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西风的美篇

马先堂

<h3>这是太行山东南端的受到人民日报点赞的我县挂壁公路锡崖沟村的大红崖峽谷。对面就是河南省。计划投资二亿元开发。目前该村仅农多乐170余个,每户年收入10万元。</h3> <h3>这是我县的一个十三级宝塔,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下面这个文字是说明。仔细看哟,有神话故事。抗日,解放战争中这是八路军战地后方医院。我父亲打焦作市挂彩曾在这里养伤。我在这里己经是思绪万千了。</h3><h3><br></h3><h3><br></h3> <h3>点开细看。</h3> <h3>这是座落在我县东南山沟里的一个座古寺,叫都会府。创:建年代不祥。属明清建筑。</h3> <h3>这是文革产物。这里的人民完美地保存下来了,现在正在维修。历史吗,好在是人民写的。谁能彻底否定。</h3> <h3>这是一个个体老板在一个大镇高山处创修的一进三寺院,第一院首建太行毛主席纪念堂。左有周总理右有总司令。毛主席安然在中。有谁不肃然起敬呢?</h3> <h3>这是我县一个乡村里的天主教堂,传说为八国联军进京后的对外赔款后英国人创建。:该村三千余人有一千八百人入天主教。文革中停止活动,开放后愈速发展,这个村很难领导。</h3> <h3>这是他们在维修天主教堂,挺漂亮的,下乡期间,我们进去看,他们不反对。拉住你的手就讲天主真主。</h3> <h3>你看他们多么彩旗沿街满挂,教会标语醒目靓丽,不看标语你想这是什么节日在庆祝,殊不知是天主教要开堂会。这个村真有个意思。</h3><h3><br></h3> <h3>这是我县西部一个大镇上留着文革中创建的大舞台,毛泽东思想统领导着祖国的每个角落。五十年了,人们还是这样地崇拜敬仰毛主席,这说明了什么?</h3><h3><br></h3> <h3>这是在一个西部农村看到的古宅房,你看山墙上的砖雕哪叫挂山,房角下的墀头正反两面,这在陵川不多见。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古村落,也是全国历史名村,叫积善。</h3> <h3>这是我县的一座唐代龙岩寺,属国家一级保护寺院。过去破烂,现已修复。你看到的是大殿的正面左方出檐昂斗栱,进深5米,全县独一。</h3> <h3>这是在历史文化古村民宅中的一个佛龛。在陵川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乡村院落中都有这个佛龛,只是雕刻不一。我们都叫为天地圪台,里面敬天地老爷。通常是写一副对联,天高悬日月,地厚载山川,头脑是天地之主。</h3> <h3>这是在一个乡村山沟里的摩崖石上一个佛龛,大约为唐代,佛龛见方1.3米,里面雕刻佛像九尊,椐说为三佛六弟子。雕塑栩栩如生,只可惜近村有一疯婆子不知在什么时候捣毁脸部,致使佛像残缺。现在发现已是很晚。无奈啊,。</h3> <h3>这是庙宇l的垫柱石,一般称为石鼓座,不是木柱短,而是保护木柱与地面的接触损坏,再者美观,彰显石刻工艺,上有莲花辩,中有虎像,这就增加了人们的观赏。</h3> <h3>这是一农村仅存的一整套传统农耕役惧,门里有铁铡一口,外有草蒌一个,牛犁一个,耢一个,牛车辕一个,铁车轮一个。去看之日想套牛犁地,殊不知牛见人多硬不上套,使很多年轻人叹息。</h3><h3><br></h3> <h3>就是牛屋了。有槽有草。当人们早以步入机械化时代,这里还有人舍不掉传统农耕,也是算是骑着毛驴赏花观月吧。</h3> <h3>石碾你可能知道,下面那个大轮子石槽统称为硙,硙也是磨粮食,一般用牲口拉,人推不动。碾的推广取代了硙。不知道吧,长长见识。你看到的是一个整合在一起的,其实各是个。</h3> <h3>这是在古庙上的一个砖雕墀头,为人物戏到造形。我县这种墀头很多,当然是在古村落才有。我的故乡石井村是古村,豪宅连成片,石雕砖雕木雕尽善尽美。</h3> <h3>这也是一种佛龛。农村叫天地坑台。</h3> <h3>这是在一个农村庙墙上拍下的一个很有欣赏的艺术字。小僧拜观音。真有神来之笔啊。</h3> <h3>这是我县六泉乡阁河景观,岸边露天铁锅美食,围坐而食,另有情趣。食者坦然,游者悠然,徽风拂面,十分享受,难得一去。</h3> <h3>这是在一个山区村的地道里拐弯处。地道高1米8.长5000米,七股八叉,围饶全村,通往几大院落。下去走走,:真象到了河北地道战。</h3> <h3>地道有通风口,有电灯。这个村计划打造地道旅游区。地上地下文化成熟后对外开放。是一个乡村经济振兴的好项目,建设农林文旅康养前景不错。</h3> <h3>这是一个地道通风口。一般出口在地面较不易看到的地方。</h3><h3><br></h3><h3><br></h3><h3><br></h3> <h3>这是在一山村发现的一棵香椿树。真想不到,还有这么大的香树,年产多少香椿啊,真是棵摇钱树。</h3><h3><br></h3> <h3>素有陵川小江南的马圪当乡,与河南辉县为邻,水源丰富,海拔极低,气候炎热,一年二收获:。这里有大型水库,水上乐园.农家乐,渡假村,别墅。这是我们坐气艇在玩。</h3><h3><br></h3> <h3>坐游是一种享受,不如亲自游一圈,。这是我体育强项,十年未到此一游了,今年如愿以偿。老了,老人不发少年狂啊。今后注意吧,</h3> <h3>这是在我家我女儿给她女儿做生日。真也难理解,父母没能忘给女儿过生日,可女儿却往往记不准父母过生日。可怜天下父母心啊。</h3> <h3>前面这个缘裤女人是我的。小巧玲珑吧,也还乖巧。喜欢唱红歌,随她去吧。</h3> <h3>这是我们几人在探究进村古道。这个古道与万里茶道相关,走进去就是我的故乡石井村。对故乡我总是割舍不开,魂牵梦萦,这份乡愁尽在我的故乡掠影一书中。</h3> <h3>这是我的第二故居,县城东关小康区。房不大=层小楼,共二百四十个平方,前后院,南北通透,东西随走,出入方便。园清居秀算是清贫一些吧,百姓人家足以消闲。别笑话啊。</h3> <h3>这是我孙女,右。她为高一。俏皮捣乱,学习平平。说多了不听,由她去吧,我说了,花钱我出,学绩你拿。各尽其职。</h3> <h3>这是古庙外墙根基上的石雕整整一圈,我是拍照一个精彩的二龙戏珠。房上碑上石雕很多,在根基石上雕刻为数不多。这也是在一个古村落所见。如想看好,可到陵川浙水。</h3> <h3>这是一院内正房与偏房的墀头。修房盖屋为娶妻生子,一切皆为喜庆。</h3><h3><br></h3><h3><br></h3> <h3>这是双层墀头。彰显富贵豪宅。砖雕不错,但为清末时期。</h3> <h3>这也是房墀头的一种,多为戏曲人物,亦有动物花卉。这就是一个吉祥雕物。你看不是象鼻吗,象谐音祥。吉祥如意。</h3> <h3>这是古木刻神龛,内放家族祖先牌位。这样的宝贵器具只有名门望族:家庭才有。古今一样。</h3> <h3>这是在下乡期间一个古村中的山墙忠字。这是文革产物,不过这么大的忠字在村十几处为全县独有。也算是历史的见记吧</h3> <h3>这是在我县西北山村的一座古楼,俗称窟楼。南北开十间,高三层15米。前墙厚五尺,二层有券,上下贯通。据说是明代北京宛平县令故乡人所修,光宗耀祖。称谓窟楼十三院。快去看看吧。窗坑台上睡人。美着哩。</h3><h3><br></h3> <h3>这是一个山村火灶,只有东部山区有,现在很少了。一火两锅做出的饭很香。特别是油炸,纯肉特别好吃。不防去东山试尝。夏天最适宜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