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海归来已经半月有余,一直不敢动笔记录行程。我知道,仅凭拙笔想用寥寥数千字的美篇描述一座城市,是件不明智的事情。</h3><h3>何况,这座城市是魔都上海。</h3><h3>上海太大了!大到所有的结论都不成定论,所有的意见都成了偏见。</h3><h3>然而又何妨,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h3><h3>我所记录的,只是我眼中的上海。</h3> <h3>7月24日早上8点半,我们从嘉兴南站出发,乘坐高铁前往上海。</h3><h3>嘉兴这两年划入了上海发展都市圈,因为它距离上海很近,才半个小时的车程。</h3><h3>车子很快抵达上海虹桥南站,不用出高铁站,我们直接站内换乘地铁2号线,去往静安寺打卡。</h3><h3>帆为我们筹划已久的上海之旅,从此开启。</h3><h3><br></h3><h3>为了方便我们在上海市内自由出行,动身前一天晚上,帆指导我们手机下载了Metro大都会app,并与个人支付宝账户关联。</h3><h3>有了这个神器,无需购票,就可在上海任何地铁站随心刷码自由出入。这种出行方式,不仅方便快捷易操作,最突出的优点是便宜。</h3><h3>那天,我们上午从高铁虹桥南站出发,在上海各路景点游玩。一天下来,在地铁站进进出出换乘了好几号线路,直到晚上在上海南站乘火车返回。最后,支付宝账单显示每个人的市内交通费仅14元!!这个数额,可以说便宜得惊人!!因为这,让我对上海的第一感受就是出行确实太方便了!</h3><h3><br></h3> <h3>出了静安区地铁站,我们抵达此行第一处打卡点:静安寺。</h3><h3>之所以选择这里出站,并不是因为我们要去静安寺求神拜佛,而是因为它离我们即将要去参观的钟书阁和张爱玲故居很近。</h3><h3><br></h3><h3>静安寺位于于上海市静安区,闹中取静。</h3><h3>寺院建筑群金碧辉煌,宏伟壮观,整个庙宇呈前寺后塔的格局。</h3><h3>它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静安区亦由静安寺而闻名于世。</h3><h3><br></h3><h3>(网络盗图:静安寺胜景)</h3> <h3>我们没有进寺参观,只在正门口拍照留念。</h3><h3>“愿祈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h3><h3>这偈语,通俗易懂且富有深意。</h3> <h3>
对于静安寺,我唯一的印象就是曾在电视上看过新年祈福敲钟。</h3><h3>每到跨年之夜,静安寺洪亮深远的新年钟声就会响彻魔都上空。“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悠远深沉的钟声,为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人们祈求幸福、平安。</h3><h3><br></h3><h3>上海这座城市太匆忙了,行人来去皆步履匆匆,难得清闲。在这里,闲就意味着临阵脱逃。
静安寺坐落于上海闹市中,方便慰藉尘世众生疲惫的心灵。那写字楼里的精英们远远望见静安寺巨大的金顶,耀眼如白日焰火。</h3><h3>我想:上海人终是入世的。纵然有千般不顺,万般烦恼,还是贪恋这万丈红尘。</h3><h3>舍不得,放不下……<br></h3><h3><br></h3> <h3>上海之行第二站:钟书阁芮欧店。</h3><h3>和南京先锋书店一样,钟书阁是申城引人注目的文化地标,获誉“上海最美书店”。</h3><h3>芮欧百货位于上海市中心静安区一个繁忙的充斥着穿行与驻停的街角,钟书阁芮欧店就在芮欧百货4楼的端头。</h3><h3>出了电梯,远远望去,木质店招高悬门楣,上书繁体“钟书阁”三个大字。门面清一色全字幕玻璃幕墙。隐约可见其中干净整洁,灰白色调和谐晕染,安静的光晕透过字幕墙的空隙传递出来。</h3><h3>那成架上万册图书,静等钟情书籍的人们走近,走进……</h3> <h3>百度云:这家位于芮欧百货内的钟书阁,是上海几家钟书阁里较新的一家。</h3><h3>作为上海最美书店系列的钟书阁,这里的装饰更为新奇、现代化。 </h3><h3>内部书籍很多,摆放得井井有条。明亮的厅堂和充满书香气息的复古色阅读区,都使得这里成为人们最喜欢的书店之一。<br></h3> <h3>做旧的书柜上,满满的都是书。</h3><h3>天花板都是镜面装饰。</h3><h3>相比其他书店,这儿空间略显局促。</h3><h3>读者席地而坐,那种专心让人羡慕。</h3><h3>随手拿起一本书,慢慢翻阅,</h3><h3>时间在一分一秒不知不觉间流逝,</h3><h3>内心始终欢愉充实。</h3> <h3>红尘俗世,向来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诱惑。</h3><h3>尤其是上海这样“红尘中一二等风流富贵之地”,更是充斥着太多的欲望与无奈。</h3><h3>纠缠沉浮在魔都的人,渴望能有一个安静场所,让自己疲惫的身心得到抚慰!</h3><h3>钟书阁,无疑可以满足人们内心这种渴望。闲暇之时,于此处静静阅读,可以安放人们躁动的灵魂,找到内心的诗与远方。<br></h3> <h3>这里是位于静安区常德路195号的常德公寓。原名爱林登公寓,始建于1933年,建成于1936年。现代女作家张爱玲曾在这座公寓里生活了六年多时间,故称“张爱玲旧居”。</h3><h3><br></h3><h3></h3><h3>和钟书阁一样,这是帆之前在做上海旅行攻略时特地为我选的打卡点。她知道身为一枚资深文青的我,曾一度迷恋张爱玲的文字,就像如今我迷恋雪小禅散文一样。</h3><h3><br></h3><h3>如今,偌大庭院寂寥无人,绿植苍翠欲滴,桌椅虚席以待。</h3><h3>数十年前,就是在这里,张爱玲完成了她一生中最主要的几部小说《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封锁》等的创作。</h3><h3>如果不是有心慕名而来,谁能想到这里曾经住着当年的“上海十里洋场”最有文学才华的女作家张爱玲。</h3> <h3>坐在庭院中的藤椅上小憩,我环顾四周,见院墙上画着张爱玲小说集《传奇》部分人物手绘稿。</h3><h3>最旁边绘着张爱玲的肖像:一袭高领旗袍,微微昂首,侧目。眼神中透着盛名之时张特有的孤傲和清高。据说,这是张爱玲最具特色的一张相片。</h3> <h3>这是“她的城”,记录了张爱玲一生的主要居所。</h3><h3>在不同时期的住所,她遇到了形形色色不同的人。</h3><h3>坎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与众不同的文坛才女张爱玲。</h3> <h3>让我们重温张爱玲传记,一起回顾她传奇而又悲情的一生。</h3><h3>张爱玲,中国现代女作家,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家世显赫,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的孙女。
张爱玲6岁入私塾读书,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开始写小说。8岁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小小年纪,才华开始显现。10岁时父母离婚,张爱玲随父生活。父亲再婚后,后母对她并不好,父亲也是对其动辄打骂。在她17岁那年,她逃离了父亲和后母所在的张家,投奔母亲。然而,投奔母亲后,并没有好到哪儿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难堪。后来,母亲又弃她远走欧洲。为求生存,张爱玲开始写文发表,赚取稿费为生。稍安稳后,她便写起了小说。没多久,她写的《沉香屑》一面世,便震惊上海。接着,张爱玲又撰写了《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代表作。短短两年里,她便红透了整个中国。
1943年,23岁的张爱玲认识了反动文人胡兰成,他对张爱玲发起了疯狂的追求。没多久,她就沦陷在胡兰成甜言蜜语的情话里。最终,她不管政治观念和世俗的价值观,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这个汉奸。
遇见胡兰成,于张爱玲,是缘也是劫。一向恃才傲物的张爱玲在胡兰成面前,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她对爱情生活的期望;“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是她对爱人的包容。
但是,婚后才短短一年多,胡兰成就背弃了承诺,于流亡途中爱上了别人。张爱玲历经磨难,寻到丈夫时却见他与别人你侬我侬。最终,张爱玲一个人决绝地离开。此后,与胡兰成恩断义绝。
新中国成立后,张爱玲去了香港。后辗转又去了美国,认识了赖雅,一个大她30岁的不知名的作家,并与他结婚。两个人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直到赖雅去世。也许赖雅才是她漂泊生活中的现世安稳,在与赖雅生活的十几年里,张爱玲迎来了人生第二个写作高峰。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区公寓内去世。7天后才被人发现,享年75岁。</h3><h3>
张爱玲曾说:“人的一生注定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胡兰成和赖雅,就是张爱玲注定要遇到的两个人。
有人说:张爱玲的一生都在为自己而活,她的每一个选择都很任性,但每一个选择都忠于她自己的灵魂。</h3><h3>她的人生是一种极致——自由和尊严的极致。<br></h3> <h3>这里是千彩书坊,位于常德公寓张爱玲故居的一楼。</h3><h3>利用常德公寓的特殊地位,千彩书坊坚持以张爱玲作品为重点,经营主题与名人故居的文化氛围万分契合,真正实现了“小而美”“小而精”。
千彩书坊采用时下流行的‘书+咖啡’的运营模式,是“有咖啡香的书店”。而“名人基因”,更是此书店与生俱来的优势。</h3><h3>通过读书氛围的营造,让进店的客人慢下来生活,静下来阅读。</h3><h3>正如店招上所写——</h3><h3>“读书是我的生活方式。”</h3> <h3>推开院墙角落里的一扇窄门,就进了千彩书坊。墙上一幅张爱玲的油画像和整面书墙,道出了书店的主题与特色。</h3><h3>红棕色的老式桌椅、泛黄的碎花壁纸,吧台上播放着《天涯歌女》的老式留声机。</h3><h3>书架上,满满陈列着的,是包括张爱玲在内的一众女性文学作品。《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几本经典之作已被翻得发旧泛黄。<br></h3> <h3>书坊设有张爱玲作品和传记的专柜、中国最美的书专柜。这儿,可以买到别处难得一见的书籍。上海城市文脉以及众多华人女作家的相关图书,也是推荐重点。</h3><h3>墙上还特别展示了张爱玲较为少见的照片以及《小团圆》的手稿等等。<br></h3> <h3>离开张爱玲故居,我们步行前往最近的地铁口。下一站,我们将参观上海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h3><h3>马路上行人稀少,天空不见了太阳。远处有隆隆雷声传来,似乎要下雨了。</h3><h3>天气异常闷热,偶有热风吹过,梧桐叶散落了一地。</h3> <h3>出了地铁,在南京西路上步行不多远,就到了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h3><h3>它坐落在兴业太古汇南京西路商圈,远远就能看到的圆形歌剧院建筑。</h3> <h3>据帆介绍:这是全球最大的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拥有整整2层楼,面积达到2700㎡。<br></h3> <h3>咖啡师们现场烘培咖啡。</h3> <h3>休息区,有客人在品咖啡。</h3> <h3>这里是年轻人向往的休闲圣地。</h3><h3>如果不是帆极力推荐,我是不会到这里打卡的。</h3><h3>因为不懂咖啡,平常也很少喝咖啡。相较于咖啡,我还是喜欢喝茶。
因此对这个参观点,真的就是走马观花。<br></h3> <h3>但当我们上到二楼,工坊楼梯口这座约二层楼高的金属储蓄铜罐映入眼帘时,我还是忍不住驻足欣赏。<br></h3><h3>只见整个罐体外观装饰有多个中国传统印章和篆刻图案,手工镌刻着星巴克和咖啡的故事。</h3><h3>满满的中国风,精美绝伦。<br></h3><h3>必须承认:这是星巴克咖啡工坊给予我的出乎意料的惊喜。</h3><h3><br></h3> <h3>参观完毕,我们出了星巴克工坊。
一出门,才发现不知何时已经下过雨了。</h3><h3>地面微湿,气温也降了一些。</h3><h3>难得酷暑过后,迎来片刻清凉。<br></h3> <h3>看看时间,临近中午,我们急忙倒地铁,赶往下一处参观点,也是当天唯一一处红色旅游景点——中共一大会址。<br></h3><h3>之前,帆做攻略时,并没有想到去这里。她是在小红书上搜索上海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时,偶尔发现这两处景点,竟然同在这条街上。</h3><h3><br></h3> <h3>这就是中共一大会址,一座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石库门建筑。</h3><h3><br></h3> <h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开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h3><h3>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大会,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br></h3> <h3>对于老上海石库门,我们在影视剧和小说中常能看见。</h3><h3>无论是在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里,还是在张爱玲的《半生缘》《沉香屑》里,旧上海石库门里弄街巷里普通百姓的琐碎生活,都被描写得清晰可见,具体可感。<br></h3><h3><br></h3><h3>然而,最令我和帆心驰神往的还是《麻雀》的作者,谍战剧《旗袍》的编剧,当代作家海飞笔下描写的秋风渡石库门。</h3><h3>此次特地寻访,就因为最近才读了海飞的小说《唐山海》。书中描写了主人公——中共地下党员唐山海,在上海与汪伪特务及日本鬼子斗智斗勇展开的殊死斗争。而石库门,就是唐山海的藏身之所。</h3><h3>“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h3><h3>那天,当我顶风冒雨走在去往石库门的马路上,突然下意识地就吟出了这两句。刚说完,我和帆便相视而笑。因为她也知道,这正是小说中唐山海名字的由来。</h3><h3><br></h3> <h3>这就是典型的老上海石库门。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h3><h3>石库门是大上海社会的一个缩影。在漫长的岁月里,上海市民曾在此辛苦度日,革命者曾在此秘密活动,文人、学者、艺术家曾在此孕育他们的作品。</h3><h3><br></h3> <h3>这是上海新天地的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h3> <h3>博物馆附近的楠书房,古色古香。也是一座典型的石库门建筑。</h3> <h3>上海的老式石库门里弄,洋溢着这个城市最本质最淳朴的气息。它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老上海市民的生活百态和岁月变迁。</h3><h3>时光流逝,石库门隐藏起它曾经优雅繁丽的耀眼光芒和沉淀百年的逼仄风情。但是,这里永不落幕的,是上海普通市民悲欣交集的市井人生。</h3><h3>临别之际,再次回望新天地石库门狭长的里弄街巷,它仍静立在岁月深处,等候像我一样的有缘人执意奔赴。</h3><h3><br></h3> <h3>这个上午,从静安寺到钟书阁,再从常德公寓张爱玲故居,一直到新天地石库门中共一大会址,是已经来过上海两次的帆为我们的上海之行量身定制的特色文化之旅和怀旧之旅。
接下来下午的行程,便是参观再普通不过的上海标志性旅游景点:豫园老街城隍庙,外滩赏东方明珠,南京路逛商业步行街。<br></h3> <h3>从地铁口出站,跟着人流左行大约十分钟左右,我们就到了城隍庙商业街区。</h3><h3><br></h3> <h3>这里的建筑群古色古香,宏伟壮观。</h3><h3>定睛一看,几乎清一色都是中华老字号。</h3><h3>这是老庙黄金银楼。</h3> <h3>老凤祥银楼</h3> <h3>聚宝堂</h3> <h3>上海老饭店</h3> <h3>这是豫园景区著名打卡点:九曲桥,湖心亭。</h3><h3>放眼望去,游客实在太多了!</h3><h3>一向不喜欢凑热闹,既然挤不上桥,索性就站在湖边看看人头。</h3> <h3>在湖边吃完中餐,我们就去福佑路的豫园老街闲逛。</h3><h3>百度介绍:豫园老街,宛如镶嵌于豫园商城中的一朵异花奇葩,一条绚丽彩带。</h3><h3>它位于豫园商城北端,南连闻名遐尔的江南名园“豫园”,北与万商云集的福佑路小商品市场相衔。全长百余米,集聚了三十余家极富中国民族风情的特色商铺,涵盖了居家用品、工艺礼品、喜庆用品和传统特色商品四大板块。</h3><h3>这一圈逛下来,总体感觉如下:商品琳琅满目,游客熙熙攘攘,建筑风格古朴。</h3> <h3>离开豫园,我们步行来到外滩。</h3><h3>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多,天色也渐渐好转,太阳又从云层里钻出来了。</h3><h3>虽然很热,但很庆幸,这个时间点的外滩游人稀少,我们可以尽情欣赏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金融区建筑群,还可以随意拍照。</h3><h3>站在外滩观景台上,对面就是上海曾经的地标——举世闻名的东方明珠塔。在它附近,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高耸入云,已经成为上海的新地标。在阳光的照射下,金色的震旦国际大楼闪闪发光。</h3><h3>在我脚下,黄浦江水浩浩汤汤,向东流淌,日夜不息。滔滔江水,见证了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变迁。</h3> <h3>转过身来,就是著名的外滩西式建筑群,有着"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h3><h3>最著名的建筑有亚细亚大楼,上海总会大楼、上海海关大楼,中国银行大楼……这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特色风格的建筑,虽然都是当初各国各自建造的,但它们非常协调地聚集在浦江沿岸,与江对岸浦东的现代化建筑争相辉映,共同谱写上海的辉煌篇章。</h3><h3>我所处的黄浦江畔这块区域,就是如今魔都上海的核心。它是无数年轻人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理想圣地。所有语言,都无法形容它的奢华和魅力。<br></h3> <h3>离开外滩,我们去往南京路步行街,经过了雄伟壮观的和平饭店。</h3><h3>这是帆年少时,心心念念想去膜拜的圣地。</h3> <h3>上海最热闹繁华的商业区——南京路步行街。</h3> <h3>街上游人熙熙攘攘,来回穿梭。<br></h3><h3>南京路步行街聚集了非常多的时尚店铺和美食城,想要购物或闲逛,来这准没错,吃喝玩乐一应俱全。</h3><h3>这里,时尚运动品牌几乎连成一片,且店铺都比较大、产品齐全。还有各种服装店、眼镜店、钟表店、首饰店、纪念礼品点、点心特产店……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目不暇接。</h3><h3><br></h3> <h3>漫步街头,吸引我目光的从来不是商场里这些琳琅满目的奢侈品。</h3> <h3>反而是街道两旁这些各具特色的建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h3><h3>它们高高矗立,是不说话的艺术品。</h3> <h3>途经乐高公司,这是孩子们的玩具殿堂。我们被帆带着,一起进去参观。</h3><h3>好歹我现在算是幼师,乐高玩具和我的职业或多或少相关。</h3> <h3>巧手搭建的乐高玩具场景,惊艳全场。</h3> <h3>夜幕降临了,街灯渐次亮起来了。</h3><h3>街上依旧人潮涌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h3> <h3>霓虹闪烁的夜上海,名副其实的不夜城。</h3> <h3>上海故事,我最钟爱的丝巾品牌实体店。</h3> <h3>造型别致,灯火通明的上海老字号:永安百货商厦。</h3> <h3>高耸入云的七重天宾馆外墙上的I💕S H标识,与一旁灯火辉煌的永安百货商厦相映生辉。</h3> <h3>那天,徜徉于热闹繁华的步行街上,帆拉着我的手说了这样一番话:“希望若干年后,我能在这些商场里实现最基本的购物自由。”说这话时,她两眼放光,毫不掩饰对眼前这个物欲世界的向往和羡慕。</h3><h3>我笑着告诫她:“不要白日做梦了,这个地方不会属于你”。她一本正经地回怼我道:“你不知道吗,不想往上海奋斗的青年都不算是好青年!”这话说的,我竟然无言以对。</h3><h3>好吧,对于帆这代人来说,通过自身努力,将来融入这个世界或许也未可知。
<br></h3> <h3>临别时,回看灯火阑珊处,上海世茂大厦高耸云霄,永安百货商厦和老凤祥银楼金碧辉煌。</h3><h3>街头市声喧嚣,人潮涌动。</h3><h3>此时此刻,上海这个欲望都市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h3> <h3>此次家人自由出行,没有惊动上海的熟人。尽管我知道,在这座城市里,住着一些山河故人。</h3><h3>他们当中,有我的大学师长、同窗校友、同事同乡,甚至还有童年玩伴。但我心里清楚,他们都和我当下的生活无关。<br></h3><h3>这次我不远千里,风雨兼程来到上海,请允许我尘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过去。不期望在茫茫人海里偶然相遇,说上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h3><h3>他日,若有机会故地重游,即便沪上清风依旧,千言万语也仍是无语。</h3><h3>归根结底,我,之于上海,只是匆匆过客;而他们,早已成为归人。</h3><h3>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h3><h3>再见,上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