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五省会馆锁春秋,浙江龙泉汉水龙潭育硒陶。

巴山红叶枫

<h3>  瓦房店有“小汉口”美称。位于紫阳城西南十里的瓦房店,是任河和渚河的交汇之地,上通巴蜀,下接荆湘。依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繁忙的茶叶贸易,成为商旅马队市井。在明清时有四川、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以及北五省都在这里建有会馆,会馆群原有武昌会馆、北五省会馆、江西会馆、湖南会馆、黄州会馆和川主会馆等组成,通过这些商会将当地盛产的紫阳茶叶、麻、蚕丝、生漆、桐油、木耳、药材等土特产运往汉口、上海、重庆等地,那时候的瓦房店就有“小汉口”的美称。现保存最完好的北五省会馆主要经销茶叶,其建筑豪华精细,彰显了雄厚的经济实力,见证了当时的茶叶经营规模。那真是“馆临五省马踏商贾第一道,水运三山舟载茶客走四方”。</h3> <h3>紫阳自古就是陶器产地。汉王城的龙王潭生产的水缸、酸菜坛子,各种陶罐器皿是农耕时代每家必备之物,酸菜坛子如今日的冰箱一般普及,当然还有“夜壶”更是家家必备之物,卧室标配。跟随茶叶沿汉水销往各地。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这些物件己经逐渐退出寻常百姓家。</h3> <h3>今日紫阳招商引资在原钡盐化工厂的基础上,引进浙江龙泉制陶技艺,结合汉城龙王潭陶艺基础之上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采用龙王潭的的优质富硒泥土和汉江沙为原料,运用特殊工艺研制出了紫阳硒陶。</h3> <h3><br></h3><h3>硒陶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园。</h3><h3>紫阳硒陶是产自中国硒谷一一陕西省紫阳独有的养生陶器。紫阳县是中国天然富硒聚集区,域内陶土富硒,铁,钙等微量元素。经权威部门检测,用这里的陶土生产的陶器每100克中的硒含量为2800微克,铁含量为13.8克,钙含量为5.9克。用该陶器煮水或盛水,其中的硒,铁,钙等微量元素会析出,具有养生保健功能,是难得珍贵的天然养生器皿。</h3><h3>紫阳养生硒陶研究院致力于挖掘保护,传承古乌陶技艺,沿袭历史传承,创新生产方法,结合“世界非遗"龙泉青瓷烧制技艺,触合硒陶的艺术性和功能性,研发出具有天然养生保健功能的新生代陶器皿,获得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h3> <h3>来自汉王镇龙王潭的清洁无污染的富硒泥土。</h3> <h3>加上采集于汉江之中的河沙,研磨成原泥。</h3> <h3>来自浙江龙泉,宝剑名壶故里的刘广林大师正在细心研制模具。</h3> <h3>当地工人经过培训己经开始上岗制做壶体胚胎。</h3> <h3>紫阳硒陶成品</h3> <h3>后记,如今,北五省会馆虽然早已没有了当年来来往往的商旅马队,然而作为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晶,蕴藏着极高艺术价值的会馆建筑与壁画,依然为今天我们研究明清年间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h3><h3> </h3><h3>面对缓缓逝去的江水,北五省会馆像一位守望者,守望着这里过去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亦像一位老艺术家,向今人诉说着曾发生于此,却早已凐没于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若有缘能来到这里,与这位老者面面而坐,用硒陶之壶,沏上紫阳茶,推窗品铭,眼前是清澈明净的秦巴玉带,耳畔缓缓传来那些流淌在时光中的岁月的故事,心中感受到的是来自百年前漫漫商途的永恒的召唤,慢慢享受紫阳的富硒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