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末带儿子回到农村老家,开阔的环境、满眼的绿色和各种动物让他兴奋不已。</p><p class="ql-block">他亲昵地逗弄着太爷爷养的两只羊,说,妈妈,我想给他取个名字,叫加比。</p> <p class="ql-block">看到家里的狗,我说那给它也取个名字吧。他说好哇,想名字要闭上眼睛呢。然后站在夕阳里故意闭上眼睛,小脸恬静,做深思状。片刻睁开眼睛说,叫它毛毛吧。我问为什么叫毛毛呢?他说,毛毛是汪汪队里面他最喜欢的一只狗狗。到了第二天他又给狗狗换了个名字叫吉旺旺,喊了好久的吉旺旺,最后又改回了叫毛毛。</p> <p class="ql-block">最让他痴迷的就是邻居太爷爷家的猫。小孩子见到猫的情境大都比较相似,喜欢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又摸又抱又抓,结果因为用力过猛,猫咪只想逃走。儿子给这只猫取名叫利利,说是因为汪汪队里面的猫咪都叫利利。早上猫咪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喂了它很多肉,可它还是想寻找自由,儿子紧张得把房门都关了,可它还是想尽办法跑了出去。</p> <p class="ql-block">看着猫咪跳上后墙,孩子绕过墙沿着长满小草的小径一路跟着,眼睁睁看着猫咪从一处低崖面跳进了自己家的院子。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我一直一路牵着他的小手,我俩站在上面,他不停地大声地喊利利,利利……像在执着地招呼着自己的一个朋友,可是利利却不回来了。我带他回去,他一声不吭地走在路上,搭拉着脑袋,小脸上全是失落。我耐心地讲道理,宽慰他,又派给他各种事情,比如去看看山羊加比有没有跑出来糟蹋蔬菜。没一会儿宝贝又开始活蹦乱跳了,不过当过了一阵忽然记起来的时候,就会说我们去找猫吧!</p> <p class="ql-block">终于等到中午饭后,我去看望家里有猫的那个太爷爷太奶奶,把他带在身边。终于在沙发上又看到了睡午觉的猫咪,只是没一会又把猫弄得跑出去了。走的时候,太奶奶说可以把猫抱回去玩,宝贝高兴得一蹦老高。可惜半路还是被跑掉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长在院子里的蔬菜,也让他兴奋坏了。我考了一下,发现那些菜他基本都认识,不错呀。他最喜欢说的就是我是帮忙专家,我是帮忙高手。拽着大筐子摘菜,一教就会,挺像那么回事的。</p> <p class="ql-block">到了晚上睡觉时间,他说,我是永远也睡不着的娃娃。和《晚安佩奇》故事里的佩奇和乔治一模一样,总觉得自己不瞌睡。我说,那你想干嘛。他说想玩,外面好好玩。我故意说,那你去吧,他望了一下黑洞洞的窗外,摇了摇头。但是嘴里委屈地嘟囔着,好无聊啊。我说,如果你不睡觉,就会一直这样觉得无聊,但是如果闭上眼睛睡着了,再一睁开眼睛,天就亮了,就又可以出去玩了。他觉得好像有道理,就乖乖躺下了。讲了睡前故事后,他像佩奇一样一面念叨着不想睡觉一面慢慢在睡意中闭上了眼睛,睡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山羊加比一定也睡着了。睡梦里面,也许山羊加比清澈温和的眼神依然守护着它。</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他早早地就醒来了,看到窗外天亮了好开心,第一句话就是,想去看一下山羊加比。早餐过后,院子里又开始不时地传来他稚嫩清亮的声音一会在呼喊着“加——比——”,一会在呼喊着“吉旺旺”。大人摘花椒,他在旁边玩得不亦乐乎,观察各种小花小草,用庄稼杆做“超级武器”,一会想摘苹果,一会想摘李子。</p> <p class="ql-block">最好的童年,就是对一切充满新奇之感,在快乐中体验和学会很多事情。前两天出门时,坐在车里他会用有限的词汇和稚嫩的声音说,快看,花开了,树叶绿了。我想,他如果识字的话,就会用笔把这一切记下来。生活才是思考和感受的源泉。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孩子越长大越只会通过手机来拼凑没有个性的语言来写作文?如何让孩子保存一份最初的热情?我也许不能做到最好,但是会努力。现在我只想替他记下经历过的一切美好,等到有一天他自己能看懂,这份回忆将会是怎样的珍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