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读书分享会第四十七期线下分享主题:最可爱的人(2019.8.4)

木叶清香

<h1>本期颜值爆表的主持人:紫藤、苗小果</h1> <h1>本期最帅摄影师:苗小果</h1> <h1>木叶清香分享原创《小兵,敬礼!》<br>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当兵吧,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当兵吧。<br> 我们家这个处在逆反期的,让人又爱又恨的小祖宗,,上学时调皮捣蛋的让老师频频喊头痛。记得有一次去学校看他,班主任老师喊住我,问我是孩子的姑姑吗?我茫然的点点头。老师说:“哎呀,终于见到你了,平时,这孩子调皮的谁也管不了他。有个同学说他只听姑姑的话,我就吓他,说再不听话,就让你姑姑来,当时就把他吓住了。可是后来他还恐吓起我来了,说他姑姑体弱多病,一生气就会住院。我看你也不像一生气就会住院的样子啊。”听了老师的话,我啼笑皆非。后来,看看这孩子确实不是读书的料,拿起书本就打瞌睡。整天和一帮小孩子惹是生非,说男子汉要讲义气。咬咬牙,在做人和读书间,我们就替他做了个决定,先做人,再读书。不是讲义气嘛,那就送你去当兵,去这个特别能锻炼人的大烘炉里炼炼,说不定还能炼出一块好钢呢。<br> 你说,别人当个兵,顺顺当当的就过了,他当个兵咋那么难啊,难的上个称斤数都不够,看着他那个小个头,跟没有发育好似的,海军、野战军统统不要他,我愁的啊,那几天肯定瘦了好几斤。后来,来了个招武警的,看见他就乐了,说多机灵,多好的一个苗子啊,不带谁,也得把他带走。噢,谢谢天,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那天去火车站送他,瘦瘦的他被淹没在一排排新兵里,催人的汽笛拉响了,看到他突然转身离去,张皇失措的我眼泪汹涌而下。第一次觉得,不管我如何张开双臂,再也不能把这个小人儿拢在怀里了。<br>  初到部队,他很是不能适应部队的生活,出早操--起不来,训练--累得慌,还自作聪明的画了一张逃跑线路图。后来沮丧的说,部队围得跟铜墙铁壁似的,跑不出来。有一次他有外出任务,回去的路上,看到有人卖兔子,他说可好玩,他要买一只带回去。带到寝室,他把铁皮柜空着的一格后边凿了几个小洞,养了几天还是被发现了。有一次我们家老白去部队看他,他刚出任务修河回来,走到部队门口看到老白激动的跑过去,把老白吓得连连后退,因为,他又瘦又脏的像个泥猴子一样。就这样,在部队不安分的他,一年中想尽各种办法回家了三次,而家里人又去部队看了他三次。我想,这样可不行,当兵两年回来,别说炼块好钢了,一准是块烂铁没啥用。就禁止家里人再去看他,而他也不准再回家。<br>  于是,他和我们较着劲的干上了,不是说我啥也不行吗?我就行给你们看看。过去俯卧撑100个都做不来,现在可以做300个,最后可以做500个了,汗顺着身体往下流,站起来的时候,汗水滴下了一个完整的人形。部队搞文艺汇演,他带着整个大队的人一起打腰鼓,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每个星期出版报,他的名次总能排在最前边。射击比赛“十环,十环,还是十环”。一年的时间,他跟咸鱼翻身一样,转业时,所有的成绩都是最好的。<br>  回来了,回来了,部队终于把这块执拗的铁给炼成了钢,我激动的跑到郑州接这个千锤百炼的兵。迎面向我走来的帅气的大男孩是你吗?只见这个大男孩走到我面前,对着泪眼模糊的我,掏出一个奖章双手捧给我说:“姑姑,我没有给你丢脸,100多个转业的士兵中,有两个优秀士兵,我是其中的一个”。然后,他缓缓的举起右手,对我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h1><h3></h3> <h1>璃清分享杨佳富的《生命的微笑》<br>女兵<br>你是一朵没有娇弱之躯的山茶花<br>插进橄榄绿的方阵<br>能生长天广地厚的爱<br>夹进士兵的生活中<br>能留百世的芬芳<br>&nbsp;<br>岁月的利齿无法打磨你永远的光泽<br>青春或会失落<br>五彩梦也会迷失<br>你的清韵却在这片橄榄绿中永不失落<br>&nbsp;<br>老边防<br>老边防的脸<br>是一部读不完的书<br>是一丘连绵的哈尼田<br>那弯曲的皱纹<br>记载着耕耘者的轨迹<br>&nbsp;<br>老边防的脸<br>是一汪沉沉难测的湖水<br>电视的闪光,领导的褒奖<br>没能使湖面发生一个波浪<br>只有老婆说他是一个<br>不想当将军的老兵时<br>他笑坏了一湖平静的水</h1><h3></h3> <h1>朝霞分享《新时代最可爱的军人》<br>一如那喷血的朝阳,<br>你们用生命书写辉煌。<br>永远没有轻薄地表白,<br>却用博大诉说着耀眼的刚强。<br>铁血之旅,<br>壮志男儿,<br>正气和胆识铸就巍巍长城,<br>庇护祖国母亲以安宁。<br>无论在战火纷飞的日子,<br>还是和平笼罩的岁月,<br>是你们,<br>让所有的兄弟姐妹平静地生活着,<br>有了你们,我们的生活没有畏惧。<br>总想用手,<br>编一项花环,<br>带在那铮铮铁骨的战士身上,<br>用最诚挚的心,<br>表达对你们的敬仰。<br>总想沏一杯醇香的茶,<br>递给那站岗的士兵,<br>让这一分暖意,<br>来抵挡夜晚那寒风冷雪。<br>总想唱一首歌,<br>用尽心底的真情,<br>来歌颂军人的雄壮,<br>来表达兄弟姐妹父老乡亲对你们深深的思念。<br>夜依旧长,<br>阳光依旧灿烂,<br>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br>依旧仰仗军人——<br>太阳一样辉煌,<br>高山一样的伟岸,<br>海一样的博大,<br>和铁一样的刚强。<br>祖国母亲疼惜你们,<br>中华姐妹想念你们,<br>所有的,<br>如我一样的,<br>生活在安宁中的人们,<br>感谢你们——<br>新时代最伟大的军人。<br>自豪吧,<br>因为你们有刚强的资本,<br>骄傲吧,<br>没有谁比你们更无私,<br>你们是永不可战胜的人!</h1><h3></h3> <h1>盖亚分享毛泽东诗词《八连颂》<br>好八连,天下传。<br>为什么?意志坚。<br>为人民,几十年。<br>据腐蚀,永不沾。<br>因此叫,好八连。<br>解放军,要学习。<br>全军民,要自立。<br>不怕压,不怕迫。<br>不怕刀,不怕戟。<br>不怕鬼,不怕魅。<br>不怕帝,不怕贼。<br>奇儿女,如松柏。<br>上参天,傲霜雪。<br>纪律好,如坚壁。<br>军事好,如霹雳。<br>政治好,称第一。<br>思想好,能分析。<br>分析好,大有益。<br>益在哪?团结力。<br>军民团结如一人。<br>试看天下谁能敌?</h1><h3></h3> <h1>墨艺分享者田静玮的《致军人》</h1><h1><br>为寻找男子汉的雄风<br>你们走进了军营<br>将自己融进了绿色的海洋<br>头顶心中的太阳<br>肩扛祖国的重任<br>脚踩母亲的胸膛<br>手捧鲜红的国旗<br>尽情抒写着青春的扉页<br>&nbsp;<br>阴云弥漫的寒晨<br>你们擦拭着亲人依恋的目光远去<br>启动的列车满载你们的深情<br>洒一路细碎的相思<br>不舍离去不愿分离<br>但军令如山<br>能挽留么<br>那绿色的军营才是你们的家<br>威严的国徽不容儿女情长<br>匆匆地无言送别<br>任亲人们伤感的泪<br>滴满你们远行的道路<br>&nbsp;<br>月儿睡眼朦胧地窥视着<br>亲人们对你们的思念<br>你们睡了吗<br>那绿色的身影<br>是否还在紧紧地握着枪放哨<br>是否还在执行着艰巨的任务<br>是否还在紧张地训练<br>是否还在灯下专注地学习<br>&nbsp;<br>春的温柔<br>是你们绿的赤诚<br>夏的炽烈<br>是你们红的热情<br>秋的喜悦<br>是你们黄的庄严<br>冬的凛冽<br>是你们白的纯洁<br>共和国的卫士<br>你们是朵朵绿彩的云<br>是祖国江山片片平凡的枫叶<br>是黎明前道道辉煌的曙光<br>徽章<br>映红了你们严俊的面容<br>国歌<br>激荡着你们澎湃的胸怀<br>奉献<br>雕塑着你们永伫人民心中</h1><h3></h3> <h1>海蓝蓝分享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br>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br>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br>  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你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因此,你没有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br>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岗县人。他长着一幅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在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岗上哭。原来他的房子被炸毁了,又在山里搭了个窝棚,但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到步兵连去,因为步兵连的需要,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br>  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火了,火又盛,烟又大,不敢到跟前去。这时,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可是屋门口的火苗呼呼地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边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浓烟滚滚地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用脚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的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一摸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一个小孩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子呀。他穿着个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乱跳着,哇哇地哭。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这时候,火更大了,墙上的纸也完全烧着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进去了。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再拉又不动了。凑近一看,见她脸上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流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跑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br>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br>  朋友们,用不着繁琐的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br>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h1><h3></h3> <h1>任辉分分享原创《从军记》<br> 1921年,我的父亲出生在河北省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爷爷是一位手工艺人常年在外做工,经常为人家做一些金银器物,因为爷爷走南闯北见识多,他坚持一定要让我父亲读书,所以在我父亲七、八岁的时候,爷爷把他送到了村里唯一的一个私塾去学习。父亲是一个聪明、诚实非常爱学习的人,在学堂里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也有调皮的时候,父亲说记得有一次和同学逃学偷偷溜出去看戏,回来以后被先生发现挨了板子,手掌肿的像个发面馍,回到家里自知理亏不敢跟奶奶说,又怕先生告诉奶奶,老是把手背到身后,最后还是被奶奶发现了,奶奶是即心疼又生气。这样的读书生活在他15岁时结束了。<br> 爷爷为了让父亲学本事,以后可以自谋生路,在保定给他联系了一家店铺去当学徒,奶奶为父亲做了新被褥子和新衣服,15岁的父亲扛起了行李到保定当了一名小学徒,学徒的一年里就是一些打扫卫生、给老板看孩子或者出去跑跑腿儿。<br>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战事迅速蔓延,保定城顿时大乱,一天铺子里的掌柜急匆匆地跟父亲说现在战乱还是赶紧回家躲躲吧,父亲急的连行李都没有拿,跑到火车站后根本买不到车票,他知道家在石家庄,在保定的南面,他悄悄爬上了一列向南开的拉煤火车,他不敢露头不敢出声,趴在煤堆上一动不动,火车一路开到了石家庄,火车停车以后,父亲露出头看了一眼准备下车,但是眼前的情形让他大吃一惊,因为车站上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在车厢的左右两侧列队站立,父亲不敢下车,他就这样在车上趴着,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天慢慢的黑下来,日本兵也放松了警惕,他个子小从车上慢慢的爬下来趁着天黑出了车站,车站的一边是庄稼地,他就趴在地里,因为庄稼很矮,他不能站起也来没法跑,他就趴在地里慢慢往前爬,一直爬出了日本兵的视线,他才敢站起来向西一直跑去,车站离家20里地,父亲就这样跑跑躲躲藏藏,也不知用了多少时间终于跑回了家。<br> 父亲跟奶奶说我的行李都没有带回来,奶奶说只要人平安的回来就行了。这一年父亲也没有再出去做事情,即便是在家也不能安生,有一天村里的人说鬼子来了,要抓村里的年轻的男人给他们打绝户针,奶奶知道后立刻叫父亲和村子里的年轻人跑到山里躲起来。日本鬼子经常会进村烧杀抢掠,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br> 因战乱村里很多在外面做工和经商的人陆陆续续都回到了村子里,他们也给村里的年轻人带来了一丝希望,说在太行山上有八路军,专门儿打鬼子,是老百姓的队伍,父亲他们年轻人听了热血沸腾,他们偷偷商量如何去找八路军,因为怕家人不同意,大家定好具体的时间、地点、人数准备上山找八路军。一天父亲跟奶奶说,我要去我姐姐家玩儿几天,奶奶没有在意答应了,过了好几天,姑姑回娘家才告诉奶奶,说我兄弟去上山参加八路军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奶奶一屁股坐在炕上嚎啕大哭说: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为什么不告诉我,子弹也不长眼睛,万一出事我怎么办?就这样,1938年父亲和村里20多个年轻人一起上太行山找到了游击队,他们不怕牺牲、作战英勇,同年被正式编入八路军129师,那一年父亲17岁。<br>  1954年父亲授勋后回到了阔别16年的家乡,奶奶由于常年思念父亲哭坏了眼睛,看东西迷迷糊糊,当父亲站在奶奶面前时,奶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能用手摸父亲的脸,奶奶高兴的一直说:我儿子回来了!我儿子回来了!村里的人听说后都来了,家里的小院子非常热闹,当年父亲他们一起走了二十多人,这次只回来了两个人,那些人中有的牺牲了,有些人受不了部队的苦开小差回了家,只有父亲他们坚持了下来,他们经历了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鬼子,又经历了三年解放战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h1><h3></h3> <h1>东方龙分享《军装》<br>人的一生,<br>穿过多少套衣裳?<br>从现在的羊绒西装,<br>回数到幼童时的碎布开裆。<br>最忘不了的,<br>是当兵时的那一身军装!<br>&nbsp;<br>也许并不修身,<br>照样勾勒出军人的硬朗;<br>也许只是一色草绿,<br>却衬印着鲜红的领章;<br>常常汗渍斑斑,<br>那是激情燃烧的光芒;<br>有时布满破洞,<br>那记录着肌肉与石头的碰撞。<br>&nbsp;<br>假如没有穿过军装,<br>不知有多少人会遗憾神伤?<br>假如没有人穿上军装,<br>请问,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和平安详?<br>时尚的朋友,<br>撞衫的滋味谁也不愿意品尝。<br>军装与军装相遇,<br>战友的情谊如滚滚长江!<br>&nbsp;<br>朋友,<br>我不羡慕你的一身品牌,<br>我只告诉你,<br>我穿过军装!<br>&nbsp;<br>军装,人生的骄傲,<br>军装,祖国的华章,<br>军装,至高无上的品牌,<br>军装,当兵的人永远的珍藏!</h1><h3></h3> <h1>火凤凰分享《八月,我想去放飞一只和平鸽》<br><br></h1><h1>八月<br>我想去放飞一只和平鸽<br>和南海无关<br>和香港无关<br>和台湾海峡无关<br>和霍尔木兹海峡无关<br>&nbsp;<br>八月<br>我想去放飞一只和平鸽<br>不会去公园<br>不会去广场<br>不会去车水马龙的闹市<br>不会去人来人往的街头<br>&nbsp;<br>八月<br>我想去放飞一只和平鸽<br>我喜欢他像箭一般高飞<br>我喜欢他如闪电般穿梭<br>我喜欢他在天上无拘无束<br>我喜欢他满世界自由自在<br>&nbsp;<br>八月<br>我想去放飞一只和平鸽<br>不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br>有北斗他就是圆的轴心<br>不论是电闪还是雷鸣<br>自己强大了遇见的都是风景<br>&nbsp;<br>八月<br>我想去放飞一只和平鸽<br>不代表我是个胆小懦弱的人<br>只是我讨厌战争&nbsp; 我喜欢和平<br>&nbsp;<br>我曾是个战士<br>我血液里就永远流淌着勇敢<br>我骨子里就永远渗透着忠诚<br>对敌人说:不!<br>是我的天性<br>保家卫国是军人的责任</h1><h3></h3> <h1>月影分享原创《老兵“浪漫”情缘》<br>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公元1962年盛夏,一列闷罐军用蒸汽火车在开封火车站承载着一批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身穿绿色的新军装,胸前佩戴着耀眼的大红花,怀揣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号召,争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的神圣使命,伴随着缓缓前行的车轮和汽笛声含泪告别了故乡和亲人奔向了长白山驻地。<br>  在这批热血青年中就有后来我最亲爱的父亲。爸爸参军时高中还未毕业不到18岁,由于长相机灵和学历高直接被首长选中,做了警卫员。一年后选调到政治机关做了文书和新闻报道员。爸爸在机关工作期间工作能力强,写作功底扎实,写的文章经常发表在《解放军报》、《战友报》、《电影文学》等报刊杂志上。经爸爸辅导过的三名老兵分别考入了人民大学新闻系、山东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由于爸爸受到爷爷曾任过吉鸿昌的少校军医身份的影响,提干、政审一直不能通过,考军校也成为了泡影直到1969年复员。在部队期间解放军报、战友报、解放军艺术学院多次向部队要爸爸希望他能去他们那里工作,一是部队不舍得放,别人服役三两年就复员回家了,爸爸一拖就是八个年头。二是爸爸思乡心切,坚持复员后回家乡孝敬爷爷、奶奶就拒绝了在外地工作的机会。可爸爸在部队7年期间却收获了他人生中的臻爱,我的妈妈。<br>这段缘分源自舅舅探亲回部队时带回了妈妈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妈妈身穿舅舅的军装,腰扎武装带标准的军礼加上妈妈清瘦的面孔和俊俏的目光,活脱脱的应了毛主席那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人物代表。照片一下子在战友中争抢了起来,每人都想多看一眼照片中这位美丽、可爱的姑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舅舅却把照片递在了爸爸的手中。后来爸爸对我讲起这件事时告诉我说,当他接过照片的一瞬间看到照片中妈妈可爱的模样时,便再也忘不掉了。<br>  很快因姥姥家有事需舅舅回家处理。舅舅问爸爸回开封有事没有,他尽力去办。爸爸诡异地笑着交给了舅舅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首小诗,诗中写道:“今君返里无所托,代我摘回花一朵。寻花无需他处觅,贵府园中有玉芍(母亲小名玉素)”看完诗舅舅会意地点了点头,又重重的给了爸爸一拳,说“保证完成任务”。您要问我任务完成的怎样,俺先卖个关子。<br>镜头揺回到1967年初秋的一天。爸爸正在排练厅指挥文艺兵排练他编写的剧本《一发教练弹》演出。一名战士跑过来告诉爸爸说:薄德立(舅舅)亲属来部队探亲,没见到人就回火车站了…。没等他说完爸爸蹬上自行车就冲向了定州火车站。到了火车站爸爸傻了眼,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辨认出仅在一张黑白照片中见过的姑娘谈何容易。缘分,一定是上天牵好的红线,凭着爸爸机警,立即锁定在马路边花坛上坐着的那位穿着红卫兵服装,手捧一本歌谱,脚旁边放着一个军用挎包,一边哼曲,一边不时地抬头张望的姑娘。直接上前问,太唐突,爸爸思忖一番,就叫来刚从眼前走过的两位值勤的女红卫兵,如此这般的交待了一番,目的是让她们上前打听那位姑娘是从何处来的要到何处去。很快落实了,那姑娘来自开封。爸爸竟先舅舅一步见到了妈妈。您说这是不是就是缘分。爸爸见到了心仪已久的姑娘。他走上前自我介绍道:他是舅舅最要好的战友,开封人,薄德立去保定执行宣传任务了,没在定州,您看我要不要帮你安排在招待所住下。远在异乡,又没能见到亲人,正有些慌乱的妈妈在这里碰上舅舅热心的战友,又是老乡,对说她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她羞涩的告诉爸爸说,她已经买好了去保定的车票正在候车,只是给舅舅从家带的豆酱打碎了,她实在是不知如何处理,要不送你吧。爸爸高兴的接过豆酱。为了感谢爸爸,妈妈还送了两枚毛主席像章给了这位解放军战士。这在当时可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呀。爸爸告诉我说:“那瓶带有玻璃渣的豆酱味道好极了,就像带刺的玫瑰一样,漂亮但不易摘到。”<br>其实在前面舅舅回家探亲时已经把爸爸当时在部队的情况告诉了姥姥和家人,也把爸爸发表的作品和文章念给姥姥听。爸爸回家探亲时也经常去看望姥姥,还为姥姥编写了一些小剧目和唱词。姥姥很喜欢爸爸,夸他聪明、有才、风趣、大气。有我姥姥的支持,妈妈和爸爸相恋了,后来爸爸用自行车队迎娶了妈妈,再后来就有了我们。那个年代,军人的爱情是那么单纯、那么执着,瞬间花开,必得其果。<br>  今年八一是我父亲从军57周年纪念,今年的8月8日也是爸爸、妈妈结婚50周年金婚纪念。谨以此文,作为一份微薄的贺礼向可爱、可敬的老兵致已崇高的敬礼!<br>&nbsp;</h1><h3></h3> <h1>“三人行”读书分享会第四十七期主题:最可爱的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