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文自传》有感

黄鹏

<h3>作为一代大家,生长在湘土上的沈从文曾经被认为是实力最雄厚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文风、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都与他的童年生活息息相关。</h3><h3>  沈从文从小就聪明,但就是不爱读书,每日逃学挨打就是家常便饭一般。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私塾仍然盛行,以孔夫子为圣,以考状元为人生目标的风气也仍是有的。但他却不为之所动,他愿在集市中游逛,愿在大自然中驰骋,每天当其他学生苦苦诵读四书五经、在孔子牌匾前行拜时,他在集市中看人打牌斗蛐蛐,在水中游泳玩耍。——这便是他的人生教材,不是四书也不是五经,而是人文与自然把他抚养长大。</h3><h3>  沈从文的老师不仅是一位私塾里的先生,那些社会上的平常人物教给他的似乎要多得多。他会感谢那个和他斗蛐蛐的木匠,他学会了坚持不懈;他会感谢那个紫脸膛表兄,他了解了社会变革;他会感谢那个老战兵,他学会了助人为乐;他会感谢那个姓文的秘书,他看到了更加广阔的文学世界。——他会感谢那些数以万计的普通人,正是在这个由普通人组成的社会中,沈从文才得以立足乃至成功。</h3><h3>  沈从文说自己是“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在读着一本大书”,这“大书”比那“小书”要丰富得多,只有细细品味这本“大书”,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h3><h3>  在社会变革飞快的世界里,我们还能只读书而不问天下事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