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开馆满月日

江杰路

在审美感知和艺术消费领域,乡村有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艺术可以让人们记住乡村生活之美,让人重拾不能割舍的乡愁! 江杰路吕梁写生作品 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开始之前,乡村的历史更悠久,范围更广大。对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来说,乡村是故里、是家园;对出生在城市的人来说,乡村是自然、是桃花源。尽管人口向城市聚集是工业社会的主要趋势,但在审美感知和艺术消费领域,乡村却有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重塑乡村形象,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生活,艺术大有可为。 “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开辟创新,用艺术点亮了乡村,用艺术提升乡村价值魅力。艺术是提升产品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建立以艺术体验感知为导引的产品品牌,用艺术设计包装乡村产品,注入体现地域特色的优秀设计元素,是加大力度促进农村产品品牌设计的有效手段。艺术馆坐落于吕梁市临县三交镇孙家沟古村落,是中国首个窑洞式庄园艺术馆,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是由临县人民政府设立的集展览、创作、培训于一体的公益性艺术馆。走进馆内,200余件笔墨作品酣畅淋漓、大气豪迈,或立意精巧、细致刻画。谢老师带领工作室的画家们,用不同的笔墨语言、不同的表现方式描绘了吕梁一带壮阔雄浑的自然风光和醇厚浓郁的风土民情;表现了吕梁山人民朴素率真的生活态度,用中国画画出了生动鲜活的吕梁故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个字无疑对乡村发展、乡村文化传承提出更高要求。在乡村,家风、习俗、礼仪、邻里、建筑诸此种种,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常见而容易被忽视的文化资源,世间宏阔深邃的基因和密码,无声隐藏于土地。可以说,乡村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村庄,更是情感意义上的故乡,乡村振兴离不开这种文化的支撑。 谢永增一行能带动更多艺术家来吕梁,将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风光独特的吕梁作为创作、培训、展示基地,用艺术点亮乡村,提升农村品位,助力吕梁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用艺术改变乡村,激发乡村的内在潜能,塑造现代村庄风貌,不仅可以唤醒乡村文化的振兴,更能带动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br>生于河北的北京画家谢永增如何结缘吕梁?谢永增,1961年生,河北深州小榆林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多次获得国家美术奖项。代表作有《绿源》、《沃野》、《故乡》等,作品被多个政府机构、美术馆、博物馆等处收藏,出版多部个人画集。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谢永增开始来吕梁写生,至今有三十多个年头, 【 谢永增带领工作室成员在孙家沟创作 】 吕梁成为了他的艺术故乡。他的艺术源于家乡小榆林,生发于吕梁这片土地上,以吕梁乡村为素材,创作了大量具有乡土情怀的作品,表现了农村的时代特征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多年来,吕梁山村的老乡们对谢永增更是熟若邻里。一年中,他来吕梁少则于早春和深秋两次,多则数次,且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在这里,谢永增不单是写生作画,和村民聊天、到村外遛弯,了解农村发展已经成了一种常态。柳林、临县、石楼、兴县……吕梁的每一处沟壑山梁、窑洞院落,深深地吸引着他。他的眼睛里装满了这里的春秋岁月,他的作品中写下了对这里的眷恋和深情的吟唱。&nbsp;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开馆一个月以来,古老的孙家沟村已成为中国有名写生创作,摄影采风,旅游观赏,休闲度假村,引无数文人墨客学生等慕名而来。 用艺术推动乡村融合发展。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结合区位交通、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优势,利用乡村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生态农业、地域特色旅游、乡村风情探索、农家乐等特有资源,建设和发展一批新型复合型艺术乡村示范基地,让传统乡村重放光芒。推进“文化创意、旅游创新、农民创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采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把艺术乡村典型模式和典型做法通过不同类型的媒体宣传出去,能够促进艺术乡村先进经验及模式在乡村广泛传播。 乡村振兴是一项前景光明的崇高事业,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同向发力。乡村振兴,是走出乡村的人们回过头,对乡村价值的重新认知,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的建立,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艺术为载体,拓展渠道,创新宣传,吸引社会各界能人和各方力量投向乡村。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重视乡村振兴中艺术对人心的浸润,提升农民的思想境界,让每个人在凝视故乡时发现蓬勃之美,能够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内生动力。 如今的孙家沟乡村是一个有着多元发展可能的空间,用艺术激活资源的优势愈加明显。打造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艺术乡村品牌,用艺术结合本地的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文创产品等,能够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激活千百年绵延至今的优秀文化传统,呈现中国农民广阔而生机勃发的乡村生活新图景。<br>(本文编辑:江杰路,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