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游(16):三晋第一名胜——晋祠

psdy

<h1><b>19.4.18(D8)</b>,早6:30早餐,7:00从碛口古镇出发,上午10:30抵达太原的晋祠。</h1><h1><br></h1><h1><b>【晋祠】</b>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下。其始建于北魏,曾是西周武王次子、晋国开国君主姬虞的祠堂。是三晋第一名胜(三晋:古指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国;今指山西省)。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存有三百年以上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是集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文物荟萃,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驰名中外。</h1><p class="ql-block"><br></p><h1>其中的精华——<b>晋祠三宝</b>(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b>晋祠三绝</b>(宋塑侍女像、周柏、难老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h1> <h1><b>晋祠一宝:圣母殿。</b>在晋祠中轴线最后隅。</h1> <h1><b>晋祠二宝:鱼沼飞梁。</b>北宋时与圣母殿同建。古人以方形为沼,圆形为池,因其是方形,水中又多鱼,故名鱼沼。沼上架有十字形桥,古人又有“架桥为虚,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说法,故曰“飞梁”。 沼中还立有34根小八角石柱,桥边缀勾栏。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梁,实为罕见。故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到:“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有极高的价植。</h1> <h1><b>晋祠三宝:献殿。</b>在鱼沼飞梁之前。</h1> <h1><b>晋祠一绝:宋塑侍女像。</b>位于圣母殿中,其殿原名"女郎祠",供奉着43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居中端坐在凤头椅上,凤冠蟒袍,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其余42尊是女官和侍女,分列两旁,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形态逼真,服饰各异,塑工精美,是我国雕塑史上的精品。</h1><p class="ql-block"><br></p><h1>为了保护文物,殿内设有门窗栅栏,不让人靠近,只能透过栅栏观看及有限度的拍照。 </h1> <h1><b>晋祠二绝:周柏。</b>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3200多年,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h1> <h1><b>晋祠三绝:难老泉。</b>晋水是历史有名的河之一,古书中常有提及,晋水出晋阳县西悬瓮山。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h1> <h1>观览晋祠,除了三宝三绝精华,其余文物荟萃可归类为四美:</h1><div><br></div><h1><b>一为古典建筑之美。</b></h1> <h1><b>对越坊</b>建于明代万历四年,此牌坊造型优美,结构壮丽,雕刻玲珑,彩绘鲜艳,极富观瞻价值。</h1> <h1><b>钟鼓楼</b>在献殿前,于明万历年间增建。</h1> <h1><b>胜瀛楼。</b></h1> <h1>其他古建筑。</h1> <h1><b>二是古代雕塑之美。</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圣母殿前廊柱上的<b>木雕盘龙</b>八条,形态各异。</h1> <h1>圣母殿中圣母坐像下方的<b>壁雕。</b></h1> <h1>圣母殿中左右侧的<b>哼哈二将</b>塑像。</h1> <h1><b>元代乐伎</b>塑像。与圣母殿中的侍女彩塑一样,为保护文物,殿内设有栅栏,人无法靠近,只能透过栅栏观看并有限度的拍照。</h1> <h1>金人台四角铸有四尊<b>铁人雕像</b>,其中三尊为北宋绍圣四年(1097)所铸,东北隅的铁人为民国二年(1913)补铸。虽经历800多年雨雪风霜,依然神态威武,至今明亮不锈,被后人称之宋朝的“不锈钢”。代表了我国北宋时期冶炼和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h1> <h1>水母楼中的<b>水母和水神</b>的雕像。</h1> <h1><b>三是古典园林之美。</b></h1><div><br></div><h1><b>千年唐槐</b>位于水镜台前,虽不是晋祠古槐中年代最久远的,但却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h1> <h1>形状各异的泉池、水榭和桥、亭。</h1> <h1><b>四是匾额书法之美。</b>可谓楷隶行草篆书,各体齐全。</h1><div><b><br></b></div><h1>其中被称为“晋祠三匾”的三大匾额为:</h1><h1>名匾之一的“对越”二字,有“雄伟之笔”的美誉,为明代书法家高应元书写。</h1> <h1>名匾之二的“难老”二字,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为明清时期的三晋名人傅山所书。</h1> <h1>名匾之三的“水镜台”三字,以秀丽著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所题。</h1> <h1>其他名匾。</h1> <h1>晋祠景观布局可分为三个部分:</h1><p class="ql-block"><br></p><h1>中部:入晋祠大门,自水镜台起,过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至圣母殿,这里是晋祠的主体。</h1><p class="ql-block"><br></p><h1>北部:从文昌宫起,经东岳祠、关帝庙、三清洞、唐叔虞词、朝阳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至吕祖阁,这组建筑群起伏有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h1><p class="ql-block"><br></p><h1>南部:从胜瀛楼起,经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亭、水母楼,至公输子祠。</h1><p class="ql-block"><br></p><h1>时间关系,我们仅观览了中部,及南北部的少部分。合计约一半景观。</h1> <h1>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h1><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END</b></h1><br> <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5wjw6l?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晋陕游(15):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碛口古镇</a><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vzq0mc?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晋陕游(17):回味最后的团餐及留影集锦</a><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