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的“将军梦”,其实没有梦,只是一场游戏;一场充满趣味的游戏。</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记下这段历史,主要是想通过人生的实例说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个人的能力尽管重要,而机遇的巧合和贵人的相助,往往会起决定性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时候,一件小事可以决定大势成败;一句话可以改变整个人生走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生本来都是一副好牌,就看你出牌的组合、顺序和时机,时机、顺序和组合,决定输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生没有输赢,谈不上委屈或者幸运。输赢转换一瞬间;委屈可能就是幸运。</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位世界级名人有句名言,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还真的没有想到过当将军,但是,还真真切切的上了一回解放军的“将军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将军班”,就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基本系指挥员班第八期(前期和后期的情况我不清楚)。在国防大学的二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指挥员班”,任务就是培养、培训解放军军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招收学员的决定权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入学学员必须是现职的正师职以上军官。副师职不行。副师职即使提拔一级哪怕是军里副参谋长副主任,还不能算军领导班子成员。副师职可以进国防大学其它队,比如参谋队、政工队、后勤队等专业队系。至于后来发展的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等,咱就更不清楚了。</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九九二年初,我还在陆军步兵第一师后勤部长的位子上。</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师三大机关搞作风整顿,不摆成绩只讲问题。说是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十几天的整顿的最后一步。就是司、政、后三大部的首长在本部机关分队干部大会上,逐一讲评各个部门科长们的存在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后勤部的大会,是师长政委都参加听会。听我一个人在主席台上一一点名批评副部长及各科科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个批评,确实严肃。一方面,我也算是正处位置上呆八九年了,没啥顾虑没啥可怕,另一方面师长政委就在台下监督着呢,想不严肃都不行。每个科长都指出他三四个、四五个问题。什么生活作风、组织纪律、革命精神、工作姿态、表率作用、私拿多占、后门儿调兵、欺上瞒下等等,批的每个人都涨红着脸。只有师长政委直点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次会议,按照通常的话说,恶人全是我一人做,把别人都得罪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午散会以后,师高政委叫上我同梁师长一起往家里走。途中,高政委突然问我说:高部长最近听到什么消息没有?一下子问得我莫名其妙。我说:没有呀。他说:没听到军里、军区、总部有什么消息?我心想,即使有啥消息,也都是你们两个主官先知道的,我一个后勤部长哪有先知道的道理?我就说:真没有!高政委很和气的说:上级决定让你去国防大学上学去,总政治部的入学通知在政治部干部科,你下午去看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听高政委这样说,我感到特别意外,不知道什么意思、什么学、学什么。同时在想:我们上午都在一起,中间也没有参谋干事进来传话递夹子的,你怎么就知道通知来了?肯定是起码昨天《通知》就来了,昨天就应该告诉我的。要是早点告诉我,我干嘛还要临走前还把每个人都批一顿,统统得罪一遍?我吃饱了撑的?好在那时候的人都不记仇,战友之间,说过了就过了。要记,也只记别人的好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然,我也理解师长政委他们有意隐瞒着我的意思,也是担心我知道早了,批评人批评的不彻底不严肃,他们也都是为了一师机关的建设,也是为了从工作出发。</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看到入学《通知》后,规定的时间很紧,第三天还是第四天就要报到。师里的工作也没有来得及交接。还什么交接不交接的,都以为我上学回来后,一定要提拔的,一定不会再在一师工作了。</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学临出发前,军里的王政委,指派政治部一个干事从湖州到杭州送两斤茶叶来。一斤说是给我,一斤让我带给国防大学的一个副校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到了北京机场,由国防大学的专门接学员的轿车接到学校。队长是正师级干部,特别的热情。他说他原来是我们一军老军长、国防大学张霖副校长的秘书,张副校长退休后,他才到二队来当队长。他给我介绍了许多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说,学校刚接到总政发来的入学学员名单时,觉得我挺神秘的。整个这个指挥员班,共63个学员,其中正军级1名,副军级24名,也就是说,现职将军就有25名,正师级37名,只有我一个是正团级。南京军区共4名,分别是江苏省军区副政委陈春耕,上海警备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执中,三师师长(待任命十二军参谋长)吴继科,再就是一师后勤部长我高东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个正团职能进这个班,猜想一定会有特殊的背景,或是什么子弟,或是什么关系。但是,当时的国家党政军主要领导里面,一个也没有姓高的要害人物当权呢,猜不出来是什么来头,就觉得更加神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其实,我倒不是有什么关系,我是完全符合学员选拔条件的。拿出文件对照,在学员条件“必须是现职正师职以上”后面,还有一个括号,括号里面的内容是“含个别特别优秀的师后勤部长”。“特别优秀的师后勤部长”,可以担任军后勤部长,军后勤部长是军常委。军常委,当然是“军以上领导班子成员”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至于我是不是达到文件要求的“特别优秀”那个档次,他们后来了解到:我当过团参谋、野战医院政委、军战勤处长、师后勤部长,军师团、司政后都干过,读过南京大学,上过越南战场、正团位置干了八九年,一师是战备值班师,其后勤工作又是军区召开后勤工作现场会的地方……。特别是打过仗。整个63个学员中,只有两个人打过仗,一个是67军副政委,一个是我。63个学员中,只有两个后勤干部,一个就是那个正军职的沈阳军区的大后勤部长,再一个就是我这个师级单位的小部长。都说我职务不高资历老,所以,那个正军职学员就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小老高”,后来,全队都叫我小老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左为李乾元将军年轻时</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被选上去上学,据说,真实情况是:当时南京军区根据总政分配的4个指标,挑选的学员除了以上说的两个现职副军一个拟提拔副军的正师以外,还上报了一个拟提拔为正师的副师职。报上去以后,总政治部不批准,认为不是现职正师不符合条件,要求重新挑选。南京军区史玉孝政委对我有所了解,让军区干部部对我考察以后,以文件传阅方式传阅军区常委同意后,上报总政,由总政治部最后确定的。所以我从接到通知到出发报到,时间就特别仓促。</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将军班”的条件真是不错。每个学员都是住带卫生间的单间宿舍,冬天暖气加全天候的热水;63名学员,另配有队长、政委、副队长、参谋、通信员、两名军医驻队;副队长主要抓伙食,早餐必有鸡蛋,中晚餐六菜一汤,每周一次大会餐。这个,可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将军班”,学员不分专业的,虽然有来自海、陆、空、第二炮兵、实验基地、军委机关,各大军区,有军事的,政工的,后勤的,但是,要求培养的是:综合型的、具有综合指挥能力的指挥人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在学习方面有点沾光,因为我有点小优势。除了我年纪轻记忆力强一些以外,许多方面的基础,我都尝试过。比如军事,我虽然没当过团长,但我在团里当参谋时参加军里的参谋集训队综合业务比赛,得了第一名,就是凭这个第一名,后来被抽调到军后勤当参谋当处长的,而且是真枪实弹打仗时的处长;政工方面,我虽然没有在基层当过专职的政工干部而是直接当政委,但我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也不算外行;至于后勤工作,当后勤部长,可以说是最得心应手的事。所以,虽然官衔低,可我基础不算差,学习上的事,是不用领导太费心思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学习期间,除了学校的关心,原来的老首长也特别的关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老军长张副校长,在部队时就很亲切,经常小高小高的叫。当年,我这个副营职参谋,就是经他手直接提拔为副处长的。记得当时下班走在路上,后勤部的1939年入伍的老革命席振海部长问我“小高,你什么文化程度?”我说“我初中两(年)……”。话没说完,席部长就急了“你可不能说你是初中呀,在常委会上军长问我,我都是说你是高中呀”。第二天,干部处就口头通知,我是副处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学校,老军长张副校长星期天经常打电话给他原来的秘书、我们的队长,通知我“到老军长家去吃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一次星期天,我跑到学校外围转圈去了。队长派人到处找我,找到后,队长着急的说,赶紧去,老军长找你,电话都打来几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以为啥事呢,去了才知道,是傅全有老军长从兰州军区司令员任上提升到总后勤部当部长,进京以后,第一次带着老婆来看望张老军长,坐了半天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午,在老军长家里,张、傅两位老军长夫妇,我们五个人,好好的喝了一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傅全有老军长,对我挺好的。他当一军参谋长时,曾经到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看望过一军的学员。后来,一个我还不是太熟悉的步兵学校学员对我说:傅参谋长对你不错。我说怎么回事?他说:傅参谋长在我们学校同我们说,都要做个明白人,像军战勤处的高处长就是个明白人(当时我是副处长)。其实,我还真不明白,我明白什么?在1982年83年那个年代,“明白人”这个词儿,是一种时髦。后来他当军长,我由副处长转为处长,也是他打破常规给提拔起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就在前年(2017年),原来军后勤部的一个陈处长还给我讲他听到的传说中的关于我同傅军长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大意是:部队打仗在文山临战训练时,傅军长早上起来总路过我门口,总是敲两下窗户,叫一声“小高——”,我就赶紧穿好衣服出来,陪着他在大院子里转圈。傅军长经常手握两个铁球转着锻炼手指头。说是我对军长说:军长经常都在耍二球,军长气的够呛,也没有批评我。其实,这个绝对瞎编。经常敲窗户经常陪着转圈是事实,手里玩铁球(钢球,水泥厂的淘汰品)也是真事。“耍二球”的话绝对没有说过。我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即使有胆子,我也不会那么二球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起傅军长,还有故事要说。部队从战场上撤到文山后,中央军委就任命他为成都军区司令员了。军机关处长以上人员聚餐为他送行。领导们都互相敬酒以后,处长们都有点拘束,不好意思上前敬酒。我说,我来。我到首长那一桌,我说,恭喜军长当司令,敬司令一杯。军长说,敬我可以,你三杯我一杯。我说可以。因为实际杯子也不大,我们都喝了。一个人开了头,其它处长都跟着来了,三机关几十个处长呢。军长马上说,现在开始,敬酒可以,要六杯对一杯,后来敬的,都是喝六杯。军长最后说,今天让高东海占了便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到成都军区当司令以后,带去了保卫干事、秘书,还有司令部管理小车的管理员小童。我和小童只是一般认识,因为我们后勤部单独有车,一般不用司令部的车,所以与小童接触不多。一次小童从成都回到湖州军部处理什么公务,那时我已经在九八医院上班。小童到军部后到处打听我,要见我,我以为是有什么事。结果见了面,小童说:你同傅司令什么关系呀,他让我回来顺便看几个人,其中一定也让看看你。我们就这样一起坐了一会儿,说了几句话。不管怎样,人家总是走上门见了看了,就这么简单,但是感动到现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接任傅军长当军长的是李军长。李乾元军长也是帮助我挺大的。他早在一师三团当团参谋长时,我是三团炮兵参谋。一次我负责培养八二迫击炮简便射击尖子,“尖子”培养的很成功,确实是指哪打哪。我在组织教练弹射击时,一位哨兵误将目标当作哨位,站到了目标上,一发教练弹发射出去,结果把小战士的左手齐刷刷打掉了。团长政委要我在全团排以上干部会议上作检查,我的那个检查稿,就是当时的李参谋长帮我列出大纲和帮助我修改的。后来他当军长,是他安排让我到南京大学读书的。读书回来,是他让我去当政委的。再后来,他力排众议,反复疏通,调我到一师当后勤部长。本来一师是另有人选的,还是被李军长给说服了。事过多少年以后,那个一师原来的人选亲口给我说,李军长曾经找过他,对他说:还是让高东海来当这个部长,起码让高东海在杭州安个家。</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将军班”的学习是如鱼得水、一帆风顺的。</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下集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