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欧洲南部,从西向东,西班牙葡萄牙的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南斯拉夫希腊罗马利亚等国的巴尔干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h3> <h3> 其中的巴尔干,因战争频发,被称为“欧洲的火药库”。</h3><h3><br></h3><h3> 带着对这片土地的追想,我走入塞尔维亚、黑山、波黑,以三国所闻所见,澎湃巴尔干的历史,抚摸1918年—1991年的南斯拉夫,思索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北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黑山相继独立的幕手,试着破立美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div><b><br></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古代时期 ~ 十世纪 :</b><b>帝国的从属</b></h1> <h3><font color="#010101">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巴尔干地区被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所统治。保留至今的文物、建筑,均呈现出罗马帝国的文化特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的伏伊伏丁那博物馆,珍藏的罗马战斗面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米哈伊洛大公街、黑山共和国的布德瓦老城内的古罗马城砖:</font></h3> 卡莱梅格丹城堡,首都缘她而命名。多少世纪以来,城市人口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堡墙壁内,可见其当年的恢宏规模。贝尔格莱德的第一次提及于公元前3世纪,由凯尔特人部落建立。随后被罗马人占领,但以卡莱梅格丹城堡为军事界限。476年,贝尔格莱德再次成为大国的军事界限,一边是西罗马帝国,另一边是拜占庭帝国,还有北斯拉夫的阿瓦尔州。而之后的岁月,不断的战火与城堡的重建,而城堡始终以她的历史地位,保卫着她的千百人民。 <br> <h3><br></h3><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世纪 ~ 十五世纪 :崛起的独立</b></h1>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一时期,斯拉夫人陆续在各领属地建立起独立王国。摆脱了帝国的统治,各王国崛起与发展,涌动出杰出的王国国王,其鼎盛时,内部变得强大,经济日益发展,在陆地或海上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没有时光穿梭机回见那段历史,我们却能从现在巴尔干的山,现在巴尔干的水,悟到王国独立时的自信,呼吸空气的自由,同感着人民对属于自己的国和家的深深自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塞<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尔维亚麦卡尼克山的金松岭:</span></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星光点烁缎蓝色的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的属海:<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h3> <h3><font color="#010101"> 贝尔格莱德。左边的萨瓦河,缓缓汇入右边的多瑙河,向上方悠悠而去:</font></h3> 黑山共和国,杜米托尔国家公园。她的黑湖,被称为欧洲的眼泪,宁静,悠远:<br> <h3><font color="#010101"> 波黑,不经意间惊艳到的无名之湖:</font></h3> 波黑的Blagaj小镇,她的布纳泉水,是欧洲最大喀斯特溶岩泉,流经阿尔巴尼亚、黑山、波黑、克罗地亚,最终注入亚得里亚海:<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div><b><br></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五世纪 ~ 二十世纪 :自由的剥夺</b></h1> <h3> 西首,匈牙利帝国 → 威尼斯王朝 → 奥匈帝国,军事强盛不衰;东首,奥斯曼帝国领土扩张。夹缝之中的巴尔干各国,先后又被几大帝国重新统治,痛失独立王国的公民权。</h3><h3> 帝国重新占据着巴尔干,为了各自领土的利益,在巴尔干地区新建城市,布置军事要塞,其能在战火中保留下来的古城建筑,充分体现了其战争防御功能——<br></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彼得罗瓦拉丁要塞,塞的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的地标性建筑,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建于罗马时代,奥地利军队夺取了彼得罗瓦拉丁后,于1692年起新建防御工事,历94年方竣工,其建筑工艺,军事功能,都堪称经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之后,黑山的布德瓦老城正处于两个帝国的边界,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布德瓦的历史和文化造成了持久的影响。1420年到1797年,被威尼斯共和国统治近四百年,现保留下来的城墙、老城建筑,充满着威尼斯的风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老的地中海港口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十五世纪起,古城被威尼斯、奥地利等国控制,作为亚得里亚海边最犬牙交错的海岸,科托尔湾有时会被称作欧洲最南端的峡湾最壮美的地中海风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波黑的莫斯塔尔老城,于15世纪时由土耳其建造,1878年成为奥匈帝国领土。曾几何时,从东方土耳其来的商旅,经由这里去亚得里亚海和意大利,而从西方采购的货物,依然从这里运往东方,商贸繁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表面烈火烹油似的帝国,不是不明白,独立后又被帝国统治的人民,胸中暗暗熊燃的怒火,只是,帝国们妄想一切都能够镇压。那么,就在人民抵击中,终将迎来崩裂式的反抗……</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14年 ~ 1918年:一战的反抗</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帝国较量的背景</b></h3> 1821年的希腊独立战争,打响了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第一枪。同时,沙俄采取代理人策略,在巴尔干地区掀起泛斯达夫主义浪潮,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黑山、阿尔巴尼亚等纷纷取得独立。<div><h3><br></h3><h3> 波黑呢?</h3><h3><br></h3><div><h3> 1878年《柏林条约》,奥匈帝国和俄国达成妥协,奥匈托管波黑,使之成为了两大帝国的“缓冲地带”;而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一直期望将波黑等国合并,实现建立“大塞尔维亚” →“全体南斯拉夫人的统一国家”的梦想。</h3><h3> 1908年,奥匈帝国宣布将波黑正式并入帝国版图,再次激起了塞尔维亚举国公愤,从此,德国人支持的奥匈,俄国人支持的塞尔维亚,没有了缓冲区而直接接壤的两国,令巴尔干成为一触即发的大号火药桶。</h3><h3><br></h3><h3> 阿尔巴尼亚呢?</h3><h3> </h3><h3> 1913年,在俄国支持下,巴尔干打垮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而奥匈加紧进行以摧毁塞尔维亚为目标的战争准备,并支持阿尔巴尼亚地区独立,加深了塞尔维亚对奥的刻骨仇恨。</h3></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萨拉热窝的事件</b></h3> <h3> 在德国的大力支持下,奥匈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时间选定在1914年6月28日,这一天正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这次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出动两个兵团,斐迪南夫妇决定亲自前往萨拉窝巡视。</h3> <h3> 奥匈的这一行动,大大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夫妇乘坐敞篷探望第一次行刺失败后受伤的随从,当车驶过拉丁桥准备掉头时,年仅19岁的普林西普从博物馆门内冲出,立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直至毙命。</h3> <h3> 拉丁桥:</h3> <h3> 从博物馆门内冲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帝国分化的一战</b></h3> <h3> 当有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欲藉萨拉热窝案件迫使塞尔维亚屈服时,被背后有沙皇俄国以及俄国的盟友法国这两大列强支持的塞尔维亚人断然拒绝。于是,萨拉热窝,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仅仅的一个借口。</h3> <p> 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p><p> 奥匈和塞尔维亚开战后,俄法两国发动战争总动员,之后德国和英国相继参战,以同盟国(德国、奥匈、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和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为两大阵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br> <br></p> <h3><font color="#010101"> 随着美国参加协约国,德国国内爆发革命,一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后,</font>奥匈帝国土崩瓦解, 俄罗斯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18年-1991年 :南斯拉夫的图治</b></h1> <h3><font color="#010101"> 一战后,1918年12月1日,联合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定名南斯拉夫王国。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南斯拉夫这个国家。1945年,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起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行联邦制,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战</b></h3> <h3><font color="#010101"><p> 1941年6月,轴心国军队侵入南斯拉夫,国王出逃并流亡国外。以铁托为领导的南共产党,组建无产者旅,壮大人民解放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领导各民族展开起义,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解放了祖国。铁托成为举世闻名的反法西斯英雄。</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站在黑山的塔拉河谷大桥,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这就是南斯拉夫著名影片《桥》的拍摄地。1942年,为切断纳粹轴心国及伪军的运输通道,游击队奉令炸毁了塔拉河谷大桥;1946年战后,塔拉河谷大桥得以重建,并矗立一座为反法西斯斗争献出年轻生命的南斯拉夫中尉游击队长博日达尔•祖季奇半身雕像的纪念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看过同样著名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么?这座湖蓝的房子的迎街,老钟表匠谢德和人民,迎着刽子手的枪口,抱回被纳粹枪杀的亲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铜匠街。谢德一边沉着地礼貌招呼,一边坚定地迈向枪决叛徒之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目睹谢德的牺牲,瓦尔特在这座钟楼的最高处,向德军猛烈开火,瓦尔特荡绳而下,安然脱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影片的最后,德国军官站在黄堡,叹:“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 ” 如今,黄堡望去的和平年代的萨拉热窝,以及一位女游击队员😊:</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励精</b></h3> <h3><font color="#010101"><p> 在战后和平建设的日子里,铁托团结全党和各民族人民,战胜了巨大的外部压力,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p> 铁托倡导全民族防御思想,保卫国家不只是正规军的职责,也是全体劳动者的义务,一旦发生战争,全体劳动者立即成为战士,组织并进行地方防御,以此履行自己对国家的义务。</p><p> 铁托倡导并且身体力行地贯彻了国际关系中的独立、平等、互不干涉和民主的原则,是不结盟国家团结、合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使其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股重要的道义和政治力量,并对国际事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p><p> 在他的领导下,南斯拉夫已经变成了中等水平的工业国,在20世纪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迹。</p></font></h3> <h3> 象征南斯拉夫的六联邦火炬:</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91年~ 2006年:解体的惨痛</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外部干政</b></h3> <h3><font color="#010101"> 1984年国家安全决策指引中有“美国对南斯拉夫政策”一节,在1990年解密的版本中记载了1982年以来美国对东欧的政策:“努力扩大和推动和平演变”,以推翻东欧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政权,使东欧重新回到市场经济。这,是美国和欧共体共同的政治行动。因此,当共和国先后解体时,欧共体和美国不顾南斯拉夫主体权益,第一时间内承认,直接引发国家的内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波黑战争,1992年4月~1995年12月,塞族、克族、穆斯林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而进行的战争。但,联合国安理会自1992年5月起先后通过对波黑塞族和南联盟实施全面制裁、向波黑派驻维和部队、在波黑建立“禁飞区”、为穆族设立“安全区”等一系列决议,北约与美国于1994年起提供军事支持并开始轰炸塞区,支持波黑的分裂,并对安全区穆族人民的请求置若罔闻,造成了民族间的屠杀,严重恶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font></h3> <h3> 满目的疮痍:</h3> <h3> 萨拉热窝的玫瑰,被炮弹击中的平民的鲜血:</h3> <h3> </h3><h3> 科索沃战争, 1999年3月24日~1999年6月10日,是一场由民族矛盾引发,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推动下发生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北约道貌岸然地摆出主持公正的嘴脸,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被北约炸毁的瓦拉丁桥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夜间,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投掷三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位于塞首都樱桃花路3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人,建筑严重损毁。</font></h3> 1999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北约轰炸一事发表声明。声明全文如下:<br> <b>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了三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使馆损坏严重,并造成两人死亡、两人失踪、二十余人受伤。<br>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四十多天的狂轰滥炸已经造成无辜平民大量伤亡,现在居然轰炸中国大使馆,北约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也是对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这在外交史上是罕见的。<br> 中国政府、人民对这一野蛮暴行表示极大愤慨和严厉谴责,并提出最强烈的抗议。<br>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中国政府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b><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大宗教</b></h3> <h3><font color="#010101"> 下图表格,灰底色,是被帝国统治时期; 绿底色,是南斯拉夫时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因长期被东西帝国统治,各共和国历史沿袭信仰的宗教不一:</font></h3> <b>东正教。</b>塞尔维亚信仰的宗教,1219年,创始人圣萨瓦被君士坦丁堡牧首册封为首位塞尔维亚总主教。 <h3><font color="#010101"> 圣萨瓦大教堂:</font></h3> 奥斯特洛修道院,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黑山首都波多格里察北40公里处,建在几乎垂直的海拔1700米的悬崖峭壁之上,保留着东正教主教圣人奥斯特洛的圣体。这里成为巴尔干地区最重要的人民朝圣地之一:<br> <h3> 宿于此的朝圣者:</h3> <b>天主教。</b>7世纪, 克罗地亚人的部落由北方迁入,在反抗法兰克王国的斗争中,于9世纪中期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1102年与匈牙利合并,15世纪威尼斯对达尔马提亚兼并,1526年起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克罗地亚人其文化和生活方式均受匈牙利的影响。达尔马提亚和伊斯特里亚的克罗地亚人很早就与意大利人交往,其宗教、经济、文化也受到意大利的影响。 <b> 伊斯兰教。</b>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波黑时期,以武力、宗教人头税等方式迫使当地人改信伊斯兰教,并规定凡是穆斯林可进入上层社会,农民如改信伊斯兰教可免交某些捐税。在现今波黑境内的穆斯林大多是由于这种政策所造成的。奥斯曼帝国还强迫占领区儿童从小脱离父母和家庭,进行集中教育和培养,使之成为近卫军的一种兵源,迫使其后代土耳其化。 <h3><font color="#010101"> Blagaj溶洞边的特基雅(Tekija),是伊斯兰古老修道院建筑最重要的例子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民族矛盾</b></h3> 二战前,矛盾源于对新国家的构想不同:克罗地亚人希望建立一个联邦制国家,他们将获得更多的自治权;人口占据优势的塞尔维亚人则倾向于认为新国家是塞尔维亚的盟国奖励其在一战中做出的贡献,是塞尔维亚王国的领土扩大。<br><br> <h3><font color="#010101"> 二战时,轴心国侵略了南斯拉夫,建立了名为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傀儡国,实施了迫害塞尔维亚人的政策;与此同时,塞尔维亚人米兰•内迪奇被轴心国派为塞尔维亚人傀儡国家的领导人,他招募塞尔维亚人加入盖世太保和塞尔维亚义工队。平民相互间的被屠杀,造成了永久的民族伤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铁托主政时期,为了平衡民族关系,淡化民族的历史伤害,对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采取了打压政策,有4万塞族干部因 “中央集权主义——大塞尔维亚主义”被整肃。在制度上,除了从塞族中划出新民族、缩小其版图以外,设立了“南斯拉夫族”,鼓励人们放弃原有族群认同而去改宗这一新的群体。这些政策使得主体民族不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87年,塞尔维亚的共产主义领导者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被调职前往科索沃。为了获得支持,放弃了在科索沃问题上的中立立场,压制阿尔巴尼亚人,采取了要求夺回塞尔维亚在南斯拉夫框架内失去的力量的攻击性民族主义政策,承诺保护塞尔维亚和塞尔维亚人,一下子挑起了民族伤害的往事,民族矛盾急速恶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于是,1991年-1995年的克罗地亚战争,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之间因民族对立引发;1992年-1995年的波黑战争,塞族、克族、穆斯林族三个主要民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而进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阿尔巴尼亚族与塞尔维亚族的矛盾导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今天,人民回想起平民屠杀平民的行为时,忏悔、悲伤,抑制而不能!</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06年 ~ 今:悔痛中前行</b></h1> <h3><font color="#010101"> 巨大的冲突和惨烈的国内战争,在各族民众心灵和肉体上造成重大创伤;看似民主了,却因联邦的分裂而形成的国小力微、发展缓慢或在国际舞台上难有作为的各共和国,开始趋于反思。理性的民众开始怀念原本国土统一、民族团结、军事强大、经济富足的南斯拉夫,怀念铁托时期伟大的政治道路、强悍的经济政策,并努力在21世纪走向更稳定的未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波黑的莫斯塔尔老石桥,原是16世纪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的完美体现。波黑战争期间老桥被炸毁,战后即开始筹备重建和恢复,重建和恢复工程所用石料沿用了沉入河中的原始石料,不足石料和其它材料均从当地取材,其材质和效果基本与老桥原始状况相同。如今,老桥再次将居住在河两岸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居民连系在一起,完成了她和睦的内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科索沃战火后,人民在诺维萨德重建的多瑙河上的三座大桥——瓦拉丁桥、热热利桥和自由大桥,表达对畅达的向往:</font></h3> <h3></h3><h3><br></h3><h3><br></h3><h3><br></h3><h3> 在当地,读音为“qiao”的单词,表达的“再见”与“你好”;而旅途中,当地告诉我们最多的,也是各座桥的历史。</h3><h3> </h3><h3><br></h3><h3> 或许,人民把桥当做了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与惨痛说声“再见”,在对国际政治的理性认识中,对未来唤一声“你好”!</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