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西北大环线

一叶兰花

<h3>  西北的风光总是令人神往,一到难耐的高温季,就向往着西北的雪山、草原、湖泊和沙漠!虽然多年前去过青海,但看到领攀者户外俱乐部的大西北环线活动贴的时候,还是被它沿途的景色及厚重人文底蕴所吸引,期待去感受一下清凉的青海湖和梦幻般的天空之镜;去体会千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还有嘉峪关。</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于是我们毫不犹豫,立马买票出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月27日到达兰州集合,第二天出发前往青海塔尔寺。</font></h3> <h3>到西宁时已近中午,去塔尔寺前先吃碗兰州牛肉面,再喝碗牦牛酸奶。</h3> <h3>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位于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h3> <h3>塔尔寺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这次来塔尔寺天气不好,下起了中雨,我们刚从近四十度的火炉武汉来到这只有个位数温度的地方,感觉透心儿凉啊!太舒服啦!塔尔寺的管理有了些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前可乘车直达塔尔寺大门口,现在这不行了,也和其他景区一样只能把车停在老远,换乘昂贵的景交车才能到达。我们这次请了专职讲解员,戴上无线耳麦聆听讲解倒是非常的清楚。寺里的酥油花展室也安装了空调,看上去比以前更加艳丽完整,显得光彩夺目!</h3> <h3>从塔尔寺出来,我们冒着大雨赶往青海湖。很奇特,离青海湖越近,雨势越小,到达湖边时,雨停了,露出了蓝天白云。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h3> <h3>沿途金灿灿的油菜花海。</h3> <h3>浅蓝色的天空分布着游弋的云朵,深蓝色的湖水在阳光下焯焯闪光,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以前来这里一般只看到大片的油菜花,这次不同,湖边已经色彩斑斓了!</h3> <h3>紫色的薰衣草、黄色油菜花以及五彩的虞美人构成大片的花海,衬托着远山,傍着蔚蓝的湖水,加上变幻的云彩,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h3> <h3>徜徉花海的人们。</h3> <h3>我也陶醉在这花海之中。</h3> <h3>妖娆迷人的虞美人。</h3> <h3>依依不舍的离开青海湖边,傍晚入住茶卡盐湖镇,以便第二天早点进入景区。第二天早上8点出发,来到景区大门,赶紧买票入园坐上景区的小火车。</h3> <h3>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为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是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h3><h3></h3> <h3>“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h3> <h3>来到景区最深处的站台下车,首先排队租用鞋套,押金100元一双。赶紧换上鞋套进入盐湖,说明一下,鞋套不防水,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脚被坚硬锋利的结晶盐粒扎伤,当然,你若不怕扎脚光脚下去也行。刚下水时还感觉有些凉意,走一会儿感觉慢慢的适应了。</h3> <h3>蓝天映衬下的湖水在红裙子的点缀下显得格外艳丽!</h3> <h3>颗粒粗大的茶卡盐为工业用盐,盐湖底部为石盐矿床。盐湖自形成以来自然结晶沉积相对连续稳定,沉积的盐层厚度较大,一般4~8米,最厚可达10米。</h3> <h3>天空与湖面融为一体,白云与盐花傻傻分不清,漫步于此,感觉整片天空被自己承包了。</h3> <h3>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还有朵朵白云,在湖水的映衬下,简直是仙境一般。</h3> <h3>行走在景区的小火车。</h3> <h3>“天空之镜”,顾名思义,就是能映照天空的镜子。</h3> <h3>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盐湖,上岸退回鞋套,沿着小火车的铁轨旁往回走,去看看盐雕艺术。</h3> <h3>盐雕旁随风舞动的经幡。</h3> <h3>茶卡盐湖有户外鲜见的盐雕艺术,盐雕以各种传说、人物为主题,将自然美与艺术美和谐结合。给人以视觉冲击,每一座盐雕都是一次大手笔,给人以心灵震撼力。</h3> <h3>中午我们出了景区,乘车前往德令哈市,这里的高速公路非常好,两个方向的道路互相分开。</h3> <h3>下午到达德令哈市,“德令哈”是蒙古语“金色的世界”的意思。德令哈市建政于1988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中心,也是海西州东部经济区中心。</h3> <h3><font color="#010101">德令哈,是因为诗人海子那首令人伤感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还有歌手刀郎的那曲充满苍凉和伤悲意味的《德令哈一夜》而被大多数人熟知。特别是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德令哈,这座远在塞外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更是名扬全国。宾馆旁巴音河的桥上,喷泉随着音乐翩翩起舞。</font></h3> <h3>不远处的摩天轮上正在上演规模宏大的灯光秀,变幻莫测的图案将这遥远小城的夜空装扮得分外妖娆。</h3> <h3>早上7点从德令哈出发,前往大柴旦镇的翡翠湖。前方出现了雪山,离大柴旦不远了。</h3> <h3>下了高速,穿过大柴旦镇,这是新修的去往翡翠湖的马路。</h3> <h3><font color="#010101">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约6平方公里,是原大柴旦化工厂盐湖采矿队采矿区,经多年开采形成的采坑,变成了如今美丽的“翡翠湖”。</font></h3> <h3>大柴旦是柴达木盆地的“北大门”。这片漂亮的湖泊群里,由于各盐卤池深浅不一,浓度各异,所以它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绿色的、浅黄色的、还有蓝色的……。</h3> <h3>站在湖边,宛若镜面般的湖面倒影着蓝天白云和皑皑雪峰,宛如仙境。</h3> <h3>翡翠湖现在还不是正式景区,所以目前尚未正式对外开放,不收门票,不远处正在修大门,据说明年开始就会收门票了。</h3> <h3>离开翡翠湖上高速赶往敦煌,高速边密密麻麻的高压输电网。</h3> <h3>这里到敦煌300公里左右,其中有近200公里的无人区。沿途除了茫茫戈壁就是光秃秃的山峦。</h3> <h3>就连这个长下坡也成了“景点”。</h3> <h3>趁着没车的间隙,我也赶紧来一张。</h3> <h3>对面公路上,大货正在运输巨大无比的风力发电机叶片。</h3> <h3>突然,车窗外出现一群双峰野骆驼。</h3> <h3>天空出现了七彩彩虹。</h3> <h3>翻过了当金山垭口,经历了危险的42公里长下坡,下午到达敦煌市,看看路边的路灯杆上,多么特色鲜明!</h3> <h3></h3><h3>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库木塔格沙漠中的露营地,来到营地,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的拿起滑沙板爬上沙坡滑沙去!攀爬沙坡需要体力更需要技巧,如果没踩稳,便是爬一步退半步,事倍功半!很难爬到沙丘顶的。</h3> <h3>我要去滑沙啦!</h3> <h3>坐上滑沙板从又高又陡的丘顶自然下滑,两手握住两边的板壁,坐姿保持稳定,身体微微平躺,做好准备,随着沙山的坡度的加大,下滑速度会迅速加快,伴随耳边呼呼的风声,转眼间就滑到丘下,这种惊险与刺激的快感必须亲自玩过才能感受到。</h3> <h3></h3><h3>真的太好玩,太刺激了!这让我想起了儿时玩的滑滑梯。我一口气滑了4次,还意犹未尽,太阳要落山了,领队喊吃饭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br></h3> <h3>火红的落日渐渐落下,映得天空红彤彤的。</h3> <h3></h3><h3>虽说是在沙漠深处,我们的晚餐还是挺丰盛的。大锅炖萝卜羊肉汤,无限量烧烤、点心、啤酒、饮料等等……,我们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疯狂的放飞一下自己,真正体验一把大漠人的豪爽。</h3> <h3>吃饱喝足了开始尽情的K歌,接下来就是狂欢时刻。我们点起篝火,手拉着手,心连着心,伴随着欢快优美的音乐节奏快快乐乐跳起沙漠圆圈舞。<br></h3> <h3>最后,我们放起了礼花,喜庆的礼花把沙漠的夜空照得通亮,令人赏心悦目。</h3> <h3>安静下来后,我们又欣赏起美丽的沙漠夜空,璀璨的银河高悬头顶,耀眼的星星眨巴着眼睛。摄影大师秋枫在沙漠中架起相机为我们每个人留下沙漠星空的珍贵照片。夜已深,大家才各自回帐篷休息。</h3> <h3>我们远离城市喧嚣嘈杂,跨过千山万水,来到这亘古苍茫的大漠深处,以沙漠为地,以篝火为灯;以烧烤为食,以歌舞为伴。在这宁静的夜晚,我们仰望星空,感受浩瀚银河的无限魅力。享受这难得的休闲时光,拥抱自然,放任自我,这一夜真是太美啦!第二天6点多钟起来,赶紧爬上沙丘看美丽的日出。</h3> <h3>这两张照片是一早一晚的对比。</h3> <h3>朝阳与夕阳下我们的营地。</h3> <h3>吃过早饭离开沙漠,前往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月牙泉位于月牙泉风景区,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鸣沙山北麓。它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水质甘冽,澄清如镜,绵历古今,沙不进泉,水不浊涸。铁鱼鼓浪,星草含芒,水静印月,荟萃一方,故称“月泉晓澈”。</h3> <h3>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东汉称沙角山,俗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h3><h3> </h3> <h3>不同时期留下的珍贵照片。</h3> <h3>沙漠中的驼队。</h3> <h3>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h3> <h3>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h3> <h3>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br></h3> <h3>月牙泉木塔。</h3> <h3>木塔旁坚韧顽强的旱柳,它是西北地区特有的旱柳树种。据记载,晚清重臣左宗棠西进收复新疆时带领湘军一路栽植道柳,留下了“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门”的佳话,为纪念这位引进树种的大臣,人们把生长在西北地区的旱柳称为左公柳,并沿用至今。</h3> <h3>泉边的胡杨,又名胡桐,是杨柳科落叶乔木。生长在沙漠,可与有“植物活化石”称号的银杏树相媲美。具有惊人的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力,被人们称作“沙漠的脊梁”。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h3> <h3>沙山鸣响有两种:一种是“沙岭晴鸣”即鸣沙山在盛夏晴天自生鸣响;另一种是“和声与人”即鸣沙山“人登之即鸣”。对于鸣沙山响的科学解释有静电发生说、摩擦发生说,然而,最具说服力的是“共鸣说”。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沙粒表面有许多蜂窝状的小孔洞,这是常年风蚀、水蚀和化学溶蚀作用的结果。这是这些小孔洞构成了“共鸣箱”,沙粒摩擦产生了细微声音被这些“共鸣箱”放大,于是就发出了悦耳的声响。</h3> <h3>爬上鸣沙山俯瞰月牙泉。</h3> <h3>中午时分天气炎热,我们从景区出来后来到“顺张黄面馆”吃面,这是敦煌市的特色小吃,味道确实不错,还有当地特色杏皮茶。</h3> <h3>晚上与伙伴们一起去品尝当地的烤全羊,味道好极啦!愉快的一天就此结束了。</h3> <h3>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莫高窟景区。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h3> <h3>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分布于15~30米高的断崖上,呈上下分布,1~4层不等。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国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以各种手段从王园篆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如今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br></h3> <h3></h3><h3>洞窟编号第96号的九层楼,开凿于初唐(618~705),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尊大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不失雄伟壮观的气势。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h3> <h3>排队半个多小时进入莫高窟景区,坐景交车15分钟到达,应急票只能看四个窟,窟内清凉,外面太热了,人跟着人,摩肩接踵。为了保护石窟,窟里不能拍照,参观石窟时间很短,大约每窟3到5分钟左右,每一批大概五十人左右,看一会儿听完讲解就得随着人流被挤出来。。</h3> <h3><font color="#010101">窟前的花园也很漂亮。</font></h3> <h3>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鲜为人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闻讯而来的“强盗”们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h3>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参观了窟旁的陈列馆。包括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及张大千故居等等。还参观了上世纪40年代起在莫高窟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的人们生活状况,我们要向“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老人这样的一大批科学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span></h1><p><br></p> <p>离开莫高窟,驱车前往嘉峪关。路过瓜州服务区,这里一字排开的瓜棚里,西瓜、蜜瓜免费给大家随便吃,当然也有些当地特产供大家随意选购。</p> <h3><font color="#010101">来到嘉峪关,在烧烤一条街吃罢晚饭,徒步回酒店的路上,看到美丽的夜景。</font></h3> <h3>第二天上午8点来到嘉峪关景区,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h3> <h3>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h3> <h3>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br></h3> <h3><font color="#010101">来到关外,留影一张。古人进出此关可不那么容易。</font></h3> <h3>嘉峪关,这个河西走廊的古老关卡,还保有着“长城最大的关隘”的雄姿。</h3> <h3><font color="#010101">登上城楼,可见祁连山在远方延绵,十分壮观,展现了古时候中原为了抵御外来之敌,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的雄心。</font></h3> <h3>关内正在进行表演。</h3> <h3>下午乘车来到张掖丹霞景区。张掖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亿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h3> <p>景区内乘坐摆渡车游览,每个观景台都有一定的距离,大巴一共停4个观景台,由于光线强度、角度的不同,张掖丹霞地貌呈现出不一样的颜色。</p> <h3>小布达拉宫:直立高耸的砂岩,就像一座幽深的古城堡遗迹,突兀地伫立在大地上。这样的造型,是在流水侵蚀和风力吹蚀的共同作用下发育起来的。由于岩性软硬不一,导致了风力吹蚀的差异性,结果形成了许多相对高度为10一30米的层状墩台,构成奇幻的古堡造型。由于气候干旱,岩石上并没有太多的植被覆盖,就显得更为彪悍、粗犷。</h3> <h3>神龟问天:红色砂岩在白垩纪时期收强烈的侵蚀、分割、溶蚀等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形成塔状地形。犹如一只神龟仰头向天,即镇守降服的巨龙,又诉说着亿万年的沧桑巨变。</h3> <h3>赤壁长城:粉砂岩岩丘在千万年的风化作用下形成了数十米高的丹霞险丘,威严劲露,陡直壁立,崖壁绵延数里,犹如长城壁垒,驻立边塞。</h3> <p>七彩丹霞地貌群以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为主,色调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p> <h3>好像是上帝打翻了他的油画箱,流出来的七彩颜料。</h3> <h3>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h3> <h3>其结构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h3> <h3>很有层次感的色彩!</h3> <h3>七彩丹霞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h3> <h3>参观完之后,我们乘上景区游览车沿路返回西门景区大门。回到车上来到红山湾水库旁边的一个移民小镇住下。第二天清早,来到离张掖景区西门不远餐馆吃过早晨后,一路返回兰州。在兰州如家快捷酒店住下,第二天在吃过兰州牛肉面后,乘高铁一路顺利返回家中。</h3> <h3>&nbsp; &nbsp; &nbsp; 西北大环线活动终于结束了。在塔尔寺,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在青海湖、茶卡盐湖、翡翠湖,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湖面若明镜,什么是真正的水天一色;在茫茫沙海,我体验着沙漠活动带来的快乐,在那里我们仰望璀璨星空,享受沙漠里的那一片宁静;站在嘉峪关的城墙上,我们感受到了修筑万里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之伟大;走进张掖丹霞地貌,体会到了什么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在敦煌莫高窟,我们知道了它背后令人错愕和唏嘘的往事以及文物保护背后那段艰辛的历史,这段悲怆的历史与圆明园的遭遇同出一辙,一个贫弱的国家面对西方的“野蛮”是多么的不幸。我想,幸亏兵马俑是在解放后才被发现!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莫高窟已明确指出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国弱被人欺,莫高窟的历史时刻警醒着人们,要铭记历史教训,要奋发图强,只有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国宝才能守得住,流失海外的宝贝才能早日回家。</h3><h3> 感谢本次活动的领队小鱼儿、感谢摄影大师秋枫!感谢每一位同行的伙伴们!</h3><h3><br></h3><h3> 2019091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