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山里居住久了,对于老别墅的故事似乎也近于淡忘了,甚至是有了“选择性遗忘”。不为其他,也不是所谓的视而不见,而是不敢去面对、去近距离的端详她了。说老别墅面目全非,可能会被人唾骂;说老别墅早已不是“原来的她”,可能会引起众怒。无论如何,关于庐山老别墅的故事不单单有知名作家的畅销专著,更有研究成果“大砖头”似的文集,更有一个“老别墅故事”的复原展示景区。老别墅带来的骄傲,犹如从山中自然流淌出的清泉,四季滋润着山里山外的人们,陶醉于这汩汩低吟浅唱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于老别墅的情感,只要是山里的原住民都知道,那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尤其是今天不知情的山外人,只要是听说住在别墅里,羡慕的神情不亚于的中高位、“金榜题名”。就是这种挥之不去的情结,缠绕着那些念念不忘对“老”的所向所往。有人戏说庐山老别墅有四大特征:铁瓦、壁烟囱、鱼鳞板、老虎窗,其时最大的特点应该为石砌。在“老别墅”成为庐山近代建筑代名词的今天,回望那些青春不再的建筑时,如果说其他三种特征尚能辩出个子丑寅卯来的话,那么,壁烟囱已是“人老珠黄”、“衣衫褴褛”,已经很难看到她的“本真”了。时代的发展进步,壁烟囱自然也不为所用,纯粹的装饰功能,不再为人们所青睐,更不会有人刻意去瞩目于她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栋被山里人称为“玻璃屋”的老别墅里,那孔壁炉在尘埃、蜘蛛网的包裹中,依旧保持着过去的模样,真的不容易!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得益于联合国遗产保护中心庐山办事处的所为,否则这孔壁炉估计早已与其他的别墅里的命运一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虽然已是青春模样不再,但是透过斑斑锈迹的面容,仿佛还能看到过去的时光。这是不是我们常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出土文物一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在身边天天可见的,往往不知道去珍惜、善待,一旦失去后悔之势不期而至,这也许就是人的劣根性所在。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不外乎是那些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生活中太常见的东西,或许是少一个不怪,多一个不识而已。难不成非要到了膏肓之际,才知道“此物最相思”?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生中最大的痛苦,是内疚!是那无法找到倾诉对象的内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曾与朋友多次谈起别墅的保护问题,有人说应该恢复到初始的功能状态,透过这些让人看到山中当年的景观;也有的说要拓展别墅使用功能,充分发挥她原本应有的使用价值;也有的说利用别墅做成专题展示,即达到了保护的目的又发挥了别墅的作用。等等不一而是的说法,口气里俨然都带着山里“砖家”的口吻。不过,从他们各自的说法中,听出了对“老别墅”深深的情感,更有对这大山浓的难以划开的“怒其不奋、恨其不争”的款款深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别墅”在山里人的心中,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建筑,也不单是一个文化的标志,她已经成为这大山间一位开天辟地、见证历史发展的“老人”,一位山里人血脉相依的“至亲”,一位山里人家中德高望重的“尊者”。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老师孔子是这样说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善待这位饱经风霜“老人”?不去孝顺这位历经劫难的“至亲”?不去恭敬这位含辛茹苦、无言育人的“尊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壁炉,还是那孔壁炉。时光溜走了一茬又一茬。一个人,能记住什么,忘却什么?一个群体,能记住什么,忘却什么?“记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领域,有时是会使研究者惶惑的。况且还是山中别墅里现在不中用、不会言语的壁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空山不见人的林间,这栋已是疲惫不堪的“老别墅”里,壁炉倒是有几分少年老成的模样。从窗外透过松林伸进的几缕慵懒的阳光中,静谧里我们对视着,从她那锈迹斑斑间,恍惚有一个声音在说着:“他后来的为人,看起来显得冷淡理智、常远离人和事,自己只做壁上观,但实际上他相当着重情谊、人情味很浓的一个人。而且,他相当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极其一丝不苟,并且极其信守承诺。所以,如果有人随便违背承诺,他便从此不再信任这个人。”这孔壁炉在对我说吗?惊魂未定间蓦然回过神来,这不就是前些日子读到的夏日镜子写的《我的先生夏日漱石》中的几句话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就是一个普通山里人对老别墅的记忆,以及对别墅里那孔濒于逝去的壁炉记忆。且不忍心中的这些零散的记忆,随着各种潮汐的洗涮变化而渐行渐远,甚至远离我们的生活,故而记录下来,作为一页可有可无的、“不该忘却的纪念”,如同石子留在时间的长冲河里,管它存在与否、时间短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