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本文理论依据:《黄帝内经灵枢译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治疗学》<br></h3><h3>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h3><h3>今天这篇文说,我们来谈谈我们人身上三味大药。这就是屁、怒和语。</h3><h3>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从头说。</h3><h3><font color="#b04fbb">先来说屁。</font></h3><h3><br></h3> <h3> 屁,就是我们日常的排气。告诉您,有规律地排气,绝对是人体的一张调养方剂。它可以很好地调治我们的脾胃。</h3><h3>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我们的脾,主运化。我们胃肠的整个消化机能,实际上就属于运化功能的体现。脾胃的运化,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降泄,一个方面是升清。其中,所谓的降泄,说的就是排便、排气。脾的功能失常,导致降泄失常,体现出来就是排便和排气的异常。</h3><h3>那么,这种异常到底有怎样的体现呢?比如说我们反酸、嗳气,这就是胃气不降的结果。比如说我们不排气了,这就是肠道失于通降的结果。比如说我们便秘了,这更是胃肠不降的结果。</h3><h3>因此,一个脾功能正常的人,必定是胃肠通降正常的人,那么也一定是排便和排气正常的人。所以,我们要珍视通畅的排气现象。通畅的排气,很多时候,代表脾运化正常。这个所谓正常的排气,指的就是排气畅快,异味不大、不频不繁,排气之后胃肠畅快舒适。这样的屁,如一味良药,可以调脾。当然,也有一些屁,是脾运化不佳的表现,比如屁的异味特别大,放屁频繁,排气之后腹部依旧憋胀不适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警惕。</h3><h3><font color="#b04fbb">来说怒。怒,作为一味良药,可以治我们的胆!</font></h3> <h3> 您翻开《黄帝内经·灵枢》,依旧是“九针论”篇,可以看到“六府气,胆为怒”的讲法。意思是,胆气如果郁滞,就会令人发怒。反过来,发怒,本身也是排解胆气郁滞的方法之一。<br></h3><h3>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真正长寿的人,未必是传统意义上脾气好的人,而是那些有什么说什么,说完就忘的人。那些表面上脾气好,其实背后容易生闷气的人,往往会多病的。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疑惑:“那个人脾气那么好,怎么会得了癌症呢”?其实,所谓的脾气好,只是表面。他背后到底生不生气、苦恼不苦恼,只有他自己知道。</h3><h3>值得一提的是,放在心中的郁怒,会伤及我们的胆。胆的升发之机,最受不了郁怒的戕伐。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气不升,则如四季无春,五脏六腑之生机也不会随之升起。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生病,甚至生大病。所谓生闷气伤身,意思就是这样了。</h3><h3>这个时候怎么办啊?要学会适当地发怒、发泄。调查发现,有很多百岁老人,平时是会发怒的,但是发怒之后就再不提及这件事儿了,跟没事儿人一样。这种发怒,是偶尔的,不是经常的,是适可而止的,不是怒不可遏的。它的目的,在于宣泄不良情绪,而不是生活中的常态表现。这样的怒,就是一味良药,可以调胆,舒畅胆的气机,从而有利于一身的气机升降。</h3><h3><font color="#b04fbb">最后说说语。语言,是一味良药,可以调节我们的肝。</font></h3> <h3> 同样是《黄帝内经·灵枢》中的“九针论”篇。古人这样告诉我们:“五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意思是,五脏的气机失调,表现之一,就是肝气失调者多语。这就在暗示我们,我们的语言和肝气的畅达与否有关系。适当地倾诉、说话、表达,是可以畅达肝气,缓解肝郁的。</h3><h3>我们都有这样的一种生活经验——人在遇上坎坷的时候,或者心中苦闷的时候,就想找人倾述,说一说,说出来就好受点。我国古代灿烂的诗歌,很多就是诗人在遭遇人生低谷、不公,或者在遭受强烈情感创伤的时候写出来的。这些都说明,他们当时需要表达,需要说话,需要通过语言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这些都是人们在不自觉地利用“语”这味肝药了。</h3><h3>因此,如果我们生活中有了一些难题、困阻,不要爱面子,而是要大大方方说出来,谈出来,说开了,就好了。如果总把心事憋在心里,迟早会出病的。适度地唠叨唠叨,对人的身体有好处。女性之所以长寿,就得益于爱唠叨。</h3><h3>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