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正实小 实践育人】走近民间艺人,寻访草编工艺——实验小学四(2)小队寻访草编工艺

雪水

<h3><b> 草编——指尖跳动的古老技艺!一捆草,能变出什么花样?今天,我们兴高采烈地怀揣着好奇心走进女埠街道渡渎村的章月珍师傅家中。</b></h3> <h3><b>  章月珍,作为“兰溪草编”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把“草”编织成了各式各样的草编工艺品,有水果盆、棋子盒、草帽、篮子等,五颜六色、花样繁多,煞是好看</b></h3> <h3><b> 据了解,草编是利用各地所产的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席等。一代又一代的草编人不断苦苦探索、推陈出新,极大地丰富了草编技艺的内涵。目前,“兰溪草编”已经是兰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章月珍也被评为了2017年度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b><br></h3> <h3><b>  古拙厚重的草编工艺品,洋溢着乡村的泥土气息,美观大方,轻巧实用。草编产品实用与欣赏价值相兼,一小束茅草作芯,外面包裹着玉米衣,用一根竹制的针穿引玉米衣,上上下下,不一会儿,一小段花纹就展现在章月珍老师的手中。</b></h3> <h3><b>  草编的品种很多,可分六大类近百种。主要有垫类:茶杯垫、茶几垫、座垫;套类:花钵套、鱼缸套、汤盆套;盆类:水果盆、茶杯盆;篮类:玩具篮、婴篮等;篓类:废纸篓;禽类:鸡、鸭等动物造型;此外还有凉帽、玩具等。</b></h3> <h3><b>  我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章老师讲解草编艺术的起源和制作方法。我们欣赏了很多物品,每一件都是那么精致。我们感叹章老师的指尖竟是如此的神奇,让那毛草、玉米衣有了如此华丽的变身,太了不起了!</b></h3> <h3><b>  我们兴致勃勃地体验了草编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也挺费劲的!。茅草的粗细要掌握好,感觉细了及时添加茅草,这样编织的图案才显得平整有序。玉米衣一条连着一条,把茅草包起来,玉米衣拉的紧实程度要均匀,这样产品的造型才美观!</b></h3> <h1><b style=""><i style=""><font color="#010101">  我们切身体验了草编的制作!看似再普通不过的毛草、玉米衣在草编传承人手中化为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物件。这项工艺能够流传14代之久,让人感叹它的源远流长,同时,更希望作为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走向世界!</font></i></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