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zi的美篇《走进蒙古》 之一

张久成

<h3>   《艰辛的出入境》</h3><h3> 2019年7月22日。经过两天的草原旅行,昨晚到达离边境口岸最近的县城—东乌珠穆沁旗,今天准备过境到蒙古肯特,参加中蒙俄韩东北亚大图们会议。</h3><h3> 八年前的秋季我曾来过东乌旗,那还是在铁路局工作时和局长等一行,视察珠珠铁路(珠斯花至珠恩嘎达布其)建设。东乌旗的变化真大,尽管我努力搜寻记忆,可怎么也和眼前的繁华街市对不上号,宽敞整洁的政府广场,矗立着十几尊草原风格的雕像;在绿树簇拥的栅栏内,一座淡黄色外墙,绛红色圆顶的欧式建筑,是沈阳局铁盛分公司办公楼,郊外的山顶上的石雕骏马,在蓝天白云绿草的映衬下,美不胜收,这些都是我记忆中的空白。</h3><h3> 早上,为我们在境外租车的朋友老包到宾馆,来接我们去吃蒙餐,奶茶、牛排、乌尔莫(奶制品加炒米)、肉包子,吃的有点腻,离开餐厅我们找了家复印社,把省商务厅传过来的英文版会议邀请函打印出来,以备出入境之需,随后来到老包的公司,等蒙方汽车来接,说是9点,可快10点了才见一辆破旧的、不知是什么牌子的面包车开了过来,老包说;“到了,就是这辆车”。车上有一名年轻的司机和两名中年妇女,老包指着岁数稍大些的妇女说;“过境后,他老公送你们去肯特”,“是这个车吗?”我诧异问,“不是的,过境之后换凌志5700,安全没问题”,老包既解释又安慰,无奈之下只好上车吧,打开车门吓了我一跳,车内装的满满编织袋、纸壳箱,还有数根方形铁管架在两排座椅的靠背上,仅有两排座椅是面对面的,稍年轻的那个妇女坐在面朝前方的座位上,她体态较胖,一个人占了将近两个人的地方,我和老曲只能是坐在她对面仅有一个半座位上(纸箱占了一个多位置),我坐在两个座位的接缝处,有点别扭。车上没有空调,车窗只能打开一半,还没开车汗就涌了出来,车开了不到一公里,停在一个蒙族商店门口,岁数大的妇女下车走了进去,等了一会儿不见动静,汗湿透了前胸后背,见此情景我对老曲说:“这也太遭罪了,简直像是偷渡的,能不能和老包说说,送我们到口岸”,老曲电话打过去,老包却说他有事去不了,没辙了,等吧!过了10多分钟,终于见她满面春风的出来了。汽车出了东乌旗,距口岸珠恩嘎达布其,还有近70公里的路程,由于修路,行驶了一多半的施工便道,燥热、扬尘,几天来积攒的好心情,霎时被颠簸的荡然无存。</h3><h3> 快中午时到达口岸珠恩嘎达布其镇,在一栋别墅前车子停了下来,中年妇女示意我们下车,并向我们比划说了一句;“其饭”,便扬长而去。正当我们茫然不知所措时,有两个年轻人从别墅迎了出来,热情地自我介绍说是老包的表弟和同学,别墅是老包在口岸办公的地方。“现在闭关了,下午两点才开关”,他们一边说着,一边安排我们上车去吃午饭。小饭店很干净,老板娘是个胖胖的老太太,显得和蔼可亲,菜量很大、很实惠。心里有火,喝了一瓶冰镇啤酒,吃了一碗素面,吃过饭看时间尚早,我提议去沈阳局口岸站看看,因为我退休时口岸站还未竣工,带着感情在珠恩嘎达布其站前拍了张照片。</h3><h3><br></h3> <h3>东乌旗繁华的街市</h3> <h3>沈阳局通辽铁盛集团东乌旗分公司</h3> <h3>东乌旗政府广场</h3> <h3>美丽的街景</h3> <h3>广场上的雕塑</h3> <h3>雕塑特写</h3> <h3>郊外的风景</h3> <h3>在这儿享用的蒙餐</h3> <h3>包总的公司很温馨</h3> <h3>这是我们乘坐的出境汽车</h3> <h3>包总表弟接待我们的别墅</h3> <h3>珠恩嘎达布其车站</h3> <h3>  午后两点,蒙古司机把我们接到口岸,好像刚开关,先行出关的是我国的大型货车车队,排在前面的几辆车和我们所乘坐的车很相似,破旧不堪,据说蒙古边防严禁好车出境,怕走私不回来,等到前三批进入海关后,才轮到我们,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我国海关和边防检查效率很高,我和老曲都是电子护照,走自动识别通道很快就出关了。坐车走了几百米到了蒙古海关一侧,边防军人查验了两次护照,办理出关手续的时候,还真遇到了麻烦,一位职位比较高的官员,把我和老曲请到办公室,无论他用蒙语还是英语询问,我俩都听不懂,好在汽车司机找来一位准备出境,懂蒙语的同胞,经他翻译加之出示英文版的会议邀请函,才得以放行。进入蒙古,汽车在土路上继续行驶了约3公里,停在一位上身赤裸,推着一个婴儿车的男子身边,男子将车上的女婴抱给车上的妇女,看她们亲热的样子,我估计是她的孙女,随后车子拐进附近一个用木板围起来的院子,车上的人示意我们下车。院子里有三座蒙古包,一辆凌志4700吉普停在那(不是老包说的5700),后备箱的门开着,把行李箱拿下来放到凌志车上,推小孩车的男子,招呼我们到蒙古包里做客,第一次走进民居式蒙古包,包内没有沙发和椅子,只能坐在塑料小板凳上,一位年轻漂亮的少妇为我们捧上奶茶。仔细环视蒙古包,陈设比较时尚,一台40几寸的液晶电视,正播放着动画片,门边和电视旁分别摆放着中国制造的衣柜和陈列柜,四周侧壁挂着毡画和照片,单人床躺着一个小女孩,一副刚睡醒的样子,怯生生的看着我们这两位不速之客,为了缓解孩子的不适,喝过奶茶我们走出蒙古包……</h3> <h3>蒙古包里的陈设</h3> <h3>蒙古包的陈设</h3> <h3>蒙古包里的照片</h3> <h3>中国式家具</h3> <h3>蒙古包里的穹顶</h3> <h3>  院子里有三个裸背黝黑的汉子,在拆卸大货车上的发功机,女人和孩子们,分享着刚从中国带过来西瓜,一条高大威猛的俄罗斯牧羊犬,趴在汽车下面躲避阳光,它刚产下的11个幼崽簇拥在身边吃奶、嬉戏……</h3> <h3>蒙古人的民居</h3> <h3>健硕的蒙古汉子</h3> <h3>女人和孩子</h3> <h3>女人和孩子</h3> <h3>俄罗斯牧羊犬</h3> <h3>  时差关系,晚上5点多了,斜射的阳光仍散发着炽热,院子里没有庇荫的地方,只能站在那享受这份“沐浴”。</h3> <h3>  天色渐暗,乌云卷起一阵狂风,天要下雨了。看到他们不紧不慢的样子,我很是焦急,我让老曲给东乌旗的老包打电话,让他当隔空翻译,催促他及早上路,一番电话沟通,老包说:“马上可以走,但是只能到70公里外的县城入住,明天晚上可直接到肯特”。这时他们开始往车上装东西,后备箱里还放了两个塑料凳,当我和老曲上车后,院子里的人先后又挤进四个大人(后备箱上了两个)一个小孩,加上司机8个人,天啊!真是不可思议,这要是到肯特可就遭罪了!语言无法表达不满,只能听天由命了。车子沿着车辙压出来的印迹一路向北,司机开车的技术还不错,敢抱着女娃开车,车速基本在50公里/小时左右。突然车子驶离道路拐向草原深处,在山坡顶部停了下来,下车后司机拽着我们,指向远处一群褐色的羊群,手指放到头上做犄角状,口中含糊不清的说“汪央、汪央”,还是老曲先明白了意思,是黄羊!我抬起双手坐射击状,向他问了句OK?他急忙摆手说no!no!看来蒙古也不是随便狩猎的国家。看过黄羊,在山顶的岩石上拍了几张照片……</h3> <h3>拥挤的车内</h3> <h3>和司机及搭车的女人合影</h3> <h3>山高人为峰</h3> <h3>亲密的同伴</h3> <h3>向苍穹招手</h3> <h3>  掌灯时分,迎着蒙蒙细雨,汽车驶进额尔根查干县城,查看地图,确认我们已经在蒙古境内行走了70公里。蒙古的县城不及中国的乡镇,仅百余户人家,街道连路灯都没有,搭乘车的一对夫妻和一个男子相继下车,司机领我们找了一家旅店,因客满遭拒绝,再找了一个旅店,是“空城计”,一个人都没有,快9点了,我们决定先找地方吃饭。看来司机很熟悉这儿的环境,开车走了不多远,来到一个门脸很小的饭店,小到只有一个服务员,两个包间,三张方形餐桌的散台,我们是唯一客人,我们客气的让司机点餐,他点了米饭、蔬菜沙拉、羊肉烩菜,我们点了一瓶蒙古红酒,三瓶啤酒。两碗羊肉汤煮水饺,也是饿了,感觉吃的还可以,消费了蒙币79000蒙图,换算人民币才205元,挺便宜的。吃饭的时候得知他们会几句简单的汉语,也知道了他们夫妻的名字,男人叫宝力道,女人叫沙拉。</h3><h3> 再次回到旅店,老板兼服务员是个中年妇女,带个四岁左右的女孩住在这里,看住宿价目表,双人间30000蒙图,核人民币78元,房间比较宽敞,市内没有卫生间,设备简陋且也齐全,有电视,茶桌,电水壶,水杯,但是床品太差,枕头小的像个婴儿枕,没有床单被罩,无奈只好和衣而眠……</h3> <h3>小旅店的陈设</h3> <h3>找什么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