭氏邵氏,</h3><h3>14.楚威王商之脉有卓氏,等等等等。</h3><h3>熊氏,罗氏,夔氏,都是芈姓祝融后裔。另立的两国罗国,夔子国。</h3><h3>米氏,冉氏(有待验证)。</h3><h3>白起,芈八子,魏冉,芈戎,及一些外逃的避难他国宗族,如班固。</h3><h3>总人口可能有4000万以上。</h3><h3>希望有专门的人来找各个姓氏的宗亲,以楚国芈氏的名义联谊。</h3><h3>还有就是有一些姓氏的部分是外形改的,有一些可能已经绝嗣,没有了这个姓。</h3><h3>荆楚十八姓分别是指:屈氏、麻氏、钟氏、靳氏、景氏、卓氏、能氏、庄氏、慎(真)氏、敖氏、红氏、上官氏。</h3><h3>楚氏、熊氏、附氏、穴氏、鬻氏、粥氏、斗氏、郢氏、逞氏、叙氏、序氏、祖氏、成氏、启氏、囊氏、贲氏、善氏、逯氏、禄氏、县氏、逮氏、审氏、侧氏、庇氏、次氏、连氏、莫氏、仵氏、昭氏、由氏、到氏、声氏、晏氏、即氏、闱氏、尹氏、后氏、竟氏、秉氏、宜氏、绎氏、酒氏、枝氏、乘氏、保氏、春氏、钧氏、阳氏、甲氏、环氏、卯氏、武氏、霜氏、蜎氏、皋氏、举氏、举氏、雪氏、紃氏、穿氏、称氏、仆氏、贵氏、侣氏、严氏、征氏、庾氏、奋氏、贺氏、列氏、监氏、减氏、韵氏、卒氏、度氏、翠氏、班氏、陈氏、张氏、李氏、冯氏、屈氏、阎氏、瓦氏、堂氏、棠氏、蒍氏、薳氏、蕲氏、卷氏、圈氏、柘氏、拳氏、养氏、包氏、椒氏、苗氏、苟氏、穰氏、蒙氏、荡氏、白氏、涡氏、淖氏、匡氏、赀氏、訾氏、棘氏、枣氏、龙氏、俞氏、园氏、艾氏、鑢氏、聂氏、蔓氏、万氏、利氏、鄀氏、主氏、康氏、郴氏、潘氏、孙氏、沈氏、半氏、罗氏、苏氏、理氏、叶氏、骆氏、初氏、越氏、勾氏(句氏)、卿氏、王氏、麇氏、贠氏(员氏)、兰氏、米氏、何氏、坛氏、喻氏、堵氏、刘氏、魏氏、杜氏、柳氏。</h3><h3>楚国名人</h3><h3>春秋有鬻拳,斗伯比,斗谷于菟,斗宜申,斗韦龟,斗蔓成然,斗越椒,斗辛,斗巢,斗怀,斗丹,斗廉,斗祁,斗勃,成得臣,成大心,苗贲皇,潘崇,潘党,屈瑕,屈重,屈御寇,屈完,屈到,屈巫,屈建,屈荡,屈申,屈生,屈固,屈将,孙蒍贾,孙叔敖,薳子冯,薳掩,薳子荡,薳越,薳启,薳射,薳泄,薳居,薳固,钟子期,伍参,伍举,伍奢,黑肱,罢敌,连尹襄老, 子反,子禄,子麇,子干,子皙,子囊,子庚,子南,子西,子建,申包胥,沈尹戌,沈诸梁,白公胜,等等。</h3><h3>战国有眧奚恤,昭阳,昭鱼,昭滑,昭雎,昭盖,昭翦,昭应,昭鼠,昭常,景舍,景翠,景阳,景鲤,景阳,景差,庄周,庄辛,庄憍,屈宜臼,屈原,屈盖,唐昧,春申君,昌平君,项燕等等。</h3><h3>秦楚之际有景驹,项梁,项羽,项伯,项庄等等;到了汉朝还有班彪,班固,班超,等等等等···</h3><h3>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后世的名人就不一一列举了。</h3><h3>战国后期楚国的三个大族:屈、景、昭,及王室熊氏。</h3><h3>秦汉争霸,楚霸王乌江自刎。</h3><h3>诸项氏枝属皆不诛赐姓刘,汉封楚义帝之裔熊心为郴侯,所封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还有定远侯皆楚公族,并徙楚贵族楚昭屈景怀于关中而利田宅。汉诛西南夷国多灭矣,唯滇复为宠王。</h3><h3>楚国为被秦灭国,迁楚贵族楚昭屈景怀等姓氏于关中。</h3><h3>也就是说楚国的贵族楚昭屈景怀这些姓氏在亡国后,被迁到陕西,然后随着秦汉,流落到全国各地。</h3><h3>庄氏,严氏,在南方繁衍出色,人才辈出。</h3><h3>楚国疆域扩张最广大时,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近两广,北及陕南。</h3><h3>包括今天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全境,南京,上海。贵州,河南南部,陕西局部 ,山东南部。是当时世界上最豪华,最庞大的国家,经济最发达。青铜器,漆器,丝绸音乐,文学哲学都是全世界最顶级的。</h3><h3>南京,上海最早是楚国筑城才发展起来的。</h3><h3>很有意思的是论语里的子贡也就是端木赐,是熊姓的后裔。他们一家是巨商。</h3><h3>当初孔子在陈国受难时,派他来楚国求援。</h3><h3>楚国的都城和水陆交通情况</h3><h3>南方的楚国,春秋时已为大国,与齐、晋抗衡。入战国后,更东灭越国,伸展其国力于东海。又东北灭鲁,疆上开拓至于泗上。苏秦所谓楚地北有汾陉。汾陉在今河南临颖县,盖已深入于中原了。楚国的土地诚极扩张,和其北诸侯封国间的往来,仍不外以前们有的几条道路。通过方城、邑塞的大道,依旧为南北的通途;西北与秦国的交往,还是以经过武关一路为便捷。楚国此时又以郇阳为塞,郇阳在今陕西旬阳县。盖西北一路在未入武关之前,即可溯汉水而上,以至秦岭以南各处。楚既灭越,其东地遂不时为齐所觊觎。东地或称东国,其地当近于齐国。</h3><h3>虽近于齐国,却非指鲁国而言。因孟尝君之父田婴所受封的薛邑,固仍在鲁国之南。故所谓东地或东国,当为泗水中游及其以北沂、沐二水所流经之地。或以之置之泗水中游以南,似稍失之。这里既为齐、楚两国争执的所在,则其间的南北道路尚不至有所断绝。至于彭城之南的道路,虽少见于记载,当亦不至断绝难通。尤其是春申君受封之后,江东与中原的联系,恐不会竟至漠漠无闻也。</h3><h3>不过也有两条东西道路难免于荒芜。其一是由原来陈国附近通向东方的道路。这本是辕涛涂向齐桓公推荐的道路,期望齐桓公召陵会盟后,由这条道路回齐国去。还在春秋时,楚已灭陈,夷为诸县。由于其地当楚夏之交,能通鱼盐之货,已发展成为经济都会,不过既在楚夏之交,应是具有南北的作用,至于东西交往,似少见于记载。另外一条道路,是在江北淮南,就是春秋时吴、楚交兵经常往来的道路。楚、越亦尝交兵,似未遵循这条道路。后来楚为秦所逼,自郢迁都于陈,又复迁于矩阳,最后迁于寿春。钜阳在今安徽阜阳市北。寿春在今安徽寿县。郢既不为都,则由故吴地西行,去郢者当不会很多。战国末叶,黄歇以楚相之尊,获封为春申君。春申君以吴国故墟为已封邑,稍后就封于吴而行相事。这就使春申君封邑与楚国新都寿春之间的交通有了新的发展。不过所行的道路仍应是当年吴、楚间的道路的东段,而不是另外的新建。可是如《鄂君启节》所说的,鄂君之时,楚已迁都于寿春,这个新都仍以郢相称。鄂君赴郢,并非越过邑塞,而是溯汉水上行,出方城之外,然后东南行至郢。若非鄂君还有他故,需要绕道,当是黾塞险峻,艰于跋涉。</h3><h3>楚国在这几条道路外,也曾经开辟过新路,庄?王滇池就是由新开辟的新路前往的。滇池在今云南昆明市南,为当时徼外地。庄?西南之行,《史记·西南夷传》说是“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这里的“蜀”字是衍文。《汉书·西南夷传》引用这句话,也只说是“略巴、黔中以西”。滇池诚在巴的西南,庄?此行却并非就经过巴地。巴楚并立,虽历有年所,其间难免了无交恶。楚曾于江上设杆关,其地在今四川奉节县。这座关隘的设置虽说是拒蜀,实则巴也在被拒之列。庄?何能越巴而远至于滇池?按黔中为楚国所设的新郡。《史记·楚世家》所谓“秦复拔我巫黔中郡”是也。秦因楚旧,仍置此郡,秦郡治所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当系因楚国的旧制。不论庄?西南行道出何途,皆不能既经巴而又经黔中。巴非楚土,若不能取道其国,则显然是由黔中前往的。黔中郡治所若在沅陵,乃是濒于沅水。是庄?西南行井非循长江而上,而是循沅水而行。按《鄂君启节》所载,鄂君曾循水道到过资、沅、澧诸水,是今湘西诸水皆已通航,庄?由沅水西南行,并不是不可能的。由于庄?归途受阻,因复返而王滇国,这条道路所经过的地方就难以备知了。</h3><h3>根据《鄂君启节》所示,楚人对于江南北水道,多已利用通航。前文曾说到鄂君赴郢,是溯汉水而上,再出于方城之外。鄂君还远溯资、沅、澧诸水。按洞庭之南,以湘水最为大川,鄂君亦曾溯湘水而上,至于阳。阳据说在今广西全州东北,盖已近于湘水源头。然而最值得注意的,则是由鄂东下,对于长江水道交通的开发。吴头楚尾之间,江水浩瀚,自来是难于泛舟通航的。春秋时,吴、楚构兵多在淮水流域,正是这样的缘故。鄂君所居的鄂,正是现在湖北鄂城县。鄂君曾沿江而下,到过彭和松阳。彭据说在今安徽望江县,松阳在今安徽枞阳县,皆在长江的沿岸。如所说果确,己可证明当时足以克服吴头楚尾艰于通行的水道。</h3><h3>关于水道交通的开发和利用,固不仅楚人得有成效,就是秦国也多所致力,尤其是对于楚国的用兵,更是费尽心机。自春秋以来,秦、楚交兵,率取武关一途。至于战国,诸侯封国间的情形时有变化,于是旧道之外,也增添了新途。其中就有对于两国水道交通的运用。苏秦说楚王,曾经指出:“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如前所说,黔中乃在沅江流域,为湖南西北部。秦军如何下黔中?苏秦没有说清楚。张仪说楚王时,就说得十分具体。张仪说:“秦西有巴蜀,方船积栗,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关。关惊,则从竟陵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出巴蜀一途虽较武关为悬远,但很易达到关,所以对楚国的威胁也最大。这是秦取巴蜀以后的新变化,也是战国初期秦、楚两国都所未能料想得到的。</h3><h3><br></h3> <h3>莫氏源流</h3><h3><br></h3><h3>莫姓来源</h3><h3><br></h3><h3>第一个渊源:源于高阳氏,出自上古颛顼帝所建的鄚阳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h3><h3>  颛顼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孙,是炎黄部落联盟的重要首领之一。 </h3><h3>  颛顼号称高阳氏,后分衍有八个氏族,活动中心在帝丘一带(今河南濮阳),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颛顼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绝天地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 </h3><h3>  据史籍《三郡记》和《姓氏考略》记载,上古帝颛顼造鄚阳城(今河北任丘、平乡一带),其支庶子孙定居于鄚阳城,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氏,世代称莫氏至今,史称莫氏正宗。莫氏族人皆奉颛顼为莫氏的得姓始祖。 </h3><h3> </h3><h3>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h3><h3>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莫字即幕字的省文,望出钜鹿郡、江陵郡。 </h3><h3>  幕,乃是上古圣君虞舜之祖。莫氏和幕氏同宗同源,该支莫氏只是幕氏的简笔形式,后族人有为避战乱之难去“巾”取谐音字“莫”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h3><h3> </h3><h3>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莫敖之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h3><h3>  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颛顼。其后裔在西周初期建有芈姓大国,即荆国,后改称楚国。 </h3><h3>  据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的典籍《大宋重修广韵》中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莫敖之职,亦称莫嚣,是与令尹地位相同的官职,并行执掌楚国之国政。 </h3><h3>  在史籍《淮南子·修务训》中则称“莫敖”为“莫嚣”,指出其原为楚国最高行政官职,军、政两事一把抓。 </h3><h3>  到楚武王熊通开始称王时,莫敖之职仍然存在,后来楚武王嫌其官位太重,改以令尹为重臣,与莫敖相互制约。在史籍《左传》的记载中,以令尹与莫敖并提,当处于同等地位。 </h3><h3>  楚武王以后的出国历代君主,将莫敖废置不常,后来在史籍《左传·襄公十五年》中记叙楚国封官之事时,列莫敖于令尹、右尹、大司马、右司马、左司马之后,说明莫敖的地位逐渐降低。今学者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称莫敖本相当于大司马,后降至左司马之下。 </h3><h3>  其后世子孙中有以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莫氏,世代相传至今。著名的屈原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由屈氏的分支改姓而形成的。 </h3><h3> </h3><h3>  第四个渊源:源于鄚姓,属于以居邑名称简笔为氏。 </h3><h3>  该支莫氏,起源于汉朝时期河北鄚州。 </h3><h3>  鄚氏出周宣王姬静,将其次子姬望封赐于鄚州(今河北平乡、任县、晋县一带),其后裔子孙因地为姓氏,称鄚氏。 </h3><h3>  姬望的后裔传至第二十一世孙鄚振扬(姬振扬),因功在汉室,于汉高祖刘邦七年(公元前200年)授其为执戈郎,汉高祖还特赐改其姓为莫,此后称莫振扬,成为该支莫氏始祖。 </h3><h3> </h3><h3>  第五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匈奴贺兰部莫何弗,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h3><h3>  匈奴贺兰部首领称谓中有莫何弗。 </h3><h3>  “莫何弗”,乃古匈奴语“副酋”之称,这在《隋书·室韦传》中有记载“每部置莫何弗以贰之。”莫何弗有世袭的惯例。 </h3><h3>  在莫何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莫何弗氏,后汉化省文为单姓莫氏,逐渐融合于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h3><h3> </h3><h3>  第六个渊源:源于党项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h3><h3>  唐五代之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族,其中有以单字汉姓莫为氏者,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h3><h3> </h3><h3>  第七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h3><h3>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之后,大力深化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将鲜卑拓拔部中原复姓邢莫氏、莫那娄氏、莫折氏等部落,均改汉姓为莫氏,其后东胡分支中的蠕蠕民族(丁零、铁勒)中亦有改汉姓为莫氏者。 </h3><h3> </h3><h3>  第八个渊源:源于库莫奚族,出自金国时期库莫奚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h3><h3>  《姓觽》中特别说明:“库莫奚族有莫氏。” </h3><h3>  库莫奚族这一名称始见于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8年),这一称号的出现,实际上是在公元四世纪中叶鲜卑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自此以后,史书对库莫奚族就有了不间断的记载,直到公元十三世纪以后才不见其名,前后存在近千年。 </h3><h3>  “库莫奚”一词是鲜卑语音译,汉役“沙、沙粒、沙漠”。从含义揣测,这一族称当因其境内多沙漠而得名。公元六世纪下半叶的隋朝时期,省去库莫,单称“奚”,此后单一的“奚”字成了族称。 </h3><h3>  库莫奚族源出东胡,为鲜卑宇文部之后,与契丹本是同族异部,登国年间“分背”后,各自形成为一族。然史书对其族源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使后人众说纷坛,至今尚无一致认识,综合史载可归纳为二说,所谓“东胡之种”,“东部鲜卑之别种”,“东部宇文之、别种”,可列为鲜卑说;另一说即“本匈奴之别种”的匈奴说。实际上,不同记载并无实质性的差别,只是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为宇文部为东部鲜卑的一支,鲜卑源出东胡;而宇文部内确有不少人出自匈奴血统,但他们早在公元二世纪时已自号鲜卑,在后来数百年鲜卑族的发展进程中,他们已完全鲜卑化了。 </h3><h3>  库莫奚部族在其存在的近千年里,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形成与发展、衰落和与它族融合的过程。 </h3><h3>  大体说来,公元四~七世纪初,是库莫奚族的形成时期,在这一阶段初期,即在与契丹“分背”前后,他们以部独自活动,每部有部长(俟斤)一人主其事;后来在对外的争战中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凡五部,阿会氏为联盟酋长,五部皆受其节度。五部为:辱纥主、莫贺弗、契箇、木昆、室得。“莫贺弗”本系东胡族系酋长的称号,“木昆”为女真语和今达斡尔语“氏族”之意,据此推测,这些部是由五个血缘氏族发展而来的,这一时期他们分布在弱洛水(今西拉木伦河)南,和龙(今辽宁省朝阳市)北的今老哈河流域,过着“善射猎”、“随逐水草”的狩猎、游牧生活。从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掠其“马牛羊豕十余万”,说明他们的畜牧业已有相当发展。正是有这种发展,他们在北魏后期成了北魏的边境之患。 </h3><h3>  公元七~九世纪中叶,是库莫奚族的发展、鼎盛时期。在这一阶段,军事实力与契丹旗鼓相当,有时还稍过之,被唐并称为东北“两善”。虽然畜牧和狩猎业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但农业已在一些居住河谷的部落中出现,部落组织也不同于以前,五部已改名为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元俟折部。改名原委今已不能详知,但从“阿会”本为此前联盟酋长姓氏而变为部名来分析,一些显贵家族或氏族已成了左右部落的势力。不仅如此,其部落联盟的“君长常以五百人持兵卫牙帐”,这种常备卫队的出现,表明王权已悄悄地产生,奚族的氏族社会已处于解体阶段。人口也有了迅速增长。史载唐大中元年“北部诸山奚悉叛,卢龙张仲武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夸大,但这时奚族有众数十万应是接近史实的。地域已不限于老哈河流域,已东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拒白狼河,北到霫国,即有了东达今辽宁省阜新市附近,西到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以南一带地区,南抵大凌河,北过西拉木伦河与霫族为邻的广大区域。 </h3><h3>  奚族在这一时期有如此发展变化,除了内部因素外,其与邻族和中原王朝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交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外部因素。早在北魏时期,他们就常遣使朝贡北魏,岁致名马文皮;又“每求入塞,与民交易”。其间一度役属突厥,但至东魏武定末,仍保持与中原王朝的来往。隋朝建立后,不久又每年派人向隋贡方物,与隋王朝有了政治上、经济上的联系。降至李唐,奚与中原的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h3><h3>  唐武德中期(公元618~626年),奚族遣使入唐朝贡。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奚酋可度者率众“内附”,唐太宗李世民乃于其地置饶乐都督府,拜之为使持节六州诸军事、饶乐府都督,封楼烦县公,赐姓李氏,并在奚五部地设五州,即以阿会部为弱水州,处和部为祁黎州,奥失部为洛环州,度稽部为太鲁州,元俟折部为渴野州,委任各部辱纥主为刺吏,皆隶饶乐府,府由营州东夷都护府辖领。可度者死后,奚对唐时叛时服,然与唐王朝的关系自此以后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唐万岁通天年间奚酋李大酺参与契丹李尽忠发动的营州反唐起事,又与契丹一同转附突厥,但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即遣使至唐请降,请求复置营州都督府;玄宗不咎既往,以饶乐郡王、左金吾卫大将军、饶乐府都督授之,并“诏崇室出女辛为固安公主,妻大酺”,大酺于次年亲至长安成婚。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大酺在与契丹可突于争斗中死亡,其弟鲁苏代立。唐玄宗不仅让他袭兄之官爵,又以盛安公主李媁为东光公主妻之,旋改封为奉诚郡王。 </h3><h3>  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可突于胁奚众附突厥,鲁苏不能制,走投榆关(今河北抚宁榆关镇,一说山海关)。传至延宠为奚酋,唐又拜其为饶乐府都督、怀信王,以宗室女宜芳公主妻之。政治上的紧密关系,促进了奚族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h3><h3>  还在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的时候,唐玄宗在复置营州都督府后,都督宋庆礼在任期间,在奚和契丹地区“开屯田八十余所”,把中原的农作物、先进工具和耕作技术传播到奚地;他“又集胡商立邪肆”,发展经济交流。这样,几年后,在奚族一带地区出现了“仓唐充,居人蕃辑”的繁荣景象。另方面,在频繁的政治交往中,奚族的名马等土特产品以贡物形式进入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的金帛等物以回赐名义传入奚族社会。据载,奚族在与唐关系紧密时期,“每岁朝贡不绝,或岁中二三至”,每次常派出数百人至幽州,进入长安的酋渠也有几十人;而唐王朝的回赐,每次或“帛十万”段,或“赐物一千五百疋”。可见属于这类形式的经济交流,数量是相当可观的。正是由于上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推动和加速了这一时期奚族社会的发展。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后,奚族由鼎盛转入衰落和与它族融合时期。这里所说的衰落,是指它作为一个族体独立性的丧失和解体,若就奚族人的生产和生活而言,则仍在持续发展。 </h3><h3>  奚族衰落的转折点,在唐懿宗李凗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原来“好与契丹战争”的奚族,在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的反唐事件中受到严重打击,而契丹却因在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由附回鹘转归唐朝后,至减通中“部落寝强”,契丹人此时便乘机开始了对奚族的掠夺。钦德为契丹大酋长后,在唐僖宗李儇光启中期(公元885~888年)“乘中原多故,北边无备,遂蚕食诸部,达靼、奚、室韦之属,咸被驱役”。契丹役属奚后,施行“苛虐”政策,奚族人怨愤,其酋去诸率数千帐奚族人西徒妫州(州治在今河北省怀来县)北山奚遂分为东奚、西奚。此后,奚族人不断起来反抗契丹的民族压迫,契丹贵族为此多次出兵征讨,耶律·阿保机在继任挞马狱沙里后就曾几次讨伐奚族人。 </h3><h3>  耶律·阿保机为可汗后,鉴于奚族叛服不常,于后梁太祖朱晃开平五年(公元911年)又亲率大军对奚族进行大规模镇压,先攻克西奚地,接着分兵讨东奚,“亦平之”。经过这次沉重打击,奚族“不敢复抗”,只得举族臣服,从此奚族完全丧失了独立地位,变成契丹贵族统治下的一个部族。在这以后,契丹贵族对他采取“抚其帐部,拟于国族”;将奚王府所统奚众与契丹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同列为四大部;允许奚五王族“世与辽人为昏(婚),因附姓述律氏中” 在这一政策下,奚族开始了被契丹同化的过程。在有辽一代,奚族人的地位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是被契丹人征服的被统治民族,另一方面其地位仅次于契丹人,被契丹贵族利用作为对内镇压其它被统治民族的反抗和对外与北宋等抗衡的工具。 </h3><h3>  奚族在由一个独立民族转变为被统治民族的过程中及其从此以后,社会组织变化很大。尽管部的组织至辽末还存在,然而不仅名称、成员与前不同,而且契丹贵族又将在历次征讨中的奚降俘户另组编八个新部。五代史书记奚五部为阿苔部、嚼米部、粤质部、奴皆部、黑讫支部,《辽史》作遥里、伯德、奥里、梅只、楚里部。据近人研究,他们与唐时五部的对应关系为,阿荟、伯德部即阿会部,啜米、楚里即处和部,粤质、奥里部即奥失部,奴皆、遥里即度稽部,黑讫支、梅只部即元俟折部。 </h3><h3><br></h3> <h3><br></h3><h3>  新组编八部的情况是:大辽天赞二年(公元923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镇压了胡损领导的奚族人起义后,以奚府给役户、诸部隐丁及流散,置堕瑰部。该部与奚原五部在辽被称为奚王府六部五帐分,由奚王领导,隶辽北府。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十二年(公元994年),辽圣宗对六部进行改组,将梅只、堕瑰二部并入奥里部,另以奚王府二克的长官、士兵及其家属分置南克、北克二部,合为六部,另七部为:迭刺迭达部、乙室奥隗部、楮特奥隗部、撤里葛部、窈爪部、耨怨爪部、讹仆括部,他们皆不归奚王府节制,隶辽南府。前三部系辽太祖以俘获奚户置,后四部为辽圣宗以辽太祖伐奚时“籍入宫分”的乞降奚户分置。由于契丹建国后迅速封建化,历代契丹贵族重视发展农业,奚族人在这一潮流中虽然尚未完全脱离畜牧生活,但经营农业的越来越多,而且将土地租给汉人耕种。早在唐末,西奚已“颇知耕种,岁借边民荒地种穄”。 </h3><h3>  在辽圣宗执政时期,北宋王朝曾派遣使臣出使契丹,进入奚境看到“居人草庵板壁,亦务耕种”,且“善耕种”。六十年后北宋宰相苏颂出使契丹将途中所见作诗描述:“农夫耕作遍奚疆,部落连山复枕岗。种粟一收饶地力,开门东向杂夷方。田畴高下如棋希,牛马纵横似谷量。”又在诗下注说,“间之皆汉人佃奚土”。手工业也有相当发展,所制大车闻名于世,誉称“奚车”;时“契丹之车,皆资于奚”。可见,奚族在辽国部落组织虽被契丹贵族分割得七零八落,但其社会生产却比前有了很大发展。 </h3><h3>  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奚族人站在契丹人一边维护辽国统治。在辽行将覆灭之际,奚王回离保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等于辽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在南京(今北京)拥立耶律·淳为帝,建立北辽政权,妄图挽救辽国的灭亡。当女真族人进入居庸关后,北辽上下北逃,奚王回离保逃往保箭笴山,收集奚、渤海、汉三族丁壮为兵,建国称帝,自号奚国皇帝。这是奚族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政权,也是最后一个政权,只存在了数月,就在金兵围剿下溃败,奚王回离保被下属所杀。 </h3><h3>  女真贵族在灭辽国的过程中,对奚族人采取先是把攻克地区的奚族人降为奴隶,编入猛安谋克;后对归附的奚族人,各置猛安谋克领之。这样,奚各部组织在金初就被打乱了。由于金国军事进攻接连取得胜利,九猛安奚军被“徙于山西,后分迁河东”。接着在金太宗完颜晟、金熙宗完颜·合刺两朝将大批女真族人南迁时,不少奚族人同时被迁居中原地区,使奚族人分散各地。所以到了金世宗大定年间,奚五部部名已变成了姓氏,即遥里氏、伯德氏、奥里氏、梅知氏、揣氏。奚族人在金国的地位比辽时低下,激起广大奚族人不满。 </h3><h3>  金海陵王完颜亮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契丹撒八、移刺窝斡等率众反金,不少奚族人加入反金队伍。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在镇压这次起义时,对坚持反抗的奚族人采取了极其野蛮的办法,“尽杀其男子,以其妇女童孺分给诸军”。面对这种残暴的民族灭绝政策,有的继续坚持斗争,有的亡人北宋境内或北逃。金世宗为防止奚族人再次聚集反叛,又将六猛安奚族人分迁到咸平、临潢、泰州等地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将一部分女真族人移居奚地,实行分隔统治。本来,一部分奚族人在辽国与契丹人通婚过程中已被契丹人同化,其它大多数也在与汉和渤海等族人杂居过程中民族特色越来越少,女真贵族强迫奚族人分散迁徙,使他们在更大的范围内与汉和女真等族错居杂处,到了公元十二世纪后期,奚族人迅速被女真族人同化和与汉族融合。金国以后,再不见历史上有奚族人活动的记载。 </h3><h3>  综观奚族人去向,一部分被女真同化,大部分与汉人融合;而早先被契丹和后来被女真同化的,多数在金亡后也加入了汉族共同体,其间,有以故部族名称汉化称库莫奚氏者,后省文简化为单字汉姓莫氏、库氏、奚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h3><h3>  在金国末期居住东北地区的,又有相当一部分族人融入了蒙古族、满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中。其中满族的穆齐氏即库莫奚氏族后裔,满语为MukiHala,世居鄂漠和索罗,后多冠汉姓为莫氏、穆氏等。 </h3><h3> </h3><h3>  第九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辽国时期的契丹乃蛮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h3><h3>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h3><h3>  蒙古族奈曼氏,亦称那莫氏,满语为Naiman Hala,源于辽国时期契丹乃蛮部,以部为氏,后在元朝初期融为内扎萨克蒙古奈曼部,世居敖汉(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所冠汉姓即为莫氏。 </h3><h3> </h3><h3>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h3><h3>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h3><h3>  ⑴.满族图们氏,亦称图莫图氏,满语为Tumen Hala,汉义“万”,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陀幔,以及金国旧部“驼满”,以部为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万氏、图氏、门氏、莫氏等。 </h3><h3>  ⑵.满族莽果氏,满语为Manggo Hala,姓氏,亦称蒙棍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所冠汉姓为莫氏、白氏。 </h3><h3>  ⑶.满族莫勒特氏,满语为More Hala,亦称墨哷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改汉姓为莫氏、梅氏、墨氏。 </h3><h3>  ⑷.满族舒穆哩氏,亦称苏某力氏,满语为Sumuri Hala,世居海兰木(今黑龙江瑗珲黑河镇对岸海兰泡)、萨尔碧图(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鄂伦春自治旗交界处诺敏河中游),后多冠汉姓为莫氏、舒氏。 </h3><h3>  第九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h3><h3>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h3><h3>  锡伯族墨呼哩氏,亦称莫图里氏,满语为Mohuri Hala,世居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墨氏、莫氏。 </h3><h3> </h3><h3>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h3><h3>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h3><h3>  鄂伦春族玛那依尔氏,满语为Mahalr Hala,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莫氏。 </h3><h3> </h3><h3>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h3><h3>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h3><h3>  ⑴.达斡尔族莫尔登氏,亦称孟尔丁氏、孟尔的音氏、墨尔丹氏、莫塔哈利氏,满语为Mordin Hala,世居黑龙江布特哈地方(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后多冠汉姓为莫氏、孟氏、苍氏。 </h3><h3>  ⑵.达斡尔族墨勒哲哷氏,亦称莫尔哲勒氏,满语为Moljere Hala,汉义“用刀复仇”,世居松花江、黑龙江、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阿穆达(今黑龙江哈尔滨山彦倭和)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孟氏、曹氏、莫氏等。 </h3><h3> </h3><h3>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壮族,出自壮族创世史诗,属于指物为氏。 </h3><h3>  在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分姓》中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 </h3><h3>  当时有个人叫卜黄,十分有学问,布洛陀便请他来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族人们关心卜黄,纷纷来探望他并送礼物,卜黄由此灵机一动,便生出了造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叫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叫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叫他姓“蓝”……从此,壮族人也就有了“莫”等姓氏。 </h3><h3>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忻城县,至今还有一座莫土司衙署故址,占地总面积四十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 </h3><h3>  莫氏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著名电影《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类世袭土司。 </h3><h3> </h3><h3>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布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h3><h3>  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布依族中,有以莫为姓氏者。贵州独山人莫与俦、莫友芝、莫庭芝三父子皆为布依族人,该莫氏族人所建立的“影山文化学派”对西南地区影响深远。 </h3><h3>  近代民族学家、姓氏学家多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姜姓蚩尤部族的后裔,因此,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地区,后逐渐分播至西北、西南地区,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h3><h3> </h3><h3>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h3><h3>  今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莫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莫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h3> <h3>莫氏姓氏来历</h3><h3> </h3><h3> 史上莫氏的最早记录,大概要算上古时期的颛顼大帝。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建都帝丘。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号为高阳氏,死后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故濮阳又有“颛顼遗都”之称。颛顼(约公元前2400年时人)在后来的河北莫州地区建造莫阳城,其后代世居此地者,以地名为姓,始称“莫氏”。古代河北莫州及莫县的称谓也由此而来,至今该地区还有纪念药王的“莫州大庙”建筑。</h3><h3> 《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幽陵指今天的北京地区,交址是广东的交州(古代交州包括今天越南的北部地区),流沙指今天中国西北的沙漠地区(张掖居延县),蟠木是中国东海的海岛山中大桑树,也有说是扶桑日本。由此可见颛顼领地之广大。</h3><h3> 颛顼在位政绩颇多.(1)制作音乐,作乐曰六茎,以和律历,调阴阳;(2)观天记时,改制历法。以孟春为元,成为中国历法的开山祖,史称《颛顼历》,也叫《夏历》。这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对发展经济起到了巨大作用。(3)规范宗法祭祀活动,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北)正黎司地以属民 ,将神事与民事分离,标志着国家权力和政府机构雏形的出现。史称这一举动为“绝地天通”。传说远古年代神丶人混合而居,多有不便,颛顼命南正重双手托天,命火(北)正黎双手按地,使天地分离。《易经》记载:“圣人以神道设教。”其含义就是上古圣人规范宗教活动,规定专人才可沟通鬼神,以神道宗教统治臣民。(4)规定男女有别,靠宗法的势力确立父系制度;(5)确立族外婚制度,不许近亲婚配。</h3><h3> 颛顼“绝地天通”等政策引发了天神不满,于是就爆发了以水神共工为首的天神大起义。《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场斗争延续了很久,导致中原地区广泛水灾,直到舜和禹的时期才告结束。</h3><h3> 颛顼死后,帝位传给高辛氏帝窖,帝窖传尧,尧传舜。舜为颛顼的七世孙。《通志·氏族略》文:“虞舜之祖姓幕,莫即幕省文。”可见在舜的祖丶父年代,莫姓便已产生。虞幕是舜的祖父,据闻是上古时代第一个发明“帐幕”的人。帐幕与罗网意思一样,所以莫氏与上古发明罗网捕鸟的勾望一族(后世称罗氏),同属颛顼后裔。今天西南地区布依族人中许多姓罗姓莫,很可能就此而来。而作为“幕氏”后人的圣帝虞舜,历史记载他“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苍梧之野就是广东封开丶广西梧州附近地区。圣帝虞舜长期活动于洞庭湖一带,百岁之龄尚且南巡,后世莫氏望出巨鹿丶江陵,以岭南为聚居之地也就不足为奇了。</h3><h3>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战。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丐复位(此举得到中原各诸侯国的响应),王子朝遂携周室典籍(应当还有包括九鼎在内的大量周王室青铜礼器)投奔楚国。此事被记录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和《史记》等书中。</h3><h3>  在王子朝一行中,既有王室成员丶世袭贵族,也有道教始祖周朝守藏吏老子(守藏吏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及博物院院长)。王子朝一行所携带的周室典籍相当珍贵,它们包括前朝(指商代丶夏代及更早时代)的文献丶文物,以及周代列王的诰命文件,或许还有各诸侯方国的奏章丶报表等文书档案资料。</h3><h3> 然而在王子朝奔楚之际,恰逢楚平王死,楚国在继位问题上也动荡不安。王子朝一行并没有到达楚国都城,而是滞留在南阳西鄂一带(今日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我国现存史书中,既没有记载楚国何时何地收到过这些周室典籍,也没有明确记载这批珍贵文献的下落,这些人类文明史上的无价之宝从此就神秘地失踪了,而且历代出土文物中也不见它们的踪影。这正是使中国三皇五帝年代及夏丶商丶周史变得模糊不清的原因所在。各大古姓氏的产生也在这些年代,因为历史资料的缺失,全都变得模糊不清。</h3><h3>  我族祖传的族谱记载:“吾莫姓始于周宣王次子,第110世孙姬振杨。建迹陕西咸阳,功封执戟郎,食采于钜鹿,赐姓莫,氏所自来矣。唐大历中,北部员外郎莫藏用继而117世;唐宣宗大中五年,状元及第莫宣卿继而124世孙也。”</h3><h3> 可是,《东莞市麻涌镇志》却记载说:“莫姓氏族原系周宣王之次子裔,食采于莫县──古钜鹿郡地。后来功在汉室,赐姓为莫。传至130世莫宣卿,在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考中状元及第,创岭南大魁天下第一人。”两段记载大意虽然一样,但有明显差别。前者言本族得姓于周朝,而后者却说得姓于汉室。如以每世人相差25年推算,则宣卿祖124世前的始祖应为公元前2250年尧舜时期人,不可能是周宣王的次子裔。以姬氏的世系推算,“110世孙姬振杨”应是约公元500年之南北朝人,不是周朝人。由此可知,两种说法可能混淆了。</h3><h3> </h3><h3> 据闻黄帝约于公元前2500年时当政,黄帝的孙子颛顼(约公元前2400年时人)在后来的河北莫州地区建造莫阳城,其后代世居此地者,以地名为姓,始称“莫氏”。传说三皇五帝之一的有虞氏舜帝,当政时约公元前2150年,其祖则姓“幕”,莫即幕的省略书写文字。舜之祖姓“莫”,故可推知莫氏产生于颛顼——舜帝时期,即公元前2400——2150年间。此说与“宣卿祖124世前的始祖应为公元前2250年尧舜时期人”之说刚巧吻合。</h3><h3> 莫姓来源复杂,除“颛顼的莫阳城后代说”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莫傲后代说”也很多。莫傲为楚国公族,楚国公族也源于黄帝族,可见得姓原因虽不同,来源其实一致。</h3><h3>  可能也有莫姓人源于姬氏的周宣王次子裔。得姓之原因,乃“姬振杨”建迹陕西咸阳,功封执戟郎,食采于钜鹿,赐姓莫。而钜鹿之莫州乃上古圣君颛顼造莫阳城的地方,故姬振杨以地名为姓。以周朝世系推算,若每世相隔25年,则“110世孙姬振杨”应是约公元500年五胡乱华时期之南北朝人,不是周朝人,也不是汉朝人,但说“功在汉室”也还过得去。本族莫姓先辈可能将两种不同来源的莫姓人混淆了。</h3> <p class="ql-block">那莫姓</p><p class="ql-block">nā</p><p class="ql-block">那</p><p class="ql-block">mò</p><p class="ql-block">莫</p><p class="ql-block">姓氏那莫</p><p class="ql-block">拼音nā mò</p><p class="ql-block">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p><p class="ql-block">排名无</p><p class="ql-block">那莫姓 百家姓排名</p><p class="ql-block">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p><p class="ql-block">最新 无 </p><p class="ql-block">2018年 无</p><p class="ql-block">2014年 无 2013年 无</p><p class="ql-block">2007年 无 2006年 无</p><p class="ql-block">1995年 无 1987年 无</p><p class="ql-block">1982年 无 明朝 无</p><p class="ql-block">元朝 无 宋朝 无</p><p class="ql-block">北宋 无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那莫姓 姓氏源流</p><p class="ql-block">一、那莫nā mò</p><p class="ql-block">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莫”。《姓氏考略》引作“邢莫”。(按: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既无“那莫”,亦无“邢莫”,而作“莫那娄氏,后改为莫氏。”姑收录以备考。)</p><p class="ql-block">二、那莫</p><p class="ql-block">综合:代北人姓。后改为莫氏。</p><p class="ql-block">那莫姓 相关姓氏</p><p class="ql-block">那、那楼 (那樓)、那娄 (那婁)、那尔 (那爾)、那征、那拉、那旦、那罗 (那羅)、那普、那贵 (那貴)、那囊、那蒌 (那蔞)、那仁、那佳、那侯、那陵、那兰 (那蘭)、那卜、那卢 (那盧)、那都、那里滚 (那里滾)、那破尼、那牙兀、那色波、那昔儿 (那昔兒)、那哈塔、那木图 (那木圖)、那木萨 (那木薩)、那哈他、那原甄、那克塔、那妹他、那穆他拉、那颜乞台、那木都禄 (那木都祿)、那穆都鲁 (那穆都魯)、那牙吉歹、那木达拉 (那木達拉)、那木都督、那木都鲁 (那木都魯)、那颜吉歹 (那顔吉歹)</p> <h3> </h3><h3>莫氏</h3><h3><br></h3><h3><br></h3><h3>莫氏起源:先秦楚国莫敖,望祀潼漳。</h3><h3>莫敖成就:光辅楚国,以独启山林,掩经江汉,楚遂霸诸侯,功勋卓著。</h3><h3>莫氏出自黄帝,至于颛顼帝,又至于季连而得姓为芈,又至于熊绎而封国于楚,又至于屈瑕而官为莫敖,莫敖六传为屈生,屈生之后遭秦吞诸侯失其官,因以官氏。廿十一代祖英有雄略,为汉将,武帝封为长沙公。廿十二代祖季昌,历上谷丶淮阳丶二郡守。史籍称莫氏楚莫敖之后。</h3><h3>莫氏家谱序:予观莫君孜所自撰其家谱因作而叹曰昔者先王众建诸侯赐姓定氏立之宗法以维本支者载之谱牒世次以垂是以伦理明而治道泰也自夫谱牒放失虽有帝王者作无从考其先代若司马迁不知舜为虞幕之后而遽谓与尧同祖不知汉髙帝之父之名而徒曰太公帝王且尔他可知矣迁岂故欲为是舛讹疏畧哉亦其谱牒无所于考也故晋魏而降官有图谱民有簿状迨隋及唐尤重其书坏于五季于是有足深慨者矣今莫氏出自黄帝至于季连而得姓为芈又至于熊绎而封国于楚又至于屈瑕而官为莫敖莫敖六传为屈生屈生之后遭秦吞诸侯失其官因以官氏有名嗣者后汉益州从事名封者晋日南太守名含者元魏执金吾名云者参军国名孝晖者西魏文帝长吏唐有比部名藏用有神策将军名仁有状元名宣卿以及先宋自名延瑛而下一十世由进士词科仕州县佐跻郎官法从者五十有四人是为吴兴莫氏自讳君陈而下至之滨六世徙居钱唐自讳世荣至孜有四世多隠徳弗彰是为钱唐莫氏其谱如此盖由得姓受氏代有显人中更暴秦五季之乱子孙散居四方或微或著或盛或衰或亡或续其纪载虽不能无详略之异然先宋以来且二十世祖孙相望列之昭穆叙之长幼不能志其名氏官爵而性行之实隠显之迹靡不悉备足以暴白于后使孝子顺孙有所考观可谓善于族谱者矣使天下之人谱其族者皆莫氏若则凡有姓名者未必非圣贤之后凡同姓氏者未必非本支之族究其族之所由分原其祖之所以一则孝弟子爱之心油然而生有以维持其宗族矣宗族有维持之人则仕宦多世徳朝廷多世臣婚姻多世好盘互联属四海一家则上之为教也易下之承化也速所谓伦理明而治道泰者将不在先王而在乎今日矣然则谱牒之书有国有家者可不务乎而孜之汲汲务乎此者又岂无所见也乎孜字勉仲力学有文以世其家为是谱也属予以序云。注:摘自谢肃《密庵集》</h3><h3>大唐莫贵嫔墓志铭:贵嫔莫氏,讳丽芳,吴郡吴人也,其先光辅楚国,望祀潼漳,世处莫敖,因以命氏。祖影龙,陈东衡丶北兖丶南徐三州刺史。父孝恭,高唐太守。葳蕤兰桂,国芳云挺。焕烂珠玉,曜庑烛车。贵嫔禀贶灵山,降祥精月。含犀表相,靥玉应图。生而环佩之节,天挺琴瑟之韵。好班姬之笔研,工蔡媛之真草。陈氏愧其花铭,孙妇惭其香赋。 鞶绣之则,巧洞天机; 絺络之功,妙逾神造。故得家移戚里,身陟瑶台。位处袂良,礼承巾栉。高禖既祀,阴环乃授。载诞璇枝,庆隆盘石。然而玄女之经,奇方罕验;恒娥之药,秘术难追。武德元年十一月。薨于别馆,春秋卅十有二。巽凤徘徊,林星掩曜,紫庭兴悼,彤管流嗟。诏赠贵嫔,礼也。粤以其年岁次戊寅十二月壬申朔十四日乙酉,窆于长安县福阳乡。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所藏。</h3><h3>唐故东阳郡义乌县尉莫公藏珍墓志铭并序:公讳藏珍,字凑,江陵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后。鬻熊氏奄有楚国,屈丶景皆王枝也。屈瑕为莫敖,故有莫敖氏,今莫姓其后也。在春秋公为著族。廿十一代祖英有雄略,为汉将,武帝封为长沙公。英子季昌,历上谷丶淮阳丶二郡守。敦厖守朴,耽读好古。每有所适,书藉盈车。故其世世,皆有贤业。公十七,丁侍御府君忧。兄弟七人,家贫并幼。书则辱身锄耨,夜则相率读书。虽有言公煞人,亲不投杼。弱冠,孝廉擢弟,授义乌尉。夫珠无心於魏而魏载,璧无心於秦而秦爱。物既有之,人亦宜然。连帅分忧,假公澄清之辔,宪司交辟,委公弹射之权。非才量高世,珪璋特达,何以臻此也。方期天有所树,禄亦大来,宣力王室,勒勋庸器。何图谢家庭树,琼枝摧折,使我鸳鸯,坐亲蝼蚁。天宝八载九月廿六日,遘疾终于广陵。九载二月廿五日,返葬于邙阜,礼也。高祖耀,隋骠骑大将军。耀生朝散大夫丶永州司马弘㑺,弘㑺生宣城郡当涂县令玄秀,玄秀生监察御史行愔。公即侍御之仲息也。有子三人,咸在髫孺。悲哉!乃为铭曰:我莫公,德如玉。苍生望,期尔福。何不幸,摧梁木。刊幽石,志陵谷。注:摘自《全唐文补遗》第八辑。前淮阳郡单父县丞陈章甫撰。</h3><h3>唐济阳蔡君之妻莫夫人墓志铭并序:夫人姓莫氏,其先勋崇,史书谱谍具矣。祖峤,父昙。夫人贤明有德,早岁归于蔡氏。呜呼!年有卅,无男,有二女。大中五年正月十日终于南疁里第。以其年八月廿十一日葬于苏州常熟县南南疁,蔡氏之舍南新原,礼也。铭云:生有德,寿不长,玉沉泉,花逢霜。今已矣,遗馨香。覩二女,共妻伤。注:墓志出土于河阳山,志文清晰,保存完整,单面刻字,铭文楷书11行,由墓主生前丈夫“济阳蔡偱”亲撰。据志文可知,墓主莫夫人年三十而终,无男,有二女。其先莫敖功勋卓著,史书家谱均有记载。墓主卒葬于唐大中五年,即公元851年。墓志铭保存于张家港博物馆。</h3><h3>莫隐君墓志铭: 隐君名昌,初名维贤,字景行。其得姓则以有熊氏后之季连,其得氏则以莫敖官后之屈生。秦丶汉丶魏丶唐,代有显者。在宋自始祖讳延瑛而下一十世,由进士科仕州县佐跻郎官法从者五十四人,是为吴兴莫氏。自始祖之义宋刑部侍郎讳君陈而下至高祖宋承事郎讳之滨为六世,徙居钱唐,乃生曾祖讳世荣,是为钱唐莫氏。曾祖生祖讳大有,次讳大中。祖生子四人:长讳如德,则伯父,次讳如贵,则父,次讳如敬,则叔父。君实叔父出,父无子,出而继之者也。先其叔父配孙氏,于前元大德六年壬寅六月二十一日,生君于积善里。少颖悟知,为学长益,俊迈知克家。自刑部至君已九世,以宗远泽斩,思振家声,以为世楷。时处士以君承意,遂及时行乐,优游以卒岁焉。君大,治第西河扁,其堂曰有政,请处士合家族以居之。同舍晋宁张翥记以先志赵雍仲穆为书而揭之。干蛊之外,兼以学问。书无不读,艺无不游。元初,仇山村白湛渊汤丶北村邓素履诸老先生者,咸得登其门。卒受教山村先生焉,兼通诗传,为场屋文。及延佑,实时年十九,以前受业,一试不售,则曰吾宁藏璞,勿可再削。翰林待制杨公刚中举,辟援以右职,亦不起。有别业,在南山下作屋,介两山间,命曰两山,始有隐念。无何二老继殁,家事日繁,交友日众,而君学日富,延名师教。弟及子侄辈,君亦不忘所习,乃日与讲明,以求其至焉。课群仆,惟责其成而已,不妄加喜怒,且奉已恐厚施人,恐薄柯愽,士敬伸质犀带未偿,颇有欲得意亟举授之。有妾兄假君数万缗以起家者,亦无责焉。矧不知名者,胡可计其性行类此,尤通佛老之说。遂以广莫子自号。后感琼管玉蟾师,授以内外丹诀,遂有得焉。又和永明寿禅师山居诗一篇,在丛林有传之者,篆法峄山碑,与汉石经动有古意方外碑,牓其迹甚多。其毕,诣弟妹婚嫁西河,第毁于灾,湖滨别业稍近市喧,遂卜居下濑亭扁,留晖盖用和清诗也。辑师友尺牍诗,则标其名籍,则详其姓氏。有元好问中州之遗意,但惜不记其所交,所知亦可悲矣。后复徙居南屏别业,其处颇多景物胜概,因人而成,有若辋川之南堂者。遂为廿有一题多赋之者。君初以家训不敢饮酒者,殆四十年而未尝间,人之劝,至是,每客至,始肆酣饮,共醉则止。尤乐于着棊弹琴,家蓄法聿名画古器甚,都于是尽录其器,装为二帙,曰云房玩余集,若欧公金石录焉。先处士法师之没既葬,遂展坧先茔,鼎建堂宇,远求虞道园,邓素履二公之文合为一碑。诸士夫因以棣华播之长句者,几二百余首,又自为致严堂记,历叙先世营置之由,葬附之所创,为送葬经营供祭之规,立石堂上,以示承久。皇朝洪武三年,始建学立师,为英才首,君以诗经为杭州府学训导,所教者成一乡之俊士。晚惧族谱散逸,薄游吴兴,搜访故迹,归与从子约作家传,凡先世之遗文翰墨附其后,为若干卷,曰吴兴莫氏家乘。及所与文敏,诸子倡和目名苕溪纪行人。尝访吴松故时所过题咏目,曰云间纪游,计平昔所为诗词等,号为广莫子。藁又有和陶诗集,纂名物抄若干篇,藏于家,云君娶金华萧氏,先卒祔祖茔;次杨氏,宋后族。萧一子,杨三子,长海宁学录,次殇,次孺,在家,女一人曰某,适邢某,为某官。呜呼!予总角时尝从外叔祖竹径诣先生学,以君尝学琴于元之,而且学诗于仇山村,欲携予见,竟弗果。后年始长,至正己亥乡举,始得与先生交游,又获交其犹子敬,又同为杭庠训导。后为小人间,君遂以疾辞,予亦继以疾辞,君以年老不为腐鼠之吓,吓予岂一色,羞者哉。传曰人定可以胜天,亦尽其在已者耳。思昔从仇山村游时,同辈有二人焉,一则张雨,字伯雨,以高道显;一则张翥,字仲举,以名宦显。与君皆倾泻,或者以君隐名,可匹显名,则道德文章而言,非以地也。君未厌世,而慕陶潜刘伶之达,而为圹志,诗则有待于观化之岁月,斯可谓之达者,伶荷锸以死为死,陶自祭不以死为死,然则隐君其死即其不死耶。注:摘自凌云翰《柘轩集》。</h3> <h3>莫氏南宗始祖</h3><h3> </h3><h3>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中国北方是由五个胡族先后建立的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这十六国分别是:前赵丶后赵丶成汉丶前燕丶前秦丶前凉丶后秦丶后燕丶南燕丶北燕丶西秦丶后凉丶南凉丶西凉丶北凉丶大夏。最后,北方为北魏所统一。北魏在公元534──535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西魏又分别由北齐和北周所先后取代,最后北周统一了北齐,史称中国北方的这一时期为北朝。这一时期中国北方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小政权,她们向往汉族文化,许多人能讲汉语,用汉人姓氏。如匈奴人与汉朝宗室和亲的后裔改姓刘,匈奴贵族刘渊于公元309年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称汉帝,该刘氏汉朝终于覆灭了西晋王朝;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命令去掉鲜卑姓,自己改姓元,其他改姓穆丶长孙丶陆丶刘丶奚……。少数民族莫那娄氏,邢莫氏便于此时改姓莫。</h3><h3> 莫振杨得姓之初,先居于北方,后世子孙也以地名为姓,聚居北方。钜鹿之莫州是上古圣帝颛顼建造莫阳城的地方,后世莫姓子弟众多。但南北朝时期钜鹿是一个动荡的战乱区,故人丁发展不大。虽然如此,后世子孙依然发展为当地之名门望族,《百家姓》在叙述莫氏的郡望时有“望出钜鹿丶江陵”之言(江陵即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h3><h3> 史书记载,南北朝时的东晋有个叫莫含的人,他住在钜鹿不远的雁门繁畤,家世货殖,赀累巨万。史载:</h3><h3> 刘琨为并州,辟含从事。含居近塞下,常往来国中。穆帝爱其才器,善待之。及为代王,备置官属,求含於琨。琨遣入国,含心不愿。琨谕之曰:“当今胡寇滔天,泯灭诸夏。百姓流离,死亡涂地;主上幽执,沉溺丑虏。唯此一州,介在群胡之间,以吾薄德,能自存立者,赖代王之力。是以倾身竭宝,长子远质,觊灭残贼,报雪大耻。卿为忠节,亦是奋义之时,何得苟惜共事之小诚,以忘出身之大益。入为代王腹心,非但吾愿,亦一州所赖。”含乃入代,参国官。後琨徙五县之民於陉南,含家独留。含甚为穆帝所重,常参军国大谋。卒於左将军丶关中侯。其故宅在桑乾川南,世称莫含壁,或音讹,谓之莫回城云。</h3><h3>  莫含之子莫显,知名於时。昭成世时,为左常侍。</h3><h3>  显的儿子莫题,也很有谋略。</h3><h3> 《魏书》载:太祖使题与将军王建等三军,讨慕容宝广宁太守刘亢泥,斩之。徙亢泥部落於平城。宝上谷太守驎,捐郡逃走,太祖追讨。题为大将,别出东道。以功赐爵东宛侯。及还京师,常与李栗侍宴。栗坐不敬获罪,题亦被黜为济阳太守。後太祖欲广宫室,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丶洛丶长安之制,运材数百万根。以题机巧,徵令监之。召入,与论兴造之宜。题久侍颇怠,赐死。</h3><h3>  题弟云,好学善射。太祖时,常典选曹,转给事中。以功赐爵安德侯。迁执金吾,常参军国谋议。世祖之克赫连昌,诏云与常山王素留镇统万。进爵安定公,加平西将军,後迁镇西大将军。时初并河西,人心未一,云抚慰新旧,皆得其所。神中卒,谥曰敬公。</h3><h3>  与北朝相对立,中国南方在西晋灭亡后,东晋就在公元317年建立,定都建康(今南京市)。东晋虽然延续了晋朝的命运,但她的辖区只是原西晋皇朝一部分,自始至终,她都没能收复中国北方之失土。公元420年,刘裕篡晋建立刘宋皇朝,从此中国南方进入南朝时期。南朝的政权相当不稳,一百多年间就换了四个朝代。最后,南朝的陈氏皇朝在公元589年为北周所灭,中国终于建立了统一的隋朝。这段时间,本族之先辈们一直生活在北方。</h3><h3>  隋朝之创始人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废除了北周的六官制度,建立三省六部官制,即在中央设立尚书省(掌全国政令)丶门下省(审查政令及封驳)和内史省(起草诏令),在尚书省以下设吏丶礼丶兵丶都官丶度支丶工等部,每部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二人。以后的唐丶宋丶元丶明丶清等朝代,官制大致与此同。</h3><h3>  在人才选拔上,隋文帝废除使用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建立科举制度。这种人才选拔制度也对此后之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当时之科举分两种:一种属于临时之特科,类似唐朝之制科;另一种属常设科目,有秀才丶明经丶进士科。</h3><h3>  隋文帝杨坚建立的基业,可惜让隋炀帝早早地断送了。继之而起的是李姓建立的唐朝。唐朝是在隋朝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她继续实行隋朝的府兵制和科举制度,同时对人民轻徭薄赋,励行均田,改善吏治,严明赏罚,因此经济恢复很快,形成“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出现了唐朝盛世。</h3><h3>  玄宗晚年,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便慢慢走向衰落。安史之乱对河北丶河南丶山西等地之经济生活影响很大。莫氏族人的祖居地河北莫州在此期间也发生了几次大的战争,人民生灵荼炭。在这些战乱地方,平叛将领也趁机扩大地盘,尤如民国时期的军阀般独霸一方。当时,许多北方人为了逃避战乱,纷纷迁居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因唐朝战乱之故,也时常造反。稍后,莫藏用在垂暮之年担任唐朝的比部员外郎,蒙恩代天子宣慰岭南,从而也将莫氏由北方带入岭南地区。当时安史战乱已经平息,经济正在恢复。但北方地区因为邻近少数民族,经常受到胡族侵扰,加上边镇将领独霸一方,鱼肉百姓,所以该地区之经济状况甚差。莫氏一支由今天的河北省迁到江西省贵溪县,再徙福建莆田。莫建苍由闽入粤,其子莫辅廷出任浽州郡守,居浽州(今之广东怀集丶广宁一带)。时约公元800年,边镇各将先后反叛,对抗朝庭。</h3><h3> 莫辅廷乃本氏族太太始祖,从北方迁居岭南,生两子,长子让仁,次子让义,辞世后葬广东广宁县十排山。长子让仁很早就迁居今广东封开县渔涝镇文德乡都尚村,相传以放鸭为生。让仁公便是日后被尊为南宗始祖之莫宣卿之父。</h3><h3> 有些记载说莫让仁是岭南八大才子之一,可惜我无法找到其它佐证。但莫宣卿之母梁氏,与莫宣卿的授业恩师梁明甫是兄妹,让仁公能与名师之妹结亲,以当时尤重门第的社会而论,浽州郡守莫辅廷的儿子莫让仁,家世应不会太差,至少他应谙通文墨,以“放鸭为生”之传言恐怕不实。</h3><h3>  据古代的《开建县志》记叙,让仁公为人仁厚,有积德,并且精通文墨,可惜很早就过身了。各种资料虽然没有记载让仁公遗下多少后代,但从其子莫宣卿的字可知,宣卿祖应该还有一位兄长。古人起名通常按伯丶仲丶叔丶季之顺序去确定人之排行,宣卿祖字仲节,可见他排行第二,长子另有其人。封开当地民间传说认为,莫宣卿是遗腹子,其母在改嫁的半路中生下他。如按此说,梁氏在丈夫死后不足10月就改嫁,虽说唐代礼教没宋朝严谨,但也是与常理不合的。可见此传说也不实。由于宣卿祖在岭南文化史上之重要作用,本族子孙习惯上都尊他为南宗始祖。</h3><h3><br></h3><h3><br></h3><h3>  宣卿祖出世时已是公元834年,即唐文宗大和八年农历八月十七日。此时安史之乱早已结束,但留下之后遗症却难以消除。边镇将领坐大,宫庭里宦官专权。唐文宗几次与人设计要消灭宦党势力,但都失败。“甘露之变”后,大宦官仇士良等人气焰益盛,上胁天子,下凌宰相,唐朝政治更加腐败。到了武宗朝,李德裕任宰相,李支持武宗重振朝纲,会昌年间一度出现崭新之政治局面。他逐步削弱宦官权力,并有力地回击了各地之反叛者。可惜的是,唐朝从宪宗到宣宗共约五十年,都一直存在着牛李党争。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牛党主要人物丶前宰相李宗闵被贬为杭州刺史,四年复贬漳州长史,寻长流封州,六年八月徙郴州司马,未行卒。到宣宗元年时(公元847年),牛党之白敏中执政任宰相,李德裕被排挤逐出朝庭,最后死于广东崖州。大约因为牛党大员丶前宰相李宗闵长期流放封州的关系,宣卿祖可能也被划入牛党一脉。从后期的诗文观之,宣卿祖与牛党人物白敏中一直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h3><h3>  公元851年,即唐宣宗大中五年,宣卿祖廷试第一,钦点状元,座师是礼部侍郎韦悫。唐宣宗给这位年轻南方才子祝诗曰:</h3><h3>    南方远地产奇才,突破天荒出草莱。</h3><h3>    神鲤跳翻三尺浪,皇都惊震一声雷。</h3><h3>  有些典籍说公为该年制科状元,进士科状元是李郜。但是,现存资料很难证实李郜为是年状元,而说明宣卿祖为状元之证据却很多。</h3><h3>  何谓制科和进士科状元?原来唐朝科举分两类:一类是常设科目,如秀才科丶明经科和进士科,此外还有武举丶明法丶明算丶明书丶开元礼丶道举丶三史等科。这些科目以秀才科最难考,每年及第人数极少,几乎是虚设;以进士科最引人注目,因为及第者少则分配郡县,大则登台入阁,仕途远大。另一类科举是临时设考科目,并非每年定期举行,主要是供统治者挑选有特殊才能之人才,是为制科。制科及第者之名誉虽然极佳,但仕途不及进士科好。无论进士科考试及第与否,都可参加制科考试。考试地点设在长安或洛阳。</h3><h3>  根据《全唐文》中《莫孝肃诗集序》之记载:“唐宣宗大中五年,龙集辛未,设科求贤,合天下士,对策于大庭,胪传以莫公宣卿为第一。公字仲节,广南封州人也。”可见,宣卿祖是参加殿试夺得第一名,而考试场面非常壮大,严肃。一般认为,宣卿祖考取的是进士科状元。根据惯例,公被授以翰林院修撰之职。这是一种职位不高的官,但因担负起草诏书之职,故是皇帝的近臣。不久,公回乡省亲,他见到慈祥的母亲,并重新安葬了他的先父──让仁公。</h3><h3>  早在少年时代,公则有言志诗云:</h3><h3>      我本南山风,岂同凡鸟群。</h3><h3>      英俊天下有,谁能佐圣君?</h3><h3>可见公在少年时代则怀“达则兼济天下”之抱负。但是,公及第时正是牛党执政。牛党之观念非常保守,他们反对削藩主张,也反对禁佛主张,故白敏中执政不久,边镇势力又逐渐膨涨,僧丶尼之流弊又死灰复燃。公与牛党人物之观念显然是不合的。</h3><h3>  由于僧丶尼寺院势力发展了,许多农民的土地被肩并;而地方军阀之势力膨涨,更加速了土地集中。农民失去土地,只好四处流浪,而政府亦失去越来越多租赋收入。为了维持政府运作,政府只好对持有土地之农民加征赋税,农民负担就更重了。</h3><h3>  由于唐末政权的腐朽,繁重赋税和连年灾荒,广大农民无法生存,只好纷纷起义。</h3><h3>  公元859年,即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十二月,裘甫领导浙东农民暴动。12月中旬占领浙江象山,附近农民参加起义者数千人。公元860年初,浙东观察使郑祗德派兵镇压失败,农民军又在唐兴(今浙江天台)桐柏观战败台州兵,一举攻克剡县,起义发展到一万多人。同年2月,郑丶裘各率兵大战于剡县之西,唐军中计兵败,大部被歼。这次战役,史称三溪大捷。</h3><h3>  三溪大捷以后,农民军威名大震,附近流民和小股农民军纷纷参加裘甫之义军,人数达三万多人,划分三十二队。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建年号罗平,以刘睢为谋主,刘庆丶刘从简为副帅。</h3><h3>  由于浙东丶浙西是唐政府赋税之主要来源,而浙东观察使两个月来之镇压又连连败北,自然引起朝廷不安。咸通元年(860年)2月,宰相夏候孜推荐前安南都护王式主持这场战争。</h3><h3>  都护乃汉朝和唐朝时中央政府派往少数民族地区或附近属国之军政领导人,主要担负当地治安之责,同时也协助中央政府加强这些地区的统治。王式出自书香门第,曾在安南(即今越南)威服华夷,事务处理非常得体。唐懿宗调王式为浙东观察使,同时征发忠武丶义成丶淮南三道兵,配合王式镇压裘甫起义。</h3><h3>  这时,裘甫已在浙东发动大规模攻势,先后攻占了衢州(今衢县)丶婺州(今金华)丶唐兴(今天台)丶余姚(今余姚)丶慈溪(今宁波西北)丶奉化(今奉化)丶宁海(今宁海)。农民军所到之处,杀守令,惩贪暴,给政府以沉重打击。</h3><h3>  不久,王式统兵进逼浙东,副帅刘睢主张先发制人,引兵攻取越州(今绍兴),并派几千人固守越州门户西陵(今肖山),沿浙江筑垒拒守。然后兵分两路:一路进取浙西;另一路渡长江取杨州财货作为军饷;最后,修整石头城(今南京)作为首都。至于南路方面,可派副帅刘从简领万人循海南下,袭取福建。如此则可控制东南各道,朝廷的贡赋尽归我有。</h3><h3>  但这时混入农民军的进士王辂却反对刘睢主张。他认为这是效孙权偏安江东之做法,这只有在汉末天下大乱时方能办到;如今不可能割据一方,倒不如拥众据险固守,必要时耕田打鱼自给自足,一旦官军来攻,便潜入海岛,等敌人退却,就再回来。</h3><h3>  裘甫拿不定取何主意,但王式却已到浙东。他在浙东首先打开各县府库,大规模赈济,以减少农民起义之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他采取措施禁止义军细作混进唐军内部侦察或策动唐军反正;同时,他又派大量策反人员混入农民军内部,进行瓦解诱降活动;作战中,他利用反叛之农民军作先锋,大赏有功人员。</h3><h3> </h3> <h3><br></h3><h3>  咸通元年(860年)5月,王式准备彻底围剿农民军。首先,他大量增加骑兵;然后,再兵分两路:东路由石宗本丶白琮丶凌茂和韩宗政等统骑兵进攻,由上虞奔奉化,以解象山之围;南路由白宗建丶游仙楚丶万膦等,各率本镇兵,并与台州(今临海)唐兴兵会合进攻。王式在出征前宣布:“全军共同作战,不得贪功,不得杀害平民,不得焚毁民舍。战斗中所获敌人之财物,不必上交,俘掳敌人,立即释放。”由于这些开明政策,农民军之战斗力被大大削弱。</h3><h3> 由此,南路唐军大破刘雎农民军,农民军首领毛应天战死。与此同时,王式又奏报朝庭,急调忠武丶义成丶昭义各镇军队齐集越州。忠武军堵义军南下之路,义成军配合台州土匪直奔宁海,拟攻义军大本营,而昭义军则增援东路军,切断义军入明州之后路。至此,义军陷入唐兵包围之中。</h3><h3>  义军集中兵力出海游镇(今三门),结果被南路唐军打败,不得已退守甬溪洞。另一方面,唐将云思益和王克容率水军巡逻海滨,防止义军退入海岛。这年6月,裘甫率残部回到剡城,被王式东南两路军包围。裘甫努力突围,三天出战八十三次,终不得脱。公元860年6月21日,裘甫丶刘雎等突围被擒,全部牺牲。刘从简逃出剡城,逃到大兰山继续作战,到七月间也失败了。</h3><h3>  裘甫起义结束后,浙东经济萧条,政府急需大量官员进行重建工作。</h3><h3>  咸通元年(860年),白敏中从汾宁节度使复为宰相(平章事),宣卿祖所任翰林修撰,只是一种代皇帝起草诏书的官,并无辅理朝政之实权。十年来,宣卿祖目睹牛李两党互相倾轧,朝庭之内又宦官擅权,他那种“佐圣君”的理想一直得不到实现。白敏中回朝执政后,宣卿祖知道继续留在京城实在起不了什么作用,倒不如到外面任地方官,也许可为百姓办点实事。另一方面,他与母亲梁氏也已阔别多年,很想回乡探望一番。于是,宣卿祖以归养母亲为名,提出申请。懿宗皇帝考虑再三,终于准许他出任台州别驾(台州即今浙江临海市,别驾为州刺史副职)之职。</h3><h3>  宣卿祖虽然不满牛党政治观点,但他个人仍然和牛党领军人物白敏中保持良好私人关系。因此,宣卿祖出京时,白敏中也来送行。白在这次送行的时候,曾赠诗劝宣卿祖放弃自己的观点,诗曰:</h3><h3>      锦绣文章锦绣身,长安雷动满城春。</h3><h3>      九重黄甲终为贵,百镒兼金未足珍。</h3><h3>      台阁丝纶应舍旧,经筵保傅可图新。</h3><h3>      云何一点思亲志,化作岭南戏采人。</h3><h3>  (注:九重,指皇宫;黄甲,指写诏书的材料;百镒,重量单位;台阁,指朝庭中枢机关;丝纶,原指皇帝的说话,借以指掌握诏书的人,这里用以指宣卿祖。)</h3><h3> 另一方面,宣卿祖与同榜进士柳圭也一直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柳圭是柳公绰之孙,书法家柳公权侄孙,应白敏中之辟,杜宗表为西川幕府,后以蓝田慰直弘文馆迁右拾遗,终于卫慰少卿的任上。宣卿祖及第时,柳圭给公的贺诗曰:</h3><h3> 笔阵才交玉阶前,一声雷震便升天。</h3><h3> 榜中姓氏当头列,笈里文章许世传。</h3><h3> 红杏殿中呈绣服,绿杨提畔拂金边。</h3><h3> 九衢难怪人空巷,才子风流正少年。</h3><h3>从诗中“一声雷震便升天”可知,宣卿祖及第前乃是民间一介寒儒丶家世不彰,及第后才身价急升。不久,宣卿祖回乡省亲,柳圭又赠贺诗曰:</h3><h3> 青骢聚送谪仙人,南国荣亲不及君。</h3><h3> 椰子味从今日近,鹧鸪声向旧山闻。</h3><h3> 孤猿夜叫三湘月,匹马时侵五岭云。</h3><h3> 想到故乡应腊过,药栏尤有异花薰。</h3><h3> </h3><h3> 清人编《全唐诗》收录有宣卿祖之三诗两句,分别是《答问读书居》丶《百官乘月早朝听残漏》和《赋得水怀珠》。由此可见,宣卿祖生平常与朋友以诗歌唱和,并经常作诗评击时政。</h3><h3>  公元861年(即咸通二年),白敏中又离京出任风翔节度使。宣卿祖却在上任台州途中病逝。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上赐公谥号为孝肃,并作当地名贤,享受四时祭祀。</h3><h3> 咸通皇帝所下诏书有句“蠲其本支租税之供,原入公家之田赋,充为庙祀蒸尝。”也就是说,莫氏后人产业收成不用交税交租,这对家族而言已是莫大的尊荣与特权。对此特权,今天可能难以理解,但在古代却是很普遍的现象。南宋初年,东莞有邓氏名惟汲者,也在兵荒马乱的北宋末娶了赵氏宗室女,后称皇姑。皇姑生前,其子与南宋皇帝终于认了亲。于是,皇帝下诏将东莞全地的山林渔渡税收封作皇姑脂粉资。皇姑年迈慈善,将税收全捐给东莞资福寺。所以,东莞的樵夫渔人打柴摆渡等收入,历来是不用上税的。</h3><h3> 关于公之卒年,许多资料均无明确记载。但据上述材料推断,公可能死于公元861──868年,即咸通二──九年(28─34岁)。宣卿祖夫人,有些族谱记为陈氏,但《让仁公墓志铭》及《广东历代状元》一书则记为白氏,姑且认为白氏是元配罢。</h3><h3> 怀疑宣卿祖与白家的关系。白敏中是白居易的堂弟,从诗文可知白敏中与宣卿祖交情非浅。宣卿祖夫人姓白,公死后为其编辑诗集的人是白鸿儒,可见宣卿祖与白家关系非浅。可惜,今日已无法找到其它佐证。</h3> <h3>莫氏五代乱世</h3><h3> </h3><h3> 唐咸通三年五月,即公元862年,岭南分为东西两道,以封开之东为东道,以邕州(今广西南宁附近)为西道,封州入广东道。是年十一月,南诏(今云南)派兵攻打安南(今越南,时为唐朝属国)。封州是广东及中原地区进入安南之水陆交通要道。自此,封州经济大受影响。为防止南诏兵进入唐朝国境,唐政府从徐州召募三千人镇守安南,另有八百人戍守桂林。原约定戍守三年,但桂林戍卒已驻守六年,徐州刺史竟不允许他们返回。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七月,牙官许佶丶赵可立丶王幼诚等率领桂林戍卒起义,杀都将王仲甫,又推举粮料官庞勋,带领戍卒,经江南西道,沿长江东下,过浙江白沙,又沿浊河进入淮南,然后北上,返回徐州。而这年的三月,懿宗皇帝诰封宣卿祖为孝肃公之诏书亦下,公之灵枢安葬于封州离城六十里之锣鼓岗。</h3><h3>  宣卿祖英年早逝,遗下三个未满十岁的孤儿,即莫齐丶莫楚丶莫晋。此时唐朝天下已经大乱。齐楚晋三人在少年时可能受到外戚白家的不少照顾。莫齐长大后为襄阳县知县,县选举官;莫楚为宿迁守道官;而本族二世祖晋公,则于唐朝末年当上了怀州刺史之职。怀州,即今山西沁阳市。</h3><h3>  宣卿祖故后,唐朝经历了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黄巢起义(874──884年)后,很快就于公元907年结束了。篡唐的是唐朝宣武军节度使梁王朱全忠,他建立后梁皇朝。朱全忠杀唐朝宗室,所以晋公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没有支持他。晋公和唐朝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一起反对朱全忠之篡唐行为。公元923年,沙陀族人李存勖(李克用之子)灭后梁,并在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即帝位,建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后唐恢复唐朝的国号和典章制度,任用许多唐朝的遗臣,因而很得人心。晋公及其后裔便忠心辅助后唐。后唐是五代时期唯一统一北方的朝代。据现留莫氏最早族谱丶北宋王府直讲莫仕广所编《莫氏全族大谱》所记:晋公字国韬,号永年(龙尾冈谱作字益深号涟溪),于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擢选怀州剌史,政声溢于遐迩,因上疏奏日“为官者不可握兵权”(以削藩镇势力),兄弟二人勤国赤心,赐中书丶参谋韬略;楚公字国略(龙尾冈谱作字益渊号湘溪),唐乾宁年间(894—897)任征梁大将军丶节度使观察等。以此观之,宣卿祖后,莫氏族人倒是“上马能杀敌,下马可书文”,文韬武略,样样在行。</h3><h3>  公元926年,后唐魏博兵变,命李嗣源镇压魏博兵变,李嗣源却在开封反叛。后来,洛阳兵乱,唐帝李存勖被杀,于是李嗣源(李克用养子,李存勖义兄)即后唐帝位,是为明宗,年号天成。此时,南方有吴丶吴越丶南汉丶荆南丶楚丶闽等国,北方则有契丹国。</h3><h3>  唐朝时,朝庭有“侍读”官职,职责是皇帝之文学顾问及秘书。后唐明宗即帝位后,因唐室“侍读”之号,创设“端明殿学士”之职。第一个获得这种官职的,是自号“长乐老”的冯道。</h3><h3>  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之乱世。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公元959年周世宗卒,短短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更换了五个朝代,凡八姓,十三个皇帝。由于政权经常更换,故臣子看待皇帝,象雇工看待雇主一样,雇主换了,他就去别处受雇,习以为常。冯道是这种“事君犹佣者”之典型,故受到历代史家非议。冯道是河北嬴州景城(今河北河间地区)人,唐末为幽州刘守光幕僚,后转事河东李克用,受张承业赏识,作了掌书记,以文墨见重于李存勖。后唐建立,以尚书省郎官,充翰林学士。明宗时,拜端明殿学士,是第一个获此称号之官员。他以后做了宰相。冯道在后唐事四帝,在后晋事二帝,在后汉丶后周初亦备受重用。后因反对柴荣(后周皇帝)亲征刘崇,才被罢中书令。</h3><h3>  冯道这种朝秦暮楚,毫无气节之行为,用传统“忠君”思想去判断,当然是备受责难的。其实冯道是一个争议性的人物。历代史家批评冯道在民族斗争的生死关头,不为民族赴难,却主动朝拜新主子固然有理,但冯道的解释却不能说无丝毫道理。冯道自述他为人“孝于家,忠于国”。他为了父母子女免受于难,为了广大民众免受战争荼炭,为了把战争的伤害减至最低的限度,他对一切明知不可战胜的斗争一概采取不抵抗政策,为保证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一定的贡献。国家是人民的,不是某一个君主,某一个集团的,故说冯道“忠君”并不恰当,但他自述“忠于国”却不无道理。正如今天之香港回归中国,港人认为:中国政府统治也罢,英国政府统治也罢,只要能令香港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港人就支持她。于是,国内共产党人就批评港人不爱国。部分港人就反驳说,他们热爱中国,不爱的是执政之共产党而已。</h3><h3>  二世祖晋公,生两子,长子如松,次子如柏。如柏生一子平米,迁居广西,近代民国时期广东督军莫荣新则是平米公后裔。</h3><h3>  本族三世祖莫如松与其父晋公忠心辅助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如松公终于也被授以“端明殿学士”之职。如松公生二子,长子怀,任青州别驾(青州,今山东之山东道及济南道东境,兼有奉天辽河以东之地,即今临淄);次子惟,则为本族之四世祖。</h3><h3>  后唐明宗以后,帝位传给闵帝李从厚。很快,闵帝则为李嗣源养子李从珂所杀。李从珂即帝位后,年号清泰。清泰二年(公元935年),李嗣源女婿石敬唐勾结契丹,推翻了后唐皇朝。后唐末帝李从珂自杀。</h3><h3>  公元936年,石敬唐建立后晋皇朝,建都洛阳,以开封为东京,以太原为北京。石敬唐在叛立过程中,为达到称帝之目的,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岁输帛三十万匹,割雁门以北之燕云十六州予契丹。这十六州之地,就包括莫氏始祖姬振扬食邑所在地莫县──莫州(今河北任丘县)。</h3><h3>  公元952年,契丹属瀛州丶莫州丶幽州大水,流民数十万入河北,后周皇帝郭威令州县赈济。许多世居莫州之莫氏族人由此迁入河北丶河南等地。</h3><h3></h3><h3>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收复瓦桥关,契丹莫丶瀛丶易三州归降。同年,后周世宗柴荣卒,其子柴宗训即位。公元960年,契丹入侵,赵匡胤率后周兵抵御,行至大梁城北陈桥驿,军变,黄袍加身,赵匡胤称帝,建大宋皇朝,后周亡。</h3> <h3>莫氏宋代盛衰</h3><h3> </h3><h3> 大宋建国之初,五代十国之分裂局面还未结束。如松公此时已经年老,但可能还未身故。如松公生怀丶惟二子。此时唐宋之交,正当乱世。据番禺沙湾新村《莫氏族谱》记载:“莫怀,如松公长子,字尧远,号碧洲,官至青州别驾。少有才猷,目睹后晋汉周之兴败,每叹曰:未可仕也。及至宋太祖登极,乃喜曰:可出矣。遂以文学荐,初任开封教授,历升青州别驾。致仕,居家足不出户。寿八十二,童颜鹤发云云。。。。。。莫惟,如松公次子,字舜远,号灵洲。宋太祖建隆间,官至单州团练使。”单州,就是今天的山东单县地区,当年大宋朝与北汉国交界附近。后来的南宋名将韩世忠,北宋时也是官居单州团练使,在此与金国交战对峙多年。</h3><h3>  宋太祖赵匡胤经过十多年争战,终于局部统一了中原地区,但中国北方和西方还有辽和西夏与他对峙。</h3><h3>  当局势稳定后,宋太祖为消除五代十国时骄兵悍将拥兵为王之隐患,开始解除他身边各大将兵权。古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灭,走狗烹”的时机也将来临。</h3><h3>  一天晚上,宋太祖召集大将饮酒。酒兴正浓之时,只见宋太祖忽然长叹一声。众将忙问其故,太祖说:“我这个位子,谁不想坐呢?”众将领忙向他大表忠心。宋太祖说:“我深知众卿无异心,可要是你们的手下贪图富贵,把黄袍加到你们身上,你们能够阻止得了么?”众将领至此方知宋太祖对他们已起戒心,只有交出兵权,方可保平安。第二天早朝,众将领纷纷以身老力衰为由,自动请辞,交出兵权。宋太祖在杯酒之间便解除了众将领的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h3><h3>  其后,宋太祖采取宰相赵普先南后北之统一政策,先后消灭了南方的荆南丶湖南丶后蜀丶南汉和南唐等国,对北方的辽和北汉,他只采取守势,在边境适当显示武力而已。</h3><h3>  为了避免五代分裂割据局面重演,宋太祖及其后之宋代皇帝,采用“强干弱枝,分化事权”的政策,以削弱地方军阀之势力:</h3><h3>  一是把节度使兼领的“支郡”收归中央直接管辖,改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丶知县等地方官;(这与本族先祖莫晋所奏“为官者不可握兵权”以削弱藩镇势力一致。这是将地方政府与军权分开,节度使管军,知州丶知县等官员管地方民政。)</h3><h3>  二是把原由藩镇把持的地方财权收归中央,下令地方财政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钱帛缴交中央;</h3><h3>  三是剥夺方镇节度使的司法权,恢复各县县尉的建置。司法管理改由科举录取的文官担任,而地方司法治安权力,则由县尉负责;</h3><h3>  四是不断抽调地方精锐之兵充实禁军,造成地方兵力贫弱。</h3><h3>  在解决军阀势力的同时,宋太祖也进行军事制度和官僚制度改革。军事制度改革主要有四项:</h3><h3>  一是禁军由殿前司丶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等“三衙”分掌。三衙的长官称为三帅,互不统属,只听命于皇帝;</h3><h3>  二是掌兵权和调发兵权分离。三衙虽然分掌禁军,却无调发兵权力,枢密院掌发兵丶调兵权力,却不能直接掌握军队;</h3><h3>  三是京城驻军和外地驻军保持均衡,称为“内外相维”;</h3><h3>  四是使兵将分离。京城驻军和地方驻军必须经常调动,史称轮流驻防之办法为“更戍法”。军队将领也经常更换。</h3><h3>  官僚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方面:</h3><h3>  一是中央实行军政丶民政丶财政三权分立,宰相地位和权力下降。军政归枢密院,宰相只掌民政,财政归三司使掌握;</h3><h3>  二是实行职官之官丶职丶差遣分离制度。由于宋太祖以禅让方式夺得后周政权,故他不得不承接后周的整套官僚架构,以安抚旧政权的官僚和稳定局势。但宋太祖要实行中央集权,旧机构和旧人员显然不适应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需要,宋太祖对他们也难以信任。因此,宋太祖另外差派官员,让他们的官衔上带着“判”丶“知”等字眼,去行使实际职权,而旧官僚则丧失相应职权。如此,则造成官丶职丶差遣三位分离的状况。官只表明官名的位品,作为领取俸禄的依据,并无实际执掌和权力;职只是一种荣誉头衔;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事,拥有行政权力;</h3><h3>  三是实行科举考试改革。由于唐代科举考试中主考官和被录取的人由座主和门生的关系结成政治集团,产生派系斗争,所以宋代禁止及第进士称主考官(春官)为恩师丶师门,也不能自称门生。以后,又举行殿试,由皇帝亲自录取进士。这些经过殿试录取的进士,就成了“天子门生”。</h3><h3>  宋代的这些做法,无疑是大大巩固皇权统治。但是,分化事权,官丶职分离之做法,却无限止膨涨了宋代官僚架构,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和积贫积弱局面。这是有宋一代备受外族政权侵凌之主要原因。</h3><h3>  各地族谱在这里稍有不同,南唐如松公生怀丶惟二子,一说怀公生勇丶雄丶顽三子,一说惟公配何氏,生勇丶雄丶顽三子。本处暂从祖传族谱说法,以惟公为本族先祖。长子勇则为本族之五世祖。勇公配福建林氏为妻,中年以后也得三子,即永丰丶永昌丶永泰。因为姻亲的关系,勇公成家后移居福建。林氏在福建是世家大族。世人形容林氏家族之盛,有“三日不出林”之誉,即在福建行走三日,可能还未走出林氏居地之范围。</h3><h3>  长子六世祖永丰,居福建甫田县吉履乡。次子永昌乃本族之六世祖,讳之用,号建山,生宋真宗景德乙巳(公元1005年)正月初七日亥时,终于宋神宗元丰乙丑(1085)年五月十四日子时,寿八十一岁。登宋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乡贡,出任广州训导,娶李氏,居住广州城清风桥。至其去任,递乃会试复登景佑六年(1039)进士出身,任闽中兴化府蒲田知县,复娶万氏,升南雄路判。万氏生宋天禧庚申年(1020)二月初三子时,终于元佑癸酉年(1093)三月十二寅时寿七十四。合葬番禺(今广州市)白云山戙旗峰,坐卯向酉兼乙辛之原。穴前有联云:源从凌水分三派,宅占禺山第一峰。</h3><h3>  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佑元年),宋室朝庭刚刚进行了一场剧烈之政治斗争,即以王安石为首所昌导之“熙宁变法”。这一围绕富国强兵目标所推行之变法,其主要内容有:</h3><h3>  〈1〉均输法;〈2〉青苗法;〈3〉农田水利法;〈4〉募役法(又称免役法);〈5〉市易法;〈6〉方田均税法;〈7〉保甲法;〈8〉保马法;〈9〉将兵法。</h3><h3>  但是,反对新法也大有人在,如文彦博丶韩琦丶富弼丶欧阳修等元老大臣,还有太皇太后丶皇太后丶宋神宗之弟等,其代表人物则是司马光。</h3><h3>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宋神宗病死,其子宋哲宗(赵煦)继位,时未满十岁,年号元佑。神宗之母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罢一切新法。</h3><h3>  元佑初年上台的守旧派人物为了打击一切变法势力,将变法派人物逐出朝庭,永不录用。元佑八年,太皇太后卒,哲宗亲政,他主张恢复神宗皇帝的事业,于是罢守旧派人物,重新起用变法派大臣。变法派人物为了报复,将元佑年间支持废罢新法之官员列为元佑党人贬官处置。守旧派中的苏辙丶苏轼丶刘挚丶范纯仁等更被流放岭南。</h3><h3>  以前部分族谱记载,“永昌公于元佑六年进士及第”,故推测他可能受到这次政争的余波影响。今据番禺沙湾丶东莞大洲丶增城龙尾岗等地《莫氏族谱》修正,“永昌公于景佑年间进士及第”,终于宋神宗元丰乙丑年。永昌公虽然生当变法时期,但因官职所限,应当不会参预这次政治斗争。但各地《族谱》对其官职先后次序记载不一,如有些记载,永昌公先任“路判”,后当“学训”,这就是明显的官职被贬了。永昌公的长孙莫仕广,曾经是宋朝广东科举解元,宋大观丁亥年(1107)由八行取士科补大学士,上舍授常州路教,考绩王府直讲。王安石开始变法时,他只得5岁,结束时(元佑元年)也只得21岁,因此也不可能涉入这次政争。其它如莫愚丶莫钝丶莫遗等人,官职太低,也不可能涉入这次政争。</h3><h3> 倒是八世祖莫仕广,官职为王府直讲,是北宋朝王子的老师及幕僚。王府直讲官职虽小,但若王子登极为帝,便可能是太傅之身(皇帝老师),仕途极佳。一个王子最终能否成为皇太子丶登上皇位,与他身边的王府直讲丶王府赞读等顾问辅助大有关系。元佑六年时,莫仕广刚巧26岁,他很可能就是该年“进士及第”,而部分族人可能错记为永昌公。宋大观丁亥年(1107),莫仕广由八行取士科补大学士,也仅仅是42岁,不久就出任常州路教丶王府直讲。部分《族谱》中有“(永昌公)从高宗南渡”的记载,可能也是将仕广之事附会到永昌公的身上。王子老师称王府直讲,太子老师称少傅,皇帝老师称太傅。宋高宗未登基时,宋朝太子另有其人。后来北宋被灭,徽钦二帝被虏,宋朝宗室连同朝臣三千多人北去,单单只得康王赵构逃脱,这才登基为帝,此即宋高宗。所谓“从高宗南渡”,很可能就是仕广曾为康王王府直讲的传说记述。但莫仕广终于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两年后北宋则为金朝所灭。</h3><h3> 江浙民间及广东珠三角地区有个民间传说,很可能与仕广公有关。这个丑化莫氏的故事,后来被冯梦龙改编成小说丶戏剧,就是《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戏剧《金玉奴》的故事大概是:宋朝落难才子莫稽身为科举解元,但因贫无所依,无法凑齐上京赴试路费。金老大世代为乞丐头目(团头在难时周济收留乞丐,但乞丐平时所乞钱财必须交出月例钱给团头,团头由此发家致富),生有独女金玉奴,才貌双全。金老大为她觅得穷书生莫稽入赘为婿。金莫联婚宴亲之日,众乞丐记恨金家致富忘本不宴乞丐,捣乱婚宴。莫稽引为奇耻,由此而生抛妻之念。后来莫稽进士及第,出为司户参军,乡人笑指乞丐女婿做官了,莫稽更怒。上任路上,莫稽伺机溺死玉奴,欲谋另娶。玉奴得莫稽上司许德厚救活,并纳为义女。许德厚设计骗莫稽娶其义女。怎料洞房之夜,他一进房门便遭老妪丶丫鬟劈打,再看新娘不是别人,正是前妻玉奴。后经许氏夫妇解释,莫稽明了真相,惭愧不已,再不敢嫌弃糟糠。后来,许莫二家世代友好。</h3><h3> 新加坡李大傻所编《珠玑巷传奇》一书及广东珠三角地区传说,记述的是番禺何氏之女嫁一莫姓解元才子,故事情节与《金玉奴》一剧大致相同。而现实中的番禺莫仕广也是科举解元,与前妻彭氏失婚未娶,葬广东番禺石冈苑冈山,后又娶羊城安澜街何氏之女,入赘南海平洲。司户参军为仕广之祖永昌公曾任官职,仕广官邸自名“冰玉轩”也似与“玉奴”一名有些关系。只是二人出身大有差异,当为小说家玩笑之作。</h3><h3>  宋哲宗亲政仅六年,驾崩,其弟赵佶立,是为徽宗,年号建中靖国。徽宗重用蔡京丶曾布等人,又宠信宦官童贯,朝政昏暗。</h3><h3>  这期间,宋朝之河北丶山东一带爆发宋江的农民起义,而浙江淳安也爆发了方腊起义。这两支起义军虽然在公元1122年被先后镇压下去,但五年以后(即公元1127年),北宋则被金朝所灭。徽宗在位25年,但宣和七年金兵大举南侵时,宋徽宗就勿忙让位给太子宋钦宗赵桓,自己带一班宠臣跄忙南逃。幸得忠臣李纲之助,才化解了此次金兵之灾。钦宗即帝位后,年号靖康。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北宋皇朝在投降政策之领导下终于为金朝所灭。金主废宋徽宗和宋钦宗为庶人,立原北宋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同年四月,金兵虏徽丶钦二帝及宋朝后妃丶宗室,连同朝官三千多人北去,此为“靖康之耻”。</h3><h3>  建炎元年十月,宋高宗从应天府沿运河南逃到杨州,最后迁都临安(即今杭州),莫氏族人也可能跟随南渡。</h3><h3>  六世祖永昌公配妻李氏丶万氏。李氏早卒,葬福建潮流港。公与万氏葬广州白云山金盘岭同旗峰。</h3><h3>  公之长子愚,字世泽,号爱川,配高氏,生子二,即仕广丶仕俊,迁居番禺韦诵。公之次子鲁,字世仰,号始山,迁南海西樵老村为一世祖,出四子,即晟丶昂丶晃丶最。公之三子名钝,乃本族之七世祖,字世陵,号朝崇,拔贡出身,官至荆门州学正(荆门州即今湖北荆州,学正乃一州之教育长官,相当于今之教育厅长),子二人,达丶遗,居东莞蕉利。钝公乃迁居东莞之一世祖。</h3><h3>  达公为八世祖,居广州清风桥,配章氏,号奇叟,字一锦,出五子,即如英丶如雄丶如华丶如福丶如珍。</h3><h3>  遗公乃本族八世祖,与仕广同辈,字钜,号肖叟,元佑四年生(公元1089),南宋绍兴五年卒(公元1134年),年仅四十五岁。遗公忠君爱国,性情刚烈,绍兴年间上书《平边策》,纳粟助边,授朝奉大夫(一记为奉政大夫)之职。公初卜居东莞城莫家岗(即今东莞宾馆一带),旋又迁居东莞蕉利村(即今中堂招利)。公配陈氏宜人,绍兴二十二年合葬蟠溪水茶山围圣娘岗(即今东莞茶山镇芦边村)。公生七子,七子之名皆有恢复中原之意,即威丶猛丶勇(烈)丶辅丶弼丶韬丶略。</h3><h3>  </h3> <h3><br></h3><h3>  九世祖威公乃遗公长子,字念一,公任广西象州武宣县尹,居东莞蕉利板桥,今番禺深井丶岗尾丶仑头丶北山丶赤沙皆公裔也;猛公乃本族之九世祖,字念二,遗公次子,妻何氏丶陈氏,官宋朝同知,由蕉利迁今桥头镇大洲乡南门。念二之子如一生六子,一丶二丶三丶四子居大洲(现大洲村分四房则缘于此),五子迁博罗龙叫,六子迁惠阳牛尿岗;勇公(一些族谱记为莫烈)乃遗公三子,字念三,南宋(江西)建昌府同知,居厚街河田丶东莞高步丶增城龙尾岗丶莫官田;韬乃遗公四子,字念四,居麻涌东圃丶新基;略,遗五子,居(长安)白石乡;辅乃遗六子,字念六,一字智,别字克治,恩奖致政大夫,配姚氏丶黎氏丶居蟠溪水;弼,遗七子,居英村丶上瑾。</h3><h3>  如一第三子叔翰公乃本族之十一世祖,居大洲村。叔翰公长子启勲,号胜寿,乃本族之十二世祖,约生于公元1193年(宋光宗绍熙年间),成年后从大洲村,分支迁居惠阳火岗村为一世祖。胜寿公因子有恩于朝庭,故南宋朝庭赐予“修职郎”。公配罗氏,合葬鲤鱼冈。胜寿公子流泉,约生于公元1223年(宋嘉定年间),妻翟氏,子创业,与胜寿公合葬鲤鱼冈,为本族之十三世祖。流泉公何恩于朝,并无记载,不可考。流泉公之子创业,配杨氏,合葬鲤鱼岗,与胜寿公同墓。创业出一子,名斗子。至此,南宋皇朝也将结束了。</h3><h3>  本氏族从一世祖孝肃公始,至九世祖猛公止,可说是世代官宦,功名鼎盛。到猛公这一代,人丁也开始大发。但是,自从胜寿公分支火岗后,连续三代单传,几乎香烟断绝,功名也日渐廖落。这可算是本氏族由盛转衰的时期。</h3><h3>  限于篇幅,本文已不能对本族的其它分支进行叙述。但是,莫氏家族在宋代确已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科第蝉联,朝野侧目。宣卿祖封开后裔中莫宗尧丶莫宗舜丶莫天佑等连连高中进士,莫天佑更在一甲;浙江湖州人莫俦二十二岁中状元,山阴人莫子纯中庆元二年“状元”(因有官充第二);莫琮一家有“登科五宝”之称。归安进士莫君陈是宋嘉佑年间及第,同年及第的还有名臣苏轼等人。莫君陈辞官不仕,回乡教育后人,其品德之高,一时无两。君陈公后,也累世金榜题名。苏东坡盛赞君陈莫家有“西河跳珠轩”之誉(详见《莫君陈传》)。</h3> <h3>时代跨度长达400多年的柳州莫氏家族古墓群,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历史上,该墓群曾屡次被盗,近期又再次遭到不法分子盗掘破坏。4月13日,莫氏后人清理、整修家族古墓,意外发现了明代三品高官莫与齐的墓碑,证实该家族曾连续七代科场奏捷,在柳州古代仕宦名门堪称首屈一指。</h3><h3>△莫氏后人祭扫,意外发现莫与齐墓碑</h3><h3>莫氏后人的悲与喜,家族墓群发掘记</h3><h3>据了解,莫氏后人是在本月初上山扫墓时,发现家族墓群被盗的。家族成员莫福亮说,由于古墓年代久远,加上其他种种原因,莫氏后人此前并不知道还有祖坟葬在那里,因此直到今年才又重新恢复祭扫。结果到了现场却发现,山坡上一字排开的6座庞大古墓,有些被从顶部扒开大坑,有些还能看到新的盗洞。他们向附近村民打听情况,才知道该墓群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被盗,而且近期仍有不法分子觊觎古墓。</h3><h3>△被盗古墓现场</h3><h3>为此,他们曾向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反映情况,并商议决定,要对屡遭破坏的家族古墓进行整修。经过连续两天的发掘清理,莫氏后人找到了已经倒仆在地,并被埋入土中的莫与齐墓碑。</h3><h3>族人清理被盗古墓,揭开“七代连科”名门往事</h3><h3>△族人清理被盗古墓现场</h3><h3>明代三品大官:莫与齐</h3><h3>墓碑记载,莫与齐,字道望,号绍亭。十七岁中举,二十一岁考中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进士,是个少年得志的风流才子。莫与齐历任户部山西司主、员外郎、郎中等职,后又递升山东东昌知府、按察司副使和布政使司参政,是从三品的大中大夫。</h3><h3>莫与齐曾参与开凿弘济河(明代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因为积劳过度客死工所,享年只有38岁。存世史料中,没有关于莫与齐子嗣的任何记载,莫氏家族也没有族谱流传下来,但在新发现的墓碑中,就有其子孙辈的署名。另外,其子莫元学、其孙莫俦,都是举人出身;而且根据史料记载,自其高祖莫愚开始,到其本人为止,这个家族连续五代考取功名。莫与齐墓碑上的相关记载,让莫家创下的“连科”记录又往后延续了两代人。放眼整个广西,这种情况也是非常罕见的。</h3><h3>莫氏家族古墓群中的另外一座被盗明墓,墓主人就是莫与齐的高祖父、明代海门知县莫愚。遗憾的是,莫氏后人此次清理整修家族古墓时,并没有找到史料信息更为丰富详尽的墓志铭。有关莫愚、莫与齐和他们这个家族的许多红尘往事,因此可能永远成谜。</h3><h3>在明代柳州屈指可数的4对父子进士中,莫与齐和其父莫抑就占据了其中一席,并且都官至正四品以上,其门第之显赫可见一斑。莫与齐墓碑的发掘出土,使这位柳州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卒年和履历缺环得到填补,而且也为文史工作者研究古代科举世家的社会关系、深入了解明代柳州的教育状况提供了可靠的学术材料,其价值不言而喻。</h3> <p>湖南图书馆文献莫氏家谱馆藏</p><p><br></p><p><br></p><p>家谱族谱·《湖南家谱知见录》之莫氏</p><p>  [湖南]莫姓氏族源流</p><p><br></p><p>湖南省文献委员会辑,1949年稿本。  </p><p><br></p><p>  载长沙莫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元亨,元末明初迁居长沙九福乡莫家冲;</p><p><br></p><p>  邵阳莫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定国,元成宗时徙居邵阳县南路上贤都留旗坪;</p><p><br></p><p>  湘阴莫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元保,元末明初迁居湘阴高明乡;</p><p><br></p><p>  益阳莫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诚瑛,明洪武初卜居益阳之西大华里;</p><p><br></p><p>  安化莫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世佑,南宋景炎二年(1277)徙居安化县城西常丰乡莫家江边,再迁龙须岩莫家塅。</p><p>  [湖南长沙]善化莫氏续修族谱十四卷</p><p><br></p><p>  (清)莫国铭纂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承启堂刻本。</p><p><br></p><p>  始迁祖继周,明洪武二年(1369)迁居善化湘江西岸白水湾。</p><p>  [湖南长沙]善化莫氏续修族谱十六卷</p><p><br></p><p>  莫国铭等纂修,1913年承启堂木活字本。</p><p><br></p><p>  始迁祖继周,明洪武二年(1369)迁居善化湘江西岸白水湾。</p><p>  [湖南茶陵]南陵云阳莫氏五修族谱十六卷</p><p><br></p><p>  莫葆真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留耕堂木活字本。</p><p><br></p><p>  始迁祖铭,明洪武初籍衡阳,复徙茶陵州西城钟莫街。</p><p>  [湖南衡阳]莫氏衙祖支谱十四卷</p><p><br></p><p>  莫亮舆等纂修,清咸丰十一年(1861)瑞梅堂木活字本。</p><p><br></p><p>  始迁祖诚,元末迁居衡阳莫家峒。</p><p>[湖南衡阳]莫姓青甫世系四卷</p><p><br></p><p>  1987年印本。</p><p><br></p><p>  始迁祖诚,元末迁居衡阳莫家峒。</p><p>  [湖南衡阳]莫氏四修族谱□□卷</p><p><br></p><p>莫星甫总纂,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瑞梅堂木活字本。</p><p><br></p><p>始迁祖万衡,诚孙,明洪武元年(1368)迁居衡阳樟树冲(存卷1~3、6~11)。 </p><p><br></p><p> </p><p><br></p><p>  [湖南邵阳]邵阳莫氏三修族谱二十二卷首四卷</p><p><br></p><p>  莫端廷纂修,1943年彩凤堂木活字本。</p><p><br></p><p>  始迁祖定国,元成祖时徙居邵阳南路上贤都留旗坪。</p><p>(存卷1~6、卷首)。</p><p><br></p><p> </p><p><br></p><p>  [湖南邵阳]莫氏续修族谱□□卷</p><p><br></p><p>  莫伦纂修,民国间彩凤堂木活字本。</p><p><br></p><p>  始迁祖才公,明代迁居邵阳龙山。</p><p>(存卷3、卷末)。 </p><p><br></p><p> </p><p><br></p><p>  [湖南武冈]莫氏三修族谱十二卷首三卷</p><p><br></p><p>莫卜场等纂修,1943年高阳堂木活字本。</p><p><br></p><p>始迁祖仕清,明时宦居武冈县白仓墟山口甲地名大陂头。</p><p>  [湖南武冈]钜鹿莫氏四修族谱□□卷</p><p><br></p><p>  莫氏合族纂修,1996年高阳堂油印本。</p><p><br></p><p>  始迁祖仕清,</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莫氏家族源流考</p><p class="ql-block">滚滚者之无穷也,滔滔者之无息也,由是而九河之奔流,百川之浩瀚,三湘七泽之洪波巨浪,千枝万派,莫可已极,而循流溯源,即星宿昆仑,亦可泛槎而至。人之于祖亦然。故数典忘祖,君子饥之。我族先世肇于周武王十三年已卯封高阳之后,谿于钜鹿,周成王八年,赐姓莫遂为受姓之始。谿生定襄,周成王八年定襄卒,谥文公,至二世而生惠,惠生高翔,周厉王封为郡公。周幽王即位,有功赐爵,其后幽王为犬戎所杀,高翔隐于终南山,精炼修养之术。敬王即位,征辟不就,生子煌,考王时为郡宰,煌生子二,长名科,安王封为平候,次名和,和生槔,槔生伯祚、伯祥,祥无子,伯祚生奎,仕秦拜大夫,奎生仁,秦二世元年事魏,复归项羽,惧项羽性暴,往事汉王,至惠帝二年拜丞相,文帝元年卒,谥献候。凡三世,而生达善、达美。善汉武帝拜员外郎,加将军职。生子球,元帝时为步兵校尉。球生子二,长为廕,袭父爵,次名榜,徙淮安,榜生禄,仕梁,为太常卿,禄生三子,长名全梁,敬宗拜礼部侍郎,家住江南。次名景,徙长安蓝田县,三名钧,为唐光禄大夫,拜礼部尚书。由钧之后,凡四世,而生宣卿,状元及第,封州有莫状元读书堂,传至宋而生伯虚。知常州有瑞梅,甘露麦秀,嘉禾之祥。凡五世而生濛,官大理评事,狱多得其情。后迁宝文学士,使金,贺正旦,赐宴,以本朝忌日,不簪花听乐,金人不能夺。濛生子二,长名友珣,徙楚潭州。次名友泽,历居河南开封府。由友泽而下,分房者八:曰谦、曰论、曰讳、曰词、曰读、曰诚、曰请、曰试。谦居河南,论迁淮安,讳徙蓝田,词迁江南龙泉县,读迁湖广沅州府,诚任衡州指挥使,后居衡阳;请茶陵州指挥,居茶陵西乡;试迁居湘潭。今家乘之悠,代远年湮,只述其大略,其不敢强附者,恐涉崇韬汾阳之拜。不至取水忘源,等江河之日下云尔。</p><p class="ql-block">@所有人莫氏宗亲寻根问祖</p><p class="ql-block">三湘大地 江浙片</p><p class="ql-block">湖广部分莫氏迀西南部填川</p><p class="ql-block">都有着这共同的源流序</p><p class="ql-block">望宗亲加好友微信m2067104187述祖之根源,寻我支莫氏的徙移史之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