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大洋去看你(上)

Susie

<h3>2019.8.7农历七夕,我和雨亭从青岛流亭机场乘南航航班经武汉转机前往纽约看望儿子。飞机虽远未升到最大飞行高度,可往下看去,马路和汽车已经像是袖珍玩具一样了,这是从青岛起飞后几分钟看到的跨海大桥,仿佛一根绳索漂在水面上。</h3> <h3>这是红岛附近的绿地。平时在地面上没觉得规划这么整齐,可从空中看下去,无论建筑还是田野都整齐划一,地面上的阡陌红尘渐渐远去,自己仿佛上帝似的俯视着万物,顿时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看来事务缠身时偶尔出游一次,关掉手机,切断和俗世的联系,坐在飞机上闭目养神或凭窗远眺,绝对是一种心灵的放松。</h3> <h3>从青岛飞行50分钟左右,只见下面云花朵朵怡然自得,墨绿色的山野中一条黄色的缎带蜿蜒曲折,不知道是黄河还是大运河。</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晚上8:30从武汉机场起飞经过14个半小时的飞行,到纽约机场的时间是7号晚上11点钟,离8号早晨6点还有7个小时,意味着我们今天有21个半小时是在黑夜中度过的。半路上和乘务员聊天,他说我们飞到北极上空时有可能天还未黑,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极光,为此我不断地往左侧窗口观望,除了一抹淡红色的疑似落日余晖外,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绿色极光。刚坐上飞机前3-4个小时,我感觉腿和屁股及全身都不舒服,不禁发愁这漫漫长路如何度过,后来睡了一觉,醒来感觉轻松多了。看了一场电影又睡了一大觉,醒来已是北京时间早晨8点多钟,吃顿早餐后一会儿就该降落了,行程比预想的要容易一些。</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到机场后先按B1/B2签证的指示在机器上办理电子版的入境信息,代替了原来在飞机上就要填写的纸质的入境单。打印出来入境信息后过海关,只问了一句准备待多少天就放行了。出海关后取行李直接出机场,没有检查的连行李票都没人看。</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从机场Terminal 4 坐Airtrain到Fedral circle 站,打电话让Fivetown酒店来接,从Federal circle站出门右转穿过一个带棚顶的走廊来到马路边,看见很多酒店的接站巴士。等了3-5分钟宾馆的车就来了。</h3> <h3>宾馆的空调,开着有噪音,没想到关了之后噪音更大(外面的声音),所以还是一直开着吧。</h3> <h3>宾馆简单的早餐,只有简单的几种面包和小包的果酱,果汁和牛奶都是冰的,热饮料是咖啡,罕见的是竟然供应白开水(hot water),我喝了一杯白开水暖暖胃然后才敢吃凉面包了。</h3> <h3>这就是我们住的机场附近的宾馆,门口的车就是专门接送旅客到机场的。现在便宜155美元一晚上,以前艾可来住时200多美元一晚上,换成人民币的话在国内能住5星级酒店了,真切感觉到在美国200美元的酒店和国内200元的酒店是一个级别的。</h3> <h3>8号早晨10:30坐酒店的车到机场Federal circle站,乘Airtrain红线到Jamaica站转乘地铁E线到42St/Port authority(共11站),全程1个半小时。地铁站内没有空调,热哄哄的,设施也破败老旧,和国内新修的地铁没法比。地铁里面的空调又很冷,几站过后我就不得不披上围巾御寒,一会儿热一会儿冷的,能不感冒就万幸了。</h3> <h3>在Airtrain出口处买了张9刀(加上卡费1刀共10刀)的Mastercard(地铁乘车卡),Airtrain一次5刀(相当于机场轻轨),地铁一次2.75刀,进入地铁时刷卡扣费,不管远近一律2.75美元,出站时不用刷卡直接出来即可。从机场到位于曼哈顿的汽车站总共7.75刀,比打的或坐大巴(19刀)便宜的多。</h3> <h3>出来地铁站不用上楼就是灰狗车站,我们要坐Grey hound的长途客车到Ithaca。小店里买瓶水,3.69刀,591ml.</h3> <h3>离坐车还有两个多小时,我们在车站大楼里吃了顿意大利饭(两块披萨和一瓶可乐而已),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走到Street level出去看看天,因为从机场到汽车站一直都是在地下或室内,长时间不见天日感觉不爽,我出去围着汽车站大楼转了一圈,终于在北楼西边门口看到了车站大楼的正式门牌。</h3> <h3>我们是在网上买的车票,在国内就把票打印出来了,在车站问了个人,说在22号门上车。美国的汽车票上没有座号,上车后随便坐,所以想要坐个理想位子的话就得早排队,离开车还有一个小时呢就有人陆续排队了,从排队等着上车的人群中可以对美国的人口构成了解个大概,白的,黑的,土黄(墨西哥 印度等国人)和黄皮肤的我们,满眼杂乱,一如纽约的街头给人乱哄哄的感觉。车子穿过哈德逊河隧道,离开了曼哈顿区,路上的车辆立马少了不少,路边的建筑也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变成了两三层别墅的美国“村景”,路两边的树木高低不平,野草丛生,一派原生态风光。出城后一直往西北方向走,农村也慢慢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茂密的森林和高低起伏的山峦,蓝天白云下绿油油的丘陵一望无际,令人心旷神怡,好一派田园风光!</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山里的天气变化无常,刚才还晴天丽日,突然一阵狂风暴雨,天色阴暗,怕艾可学校那边也是如此大雨,让他不要去接我们了,结果他说他们那边还有太阳。果然我们往前走了一段,也雨过天晴了,司机把车停在一个服务区,有汉堡王和小超市,雨亭看这里的可乐便宜(1.99/瓶,3.3/两瓶),于是就买了两瓶(中午在纽约汽车站的小饭店里一瓶就要3.89刀)。</h3> <h3>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下车后阵阵寒意,仿佛时光快进,一下子从盛夏到了深秋。我穿着短袖冻的受不了,赶紧上车暖和一下。</h3> <h3>在美国发现很多树下空地上都铺满了或黑或红的碎木片,黑色的是木炭,红色的不知是怎么处理的,除了美观和防止扬尘,估计还有杀虫作用?青岛中山公园里也有一片树下铺着类似木炭。</h3> <h3>8号下午7:50左右,汽车终于到了伊萨卡Ithaca小镇,雨亭和司机正在卸行李时,突然一个人扑到我身上从后面抱住了我的脖子,惊恐间猛回头见是艾可,随又紧紧拥抱了他,我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怎么还没理发!”,他只是傻笑,用手捋了一下凌乱的头发。他是坐公交车来的,公交站就在我们下车的大巴后面,艾可也是刚到。正好有32路车在站上等着,我们于是坐车前往学校。大概7-8站地,20分钟左右,我们到了校园,看到了我早已在家长群中熟悉了的校内建筑,感觉熟悉又陌生。</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8点多了,天还未完全黑下来,西边的落日余晖和远处的山峦及湖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h3> <h3>拉着行李下了斜坡,穿过西校区的一战纪念堂和几栋学生宿舍,经过一栋兄弟会的白色小楼,就到了艾可租住的公寓了。放下行李后我们跟着艾可步行15分钟左右到college town吃饭,选了一家日本餐馆,艾可已吃过晚饭,我和雨亭分别点了乌冬面和拉面并要了一份蔬菜沙拉,合计33刀多,付款时给了40刀,没让找零,多出的几块钱算是小费了(小费的比例是15-20%,凡是点菜即有服务员给送菜和收盘子的都要付小费,快餐店是自己取食物自己送盘子,不用付小费)。晚上回到公寓,工作到一点左右,有了睡意,赶紧睡觉,大概两个小时后就又醒了,像是在国内下午睡了个午觉,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h3> <h3>8月9号,反正睡不着觉,起来开始给艾可洗衣服,他平时连袜子裤头都是用洗衣机洗的,我总觉得洗不干净,而且他箱子里脏净衣服混放,感觉所有的衣服都不干净了,所以我决定全部手洗一遍。到10点来钟,觉得饿了,我和雨亭出去吃饭,艾可建议我们去statler酒店下面的快餐厅吃饭,他自己去上班的地方吃饭。</h3> <h3>我点的是三明治加咖啡,雨亭要的冰可乐。三明治很大,我勉强吃完了。回到宿舍,继续给艾可洗衣服。我下午3点左右困劲上来了,睡了一大觉(相当于国内的下半夜,正是深睡的时候),醒来后看到艾可已经下班回来了,雨亭也把所有的衣服洗完了。艾可正好可以帮着去把衣服烘干。</h3> <h3>洗衣房在相邻的楼里地下室。本来准备只烘干就行了,可烘干机没有甩干功能,因为正常情况下都是先洗后烘,而洗衣机是自动甩干的。看了一会儿说明,发现这种洗衣机还没有单独甩干的功能,没办法我们只好再机洗一遍以便于甩干,担心毛衣会洗变形,我把毛衣挑出来直接烘干。一个小时烘干程序结束后,毛衣还是湿的,只好把艾可叫回来再次烘干(艾可晚上和同学约好去玩牌了),因为洗衣机操作之前要先扫二维码付款,没下载他们的APP还不能扫码。洗衣一次大概半小时,烘干一次大约一小时,洗、烘一次各收2美元,这里记录下来以防日后遗忘,权当是“科普”一下。这是三台洗衣机。</h3> <h3>这是烘干机,其中两台正在工作。</h3> <h3>这是艾可租住的公寓门口,他住一楼,花丛上面的窗子就是他公寓的客厅窗户。</h3> <h3>这是客厅。我们头天晚上刚来时,沙发上,地上堆满了东西,尤其是他睡觉的屋里,床上、桌上及地上,到处满满的,真像天女散花一样,让人不忍直视,也无处下脚。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画面,就不拍照留念了。</h3> <h3>这是餐厅,和桌子对着的门里就是厨房。有煤气和前任房东留下的锅碗瓢盆,可惜艾可不善厨艺,从来没动过厨房里的东西。</h3> <h3>这是艾可住的屋,经过我们一天的收拾整理,现在已经还原到初始状态了。</h3> <h3>这是另一间屋,屋主放假回家了,东西也全搬走,我和王雨亭正好住在这里。</h3> <h3>这是热水器,随时可供热水。</h3> <h3>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我以为是空调开关,把旋钮拧到了舒适区,后来到窗口去关窗,腿部感觉非常热像火烤似的,才发现暖气片很烫,原来那是暖气的开关啊。</h3> <h3>今天是8月10号,艾可的房子租期到了,早晨9点多钟有人来敲门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搬走,我们说大概2个小时,他说那就中午12点吧,到时候他来验房交钥匙。艾可和老爸两人分两趟把艾可的行李送到徐泽邦的宿舍,中午12点过了还没人来收房,我们又等了一会,见没人来,就从楼上叫了个老外(也是租房公司的人)把钥匙给他就算完了。外面蓝天白云,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比在屋里舒服多了。等艾可去还书的功夫,我在学生活动中心楼门口照了张像。</h3> <h3>这是钟楼附近的教堂,大门紧闭却是可以随便进出的。</h3> <h3>教堂里面巨大的管风琴,要不是艾可说,我还以为是一座塔楼呢!</h3> <h3>艾可用Uber叫了辆车,把我们从校园拉到了镇上的速8酒店(7.75刀,外加1刀的小费,小费可付可不付,和国内的打赏差不多),放下行李后,我们步行到镇中心,也是我们第一次下长途车的地方。本想在附近车票代售点买好过几天回纽约的车票,可他们周末不开门。随后艾可领我们去到附近平行的一条街上,看起来和台东步行街似的,只是行人要少很多,更显休闲和幽静。</h3> <h3>周末尚且如此安静,平时肯定更是门可罗雀了,不知道街边的商店能否挣出租金来:-). 据说Ithaca小镇只有4万人,其中一半人是和康奈尔大学有关的。可以说是一所大学养活了一座城。</h3> <h3>街边的绿化植物,看起来很像地瓜叶子,用识花君一查果然是红薯。</h3> <h3>8月11号是周日,我们早餐后坐公交车去校园(1.5刀/人),公交车是穿过校园的,我们在钟楼附近的站下车。这个钟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学校的最高点。</h3> <h3>艾可领我们去了钟楼附近的天主教堂,本想看他们的管风琴演奏。进去后有人在门口给了我们一本圣经和今天的讲义,牧师在台上讲道,我基本听不懂,后来就是募捐,艾可说我们不信教的不用捐款。看他们没有演奏管风琴的意思,我们就先出来了。</h3> <h3>钟楼附近康奈尔商场附近叫做Ho plaza,地面上用个铜牌写着何字,英文是4个何姓毕业生,估计是一个家族不同时代的4辈毕业生为母校捐了不少钱,所以才得以留名于此。</h3> <h3>钟楼右边是著名的Uris图书馆。</h3> <h3>这是钟楼北边的楼,说是校园里最古老的教学楼之一,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看起来都还很新。这栋楼和钟楼是McGraw父女捐赠的。目前该楼是历史学教学楼。</h3> <h3>学校创始人Ezra Cornell的雕像,学校即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h3> <h3>墙面上爬满了常春藤,或许这就是常春藤联盟的由来吧。</h3> <h3>建筑专业的教室。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康奈尔大学建筑专业的硕士毕业生。</h3> <h3>北校区的一个兄弟会的小楼。</h3> <h3>这个红色的城堡似的建筑是艾可二、三年级时的宿舍楼。</h3> <h3>这个楼是艾可大一时的宿舍楼,左侧尖顶下4楼的窗子即是艾可的宿舍。</h3> <h3>艾可大一时的宿舍楼下在中间部分 叫 Court hall</h3> <h3>这种蓝色的灯泡是报警灯,一旦有危险发生,只需要按一下灯杆下部的按钮,学校保安部门即能知道具体的位置(都是联网的),可以立即出警查看情况,我看到校园的很多僻静地方都有报警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们的安全。</h3> <h3>中午的天空,虽然有点晒,但不潮湿,树荫下比较凉快。不像青岛似的夏天总是让人感觉粘糊糊的。</h3> <h3>艾可领我们去北校区食堂吃饭。这是他经常去的一家餐厅。自助餐性质,每人含税11刀左右,比外面便宜。食堂挺干净的,样数比较多,大多数是西餐(披萨、烤肉,鸡块等),我这几天对西餐已经有点反胃了,本来很喜欢喝的奶油浓汤现在闻到就觉得腻歪,没想到他们做的蛋花汤反倒咸鲜可口,味道远比外观丰富。我喝了两碗蛋花汤,才找到了一点在家里喝咸汤的感觉。这是生菜色拉区。</h3> <h3>这是饮料区。</h3> <h3>水果区。</h3> <h3>热菜区。</h3> <h3>披萨区。</h3> <h3>热菜区</h3> <h3>这种清水一样的蛋汤是我觉得最对味的一种食物了。</h3> <h3>假期里食堂比较空,有些柜台没有开放。</h3> <h3>北校园的新生宿舍楼。</h3> <h3>北校园的女生楼。</h3> <h3>艾可的宿舍楼远看更漂亮些,像红色的城堡一样。</h3> <h3>午饭后,我们去学校的植物园参观。沿着Beebe湖的北岸小道步行大约20分钟,来到了植物园的访客接待中心。坐下休息了一下,接着去看外面的花花草草。</h3> <h3>这是我们在街头绿化中常见的矮牵牛花。</h3> <h3>虽然每种花草都有铭牌,可依然看不懂这些学名。</h3> <h3>每把椅子上都有铭牌,有些是后面的学生为纪念前面的学长,有些是子女们纪念长辈,他们出资捐赠学校,学校制作铭牌以示感谢,被纪念的人都是康奈尔校友,他们这种薪火相传的方式让学校的凝聚力越来越大,也影响着后面的学生将来要为母校出力。</h3> <h3>植物园非常大,有山丘有池塘,除了各种花卉,绝大部分地区是树木,分门别类,有的片区是硬壳树林Nut trees(如榛子、核桃和栗子数),有的片区是长青园(如松柏等),有灌木丛区也有沼泽地,水生植物等等,目光所及之处无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该校的农学专业全美第一,这些植物在专家们的养护下生长得格外健壮。</h3> <h3>这片植物园步行将近两个小时才大概转了一圈。</h3> <h3>8月12号 从理发开始。18美元不吹干,吹风的话加5美元。</h3> <h3>理发后艾可带我们继续参观校园和教室。这是地质大楼。</h3> <h3>庄臣商学院</h3> <h3>爷俩在树荫下稍事休息。</h3> <h3>这是酒管学院的教室。</h3> <h3>这是棒球场,左边是比尔盖茨夫妇捐赠的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大楼。</h3> <h3>这是学校的体育场,也是每年举办毕业典礼的地方。</h3> <h3>学校的吉祥物 — 小黑熊。</h3> <h3>Trillium食堂,艾可平时上课时多在这里吃饭。现在是假期 人不多。</h3> <h3>饭后继续参观校园,这是农学院的大楼。著名学长胡适先生开始时就是农学院的学生,因为本人对论100多种苹果的不同实在不敢兴趣,二年级时转入文学院学习。台湾领导人李登辉也是这里农学院的毕业生,他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直至被蒋经国发现并赏识才逐步步入政坛。</h3> <h3>大楼里面的大厅有很多沙发和桌子,和宾馆的大堂差不多,有些学生在学习也有的在睡觉,从这里的装饰和摆设可以看出农学院比较阔绰。</h3> <h3>公厕和宾馆的厕所马桶盖都是前面缺一块,可能这样更符合人体工学?</h3> <h3>校园里碰到好几波访校的家长和学生,这些都是康村潜在的未来的金主。</h3> <h3>数学系图书馆内摆放的各种数学模型。</h3> <h3>以前校长的住所。</h3> <h3>照相时来的老师正好是艾可以前的数学老师。</h3> <h3>空间科学学院里摆放的他们参与设计和制作的火星探测车。</h3> <h3>这是物理化学科研楼里面的大厅。艾可就是在这栋楼的负一层实验室里实习。</h3> <h3>一篇美篇文章里面可以加5个视频,这篇文章中还没有视频,就加两段艾可弹琴的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