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 5 26,是我与校友们去黑龙江兵团五十周年。因他们的邀请,我特意从北京到上海,赶来参加庆贺活动。这批校友中我是唯一未归上海的知青,受到了大家热情而漾溢的接待,让我激动不已,感慨万千……。</h3><h3> 活动过后,又与个别老同学临时相约,结伴游杭州城。</h3> <h3> 2019 5 30清晨,十一位同窗,分别从上海的各地,踏着薄雾,乘坐虹桥10号线地铁赶乘D车去杭州携游。</h3><h3> 夹杂着疲倦的欢乐而启程。</h3> <h3> 意外的杭州之行,让我格外的惊喜,晃如梦幻!</h3> <h3> 杭州是座闻名天下的城市。尽管离上海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因每一次回沪都是来去匆匆,以往仅去过二次。这次有幸能与老同学结伴游,不亦乐乎!</h3> <h3> 曾经的体操翁精灵与王家大小姐宝妹,如今的“朱明英”与“嗲宝妹”。时隔五十年还不忘相拥!</h3> <h3> 因赵童鞋与群主常来杭州,又加赵童鞋与龚童鞋提前策划、预订,下车后我们顺利被引进一家杭州名不经传的“老头儿油爆虾”酒楼。古色古香的造型,充满江南酒家的风格。店不大人气极旺。一会儿功夫,满桌佳肴,飘香而来。两盘油爆虾最令大家回味无尽!</h3> <h3> 酒足饭饱后,同学们去酒店卸下背包,直奔白堤。白堤边八位女童鞋,谁的pose最赞?是谁正沉浸在陶醉中?</h3> <h3> 白堤是杭州市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长约二公里。它横亘在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与内湖。初夏的白堤垂柳轻扬,荷叶丛生充满生机。</h3> <h3> 一片绿色在西湖的一角格外显眼。荷叶正孕育着荷花的绽放。微风中荷叶轻轻摇曵,好似在欢迎我们的到来。</h3> <h3> 婆娑的夏柳,荡漾的湖水,翩翩的舞姿。争纷显露着青春的气息!</h3> <h3> 眺望远方,隐现雷峰塔。雷峰塔的沉浮蕴藏许多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救许仙,被法海大师镇压在雷峰塔下故事感动天地。</h3> <h3> 断桥,从古至今有太多的译说。最让人熟知的就是“白蛇传”,白娘子与许仙缠绵悲怆的爱情故事。他们自从在断桥借伞定情开始,两人历经磨难,再次相会断桥那个生离死别的情景,给游客们游览之时留下了无尽的追思…。</h3> <h3> 五十年前就“敢”时髦的卢童鞋,至今仍不退潮。现今的陈童鞋也是个追潮族,看这气势,谁敢挑战她们?!</h3> <h3> 两位摄影师聚集一起,在不断的切磋技艺。遥望着雷峰塔,有何评论?</h3> <h3> 做梦都没想过,能在杭州西湖边,与半个世纪前的老同学,留下这张最具特色的照片。个个都坦露心田,棒极了!</h3> <h3> 俞摄影师,不停为大家拍美照,难得留下这灿烂的笑容。</h3> <h3> 细细的雨,静静地下,西湖边上,班长领一群童鞋开小组会。上学时在严谨的班长前,谁都不敢说悄悄话。今日小故事一个接一个,中心的内容还都是围绕班长转。开心的时刻永不忘!</h3> <h3> 赵童鞋又为大家操持去楼外楼订餐,让我为大家在“光华复旦”前摄个影。</h3><h3> 光华复旦 ,是白堤中山公园外,西湖岸边的一座精致牌坊。是两堤三岛中人文景观之一。 </h3> <h3> 白堤路上小憩,赵老师与王家宝妹嗲阀!</h3> <h3> 多年未经细雨的滋润,西湖边断桥前,尽显细雨润肤的我!</h3> <h3> 群主与翁童鞋相依而坐。翁童鞋亲自做的美餐,让群主吃后如此得意!几十年未见,翁童鞋已锤练成一个美食家和时装设计师。</h3> <h3> 淅淅沥沥的雨,渐下渐停,雨后的空气极佳!在栈道上与第一次同行的翁童鞋、王童鞋又一次挖掘出了许多校园的趣事。</h3> <h3> 楼外楼是一家闻名中外酒楼。有160多年历史的名菜馆。座落在美丽西湖的孤山脚下,与西湖中名景为邻,西泠桥、平湖秋月、中山公园、文澜阁等。</h3> <h3> 楼梯旁的墙壁上,刻有金壁辉煌的浮雕。童鞋们纷争留影。</h3><h3> 楼外楼这个知名酒家,七、八十年代来杭州,身上口袋扁扁,只能耳闻眼不见,羞愧而避。如今有底气的老同学,风光亲临,好不气派!</h3> <h3> 楼外楼内的赏景阁</h3><h3> 宋代诗人林升(题临安邸)</h3><h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h3><h3>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h3><h3> 由诗中得到启发,而取名“楼外楼”。</h3> <h3> 楼外楼二楼的店堂,古色古香及稍显现代风格的长廊,富贵而高雅。</h3> <h3> 在江南名楼中,赵童鞋在精心点菜。</h3><h3> 这次杭州之行,你是策划师兼导游。跑前顾后,细仔又周到。规划的行程精致而美满。谢谢你不辞辛劳的为大家的操持。你为大家服务时细微、认真而夸张的姿态,都深深的感动着我与大家!有你真棒!</h3> <h3> 楼外楼酒楼的一角,有我们留下的身影。</h3> <h3> 美餐中的你、我、他。</h3><h3> 闻名遐迩的东坡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化童鸡、干炸响铃、虾爆鳝背、宋嫂鱼羹等名菜大全目不暇接,推杯换盏不矣乐乎。</h3> <h3> 品菜寻味,饭桌上显露出好几个美食家。她们会点、会品更会操作!对名菜一一点评,娓娓道来都是实践制作的经验、体会。让人羡慕与折服!</h3> <h3> 边品边道,翁童鞋在传授卤牛肉的精致做法,每一道工序都不忘细细讲述。生活赋予她那么会吃爱美,真出乎我的意料!</h3><h3><br></h3> <h3> 31日清晨,迎着薄雾顶着雨,一行五人来到西湖边,为欣赏湖上的晨曦。清爽的空气扑面而来,如诗如画的美景尽展眼前。</h3> <h3> 西湖边的四童鞋,在雨中绽放出异样的情调。</h3> <h3> 疑似一群以🌂做宣传的广告?背影都不约而同!</h3> <h3> 三闺蜜不忘西湖边留个影。冯闺蜜你该在离此地不远处?踏上这块土地,就引发出许多有关你的故事,不知道你是否感应到?大家都很牵挂你曾经的美女---细腰大臀(淘箩嫂)。</h3> <h3> 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里,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仍玉砌银铺。从葛岭处远眺,桥与堤有断之感,得名“断桥残雪”。</h3> <h3> 相望断桥我思绪多多。许仙、白娘子悲催的爱情故事,相传千年。缘份真的好神奇!</h3><h3> 我的南北姻缘,也出乎意料,真是天注命矣,谁也改变不了!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吧!</h3> <h3> 这是一条通向葛岭的道。是古今杭州道教胜地及旅游名景之一。是观日出的佳境,因为下雨没成行。</h3> <h3> 长生路上觅早餐,生煎、小笼加豆腐脑。儿时奢侈早餐如今随心所得。</h3><h3> 回住宿的长生路上,抬头望见一条“不老里”弄堂。好奇向里走一走。</h3> <h3> 弄堂略有三、四十米,里面住落两户人家。原汁原味原生态,没有任何特制的痕迹。双扇木门上安装着古老的两虎头门铃。</h3> <h3> 第二户人家的报箱更引人注目。(长生路不老里2号)真醒目!能在这里入住的人,肯定会长生不老吧?!</h3><h3> 我们也来走一走,沾沾这里的仙气,与长生不老结个缘!胜比吃唐僧肉还灵光!</h3> <h3> 5 31晨,新的行程即将开启,汉庭酒店的大厅里,奔七的老童鞋,不约而同地,忙碌着服各自自备的必服药。这是一道新风景,很难捕捉到。</h3> <h3> 清晨的公交车,空闲的似我们旅游大巴。载着我们向新景点出发。</h3><h3> 赵童鞋与俞童鞋特意挤坐一个位,难逢这亲密的机会。</h3> <h3>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一、也是南宋时最大的御花园。</h3><h3> 路过的游客,主动为我们这群快乐的童鞋们照像。谢谢你为我们留了那么精彩合影,棒极了!</h3> <h3> 明代 万达甫赋予的诗</h3><h3> 柳阴深霭玉壶清,</h3><h3> 碧浪摇空舞袖轻。</h3><h3> 林外莺声啼不尽,</h3><h3> 画般何处又吹笙。</h3> <h3> 这是位多才多艺充满活力的,我的同桌加闺蜜。九十年代就会摆弄电脑,真可算电脑达人。朗诵、唱歌是高手,沪剧、越剧、淮剧、京剧样样能唱,摄影、编织等无所不能。退休后竞争当社区干部,责任性强,吃苦耐劳,领导与组织能力极佳!</h3><h3><br></h3><h3><br></h3> <h3> 八位女童鞋,在柳浪闻莺内池塘边的pose真赞!</h3><h3> 这是一群将跨七十的老童鞋,脱俗高雅,气质不凡。朴素的着装中透着一种自信、干练及与众不同。</h3> <h3> 随意、潇洒的八童鞋,尽显女性魅力!</h3> <h3> 美景中尽显俊俏</h3> <h3> 看到女童鞋不断的摆pose,余童鞋欲欲预试。独出新裁的要摆个十点十分钟表的姿势,自我感觉良好!请大家给他打个分,是否能及格?</h3> <h3> 三位奶奶与外婆,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幸福的相拥在一起。</h3> <h3> 曾经驰骋在学校操场的两位篮球女将,依旧散发着铿锵的气息!执着、干练并果断!</h3> <h3> 这是五十年前,一起去黑龙江兵团的两童鞋。我们分别在东北觅得了份南北情缘。惊似的经历,在一起有诉不完故事。</h3> <h3> 她是全班最小的翁童鞋,曾经的体操健儿。第一次与她一起出游。方知她不仅是个烹饪高手,还是个业余的时装设计师。所有的时髦服饰都亲临亲为。潮流的衣裳漂亮又时尚!</h3> <h3> 第一次与宝妹出游。慢条斯理略带风趣的谈吐,让我诧异与舒心。诧异校园时对她了解甚少,舒心此风格嗲声又甜美,特喜欢与她相聊。</h3> <h3> 群主与大管家。五十年前的形象毕真的显现。群主毫无顾忌的抠鼻,余童鞋歪头仰面的童真,是谁那么高超摄技?</h3> <h3> 班长在调侃什么?让这伙人笑的那么开心?</h3> <h3> 钱塘江,位于杭州以下到入海口的一段江面。这也是一座公路与铁路两用的桥梁,</h3> <h3> 余童鞋重操“旧业”,开始讲述有关钱塘江的今昔典故。</h3> <h3> 钱塘江前合个影</h3> <h3> 六和听涛,登梯上山,听钱塘江涛声。</h3><h3> 六和塔的建造,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解救四周受害的民众。</h3> <h3> 六和塔在西湖之南,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h3> <h3> 从六和塔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还有宽阔的江面。塔身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h3><h3> 这里有我们十一位童鞋的身影。</h3> <h3> 潘天寿先生的纪念馆、坐落于西子湖畔。他是中国著名的现代画家、教育家,在中国画坛有极高的成就</h3> <h3> 中国美术学院,坐落在杭州市中心。1928年,卓越的蔡元培、林风眠两先生选址杭城西子湖畔。是我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学府。</h3> <h3> 杭城不仅风景秀丽,吸引着中外游客。还领悟到杭城人的热情好客。童鞋们本打算去知味观啜一顿午餐。无意间在公交车上,一位大妈引荐我们去新白鹿酒店。因路不熟,虽走迷方位。最终还是被物美价廉的美餐而宽慰。</h3><h3> 看看这位俞童鞋夸张的pose有何感慨?</h3> <h3> 候车中的童鞋们,赶潮流“时时不离不弃的手机族”,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真不知道,能有什么能驱除现今的状态?!</h3> <h3> 别了杭州城!难以释怀的杭城之旅,收获了无尽的友情;浏览了杭城的美景;品尝了杭城的美食。日程暂短,犹意未尽,期盼重逢不在遥远!</h3> <h3> 临别上海之前,本想别扰着老童鞋们,小范围的聚聚。可在大家互告下,14位老童鞋相向而聚,让我再次沉浸在欢乐之中。</h3> <h3> 欢声笑语与美餐</h3> <h3> 九位女童鞋肩并肩,重温半个世纪前的友情。</h3> <h3> 五位男童鞋,是我在校时最熟悉邻桌。值得一提的是胡童鞋,八四年去哈尔滨出差,特意探望过我,让我非常感动。那是我在哈尔滨生活时,第一个来看我的老童鞋,遥隔几千里,怎不激动啊!</h3> <h3> 吴蓝童鞋身体恢复的真好!她能写一手隽秀的字,也是咱班唯一一个业余书写板报的女童鞋。因我当年需留校吃晚饭,与参与出板报的童鞋特熟悉。</h3> <h3> 安童鞋与阮童鞋都是板报志愿者。一个画画、一个书写。阮童鞋的字刚劲、潇洒,曾因老练而得个绰号“老头”。安童鞋的画能随题意发挥,并恰到好处。群主领着三志愿者,使咱班的板报每期都熠熠生辉。</h3> <h3> 难得相聚,斟一杯友情之酒,叙说着半个世纪前难忘的往事…。</h3> <h3> 谢谢俞玲娟!从浦东背到浦西的香槟酒。此酒专用于庆贺,让我给童鞋们斟一下酒,秀一下半个世纪前友情吧!</h3> <h3> 盛情的张静娟童鞋,执意要为聚会买单。无奈之下我们让她请大家喝咖啡。</h3> <h3> 为大病康复后的吴蓝欣慰!愿大家都保重,因为我们都是奔七的50后。</h3> <h3> 饭后与老童鞋一起逛北外滩。</h3> <h3> 北外滩的今昔巨变,真让人难以置信!</h3> <h3> 三五成群各显风姿</h3> <h3> 宽阔、宁静的北外滩,任我们尽情观赏。</h3> <h3> 群主与大管家,是每次聚会积极分子,为他们点赞!</h3> <h3> 近大连路段,曾经的工厂区。改造的独具特色,木制的厢体结构里,有童鞋靓丽的身影。</h3> <h3> 厢体似的长廊里,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h3> <h3> 五位老童鞋,相聚之时,不约而同地穿上绿色的衣服。</h3><h3> 绿色象征着我们的余辉仍生机勃发。</h3> <h3> 两位张姓童鞋,与我并肩而行,笑意盈盈!</h3> <h3> 近七旬的两童鞋背影,步伐还如此协调有力!</h3> <h3> 昔日蜜友,相依相偎,友情永存!</h3> <h3> 静娟的热情,温暖着童鞋们的❤️!咖啡、可口、豆浆还加🍋檬水,滋润着我们大家。友情无价,铭记难忘!</h3> <h3> 仰视着林立的高楼大厦,展望行将西下的晚霞…,怎么不让人感慨!</h3> <h3> 半个世纪的同窗之情,已深深扎进了我的记忆。每一次相聚时欢乐的情景,都已载入了我的美篇里,彩视中,它陪伴我们幸福、快乐的共度余生。</h3><h3> 愿与童鞋们一起多保重!时间是不会同情我们的,让我们一起努力找机会多相聚,友谊地久天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