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7月31日工作室一行19人来到了古越名城——绍兴,参加“千课万人——全国小学习作教学‘种子教师’暑期高端训练营”为期6天的培训。有幸聆听了何捷,叶黎明,李维勇,蒋军晶,张祖庆等14位名师及专家的专题讲座,从中学习了很多有价值的方法和理念。<br></h3> <h3>一、习作当以表达为归</h3><h3> 李维勇老师说,习作是学生“自觉倾吐”的过程,在习作教学中,老师是学生“有话想说”的催化剂,是学生“有话能说”的助燃剂,是学生“有话会说”的除杂剂。</h3><h3> 何捷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带领大家轻松发现统编教材中习作教学的秘密。他以写说明性文章的教学为例,告诉我们习作教学找准教学点很重要的,同时提出说明文写作的“三明主义”,即对象明确,文句简明,读者明白。为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与写作上提供了很好的参考。</h3><h3> 习作最后的落脚点,应该是表达——表达内心的世界。</h3> <h3>二、习作当以审美为旨</h3><h3> 习作的最高境界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引导学生“写真”的前提下,作文教学更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追求美,表达美。</h3><h3> 叶黎明教授,以想象类习作为例为我们展现了想象的不同表达。专家祁智,从审美的角度为我们指出了作文如何得高分。何夏寿老师的讲座,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童话的美。</h3><h3> 这些都让我们一线教师对习作教学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h3> <h3>三、习作当以体验为阶</h3><h3>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之所以觉得写作令人头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于书本、生活并没有真正用心去体验过,缺乏体验便无从下笔,空洞无物,体验是习作的源泉。</h3><h3> 吴勇教授指出,统编教材开创了写作教学的新纪元,他说写作就是写自己。</h3><h3> 张祖庆老师说,作文是曾经精彩活着的证明,儿童写作是为曾经精彩生活存档,也是为生命存档。</h3><h3> 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以自己的创作经历进一步阐释了体验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h3> <h3>四、写作当以思维为梯</h3><h3> 以前我们的写作教学,只是为了“写作文”而教,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潘新和教授的讲座引导我们回归语文教育的原点——成就“立言者”。张云鹰校长的开放式习作教学,更是打开了我们习作教学的思路。 罗才军老师就当前写作教学的问题,与老师们一起交流,并给出了对当前习作教学改进的思考与建议。</h3> <h3>五、习作当以先学为策</h3><h3> 作家祁智说,作文不是艺术,是技术。作文是训练出来的,但作家不是。所以作文可以有策略。</h3><h3> 蒋军晶老师说,写作课堂可以有很多追求,但其中一定要教写作技巧,否则就是老师的失职。</h3><h3> 每位专家与名师都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总结了习作教学的策略,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极其难得的“珍宝”。</h3> <h3>六、在思想碰撞中提升</h3><h3> 6天的学习中,大家认真的听着,思考着,讨论着……有时会因为不同专家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而困惑,有时也会因为一个与自己产生共鸣的观点而欢喜。</h3><h3> 从专家解读中我们了解到统编教材每一册习作教学的精巧构思,由低到高的梯度训练,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次的培训将引领我们更好地使用统编教材,把学到的习作策略结合学生实际,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关注教学过程中语言的生成、建构、体验及思维的训练,为培养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教。</h3> <h3>
最后,感谢张文名师工作室,感谢“千课万人”,让我们在名师们的陪伴与引领下继续教学之路,成长之路,探索之路。<br></h3> <h3>撰稿:杨丽丽 魏立君</h3><h3>校对:徐含花 王荣 李永联</h3><h3>编辑排版:王荣 甘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