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回忆

海阔天空

<h3> 毕原之上的明珠,有2000多年历史的村子,随着高新开发的进程,恍如一夜之间,村子空了,房屋成为废墟。有67年历史的学校,也随村子的变迁而成为记忆。曾抱有幻想,总以为学校会放在拆迁的最后一刻,所以听闻拆迁,不以为然,总以为还有时间去看它最后一眼,于青青校园忆往昔,拉近七年的回忆,于花香四溢畅未来,想象它旧貌换新颜。</h3><h3> 昨天下雨了,雨很大,我望着窗外,庆幸大雨的及时,可最终发现,雨还是未能阻止机械的轰鸣。</h3> <h3>  曾经每一位走进这里的人都会被它的干净整洁、敞亮豁达所吸引,随处彰显的“仁爱仁义、向善向上”的“仁”文化主题倾注了班长的智慧,倾注了团队的心血。墙壁能励志,花草能怡情,景观能育人……清新的外部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般地轻扣人的心弦。</h3> <h3>  作为这里的每一份子,这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地方,课堂的严谨、课间的活泼,羡慕孩子们的无忧无虑,也参与她们的游戏娱乐,课堂安静的校园让你心生敬意,课间热闹的孩子让你瞬感年轻。</h3> <h3>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爱它的心,爱它的无上荣誉、良好口碑,因为那见证了大家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爱它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因为那倾注了大家的辛苦劳动、美好憧憬。</h3> <h3> 看着一棵树,我们可以告诉你它哪年栽种,谁挖坑、谁栽苗;眼前一丛花,我们可以告诉你它花开几次和它不同的故事;即使冒出的一颗草,我们也知道它经历几多风雨几多愁。这朝夕相处、比家待的还多的地方,我们用心于此,心在于此。看看那些条凳面儿做成的条幅,石头上刻进的字迹,花园里盛开的花,脚底下平整的地,更不用提窗明几净、精心布置的楼,那一笔一划、一花一草、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能讲述它的来之不易,让我们倍感珍惜。</h3><h3> 想起大家设计的校徽,脑海里就闪现出向别人诠释校徽时的话语:“三人”同“三仁”,指三村共建,也取“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意,展开的书本、飞翔的鸟儿,寓意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知识更能展翅翱翔。这座校园,放飞了孩子们的希望,年年花开人不同,守巢人依旧。那间教室,粉笔画出的彩虹洒下了泪滴,托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我们。</h3> <h3>  离开它两年了,回去仅有的几次都是来去匆匆,车行熟悉的路上时心情就是欣喜,迈进大门,眼前就是熟悉的人、熟悉的景,熟悉的打招呼、熟悉的开玩笑,轻松愉悦、熟识亲切,仿佛我不曾离开过。久未谋面的孩子们也笑盈盈来围着我,有羞涩、有惊喜、有关心、有好奇,一如曾经的课间——融洽和谐。</h3> <h3>  去年,同事告诉我,后院的葫芦长大了,于是相约去摘葫芦,葫芦只是一个借口,回家才是一种情怀。</h3> <h3>  说奔葫芦而去,进门就在院子里这儿看看,那儿转转,弯腰赏花,抬头看树,蹲下身来研究花草,虽有各色花儿争相开放,但那幽幽的桂花沁人心脾,总能让人驻足静立。</h3><h3> 同事说我回娘家,我笑说:左手没拿鸡,右手没提鸭,临走还抱走大葫芦瓜。</h3> <h3> 现在回想,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h3> <h3> 先听说九月不开学,后看到同事们搬东西,再得知昨天拆校的消息,一直以来或许我消息太闭塞,对“拆”毫无心理准备,昨天上午下雨,以为还能缓几天,使我有时间去看它最后一眼,可下午照片就传来,谁能想到曾经的美好瞬间就成为了残垣断壁。</h3><h3><br></h3> <h3>  无以言说的心情,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大的项目要开发,拆旧盖新总得忍痛割爱,只是,痛,是我们的痛,爱,是我们的爱。</h3> <h3> 这两棵梧桐树,据说是当初学校还是庙的时候就守护在大殿前,几十年风雨飘摇,已然枝繁叶茂,“凤凰羽翼渐丰满 梧桐根深枝叶茂 ”,凤凰涅槃可重生,梧桐枝落何处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