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说起邯郸,大家可能和我一样,首先脑海里蹦出一句成语-邯郸学步,其实和邯郸市有关的可不止这一句,据考证,直接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多达200余条,邯郸是闻名全国的成语典故之乡,是五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唯一一个3000年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我对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充满期待。</h3><h3>2019.8.3随江山旅行社踏入了河北邯郸市,开启了广府古城,响堂山石窟,峰峰抗日地道战遗址的两日之旅。</h3> <h3>第一站到达的就是邯郸市峰峰矿区山底抗日地道遗址。图片里卡板人物正在敲响紧急通知的大钟,画像头部镂空,游客可以嵌入自己脑袋拍照留念,希望大家感受的不只是轻松愉快的游戏,设想国难当头时那种情形是多么紧张和揪心。</h3> <h3>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抗战到底这四个白色大字是那么触目惊心,一下激起人们誓死不做亡国奴,誓死捍卫祖国的热血之情。</h3> <h3>孩子们在雕塑前学着做出英勇迎战的姿态</h3> <h3>墙壁上生动的雕塑再现了当年地道战的部分场景</h3> <h3>灰色城楼在我的记忆里,有着狰狞的面目,夺取制高点是夺取胜利的重要一关</h3> <h3>石碾子就是一个地道出口,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h3> <h3>墙壁上张贴着很多电影《地道战》的海报,老电影是我们一代人心目中永远的经典</h3> <h3>地道遗址指示碑</h3> <h3>展示厅入口处</h3> <h3>展示厅里陈列的八大盖军刺</h3> <h3>我们儿童团使用的红缨枪枪头</h3> <h3>地道内,因为游客参观,应该是修缮了的,间隔一段,有灯光照明</h3> <h3>当年的地道会更狭小黑暗潮湿的吧,那真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地道的挖掘体现出人民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智慧,和不屈不挠的抗日决心</h3> <h3>遇见一群天真烂漫的小蓝帽,不要认为战争的残酷离他们太遥远,有时战争是一触即发的!爱国红色教育必不可少,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心里只有明星没有英雄!有英雄情结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h3> <h3>留下红色记忆,留下斗智斗勇,永不屈服的精神</h3> <h3>继续前行,来到坐落在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响堂山石窟。因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br></h3> <h3>去往石窟的路边草坪有很多石雕小和尚,憨态可掬,姿态迥异,惹人喜爱。对于新石器时期就有着磁山文化的邯郸来说,这种小石雕应该是小菜一碟吧</h3> <h3>响堂山广场上有个农家乐的造型,玉米扎成的富贵盈门的牌门,一派丰收的喜悦。可我总觉得和响堂山石窟的意境不搭。虽然很多人喜欢,纷纷站在那里留念。</h3> <h3>牌门上的图案,黄豆组成的。我心想着雨水啊,虫鸟啊,不会让这牌楼矗立好久吧?</h3> <h3>这应该是放烛火的</h3> <h3>对于活泼的小孩子来说,他们更愿意在广场的水池里嬉戏,而不是看石窟佛像。</h3> <h3>响堂山石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2012年11月份,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h3> <h3>远观北响堂山石窟,石窟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我是没看到这么多,下面的是我走马观花看到的几处石窟</h3> <h3>第三窟</h3> <h3>大的佛像线条流畅柔和,刀工浑然天成,左右两座佛头缺失</h3> <h3>花纹精美绝伦,令人叹息佛头多被盗去,美国的几处博物馆里就陈列着响堂山石窟的佛像头</h3> <h3>第四窟</h3> <h3>古朴精美的饰纹</h3> <h3>刀法洗练</h3> <h3>仪态自然庄重,线条流畅饱满</h3> <h3>一气呵成的流畅感,感观特别舒服</h3> <h3>第五窟</h3> <h3>释迦佛、老子、孔子共处石窟</h3><h3>释,道,儒,三教合流的洞窟</h3> <h3>第九窟,是响堂山最大的石窟。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说“雕塑是人类将精神、思想、信仰融入石、木、土中,将这些虚渺的但极其崇高的精神力量铸入了自然之物,就有了强大的威慑力和征服力,为民族的精神图腾找到归宿。”</h3> <h3>此窟雕刻最为精美,可与龙门,云岗等石窟相媲美</h3> <h3>厚重沧桑</h3> <h3>第十窟</h3> <h3>深重而明丽的色彩</h3> <h3>佛像头部缺失,主要原因是19世纪20、30年代外国文物分子的大肆破坏盗取,他们与中国国内不法分子奸商勾结,将佛像头颅砍下,将壁画铲去,将碑碣挖起,盗往国外牟取暴利。真是历史的罪人。</h3> <h3>奔放而又细腻的雕刻,可惜佛像面部损毁,戴了个大口罩似的</h3> <h3>历经千年的空间把历史拉进,不再触不可及</h3> <h3>沧桑厚重的既视感,让人莫名感慨</h3> <h3>时间的冲刷,什么是永恒的?</h3> <h3>花纹细致精美的石碑</h3> <h3>花饰繁琐而大气,活泼而庄重</h3> <h3>上面的文字仍依稀可辨</h3> <h3>历经风雨的神秘美感</h3> <h3>通天路旁的石碑</h3> <h3>醒目有感召力的大字,不管怎样的宗教,只要是一心向善的才是得人心的</h3> <h3>路的顶端有个仙人洞</h3> <h3>很有历史感的宋塔,我觉得特别美</h3> <h3>常乐寺简介</h3> <h3>河溯第一古刹,我只在远处拍了一张,没有走近</h3> <h3>坐下静静心,再次感受山静林郁,石洞幽深和佛教追寻心灵净土相融合的意境</h3> <h3>脑海里还浮现着那生动流畅的饰纹</h3> <h3>浮现着那沧桑厚重的山石</h3> <h3>浮现着庄严肃穆的佛像</h3> <h3>浮现着那灵动沉稳的宋塔</h3> <h3>再见,响堂山!再见,美丽的石窟!但愿丢失的文物能早日回归它本属的地方,但愿大家爱护文物,让中华文化渊源流传。</h3> <h3>大巴驶出响堂山,路途中这个采纳古代建筑风格的屏风墙一闪而过,被我咔嚓抓拍下来</h3> <h3>也是坐在大巴车上一闪而过抓拍的,据说是不错的景区—黄粱祠,对,就是那个黄粱一梦出处的地方,可惜我们这次没有这个景点。</h3> <h3>黄粱祠外面的屏风墙</h3> <h3>杨氏、武氏太极拳发源于邯郸市永年县的广府古城,广府城是太极圣地。我们驱车来到这里。</h3> <h3>提起杨露禅,我脑海里出现的就是彭于晏那英俊的脸庞</h3> <h3>杨露禅的雕像</h3> <h3>传承中华武术,从我做起</h3> <h3>这可真是献丑了,特别是第二张,吓着似的,太极沉肩坠肘的要领都没做到。</h3> <h3>邯郸之行,弘济桥是必须要去看一看的。东西横跨在滏阳河上的弘济桥是位于冀鲁豫三省的交通要道。“其功甚弘,其利甚济”,又因修桥之时,四面八方,捐金援人,因此得名:“弘济”。</h3> <h3>年代久远的石桥斑驳不平,历史印记鲜明,但又魅力不减,这是一种历史积淀的美!</h3> <h3>这可不是桥面的蝴蝶结,我自己叫它大卯钉,加固石桥之用。</h3> <h3>桥面两边各有18根方形望柱,柱首雕刻有雄狮、顽猴、石桃、石榴等,当地有“两个仙桃俩石榴,七个狮子八个猴,中间一个地牦牛”的说法。但风蚀的已不完整。这是其中的一个小狮子。</h3> <h3>弘济桥是赵州桥的姊妹桥,已有大约1400年。前几年,在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居然还在通行走车,状态极佳,相当完好,神气十足,令人赞叹!</h3> <h3>龙头是饕餮,即是装饰,又寓意它的大嘴吞下汹涌而至的河水,缓解对大桥的冲击,确保大桥的安全。</h3> <h3>南侧栏杆以青石砌成,北侧栏杆用花岗石砌成,北石板雕刻的精美的荷花水鸟</h3> <h3>弘济桥如“出水之月,饮涧之虹”,如今人们称它为邯郸市的大眼睛</h3> <h3>遥想当年,弘济桥凌烟卧波,一时陆路上晋商徽贾,车盖云集,水路中津盐豫陶、峰煤邯铁,舟楫穿梭,是何等繁华与辉煌。</h3> <h3>来到广府古城</h3> <h3>城中城</h3> <h3>这好像是椿树,古城迎春</h3> <h3>烟雨蒙蒙,远望古城墙</h3> <h3>永年城</h3> <h3>古城中的一组雕塑,很喜欢雕塑呈现出的一种温馨家庭的氛围</h3> <h3>烟雨中的古城街道。因为道路限高,司机不熟悉当地路况,耽误了一些时间,又恰逢我们贵人多雨,很遗憾古城没有游玩,仅仅拍摄了这几张照片。有我们趟路,下次的朋友应该就好运气了。(不过司机师傅技术很好,也很辛苦和尽力了)</h3> <h3>邯郸之行,古城、古窟、古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喜欢这种历史代入感。但遗憾的是邯郸市固有的管理理念,限高行驶对旅游大巴诸多不便,这不是一个现代城市该有的姿态,期待这个有着文化底蕴的城市更加完善,吸引我再次邯郸之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