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都说孩子跟父母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密感。这两天有意思的事发生了,平时就喜欢黏着我的儿子现在只要吃饱了就去找奶奶,因为奶奶可以带他出去溜达。而我突然受到了冷落,开始有了落差感,有点神伤。</h3><h3> 自己的孩子不跟我玩,还觉得会失落。我从一个五个月大的娃娃那都想寻求被关注感,被需要感。想到属于未成年的我的那些学生们,我有没有无意间做过同样忽视某些孩子感受的事呢?</h3><h3> 大脑不停地回想,想起来一个可爱的孩子。去年,我带学前班时遇到过一个特别调皮的女生。她喜欢上课画画,喜欢自习时间去厕所,一去就没了踪影。她喜欢捉弄其他小朋友。在她的界定里,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常常因为她急得脑壳疼,也常常因为她笑得肚子疼。</h3><h3> 对她的惩戒也是冷落她,先把她晾在一边。不跟她说话,不让她回答问题。偷偷观察她,但不点透她。小女孩很聪明,她知道需要从我这里得到支持及肯定,就会立马拿出自己的诚意换取我的信任,我对她的威严也就集中精神上课的20分钟,下课我们还是朋友式的相处方式。</h3><h3> 我认为课堂上,偶尔的冷落可以作为教学的手段,让孩子意识到她出格了,需要及时改正。但不能经常去冷落一个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心理就会有落差。</h3><h3> 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期望值,学生就会朝着美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也是我认为教育史上最浪漫的故事。</h3><h3> 唐太宗“三镜”论,得来大唐的贞观之治。最近在温习课本,新课改下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也像是我的三镜,让我对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每年把书拿出来读一读,对照自己的工作照一照,学会时时总结和反思,成为自己前进的一把明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