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文字原创)

江雪

<h1><b>  我和丈夫是大学时的同学。刚认识时,我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印象。那时他是班长,又主编了一个文学刊物,帮同学们组稿,联欢会当主持人,看他忙里忙外的太活跃了,总觉得他很爱显示自己、很浮躁的一个人,而且他写的东西也是风花雪月的风格,我也不喜欢。<br></b><b> 大学快毕业的那年,我看到了他写的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真挚感人。从中看出他是一个善良又孝顺的儿子,才对他有了新的认识。那时我也写一些稚嫩的“豆腐块” 文字,他也很热心地给我指点。有一天晚上下课,我们走在一起,他忽然说:“家离这很远吧,注意安全啊。”一个同学这样关心我,当时真的很感动,也对他增加了一丝好感。</b></h1> <h1><b>  有一次下午课,我来了以后才知道这堂课不上了,这时他也来了,我们谈起上课的事,他帮我把这个学期的课程表耐心的抄了一遍。又谈起他的文章,他的书法,他看过的书,感觉他的能力是凌驾于一般青年之上的,也让我刮目相看。<br></b><b> 我也是特别喜欢看书的,但眼界很窄。后来,他不断地借我看他的书,拓展了我的视野,增加了我的知识面。我们也相互对对方产生了好感,没有悱恻缠绵的感觉,只是能够相互欣赏,就开始恋爱了。后来结婚成立了家庭。<br></b><b> 由于各种原因,也几经纠葛,最后还是义无返顾地走到一起了。</b></h1> <h1><b>  磕磕绊绊地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逐渐地发觉了他身上诸多的闪光点,感觉与他共此一生也是很值得的了。<br></b><b> 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十年前,婆婆的了脑血栓瘫痪在床,他每天都得去两次婆婆家照顾她。帮助她翻身,给她喂饭、伺候大小便,有时边给婆婆梳头边给她唱歌,逗她开心。有时又教她古诗,像教孩子一样,不厌其烦的一句一句地教,得病初始连神志都不清的婆婆,居然也会背上几首了。他给她讲笑话,让她回忆过去的事情,扶她一步一步地走路,精心地调制饮食和药膳,虽然又住过两次医院,婆婆的身体现在越来越好了。<br></b><b> 婆婆每次住院,丈夫都是白天上班,晚上陪床,一连一个月都是一个人夜里在医院陪伴婆婆。有病的人脾气暴躁,她一会儿大喊大叫,一会儿又骂人了,思维不清地问这问那,他就顺着她的思路跟她对话,荒诞可笑的话题,问一句答一句的,引得旁人都忍俊不禁,婆婆也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笑了。有时一宿一宿地这样陪着她。<br></b><b> 近一年,公公的身体也不好了,生活也不能自理了。丈夫的每天得回家三次。早晨早早的去给他父亲服侍大小便,中午下了班再去。公公经常便秘,他得每天给他上开塞露,侍弄完了,晚上都是快8点了才回来吃晚饭。<br></b><b> 公公也是总住院的,夜夜守候病床的还是丈夫。年前,公公得了肺炎住院治疗,他还是白天工作,夜里值班。一连二十多天,他中午回来吃饭,我上班走了,我们几乎都很少见面。公公出院了,他也累得腰疼,不得不吃中药调理。当公公的病情有好转的时候,他就非常开心,有新的病情出现,他就神情沮丧,一次次上中医大夫那给公公开中药治疗。公公的病情也逐渐好转。<br></b><b> 他是个注重手足之情的人。无论是英年早逝的大姑姐,还是几年前得了重病的大伯子,在他们得病期间,他都做到前面。每夜的陪床自不必说,跑前跑后,都是他的事。小姑子婚姻的纠葛也倾尽了他的心血。</b></h1> <h1><b>  他对自己的亲人如此,对朋友也是重情重义的。<br></b><b> 几年前,他的好友崔连魁老师得了重病,给他的精神打击很大,每天回来都是神情黯淡的。那段日子,他白天抽空去医院看望崔老师,有时夜里也去陪床。在崔老师最后的日子里,他帮助他完成了他各种遗愿。崔老师要把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名人赠给他的书画无偿捐赠给社会,这是一件庞大的工作,因为作品很多,得经过筛选、编号,再照成图片,再找装裱师装裱,做好标签,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丈夫一手做的。后来他又帮助筹备捐赠书画的仪式,连每一个人的讲话稿都是他写的。我看到一篇篇充满感情、让人潸然泪下的文字,感觉到丈夫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君子。后来他又为崔老师的孩子工作的事奔走并得到圆满解决。经过几年的精心筹备,多次奔走于印刷厂、出版社、资助人,最近,他又帮助编辑出版了崔老师毕生心血的篆刻集。如果崔老师地下有灵,一定会因为有这样一位朋友感到欣慰!<br></b><b> 在他眼里,没有高低贵贱,对待每个人都是以诚相待。他和我们楼下的门卫都相处得很好。这个门卫得病的时候,他还亲自到医院去看他。无论是谁,他能办到的,有求必应。他会放下自己的家事,全力以赴地把朋友的事摆在第一位。<br></b><b> 有的他过去帮助过的人,如今在社会上地位高了,冷落了他,他也毫不在意,一笑而过,而别人在需要他的时候,他又义无反顾地帮他。</b></h1> <h1><b>  他做事也是一丝不苟的。学校创办了一个文学刊物,叫《屐痕》。他是主编,无论是封面还是里面的插图、版样设计,都经过他精心的编排,里面的文章也很丰富多彩,得到了老师们一致的好评,给那一界的学生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br></b><b> 近几年,他又编辑了《赤峰书法》。封面、版式设计,里面的文章、摄影,都是出于他一人之手。甚至每期文章需要采访的人物,都要身体力行。紧接着是一次次的跑印刷厂,印成了再发送给各地区的书协机构。总是忙得焦头烂额。我调侃他说“这本刊物你登了那么多人名,实际是你一个人在折腾啊。”一年要办四期,辛苦是自然的,他有这个能力做好这件事,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2009年,他终于把十多年积累的散文裒辑成书。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止水集》。</b></h1> <h1><b>  单位的工作繁忙、伺候卧床的父母、办刊物,有时还有各种社会活动,每天晚上还要看书到深夜,也替他担心。看着他过早光秃的头顶和消瘦的身体,强迫他多休息,答应的挺好,照样还是我行我素,我也无可奈何,只能尽力不让他干家务活。<br></b><b> 他的性格是开朗、豪放的,有时单纯得像个孩子。在他眼里,没有阴暗的东西,无论遭遇什么,心境都一如平常,从没在他嘴里听到过任何难听的话。<br></b><b> 我们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恋爱,也没有经历过蚀骨穿心的感情历程,只是在相互尊敬、相互认可中度过了二十年的光阴。说他是我的丈夫,其实他更是我的兄长和老师,他教我写书法、太极拳,我写的每一篇文章他都是第一个读者.我则负责全部的家务。一路走来,感觉我们都很累,真的渴望将来能够过一段诗书相伴、琴瑟和谐,每日携手劳作的生活。</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