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b04fbb"><b> 相遇西大,结识专家,在这里,靠近就是温暖,聆听就是洗礼。</b></font></h3> <h3> 2019年8月6日上午,山西省阳泉市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在人杰地灵、闻名遐迩的古都重庆百年名校西南大学,正式开班啦!</h3> <h3> 开班典礼上,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邓义桂副书记致欢迎词;阳泉市教育局赵鉴副局长勉励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成;阳泉市教育局师训科副科长康月梅老师做了训前纪律培训。<br></h3> <h3> 8月6日上午,由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重庆市文广局副局长,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明华老师做题为《国学传承与文化自信》的讲座。对于国学的内涵,刘明华老师高度概括为“形式是文言文,内容是经史子集,学科涵盖文史哲,思想包融儒释道。”刘先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和对文学、文化的认识,分析了国学与社会生活、个人修养之间的密切联系,特别是通过对梁漱溟先生的生平事迹诠释了“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知识分子风骨。</h3><h3><br></h3><h3> </h3> <h3> 下午由重庆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全国当代语文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语会副秘书长、西南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教研员钱金涛老师做题为《阅读与思维术训练》的讲座,钱老师的讲座生动与形象兼具,案例印证和旁征博引相援,与学员积极互动,整个教室掌声雷动,精彩连出,让学员在学到知识,感受巴蜀文化的同时,对钱老师的个人魅力赞赏有加!课间休息时间,钱老师与学员亲切互动,让学员真正感受到钱老师的“亲在课堂”魅力。</h3> <h3> 8月7日上午西南大学文学院讲师王春冰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讲座题目是《经典》的回归即《论语》在基础教育中的现代意义。她从四个方面入手做了详细讲解。第一国学经典教育的回归;第二《论语》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第三《论语》在基础教育中的现代意义;第四基础教育中《论语》的教学方法建议。</h3> <h3> 下午由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副校长,教育硕士,中小学高级教师,首批重庆市教学名师,市级骨干教师赵铭老师,为大家做了题为《语文学科中的语感教学策略研究》的精彩讲座。赵老师从自己的研究入手,细致讲解了语感研究的背景、理论基础及特点,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大家做了亲切的互动,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语文教学,明确了今后自己努力的方向。</h3> <h3> 8月8日,赴西南大学培训进入到第三天,专家讲座安排密集,学习生活紧张充实,老师们热情不减,还没上课,已经到达教室,等待着专家老师上课。</h3> <h3> 和蔼可亲的苏老师在课前为大家介绍了北碚的人文景观,为大家的出行做了细致的指导,事无巨细,真是一位热情、贴心的好老师!</h3> <h3> 课前主持人对今天的讲座老师吴渝做了细致介绍,吴渝老师是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语文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室研究院,重庆市优秀班主任,2019年中国好教师。</h3> <h3> 吴渝老师为学员们做了《小学课程整合与研学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她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与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设计三方面,结合自己平时工作中开展的实践活动,为大家做了精彩的分析与阐述,她提倡老师少讲一点,学生多学一点,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让课堂增值。为我们今后工作中开展研学活动,指明了方向。</h3> <h3></h3><h3> 一上午的课程,大家态度端正,认真聆听,仔细做笔记,收获满满。结束时,第五组学员王洁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最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老师的辛苦付出表示诚挚的谢意。</h3> <h3> 下午为我们做讲座的是尹祖琴老师,她是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室,特级教师,重庆市百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渝中名师。</h3> <h3> 尹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她从:1.检测当下课堂:浮躁喧嚣,喜耍花招;2.再悟课堂性质:学习语言,综合实践;3.深思学者之声:涵养语感,明白语理;4.略析有效课例:简单朴实,蕴含文化;5.用好统编教材:读懂语文,把握学情五个方面,对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部编教材的正确使用做了详实的剖析。尹老师掷地有声,三个小时的讲座,所有学员听得意犹未尽,啧啧称赞。</h3> <h3> 通过三天的学习,老师们都有了深刻的体会,范慧芳老师说:“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讲座,我收获颇多。综合实践课应融合到课程整合和研学中来,这样有利于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交流与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在小学阶段应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这样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填补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多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校外实践,帮助学生打开眼界,对学生今后择业及人生都是有益的。另外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网络十分发达的时代,开展网络安全周,通过自创小故事或观看视频,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h3> <h3> 许云花老师说:“从今天的培训中,体会到了我们语文的博大精深,灵活多变。上午老师的讲授中,我知道了应该把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渗透到语文中,知道了现代孩子应该灵活的教育。下午尹教授的讲授中,我知道了语文课也要踏踏实实的教,不能浮夸喧嚣,体会到了一些欣慰,我们的语文就是要踏实些,才能细细的体会到语文的精髓。”</h3> <h3> 王星平老师写到西南大学国学院刘明华教授《国学文化传承教育》领略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重庆市教科院钱金森教授《阅读与思维训练》认识到新时代人工智能与数据的重要性;西南大学文学院王春冰教授《经典教育回归》反思到小语教学的缺失;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副校长赵铭《语文语感训练》让我们对语感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重庆市北碚区语文教师《综合实践与主题课程整合》重新定位了综合实践课最终目的——培养普通岗位创新型劳动者。重庆市渝中区进修校语文教研员,渝中名师尹祖琴《回归常识安静教学——让每个学生学好语文》更使我们全面把握统编后的语文教材。这次培训学习,留给我的是内心的丰盈,灵魂的撞击。牛顿曾经说过:“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聆听名师讲座,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h3> <h3> 郝京华老师说:“今天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吴渝老师阐述了综合实践和主题课程整合,使我了解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与价值。讲座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生动有趣。明白学科与学科之间都能巧妙的整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的的资源为课堂增质。尹祖琴老师的讲座让我又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开拓了眼界,为今后的语文教学奠定了基础。”</h3> <h3> 王雅琪老师说:“因为有这一个机会,才让我领略到这么多教授的风采,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真的感触颇深:每位教授的讲座,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华丽的语言,用发生在课堂中的一个个实例,深入浅出、层层推进,以朴实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这几天中,我听到最多的词就是阅读,阅读是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朱永新强调,让学生仅仅阅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教科书把人类知识的无限可能压缩了,知识的营养要素流失是必然的,难以真正给人带去生命的丰盈。离开了对于人类经典的阅读,学生就不可能走得很远。”我相信只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创造孩子们自由自在的阅读空间,他们的未来就会有很大的不同。”</h3> <h3> 赵然老师写到聆听专家们对语文课程的解读,或多或少让我们得到一些反思与思考。钱金涛老师风趣幽默地在阅读与思维训练方面为我们做了解析,学习只是解决问题的事,他用生动、真实的事例分析学生不会阅读的原因,为我们提出了阅读的思考,如何教学生阅读?如何在学生成长中不断提高阅读与思维能力?引起我们的重视且从中得到许多启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学生阅读与思维的能力培养还需更科学有层次的方法的指导。</h3><h3> 赵铭老师从语文的语感研究出发,不仅有理论的讲解,还从名师的课堂展现语感的教学策略,重点对朗读策略和抄读策略进行的详细的指导,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各种策略的培养下得到了提升。</h3><h3> 吴渝老师作为一线老师,为我们真实讲述自己的教学经验,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结合本地文化与学生现状引领学生探究我们的世界,让活动充满乐趣,涉及方面广,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创新力、发展力,也为我们语文老师创造了一条新的道路,知识资源整合,知识的广度的拓展,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让课堂的主人真正成为学生。</h3> <h3> 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h3> <h3>编辑:第五组全体成员</h3><h3>武萍 康倩 王洁 许云花 杨华丽 赵然 </h3><h3>王星平 范慧芳 王雅琪 郝京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