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7月31日,作为作协的一员,我有幸随子长文联一行历时一天依次参观了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延川郭家沟路遥先生故居以及延川古村落马家湾,这次短暂的采风经历,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h3> <h3>驶往目的地的途中,大家都作了自我介绍,我体会到了文友们幽默的谈吐,睿智的思想。为了活跃车厢里沉闷的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大家一致提议帅气有才的“民歌王子”白东阳来一首陕北民歌,一出声便震惊了大家,男声特有的嘹亮高亢又不失陕北民歌的婉转悠长,让人不禁浮想联翩。<br></h3> <h3>接着是我的同行杨冬青老师——一个举手投足间尽显东方女子的优雅温柔,秀外慧中且具有古典之韵的美女,大大方方献唱了一首陕北民歌《赶生灵》,柔美动听,余音绕梁。<br></h3> <h3>然后说是我久闻大名,教育界深受爱戴敬仰的张海溢老师(长篇小说《门户》的作者,微电影系列片《尿盆》的作者)给大家教了一个小游戏,试过之后实在不易为之,感叹之余不禁唏嘘,看来看似简单的事情也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h3> <h3>经过车厢里两个小时的谈笑风生,我们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延安鲁迅文学艺术馆,馆长及几个讲解员早已迎候在门口,首先是馆长向我们大体介绍了鲁艺丰富的发展历史,现在它所赋予的意义以及未来扩建的方向。通过馆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鲁艺”是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为了培养文艺工作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为纪念已故文豪,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br></h3> <h3>鲁艺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桥儿沟—— 西北黄土高原的这个小山坳里,现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窑洞数十孔,是属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经群贤云集,文星荟萃,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划下一道灿烂的光芒。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为延大文艺学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鲁艺迁往东北。</h3> <h3>“鲁艺”校舍是利用原西班牙神甫在桥儿沟修建的一座教堂和周围的数十孔石窑洞作为基础建起来的,也是当时延安惟一地道的西式建筑。<br></h3> <h3>参观过程中,讲解员们一直称呼我们“各位艺术家”,这让我惶恐不安,羞愧难当!从鲁艺走出来的无数真正的艺术家,他们克服了重重阻碍,不远万里来到延安,为了人民,为了祖国,扎根条件艰苦的边区,呕心沥血搞创作,谋发展,有的甚至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仅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全心全意踏着他们的足迹为国为民搞创作谋发展了吗?没有!反而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们的革命成果,我们怎能不感到惶恐呢?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物欲横流、名利充斥的现代社会,古代被誉为“清流之辈”的文人雅士,有的身上已经沾染携带了金钱名利的气息,要么沽名钓誉,要么金钱至上,哪里还有一丝丝文人的质朴无华与甘守清贫呢?</h3> <h3>初读路遥先生的文章,是因为喜欢他文字中所散发出的那种陕北黄土高原特有的生活气息,因为我也是陕北娃,后来又读了他所有的文章,读了《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传》,我理解了他坎坷不平的心路历程,理解了他苦难的童年生活及求学生涯对他一生的影响,震撼于他对文学的执着爱好,甚至于倔强的创作态度,更深刻地理解了他的那句话“像牛一般劳动,像土地一般奉献”。</h3> <h3>一代文豪,魂归故里,后人景仰,莫忘教诲!</h3> <h3>《人生》剧照,还记得那句话“加林哥,我看见你比我大我妈还亲”吗?</h3> <h3>在前两个参观点时还是烈日当空,在去延安马家湾的途中下起了雨,一下子冲淡了我们心头因天气炎热带来的浮躁,个个精神抖擞,振奋不已,一直向往古建筑的我,更是满怀的好心情。</h3> <h3>一下车,便看到美丽大方,娴静内秀的村主任早已等候在那里,雨停后,我们相约而行。随着村主任的娓娓道来,我们漫步在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桥,穿行于四通八达的巷道,目之所及尽是错落有致的石砌窑洞,赏心悦目的一片片花海,令人心旷神怡,心静如水!</h3> <h3>“冯家坪的川,寺村的湾,马家湾的巷巷串不完……” ,“相思邈云汉,梦回马家湾。”村主任介绍,因为巷巷多,如果没有本村人的带路,外人是极易迷路的,但这无疑也为旅行增添了一种极少有的情趣。<br></h3> <h3>马家湾村位于延川县贾家坪镇政府东南方向3.5公里处,与曲溪交、樊家川、磨义沟村毗邻,村落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几百年前,这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民风淳朴,可谓“桃源胜地”。现在虽然村民们都因种种原因搬离了,但谁都没有因为此地已成旅游胜地而回来争名夺利,实为难得!<br></h3> <h3>古代村落,现代美女,相映生辉,相得益彰!</h3> <h3>唯美设计,真乃“天然氧吧”!</h3> <h3>据村主任介绍,2017年初,延川县先后对古村落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修复但不恢复、修缮但不改变”的要求,对古村进行保护性修复。随即贾家坪镇按照“党员带头,村民参与,政府补贴”的办法,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8名党员和15名村民对古村落进行修复,作为马家湾田园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村里的新型主导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未来的马家湾古村落将扩建沿河步道、沿线院落、农事体验区(打夯、打场、挑水、民间艺人表演、传统小棋、嬉水、荡秋千)、休闲垂钓区、葵花乐园、民间传统作坊(磨豆腐、酿酒、酿醋、农家乐、漏土豆粉条等),还有“千亩葵花乐园”。
“千亩葵花乐园”采取间作套种法栽植早熟地膜洋芋与向日葵。
据了解,马家湾田园综合体“千亩葵花乐园”基地辐射樊家川马家湾两个村,坝地面积1058亩,其中樊家川615亩,马家湾443亩。为充分保证村民收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采取间作套种法栽植早熟地膜洋芋与向日葵套种。先期种植早熟地膜洋芋,引进一代脱毒洋芋种子“费乌瑞它”50吨,预计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葵花引进一代籽种“X3939”,预计亩产500斤以上。“葵花乐园”建成后那可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也将成为周边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br></h3> <h3>尽管院内蒿草疯长,仍然湮没不了历史的厚重,流年的沧桑!</h3> <h3>古典美女,驻足花海</h3> <h3><br></h3><h3>烽火远去斯人若虹光照后人。</h3><h3>艺术无止境,惟愿清与静。</h3><h3>《平凡的世界》,</h3><h3>无悔的《人生》。</h3><h3>向往现代文明的我们更应返璞归真,去那些古迹走走,洗净铅华,来一次精神的洗礼!</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