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偶得

静待灿烂

<h1>  两年前的夏天,为了看日出,也是住的这个欧阳山庄,与同学五六人,在黄昏时来到附近的童子泉,大家你呼我唤,依次用竹勺喝水,调笑返老还童之趣,而后又在旁边的茶园扮演采茶女,造型拍照,一路嘻哈欢笑而去。</h1><h1> 今早与先生闲步又来此处,泉边只一老太屏息静立。洗洗手,拍拍脸好清净凉快。环顾一下 ,旁有一石碑撰文,原来童子泉的来历是唐朝大臣李泌隐居时忆张九龄儿时之诫而命名,好像与返老还童关系不大啊!回想两年前的情景不禁哑然而笑。</h1> <h1>  离开童子泉行得不远,信步进得邺候书院,书院正在进行修整,处于半开放状态,鲜有游人。</h1> <h3>  我对着新砌牌坊上的文字,不知是诗是词,吭哧结巴地诵读断句,工地一挑土大叔站在我身后说,这是词,我依词规律读,依稀明白一点点,看到最后落款是“李泌”,又是李泌!这邺候书院也与他有关啊!忽然想起最近看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靖安司丞不也是李泌吗?难道是同一个人?顿时来了兴趣,结合电视剧情节细细考量起来。</h3><h1> 果然,剧中的故事是有历史背景的,片中其他大多数人用的隐晦名,而李泌是用的真名。李泌官至宰相,后隐居于南岳烟霞峰下,其子李繁为纪念其父而修书院。</h1> <h1>  在韩愈的题字石刻前,我费力地猜测着前两个字时,挑土大叔在远处大声把两个句子读出来了 ,因为口音重,我没听清,又问一遍,又说一次,哦,原来是"邺候"两字。“邺候家多书,架插三万轴”,藏书多符合李泌的神童、隐士和名臣身份。挑土大叔两次点拨,我发自内心佩服,对着大叔竖起了大拇指,自古高手在民间!大叔回以会心的微笑。</h1> <h3>  走走,看看,原来周恩来与郭沫若在南岳工作时,也到过这里。郭沫若著的名篇《登衡山邺候书院》就刻在另一块大石上。</h3><h3> 看看 , 走走,守院子的阿婆和蔼地与我们相视微笑。南岳,就这样在我们的心中丰满起来,她也越发地吸引我去探索其丰厚幽深的底蕴。</h3><h1><br></h1> <h1> 后续:哈哈!原来前面那首词是这样断句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