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只有一点光亮-《1984》读书笔记

波澜不惊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第一次看《1984》是在初三,恰好在发烧最严重的那天读完。从学校回到家里,书包里塞满了七七八八各种资料,最终只是把这本书看完了。体温尚未退下,大脑时时像有电流穿过似的持续刺痛,即使这样,也没让我放下这本书,缩在桌前的椅子里几乎沉浸地读着。</h3><h3> 读完全书,整个人像是散架了,身体器官像是零部件似的散落,只有脑子处于风暴中不断回放、旋转。还记得那种身心双重陷入漩涡的感觉啊,我倒在椅子里只是一直在叫,“啊……”,吓得我妈跑过来以为又怎么了……</h3><h3> 进入高二以来很少看书,但陆陆续续又添置了一些新书,看完新书的任务尚未完成,却还是抽出了《1984》决定重读。花了挺长时间把它看完,只想说这本书是你再怎么碎片化阅读也能一旦翻开便有沉浸式体验的。</h3><h3> 本书的前言部分就已经给了一些暗示。“政治讽刺”、“情节离奇、怪诞,却符合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译者说“《1984》则完全脱去了喜剧气息,恐怖入骨的感觉弥漫了整部作品。”而这种恐怖感的制造并非依靠直接意象、感官刺激,二是来自它一步步引导出的情节发展,氛围创造,人物转变。</h3><h3> 想先写写本书的人物塑造。</h3><h3> 中心角色是“温斯顿”,一个普通党员,履行着日复一日没什么太大区别的职责,独居,有一个挂名的妻子,身体并不健壮,即使只是三十多岁也已经掉了许多牙了。这样一个平凡的底层人士,却成了本部书所展现出的浑浊世界里最清醒且怀以一腔孤勇的人。我读时思考过一个问题,是什么支持着他一直、甚至愈发坚定地选择反抗。是对真相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是。但只有这些太空泛。我想,或许根源在她的母亲和妹妹。她们在“遥远的过去”消失匿迹,从此成为了温斯顿一生的遗憾、牵挂与原罪。她们代表的远不只是家人,还有被党人抹去的过去,那些本该真实清晰的过往,而他对真实的追寻对党统治的抵抗,又何尝不是对原罪的补救,对过往的尝试挽回。</h3><h3> 这本书对于主人公的塑造妙在此。并不因为社会环境的极度黑暗混乱就来设置一个强大的、有宏大胸怀的传统勇者作为主角,而是选择了他这样一个有更多私欲、有确切而细微的真实情怀,因而对于自身所坚持之事物信念更有确切之坚定的人来当主角。这个主角没有那么大的抱负,他一开始的坚守与力量只是来自个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一步步扩大理想的外沿,从心系小家到心系民族。同时,正因为他平凡,党对于他的压迫与拷打才显得更暴虐荒诞,才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盲目信仰、禁止自由的社会有多么专制可怕。</h3><h3> 他从来不是什么英雄,他的反抗只是背地里偷偷写日记,和乔丽娅约会欢爱,去无产者聚居地寻找些人或物,书中说“只要是这种和腐败堕落有牵扯的事情,都让他感到希望。”纵观全书,他最大的反抗一直只存在于他的思想之中。他或许也想过有所行动,但他永远找不到那个切入口。他的反抗是把自己推向死亡。他也清楚地知道“我们都是已经死去的人”。所以他只有把希望那个寄托在无产者身上。</h3><h3> 乔丽娅代表的是一类人。书里也是从温斯顿的视角对她有所认识,“在新一代中,她这样的人又何止一两个。她们成长在革命后,除了党,她们对别的事情一无所知……既然党的权威和地位不可抗拒,她们只能选择躲避,想尽一切办法躲避规则,就像兔子躲避猎犬的追捕一样。”但兔子总是会被猎犬抓住,于是兔子只能任其撕咬。“不清楚’正经’的真正意义,只是假装正经,其实是非常容易的”。乔丽娅的反抗和温斯顿是不同的,前者偏向于叛逆,有种特立独行的意味,等到青春不再,即使不被党抓住,也终有一天会主动投降,投入和平常人一样的生活中去。她们的反抗源于个人兴致,并非有什么期望也不指望可以做出多少改变,因而也无法对这个黑暗的世界的推翻起什么真正作用。但后者不同,前文也已经讨论过,他明白,“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又蕴含着开始”。他的反抗,是孤独的,是无望的,是注定失败的。然而也更因为这种悲剧感,使得这样平凡不起眼的他,足以称得上是一个勇士,让他即使最终溃败也显得无比伟大。</h3><h3>其实对于她们两之间的爱情我也很有感触,但叙述起来总觉得不够到位。我想,她们之间独特的爱情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当时环境来作为载体的。正因为党员间不许恋爱,她们挤在人群中用喉音交流,拥挤时可以悄悄捏以下对方的手,她们为一次约会要筹备近半个月,只为了一下午甚至几小时的相处。即使条件如此艰难,乔丽娅也还是敢为他去买化妆品穿裙子成为真正的女人,温斯顿也还是冒死租下了那个小房间。或许因为爱情他们更快走向了死亡。但正如他所说,从决定反抗开始就已经死了,面对这种必然,爱情何不是一种暂时麻痹彼此的镇定剂呢?</h3><h3> 书里还有很多各具特色与代表意义的角色。比如那个不知疲倦地生育、劳动、歌唱的女人;那个只能看到眼前一片细枝末节的“旧世界幸存者”;代表高层党员、最狠辣也最聪明的奥布莱恩;代表无知麻木愚钝的广大顺从的党员的帕森斯。这些众生相共同组成了一副宏大的画卷,描绘出了一个信仰“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的可怕又残破的世界。</h3><h3> 人物的塑造强化了全书的“恐怖感”,而情节的流淌更是为氛围的创造助力。这本书精彩的不只有主干情节本身,其起承转合之流畅,牵动人心更是叫人沉浸令人叹服。书中每一章的开始总是很简明,常只有一句话,直接地交待从上一页的时间到这一刻又有什么改变,丝毫不拖沓刻意神秘,反倒因这种直接而让你更有亲历情节的参与感,时间的紧张感。比如第14、16章,开始的第一句就是“终于,这一天还是到来了”“他们最终还是来了”,让你一分也不想耽搁地往下翻,去参与情节。而在温斯顿、乔丽娅一起躺在床上,说“我们都死了。”时,又突然出现一个“冷酷的声音”从背后响起,说“你们都死了。”我甚至觉得我在读到这里时那种心惊肉跳背后发凉全身起鸡皮的恐惧,与书中两人以外并没有太大区别了!</h3><h3>另外,温斯顿时常表现出的那种流离的局外人之感,也为全书创造了独特的审美价值。比如在被捕后,房间里的东西受到大规模的破坏,那个玻璃镇纸被打碎散落一地时,他却在想,“它还那么小”。他在受到严刑拷打时,面对施暴的奥布劳恩他却觉得“他对奥布莱恩的敬重之情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种奇特的感情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破坏。”他的对于自身境况的上帝视角,看似不合波涛汹涌的当下,却更真实地表现出一个并非如此罪深恶疾的人在面对不合道理的严酷惩罚时的内心活动,更深化了党的专制极权之罪恶恐怖。</h3><h3> 说实话,整本书读下来并不会给人带来有希望的感觉,尤其读到最后连温斯顿也泪流满面地说出“我爱老大哥”时,我几乎要被这种黑暗阴冷的感觉笼罩。但从阅读的余震中缓过来,再回头看这部作品时,却仍然会被温斯顿的精神所鼓舞,被他悲剧勇士的形象所打动。他在注定失败的现实面前尚且有心中对于光明未来的坚定与信仰,对无产者的期待与希望,在这样密不透风的压制与笼罩下,他尚且能看到、抓住那哪怕极微弱的光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绝望、投降、放弃抗争呢?世界尚没那么坏,思想尚自由而丰富,当下是多么令人感激,未来是多么令人期待!</h3><h3> 我想,对一部作品深刻感受、理解很重要,也是对优秀作品的一种尊重,但过分解构则实为不必,本人也没有那样深厚的功底与实力,念及写到这里便是恰好,就此合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