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巴斯位于英格兰西南部,是英国唯一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BATH在英文中的意思是"洗浴"。罗马人最早在这里发现了温泉,兴建了庞大的浴场,故起名为巴斯。如今 的浴场景点即是古罗马时代的遗迹。另一处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致是由30幢楼分成等长的3段弧形建筑围成的圆形广场。这是老约翰伍德在18世纪为巴斯做城市规划时设计建造的,起 名为太阳广场,新颖、壮观。后来小约翰又设计了皇家新月楼,建立于1767-1775年,由连体的30幢楼组成,共有114根圆柱。道路与房屋都排列成新月弧形,有“英国最高贵的街 道一说”。布鲁克大街将两处建筑直接相连,日月生辉。这是巴斯最有气势的大型古建筑群,父子俩的建筑设计风格挑亮了巴斯的城市风貌。自此,这种以圆形或新月形广场配置 街屋的形式蔚为风潮,对伦敦和爱丁堡的城市规划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h3> <h3>圆形广场</h3> <h3>皇家新月楼</h3> <h3>大教堂</h3> <h3>罗马浴场</h3> <h3>各种风格的建筑</h3> <h3>街道</h3> <h3> 巴斯还有一些略带意式风格的建筑,横跨在亚温河上的普特尼桥就是最佳范例。桥上两侧所建房屋均为商店,中间设双车道供机动车通行;桥下的河道中还修筑了3道弧形阶梯 式围堰,这就在水面刻画出3道永久性的漂亮波纹。这儿不乏种植着美丽花草树木的大型公园;巨大的草坪在休息日时变成收费的汽车宿营地;这儿的商店光是看橱窗摆设都不会让 你觉得无聊,被誉为英国最漂亮典雅的小城。它的典雅来自乔治亚时期的房屋建筑风格;它的美丽来自于风光绮丽的乡村风光。我在巴斯期间还遇上了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市民们 参与的热情和放松的表演让人感动,生活在这座小城真幸福!有一位名人不能不提--女作家简.奥斯丁。她的《傲慢与偏见》就是在这里创作完成的。在城中她居住过的地方建成了 纪念馆。简.奥斯丁近年来在英国的人气日渐红火,新版10英镑纸币上的头像也由达尔文换成了简.奥斯丁。英国人是怎么想的,不清楚。也许为体现尊重妇女吧。(英镑纸币背面 的人物每10-20年更换一次,此前也出现过女性形象。)离开巴斯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些喜欢,有点留恋......</h3> <h3>普特尼桥</h3> <h3>桥的另一面</h3> <h3>桥上的商店</h3> <h3>议会大厦</h3> <h3>简.奥斯丁纪念馆</h3> <h3>街头艺人</h3> <h3>推销员</h3> <h3>木制品商店</h3> <h3>下午茶</h3> <h3>街心大树</h3> <h3>狂欢节</h3> <h3>公园</h3> <h3>公园里的花园</h3> <h3>汽车宿营地</h3> <h3> 去温莎城堡的路上绕经巨石阵停留了2小时。英国唯一的史前遗迹,世界有名的谜团之一,总该看上一眼才好。但景区体验不好,荒野上的一堆石头,绕了很多路都找不到,只 能从收费口进入,换乘景区的车才能近距离看到。手段可以!有被圈钱的感觉。</h3> <h3>空旷的原野上,这些巨大的石头如天外飞来的</h3> <h3>经考证;史前2000年就存在了。</h3> <h3> 温莎城堡:目前是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最大的城堡。与伦敦的白金汉宫、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一样,温莎城堡也是英国君主的行政官 邸。现任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大多数周末都在温莎城堡度过,在这里进行国事活动或是私人的娱乐活动。在温莎城堡内收藏着英国王室数不清的珍宝,其中不乏有达.芬奇、鲁本 斯、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更不必说那些中世纪的家具和装饰品了,如果说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一座小型的艺术展室也毫不夸张。因为室内不许拍照,我只能告诉大家,皇家的 那种浮夸不失精致,大气不失豪华的装饰及内容,确是其它任何庄园和城堡都无法比拟的。如果你到英国只有看一个城堡的时间,首推温莎堡。</h3> <h3>温莎城堡</h3> <h3>外面看</h3> <h3>入口</h3> <h3>里面看,挺大的。</h3> <h3>王室现在使用的部分,有卫兵。</h3> <h3>供参观的部分,内部不许拍照。</h3> <h3>亨利八世,为了离婚,发动了宗教改革。伊丽莎白都铎的生父。</h3> <h3>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h3> <h3>伊丽莎白二世,现任女王年轻时。</h3> <h3>城堡外的店铺。房子扭成那样,生意照做。</h3> <h3> 伦敦:像小时候吃菜一样,好吃的总是留在后面。此次旅游也把伦敦留在了最后一站。考虑到市区里行车,停车都困难,离开温莎堡就直接把车开到希斯罗机场,先把车还了 ,再乘地铁到伦敦的住处。民宿订在考文特花园区域,一处闹中取静的房子里。距离地铁站大约300米,位置好,出门乘车,步行俱佳。首都总是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诸多元素的地 方。有人说:如果你厌倦了伦敦,就是厌倦了生活。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需求,这里都能提供最好的供给。伦敦是与纽约并列为世界第一的金融中心。并与纽约、巴黎、米兰 、东京被称为世界五大时尚之都。</h3> <h3>大本钟,议会大厦,大教堂三位一体的地标性建筑。</h3> <h3>伦敦眼</h3> <h3>议会大厦近景,雄伟的感觉。</h3> <h3>新,旧建筑在融合。</h3> <h3>圣保罗大教堂</h3> <h3>这无法融合,又无奈,谁也惹不起谁。</h3> <h3>伦敦塔桥</h3> <h3>雄壮的感觉</h3> <h3>桥的南岸,有碎片大厦,伦敦眼。</h3> <h3>桥的北岸。。。。。。什么都有</h3> <h3>伦敦塔,伦敦城</h3> <h3> 除了大都市都具有的纸醉金迷,一应俱全的共同特点外,伦敦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及对生活质量,情趣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说点个人的看法,伦敦有大小几十家博物馆,其中拥有800万件藏品的大英博物馆及国家美术馆、泰特艺术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等较大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这在当今的世界上是罕见的。要知道,这些大型的展馆每年的维护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每年近千万的参观人,按我们国内的门票价格算至少是10个亿。送到家的钱不要,英国人真傻?游客都偷着乐。博物馆入口处也都有一捐款箱,大英博物馆的提示是:“好学求知的人免费,自愿捐款每次2英镑以上”。大部分游客瞬间都是求知的人,目不斜视,鱼贯入门,奔向知识的海洋。我看着工作人员都在认真地维持秩序,回复咨询,有了一丝心痛的感觉。于是投了一张最小面值5磅的纸币,昂首进入了厅堂。没有什么升华,不过是长期被各种门票宰杀,此时受了点感动而已。</h3> <h3>另一角度看伦敦眼</h3> <h3> 展厅大到足以迷路,展品八成都是19世纪从世界各国抢来或买来的,其中不乏精品甚至孤品。搞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只有跑到伦敦才能看到自己家的宝贝。镇舘之宝当属 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它独特的三语对照写法,成为解密古埃及文明的钥匙,据此破译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其实这块石碑是法国人在埃及发现的。刚好那时英军战胜了拿破仑的 法军,在投降书中就包含了:“上缴在埃及所得的文物一条款”。“一个强盗抢了另一个强盗”至今在石碑旁的文字说明上还标注有“战利品”字样。先辈们苦心竭力地掠夺这些 破石头还有那些发黄的破纸。如今又免费向公众开放是为什么?当我看到中小学生在那席地而坐,歪七扭八地临摹那些书画或展品时,似有领悟:一是为子孙后代,再是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潜移默化”可能是对民族文化最有力的传承。有英国人说,博物馆现在已经取代了教堂在英国社会的地位,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化体验。事实上,博物馆 在英国也被视为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参观博物馆历来是英国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用我们的话说,那叫坚持占领文化高地。对照自己的国家来看,这方面的差距还是有 点大。</h3> <h3>大英博物馆</h3> <h3>那块镇馆的石头</h3> <h3>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的法老</h3> <h3>希腊帕特农神庙的石雕。希腊一直想要回去,英国不给,怕他们保存不好。</h3> <h3>中国馆有很多瓷器,限于篇幅,就看一眼鸡缸杯吧。</h3> <h3>大烟枪和水烟袋</h3> <h3>这也收藏</h3> <h3>执铁饼者</h3> <h3>金银珠宝不算什么,比的是工艺。</h3> <h3>贝克街221号福尔摩斯侦探所,不愿排队,没进去。</h3> <h3>皇家歌剧院</h3> <h3>唐人街</h3> <h3>有巴斯味道的建筑,门洞过去就到唐宁街了。</h3> <h3>地铁在地下很深的地方</h3> <h3>特拉法尔加广场</h3> <h3>保持每天鲜花盛开,成本不低。</h3> <h3>唐宁街,不能走近10号,有警卫。</h3> <h3>红色双层巴士是主力市内公交车</h3> <h3>白金汉宫及广场</h3> <h3>女王的威尔士游骑兵卫队</h3> <h3>近卫军</h3> <h3> 在英国人的生活中上自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似乎每个人都有园艺情结,随处可见精心修剪的花草树木,收拾花园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英伦的风情也就从这一花一草间 散发出来。伦敦各种公园的总面积为8000英亩,在伦敦地图上铺出众多大大小小的绿色区域。所有公园均无需门票。这里的公园里没有什么娱乐,健身设施。主体就是大片大片地 毯般的草地,精致的花园和硕大的树木。清晨,我步行纵贯了海德公园和肯辛顿花园。就是一片长3公里,宽1公里的大草坪,中间有一池湖水名曰九曲湖。看到很多人躺在草坪上 嗮太阳,睡觉,没有“严禁踩踏”、“禁止坐卧”的提示牌。我也试了下,确实好,都感觉享受得有些奢侈了。</h3> <h3>自然历史博物馆</h3> <h3>鲸鱼的骨架</h3> <h3>皇家绿地公园</h3> <h3> 公园看上去略显简单,建筑物很少,但细微之处却都有人工精心维护的痕迹。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这么大块绿地,不知馋疯了多少开发商。公园边东北角上有一楼盘起名: “海德壹号”均价每平米6.5万英镑。就是借了公园的仙气,开发商赚飞了。谁不想推开窗,眼前是望不到边际的绿草加湖水?无论贫富这一审美还是趋同的。有钱的坐在房子里看 ,没钱的我就直接躺在湖边的草坪上(雨天除外),同样感受这公园馈赠给民众的美感。一路沿湖走去,零星遇见遛狗和骑行的人,剩下就是湖里的天鹅、野鸭、湖岸上不怕人的 松鼠和偶尔出现在绿地中的参天大树。走累了,坐在公园椅上冥想一会,再走。享受这样的环境算不算提升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呢?公园的西北角算是热闹的地方,被称为演讲者 之角。作为英国式民主的特征,市民可在此演讲任何有关国计民生的话题,禁令是不许讲皇室的坏话,及人身攻击的话题。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h3> <h3>海德公园</h3> <h3>公园里的花园</h3> <h3>公园里有湖,女王的天鹅有后代了。</h3> <h3>公园里的公园</h3> <h3>公园里唯一的建筑物。是维多利亚女王为丈夫阿尔伯特建的纪念塔。</h3> <h3> 目前,伦敦绿地覆盖面积达47%。同时,伦敦将成为全球首个国家公园城市!另外,按城市发展的规律,伦敦还是全世界唯一进入再城市化进程的城市,即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并不是就此得出伦敦好的结论,只是感觉确有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也许正是那些看不到政绩的作为,如保护环境,美化生活和对传统文化的悉心引导,才使人们增强了 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的追求。在英国,清晨散步时遇到陌生人,只要你敢对视,一定会换来善意的微笑和一声问候。对方若是异性,那笑里还会带点甜,这会使你有点不适应。与 此同时其实你也下意识地笑了。这样的生态环境真的是比我们高一级。</h3> <h3>小学生在上足球课</h3> <h3>肯辛顿宫,维多利亚女王的出生地,曾为戴安娜的住处。塑像自然是维多利亚。在英国无论城乡凡是女王的塑像都是维多利亚女王。</h3> <h3>肯辛顿宫的花园。</h3> <h3> 威斯敏斯特教堂 也称西敏寺,是英国历代国王加冕登基、举行婚礼庆典的地方,为王室专属教堂,也是20几位国王的陵墓所在地,可以说是一部英国王室的石头史书。英国许 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或立碑在这里,因此英国人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认为死后能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是至高无尚的荣誉。排队1小时才得以进入,又是不 许拍照!我的兴趣点只在两处:一是伊丽莎白一世与玛丽斯图亚特这对冤家是如何在这里相见?另一处是那块神秘的无名碑,其它皆粗略浏览别过。毕竟是皇家圣地,正厅金碧辉 煌,是举办加冕典礼和婚礼的地方。回廊里房间式的祠墓均以雕刻为主,像是各个时代的雕刻展,倒也没有进到坟场的恐惧感。教堂不是单一的建筑体,大教堂里还套了几座小礼 拜堂。其中最耀眼的是都铎王朝创始人亨利七世下令建造的小教堂,结构上有本堂和两边侧廊,陵寝设在顶端。内部装饰极为华丽精美,是英国晚期哥特式装饰风格的代表,被认 为是"所有基督教国家中的至美之所"。</h3> <h3>王室教堂</h3> <h3>内部一撇</h3> <h3> 就在这里,我找到了第一目标位。伊丽莎白都铎与玛丽斯图亚特两位女王的石棺分别安置在两侧的顶端,生前未能谋面,如今相隔不足20米,在上帝面前平等了。原本玛丽女 王死于非命,不可进入伦敦的教堂。但母以子贵,儿子争气了。詹姆斯从伊丽莎白那里继承了英格兰王位,成为一统不列颠的首位国王。继位后立马给母亲平反,陵寝也随即迁入 威斯敏斯特皇家教堂。教堂管理者为便于后人瞻仰,在国王级别的棺椁上都有遗容复制的石质仰卧塑像。先看伊丽莎白都铎:头戴王冠,手执权杖,依旧是王者风范。再观玛丽斯 图亚特:双手合十,面目安详,虽然也戴王冠可凸显了圣徒的身份。最大的差别是,我平视可见伊丽莎白面部全貌,但是踮脚也只能看到玛丽的半边脸。后来听解说词得知,这是 詹姆斯做的手脚,为显示母亲的高大上,故意加高的,整个陵寝的装饰也更精致些。第3块墓碑上还说玛丽是英格兰理所当然的女王。感觉詹姆斯这么做有点过了,小家子气!</h3> <h3> 关于詹姆斯一世的负面故事就不说了。看第二目标,那块无名碑吧。据说南非总统曼德拉在英国求学时来过西敏寺,一块无名氏墓碑上的一段话让他茅塞顿开。如同捡到把金 钥匙,为后来当上总统,治理国家给与了很大帮助。现在只能把网上翻译过来的这段话转贴给大家吧: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 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 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 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h3> <h3> 18天英国自驾游顺利结束了。若说有什么经验那就是:如能多了解一些当地的人文历史,旅游时的体验会更好。</h3><h3> 在此也感谢朋友们的赏识和支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