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青春时光可以重来(副本)

夏长山

<h3><br></h3><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63年秋,我从沈河区二经二小学考入沈阳市十九中学读初中。入学之初,我即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高中要考二中,大学要上人大复旦,因为我想当作家当记者。</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然而,1966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却不容争辩地剝夺了我们继续读书的权利。两年后,又按照伟大领袖“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重要指示,别无选择地告别校园走向农村……</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68年9月19日,我与其他10余名同学被分配到沈阳市东陵区古城子公社高力大队第二小队,大家分属于不同的年级和班级,之所以来到这里而未去开原,是因为每个同学家里都有些特殊困难,需要“常回家看看”。</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三年。</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年中,我经历了秋收、春播、夏锄;我学会了赶车、扶犁、插秧。因为身体结实,态度认真,在干农活儿方面,我几乎不输当地农民。收割高粱很多人都不愿意被安排到“三刀”位置(指高粱长得最厚实的几条垅,割起来比较费力),我主动请缨,并且干得很出色。冬天打场,近200斤重的一麻袋高粱,有人搭肩后,我可以扛起来走十几米跳板,把高粱倒进粮囤。第一年年底评工分时,贫下中农一致同意让我拿知青中的最高分。</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年中,我经常被贫下中农的淳朴和善良所感动,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友情。我除了认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外,还主动向需要帮助的贫下中农施以援手,谁家要盖房子我就去帮工,谁家的小园田要起土豆或砍白菜啦,我也去帮工。我把贫下中农当朋友,贫下中农也把我当成了自家人,只要他们吃点儿什么新鲜东西,就一定会想到我。全小队几十户人家,我没端过饭碗的屈指可数。</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辛苦,我的努力,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是贫下中农基于我的良好表现,推荐我参加了东陵区上山下乡积极分子代表大会。</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是“险些”成了贫下中农的女婿。</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给我介绍对象的是小队队长和副队长。他们如此看重我信任我,其诚可感。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一段佳话而已。&nbsp;</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71年9月23日,我以22岁的年龄,告别了农村,回到了沈城。还记得,1966年初中毕业,那年我17岁。本该进入高中课堂继续学业的时候,文革来了;本该进入大学校园放飞理想之鹰的时候,上山下乡运动来了。回想起来,真有点生不逢时的味道。五年哪,人生能有几个五年?更何况,这是最能体现青春年华的五年!就个人经历而言,我不想说我虚度了五年;但我确信,没有把这五年最该做好的事情做好,也是勿庸置疑的。当我回顾人生的时候,我一定要说,我愧对青春,辜负了上天赐予的青春年华!</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再简单说说回城后经历吧。</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得承认,我真的不是个“幸运儿”,回城后坎坎坷坷依然与我不离不弃,时刻伴随着我。</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回城后,我被分配到沈阳市铆钉厂。这是个集体所制的袖珍小厂,算上我和其他13名返城知青尚不足百人。也许是我在新工人培训班上写的一篇小感想引起了厂领导关注,我被安排到厂革委会政工组工作。当时,老厂长情真意切地对我说,好好干,你如果能当房梁,我们绝不会让你当厕所的门槛子。老厂长的话曾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动了一阵子、激动了一阵子。然而,在那个思想僵化、管理僵化、体制僵化的年代,这只能是一种良好愿望。</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75年初,承蒙伯乐推荐,我被“借调”到我原工作单位的主管部门沈阳市标准件工业公司党委宣传部工作,此后数年先后任公司经理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但身份始终是集体所有制。1978年2、3月间又有伯乐推荐我去市公安局政治部搞宣传工作,多项考核及面试等进展顺利,办理调转关系时出现问题,集体所有制身份的人是不能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不久后,沈阳日报招聘记者编辑,我又兴致勃勃地前去报名,谁知对方首先关注的是我原工作单位的经济类型,我如实相告后,对方不无遗憾地告诉我,报社是国有事业单位,是不能从集体所制单位聘任工作人员的。一次分配定终身,这种僵化的人事制度的无情和残酷,真是害人不浅。</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78年末,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伴随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回来了。</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守得云开见月明”,我要转运啦!</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84年10月末,我从沈阳日报上读到沈阳市统计局发布的招聘干部信息: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各种经济类型人员一经录用即享受国家干部待遇。这里并没有预设人员身份“门槛”。招干考试在和平区南京一校举行,参考人员坐满了10多个教室,估计有400人上下。考试分两张卷,一张是统计学原理,一张是综合测试,写一篇文章,题目是“改革与振兴”。我顺利通过考试,总成绩荣膺参考人员的第一名。</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85年3月,我到市统计局工业和交通统计处报到上班,负责工业产品产量统计。我在市统计局工作先后在局办公室、局工交统计处任职。1997年,国家统计局沈阳企业调查队成立,由我|出任首任队长。2007年,国家调查体制改革,我在新组建的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任巡视员。2009年9月退休回家,安享晚年。</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0年前,我是“小夏”;30年前,我是“老夏”;10多年前,发生了质的突变,我成了“夏老”。虽然我在中年以后命运有所改变,生活和工作渐入佳境,但我还是难忘青春,希望青春时光可以重来。尽管我那逝去的青春不仅没有美丽更无辉煌可言。</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国家稳定向前,儿孙们终于有了拥抱青春,与青春同行的机会。我为他们庆幸,我为他们骄傲,尽管我已老迈年高、青春不在。</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治国方略,有了这个法宝,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能进一步繁荣昌盛。老来得福,也是人间一大美事。</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行文至此,故事讲了,感慨发了。拉拉杂杂一大篇,不知各位同学是否有兴趣有耐心把它读完。</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谢谢校50年纪念活动筹委会搭建的这个可以抒发情怀的伟大平台。</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谢谢在那个动乱年月与我不离不弃、携手并肩的老同学;谢谢下乡三年期间与我同吃一锅饭的小学弟小学妹;谢谢三年三班同学对我的鼓励与期待,祝各位老同学幸福安康,快快乐乐每一天!</div><div><br></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iv><div><br></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