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老街往事 (第八章 中山路)

秋日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 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p><h3>&nbsp; &nbsp; &nbsp; &nbsp;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无论你接受的教育程度如何,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无论你走到哪里,家乡,对于你来说都是在心中的思念。家乡的街路、哪怕是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于你来说都会感到无比亲切,因为,那里曾留有你童年的记忆,留有你青春的梦想,更留有你父辈的身影。 <br>&nbsp; &nbsp; &nbsp; &nbsp;当夕阳西下时,方块石的街路上映出长长的流动倒影,它会不由自主地勾起你对老街往事的回忆。<br>&nbsp; &nbsp; &nbsp; &nbsp;在哈尔滨,有许多承载百年历史的老街,这些老街仿佛每时每刻都在流淌着岁月的史诗,街道两旁的欧式建筑好象也在弹奏着从遥远过去飘来的交响乐章。 <br>&nbsp; &nbsp; &nbsp; &nbsp;我家乡的老街,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让我们随着镜头走进那些老街,让画面语言讲述老街的往事。<br>&nbsp; &nbsp;“老街往事”共分为十一个章节,其中有:中东铁路、中央大街、尚志大街、兆麟街、靖宇大街、红军街、一曼街、中山路、果戈里大街、大直街、三大动力路共十条哈市主要街路。这十一个章节将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中先后陆续刊发,敬请朋友们关注老街、倾听老街的往事。<br></h3><h3><br></h3><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说老街往事</b></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祁广杰 撰文 / 摄影(署名者除外)/ 编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谨此 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八章 中山路<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中山路,1925年时称:陆军街,1932年哈尔滨沦陷后,改为“土肥原”路。土肥原,日本人,全名:土肥原贤二,日本侵华战争特务机关的首脑,1945年战败后接受审判,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同年被处决。1946年5月28日,哈尔滨人民政府成立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这条街改为中山路,中山路自马家沟河起,至香坊区的公滨路止,全长3600米。<br>&nbsp; &nbsp; &nbsp; &nbsp;中山路上的和平邨宾馆建于1910年,是一座意大利中世纪寨堡式的小楼,原为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局长、爱国人士马忠骏的公馆。&nbsp;<br></p>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图为中山路的老照片。(朱俊峰&nbsp; 收藏&nbsp; 网络下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中山路的变化是这座城市变化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后,它的变化最大,路越来越宽,两边的建筑物越来越高,在中山路的两端分别建有高架桥和地下隧道,立体的城市交通在提高车辆通行能力的同时,也彰显现代都市的文明与进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这是位于中山路上的和平邨宾馆,原为马忠骏的旧居。马忠骏,最早为东北要员、著名爱国人士,日伪时期拒不出任任何伪职,并援助抗日武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马忠骏公馆建于20世纪的20年代,砖木结构,属中世纪寨堡式建筑风格。1925年9月辞去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局长之职的马忠骏在距市区八公里的马家屯置地数百亩,自辟林园,栽花种树、修舍建亭,当地百姓称之为马家花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九一八”事变后,日伪当局千方百计拉马忠骏入伙,遭到他的严辞拒绝,后曾以"通匪"罪名将他逮捕。解放后,他把自己珍藏数十年的古籍、文物献给筹建中的东北图书馆。图为昔日的马公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马忠骏1956年被选为哈尔滨市政协委员,1957年病逝于哈尔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马公馆”前的百年丁香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这是和平邨宾馆的一栋别墅,这里曾接待过国内外的重要宾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这是在横跨中山路的天桥上拍摄的,现在,中山路正在修建地铁工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图为中山路上的哈尔滨工人文化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工人文化宫建于1957年,自成立以来开办过各种业余技术学校,为哈尔滨市的各工厂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工人,有力地推动了技术革新运动,为哈尔滨市的工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改革开放的浪潮使“刘老根大舞台”走进了工人文化宫的剧场。</font></h3> &nbsp; &nbsp;▲图为市民大厦,原址为黑龙江电视台。2014年7月20日,爆破拆除原黑龙江电视台的老楼,在原地新建市民大厦,市民大厦开通以来,方便了市民和单位的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等业务,成为哈尔滨市直接面向企业和百姓的行政服务窗口,实现真正意义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br>&nbsp; &nbsp; &nbsp; &nbsp;围档内正在进行地铁施工。<div><h3><br></h3><h3>  (感谢您的浏览,敬请关注《图说老街往事》第九章:果戈里大街)</h3><h3><br></h3><h3> 作者简介:退休前在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摄影、摄像、录像编辑工作,曾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摄影专业,为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和三亚市旅琼摄影家协会会员。<br></h3><h3><br></h3><h3><br></h3></div>

中山路

老街

马忠骏

哈尔滨

往事

哈尔滨市

公馆

土肥

文化宫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