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是一封写于1941年的信。</h3><h3> 一封八路军战士向分别三年的母亲报平安的“绝密”家信。</h3><h3> 为何称它作“绝密”家信?只因,为了防范日寇对家人的迫害,写信人不能向家人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能用“在临沂青驼寺义聚号当伙计”这样的隐语向母亲报平安。</h3> <h3> 写这封信的人是我的父亲郑需凡。</h3> <h3> 据父亲回忆,1941年夏初,部队来到临沂青驼镇,父亲见邮政信筒还在,便写了这封短信,试着投进了邮筒,向分别已经三年的母亲报平安。没想到,还真的寄成了。</h3> <h3> 三年前,也就是1938年的大年初六,年仅15岁的父亲,瞒着家人参加了八路军。从此踏上了抗日救国,浴血奋战的革命道路。</h3> <h3> 在我们的眼中,父亲是刚强的英雄。但英雄更有真情在。</h3><h3> 这封家信虽短,细细读来,父亲对祖母的惦念之情已跃然纸上。打鬼子的豪情和决心更是可从“生意之兴隆”、“儿离家来柜”等字里行间体会到。</h3> <h3> 这封信一直被我的祖母当作“绝密家信”珍藏着。后被我的伯父、堂兄小心地保护着。</h3><h3> 直到近日,我们才看到。</h3> <h3> 今天,我将此信“解密”,以此向八路军老战士致敬!让八路军老兵的精神永远流传!</h3> <h3>(文中插图来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