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良心自己称

东方旭

<h3>作者:<b>东方旭</b></h3><h3><br></h3><h3>一个发生在浙江义乌的真实故事——</h3><h3>这里,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镇,全镇7万多人口,大大小小60多个村庄。<br></h3><h3>大路边有个农贸市场,鸡鸭鱼肉、蔬菜瓜果、餐具农具,品种丰富,热闹非凡。尤其农民一直延续着的传统“市日”(农历二、五、八),市场里里外外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br></h3><h3>距离市场稍远的那条小街里,几位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守看着地上的1篮或2篮蔬菜、瓜果。他们,被管理方称之为农民自产自销的“地摊户”。<br></h3><h3>“地摊货”生意特别好,原因:一是自家种的吃不完拿来卖的更安全可放心;二是他们不需要交税收管理费,卖的比较便宜。<br></h3><h3><br></h3><h3>楼奶奶今年72岁,在这一排“地摊户”里,她的年龄不算最大,也不算最小。从她满脸的皱纹和超过九成的白发,可以想象得出,人生的艰辛与磨难,在她身上同样也没少经历。</h3><h3>她是隔三差五才来摆地摊卖菜的,当然都得逢农历二、五、八才来。她前面地上的篮子里,有时候是一些小青菜和几把长豆角,有时候是土豆或西红柿。。。。<br></h3><h3>和市场的其他商贩、“地摊户”相比所不同的是,楼奶奶的菜篮子边上放着一张小硬纸板,上面写着4个字:“你自己称”。</h3><h3>经常会有脑子活络的文化人弯下身子问问她:“奶奶,让买菜人自己称,你是在考买菜人的德行、称买菜人的良心吧?”</h3><h3>奶奶边笑边风趣地回答说:“也是也不是吧,主要是我的眼睛不好,看不清秤花呀。”<br></h3><h3>“让客人自己称,你放心啊?”也有人这样问。<br></h3><h3>她会朝着问话人笑笑说:“相信别人不会来骗我一个老太婆的,又不是啥贵重的东西。”<br></h3><h3>“不过,有时候我也会在家里让老头子先称称重量,算算一共能买多少钱。结果卖完后收到的钱总数,一般都没少,有时候还会多一点呢。”看得出楼奶奶很开心,甚至有点儿得意。<br></h3><h3>。。。。。<br></h3><h3>这是个农历初八、周六的上午,平时很少买菜的李江义,在送儿子上辅导班的途中,接到母亲打来电话要他顺便买点菜回家。<br></h3><h3>路过小街时,看到一位老奶奶篮子里的小青菜特别好,走近才发现,篮子旁边那块“你自己称”的纸板。<br></h3><h3>。。。。。<br></h3><h3>“奶奶,我买了三斤,一共是4块5毛钱,没错吧?”李江义把钱递给了楼奶奶。<br></h3><h3>楼奶奶边说“好的好的,谢谢。”边接过钱,慢慢塞进那只红塑料袋里。<br></h3><h3>。。。。。<br></h3><h3><br></h3><h3>傍晚时分,全家老少一起坐着吃晚饭时,李江义提起了他第一次遇到买东西还可以“自己称”的这件事。</h3><h3>没想到他的爸爸妈妈,对这事,不但没感到一丝好奇,而且还知道那位老奶奶是哪个村的、叫啥名字、相貌特征、年龄几岁。。。。<br></h3><h3><br></h3><h3>妈妈边吃饭便对着李江义说:</h3><h3>“你不知道,在你6岁那年的夏天,天气特别热,我去镇里买化肥,顺便带你去理个发,回来的路上刚好走到楼奶奶她们那个村的时候,你突然说肚子很疼,接着就脸色苍白,不会走了,我又挑着化肥无法抱你,急死我了。这时,前面过来一位年纪比我大一些的妇女,知道情况后,说‘这孩子一定是中暑了,快快到我家去!’她紧紧抱着你,我跟在她后面,一路跑着往村里头去。。。。”<br></h3><h3>妈妈接着说:“到她家后,她一边叫老伴快拿扇子帮你扇风,一边让我拿冷水毛巾给你擦身,她很麻利地在你的肩上、背上使劲地扭啊、刮啊,又用针在你的肚脐眼周围挑啊挑,流出的血都是紫黑紫黑的了。。。。”<br></h3><h3>“后来,你慢慢恢复过来,她还捧出家里唯一的一碗绿豆汤,让我喂给你吃掉了,一直在她家休息到傍晚才回家。”妈妈动情的说道。<br></h3><h3>早已熬不住想开口的爸爸说:“江义啊,这位楼奶奶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啊。”<br></h3><h3>此时此刻的李江义,似乎已沉浸在很复杂的心绪之中,慢慢低下了头,嘴里的饭菜也咽不下去。<br></h3><h3><br></h3><h3>那天晚上的李江义,翻来覆去几乎没多少时间合上过眼,要不是妻子儿子都睡在一起,真想狠狠抽打自己两个耳光,心里不停地在骂自己:</h3><h3>“一个堂堂男子汉,竟会鬼迷心窍去贪占一位老奶奶那1斤小青菜的1块5毛钱,而且被自己骗的竟还是救过自己命的大恩人!”他越想越悔恨、越想越内疚。<br></h3><h3><br></h3><h3>第二天一大早,李江义便开上车子往镇里那条小街赶去,可今天只有两位卖菜的老爷爷。他走过去问道:“爷爷,请问一下,今天怎么只有你俩在这卖菜呢?其他那些人呢?”老爷爷回道:“他们都是二五八市日才来的。”</h3><h3>李江义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今天是初九。<br></h3><h3><br></h3><h3>三天后的农历十二,李江义再次早早地来到了这条小街,远远就看到自己要找的楼奶奶就在那里。</h3><h3>问过价格后,蹲下身子,选好土豆和小青菜,自己称好后对着楼奶奶说:“奶奶,土豆3斤半,青菜3斤,一起11块2毛5,这里是11块3毛,5分钱您别找了。”楼奶奶连声说“谢谢,谢谢”,接过钱塞进塑料袋里。<br></h3><h3>一会儿后,楼奶奶跟前来了一位姑娘,蹲下身子,在挑捡起五六个土豆后,突然发现有张折合着的百元钞票。“呀?!奶奶,你这土豆里咋还有100块钱啊?”姑娘顺手把钱递给了楼奶奶。<br></h3><h3>接着,楼奶奶说会不会是姑娘她自己不小心掉进土豆篮子里的,姑娘却说我连钱包都还没取出来呢。<br></h3><h3>最后,楼奶奶把这张百元大钞塞进了自己的塑料袋,说:“那可能是来买过菜的客人掉这里的,希望他能找回来,我还给他。”<br></h3><h3><br></h3><h3>后面的几天里,楼奶奶问过好多个客人:“农历十二那天,你来买过我的菜吗?有掉过钱吗?”</h3><h3>得到的回答,要么“没来买过”,要么就是“没掉过钱啊。”<br></h3><h3>。。。。。。<br></h3><h3>那天,李江义选土豆时,趁楼奶奶不注意,把早已准备好的那张百元钞藏进了土豆下面,然后买好土豆青菜,付了钱后就快速离去,驾着车唱着歌,心情特爽地回了家。<br></h3><h3><br></h3><h3>这天晚上,李讲义比任何时候都睡得踏实,睡的香甜。</h3><h3><br></h3><h3>往后的日子里,只要李江义买菜,总是先去关顾“你自己称”的楼奶奶那个地摊,而且,每次都是称好后,告诉楼奶奶的数量,要比实际数量多1斤。<br></h3><h3><br></h3><h3>所有这一切,李江义一直没有告诉过父母、妻子和楼奶奶。</h3><h3>他说:“以后我会慢慢讲给儿子听。”<br></h3><h3><br></h3><h3>(文中均为化名,图片来源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