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缘点滴诉衷肠

范海兴

<h3>从邮四十余年,总想写点什么。退休多年,又总觉得脑子空空。时代不同了,多少代邮政人为邮政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支撑着百年邮政的金字招牌。最近获悉,中国邮政集团,步入世界五百强行列。排名第101位,多么不易啊!</h3><h3>纵观现在邮政的业务发展,恐怕也是老邮政人所始料不及的,再也不止是当初的函、包、汇、发四大种类,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跨行业的融合,市场资源的再分配,市场竞争的多元化,现代科技手段的利用,都使传统邮政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对于老邮政人来说,有时,对邮政这个曾经非常熟悉的家,也产生了絲絲陌生感,所以迟迟无从落笔。</h3><h3>但是有一点,邮政品牌的树立,是靠诚信维系的,是从烽火连天、鸿雁传书中注入到邮政人骨髓中的一种精神,是老邮政人认准了的铁律,是形成师徒相传中最关键的内涵。应该是万变不离其宗。</h3><h3>我刚入局时,就碰到了这么一件事,它深深教育了我,以至于一直影响着几十年的从邮之路……</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封挂号信</h1><h3><br></h3><h3>入局没多久,我被分配到信函分拣科,在挂号一班当分拣员。我的师傅叫徐玉明,是个少言寡语的人。第一次与人为徒,又碰上个不爱说话的师傅,其实,我也不爱说话,这点上,我俩到满对脾气的。开始的时侯我在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从抄登、写袋牌、扎袋子学起。后来我发现,徐师傅每次封完班,都要用手在格眼儿里重新再掏一遍,(那时侯都是木制分拣架),我站在他身后感到不解,我看格口里什么东西也没有了,觉得多此一举。可能年纪大了眼神儿欠点。后来,出师单干了,什么都学会了,就这点没学像,出问题了!</h3><h3>一天上夜班,天亮之前封班,赶发火车。封好的邮袋也已让转趟的车拉走了,正准备收拾收拾下班。忽听质检员喊我,看他诡异的笑脸,觉得准没好事,过去一看傻眼了,在邳县炮车这个格口里,怎么还躺着一个套子,因为里面只有两封挂号信,很薄,又在最上面一排格口,灯下黑!这可怎么办?脑子里想的是:要被扣钱了,倒霉!可在场的老师傅们却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由王启祥、方承溪两人到火车站,带着这两封挂号信,赶最早的一班客车亲自送过去,赶对方局第一班投递。我无语了,师傅们没有责备我,可我感到内心很愧疚,于是跑出去给两位师傅买了早点(一袋包子),目送他俩上了车。心里在想:都说对邮局的信任是社会的共识,可为什么这样认为?今天算是找到了答案。就延误两封挂号信,不说谁知道?可在老师傅们无言的行动里,却透着一种近乎严苛的自律精神,应了那句老话:人在做、天在看。这不正是对“诚信”的最好诠释吗!</h3><h3>从那以后,无论做任何事情,无论岗位如何变动,我都以此为例,认真对待,决不马糊虎。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问题,但决不会掩饰,因为初心难违啊!</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次上门揽收</h1><h3><br></h3><h3>一九九三年八月,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徐州邮政局成立了速递公司(EMS),委派我担任经理。那时侯,邮政的基本经营模式还是坐等顾客上门,柜台式服务,酒香不怕巷子深,函包汇发基本上一家独揽,邮寄东西都知道上邮局,客户别无选择。</h3><h3>自从改革开放开始,国外的快递机构开始涌入中国这个大市场,打破了邮政服务方式的固有理念,我们也从坐等顾客上门,开始出去找客户,从八小时营业到24小时收寄,从零散的窗口收寄到成立专门机构服务大户,速递公司也从最初的两部摩托两部车,发展到一百多辆车,揽、投分设,专揽专投。</h3><h3>记得第一次的上门揽收,就碰上个“大"活,那是速递公司成立没多久,那天临下班了,接到客户一个电话,非常着急,说他们要参加一个国家工程的竞标,第二天必须要把样品发到现场,问我能不能做到,并且到他们那里把样品取回,我跟几个骨干商量后答应了,没想到要来发货地址一看,是在肖县境内,因为那时EMS还没开到县一级。也没有跨区揽收的概念。这时天也渐渐黑了,为了保险起见,在场的4个人一起都上车去了,毕竟是出了市区。</h3><h3>好不容易摸到地方,看到货物又傻眼了,他们发的东西是超过普通砖头几倍的一块专用耐火砖,并且是用木条木板订好的,上称一称严重超重!当时客户很是着急,说是让我们一定要帮他们这个忙,已经没有别的路了。为了不耽误时间,连夜拉回来了,经客户同意,把封装的木板都拆卸下来,换上泡沬和纸箱,封装带缠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干完了,已经是半夜十点多了,几个人到现在才想起没吃晚饭,仲夏的夜晚一个个衣服都湿透了。</h3><h3>急客户所急,帮客户所需,为客户出主意想办法,赢得了客户的满意和信任。直到后来,无论是上门揽收,还是点到点的货运服务,一些客户把我们当成自已人看待,最有意思的是,还让我们的揽收员参加他们的经营会议,都不当外人了,有的揽收片区想换个揽收员,都要经客户的同意。我们也从一开始的上门服务的不适应,变成了得心应手,思路洞开。我们也把服务对像的称谓,由传统的“用户"改成了“客户",一字之差,邮政服务的宗旨得到了升华。当时我们唯一的一个竞争对手~徐州中外运,在争夺市场份额中退出了快递市场。</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送伞、送新娘</h1><h3><br></h3><h3>特快专递(EMS)业务的最初发展,一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大牌快递机构就要进入中国市场,改革开放大势所趋。因此,邮政的速递业务相比其它传统业务而言,是最先冲入市场,参与竞争的。从统计上可以看出,本市出口的量、收年递增都是成倍或几倍的往长翻。进口量更是十几倍,几十倍的往上窜,因为特快专递的收费高,时限要求也高,决对不能出现积压和延误。因此,公司成立的最初两三年,打报告向上级要人要车成了常态,人、车的不断增加,赶不上业务的飞速发展,以至于上级组织有关部门到速递公司搞调查,为什么老是要人要车?结果调查之后,日子反而好过了,上级开始主动关心速递的人、车配备,优先考虑,及时补充到位。</h3><h3>一个新业务的开展,初始离不开宣传,那时,宣传手段不像现在这样多样化,怎么办?一个是主动去找,如给市交警支队送过岗亭遮阳伞,EMS的标志就在各个路口出现了,进而“违章学习班通知单”交给了我们递送。还有铁路的到货通知单,银行,税务部门的对帐单等等,对于最初的量收快速增长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并且,我们的做法,也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h3><h3>另一个就是找上门来的不能推。一天,有一对年青人找到我们,问婚礼能不能用我们的车接送,这倒是个新鲜事,九十年代初,私家车还没那么普及,我们何不开展一项新业务,我马上派人到徐州民政部门的一家婚介所,了解这个市场有多大需求,巧了,正赶上他们要组织一次大型集体婚礼,徐州电视台全程跟踪拍攝,双方一拍即合。婚礼那天,我们出动了二十五部车,每辆车都扎着大红花和彩带,车上都有EMS特快标志,浩浩荡荡穿过市区。绿车配红花,引来无数惊奇的目光,交警部门一路放行,车队最终驶入电视台,编导还特意让其中的一辆车,像征性的驶上了婚礼大舞台,新人风风光光被特快“邮"送了一次,我们也做了一次免费广告。邮政礼仪服务,由此也走上了市场,在高考通知书送达、节日的礼仪鲜花、大型邮政日活动中,频频亮相,扩大了邮政在社会上的影响力。</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