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坝上草原行

镜头下的沂南

<h3>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h3><h3>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h3><h3> ——余光中</h3> <p>2019年8月3日 星期六 多云 32/24度</p><p>“神经病,真的去啊?!!”</p><p>“哈哈哈,说走就走,真的去。”</p><p> 8月的坝上草原之旅,在“神经病”的惊讶声中,决定了。</p> <p>2019年8月4日 星期日 多云 </p><p> 29/24度(沂南)26/14度(克什克腾旗)</p><p> 早5:30分准时出发,目的地: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苏木,交通工具--考斯特中巴。</p><p> 全程一千余公里,旅途18个小时整。途径东营、滨州、沧州、天津、北京、承德、木兰围场,晚上11时30分到达驿站~“游侠客坝上牧歌宾馆”。</p><p> 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长时间的乘车赶路,爽!</p> <p>可巧的是:老乡加亲戚的聂姐,竟然也在这个小镇旅游,彼此所住的宾馆相距仅416米!</p><p> 虽然因行程紧张没能见上面,但心“见”了,缘份呐!</p><p>站在房间的窗口,遥望老乡们住的宾馆~五洲假日酒店。(清晨,雨中眺望,朦朦胧胧。)</p> <h3>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 阵雨 26/14度(克什克腾旗)</h3><h3> 清晨5点多,被雨声吵醒。</h3><h3>今天的行程</h3><h3>上午:乌兰布统大草原上的公主湖、将军泡子。</h3><h3>下午:蛤蟆坝。</h3><h3> 有“内蒙古缩影”之称的乌兰布统大草原,距离北京约300公里,是距离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h3><h3> 乌兰布统为蒙语,汉语的意思是红色的坛形山,属丘陵与平原交错地带,既有连绵起伏的山丘,又有平原的开阔。草原、森林、湖泊、河流、高山、沙地、温泉、石林、冰臼、火山群等多种独特而稀有的地质地貌景观有机结合,兼具了南方优雅秀丽的阴柔,和北方粗犷雄浑的阳刚,这里也曾是清朝皇家木兰围场区的一部分。</h3><h3>想当年,这里何其壮哉!</h3> <h3>这个小水沟叫做公主湖。大小与界湖老银杏树南面的小水沟差不多。</h3><h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尽管小,水质也不算好,但有故事啊。</h3><h3>当年,公主蓝齐儿就是在这里与对象葛尔丹诀别。葛尔丹跟他老丈人为争谁说了算打了一架,结果战败,头被大舅子割去了。</h3> <h3><font color="#010101"><h3>你在湖边看风景,其实你就是最美的风景。</h3><h3>由此看,人要时刻自省阿: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好,是一道风景,那不好呐?岂不被人唾骂!</h3></font></h3> <h3>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八月初,在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战役,史称“乌兰布统之战”。经此一役,康熙平定了噶尔丹叛乱,粉碎了沙俄分裂我国的阴谋。由于康熙的舅舅佟国纲在此战死,山前湖泊因此得名“将军泡子”。</h3> <h3>将军泡,泡就是水塘的意思。</h3><h3>葛尔丹与老丈人康熙的决战场之一。</h3><h3>据说,此处大大小小的水塘,都是被康熙用炮弹炸出来的。</h3><h3>老丈人炸女婿都这么猛,你想想,做帝王的心得有多狠啊。</h3> <p>这位女士举止优雅、端庄。看到我的相机对着她,非常有礼貌而且恰达好处的示意。举手投足间,展露的是深厚的涵养和见多识广的大气。</p><p>点赞!你很美!真的!</p> <h3><font color="#010101">豪爽霸气的蒙古姑娘。</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你不拍我,我叫你哦!嗨!帅哥!快拍我快拍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小姑娘总是爱美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游牧马车</font></h3> <h3>午饭后,驱车来到“蛤蟆坝”。</h3><h3>当地的居民说:我们也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蛤蟆坝”,只知道从很久以前人们就这样叫它,一直延续至今。</h3><div>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蛤蟆坝,是因内有一块蟾型巨石而得名,相传为塞北灵验佛“金蟾”的化身。</div><h3>这里风景秀丽,环境怡人,不亏为“摄影者的天堂”。无穷的魅力,强烈吸引着全国众多摄影爱好者的赤子心。</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就是传说中的蟾型巨岩。其实在我们看来,它更像一条卧于水中的巨型蟒蛇。蛇头由北向南伸入水中,身子摆动其后,呼之欲出,活灵活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山坡上,摄影爱好者们尽情地欣赏着美景,像打机关枪一样按着相机的快门。</font></h3> <h3>天色渐晚,第一天的行程圆满结束。</h3> <h3>2019年8月6日 星期二 阵雨 25/14度(克什克腾旗)</h3><h3> 清晨4时,十二位摄影师分乘三辆越野,直奔草原腹地。</h3><h3> 目的地是哪里?不知道。只知道往草原的纵深挺进,遇到美景就停。。。。。。</h3> <h3><font color="#010101">《等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翘首期盼草原日出美景的出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出来!出来!你快出来啊!</p><p>我已望眼欲穿哦!</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尽管没有日出,但我随遇而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哈哈哈哈,看我拍的雾、水,如何?</font></h3> <h3>太阳被浓密的乌云遮住。不过,大家的激情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h3><h3>既然没有日出,那就享受一把上天恩赐的流云、水、露。这就叫:随遇而安、淡定从容吧。我喜欢。</h3> <h3>在茫茫草原野餐,也是别具一番风味的。</h3><h3>一定要记住,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哦!</h3> <h3>我和薄兄信步由缰的散步于草原,偶遇牧民遗弃的蒙古包。</h3><h3>很好奇地走过来,欣赏最原始状态下蒙古包的样子。</h3><h3>真是不错。蒙古包依托地形,就地搭建,门口向南。包内以东西中间线为基准,进口处的南半部分向下挖约50厘米,作为家内的“活动”区。因活动区向下挖了50厘米,其余部分自然就成了包内的“高地”。聪慧的牧民把包内的北半部分,做成天然的“床”,活动区域的西部留出一点高地,改建成炉灶。炉灶的烟火巧妙的通过北面紧挨着的“床”下,而烟火的通道延申至蒙古包背后。在蒙古包的北面,用挖掘活动区域挖出来的土,烧制成砖,用这些砖砌成一个一米半高左右的烟囱,做饭的时候,烟火通过床下,形成一个即防寒又防潮的“土炕”。如此以来,既就地取材节省了体力,又绿色环保不过多的破坏植被一举两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由感慨牧民的智慧了。</h3><h3>如今,这里尽管已经没有了人住,但从遗弃的锅碗瓢盆,和帐篷前遗留的羊圈看,这里应该曾经是很温馨的小家。</h3><h3>祝福他们!</h3> <h3>中午,享受草原特色美食。</h3><h3>味道好极了!</h3><h3><br></h3> <h3>一天的行程即将结束。</h3><h3>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晚霞,给我们今天的行程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h3> <h3>这片云彩,像不像可爱的小猴子?</h3> <h3>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晴 25/14度(克什克腾旗)</h3><h3>原定计划:今天根据天气,安排行程。</h3><h3>如果晴天,清晨4时起床拍日出;如果有雨,就在房间多睡会。</h3><h3> 体力有些透支,多么盼望倾盆大雨啊!好接机休息一会。哈哈哈,是不是有点小自私啊。</h3><h3> 凌晨3时30分许,帅气无限活力四射的孙钦团领队,激情四射的敲门道:“快起,快起!晴天!晴天!”</h3><h3>十二位摄影师除两位美女没能如约起床外,其余十人再一次披星戴月,分乘三辆越野,直奔日出拍摄点。。。。。。</h3> <h3>为了弥补昨天的遗憾,我们来的很早。整个草原还笼罩在茫茫的夜色中。草叶上挂满了露水,弯着腰,像是还没有睡醒的孩子。</h3><h3>我们沿着漂亮的木栈道,爬上影视城南面的小山坡。小山坡不算高,但它的东面是片一望无际的草原。站在山顶,东方的景色一览无余。</h3><h3>天色渐渐的亮起来了,散落在草原上的洁白的蒙古包隐隐约约显现出来。蒙古包真美,洁白而安静的点缀着绿色的的草原,像一群穿着白色蒙古袍的小姑娘,薄薄的平流雾,如一条轻纱柔柔的萦绕着它们。</h3><h3>东方渐渐亮起来了,天边的云彩也亮起来了,由黑色变成粉红,又由粉红变成火红。整个草原都开始躁动起来。伏在地面上的平流雾在霞光的映照下,开始舞动起来。洁白的蒙古包在平流云的衬托下也像活了起来,随着薄雾轻快的跳起舞蹈来。。。。。。</h3><h3>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已经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在山坡上架满了各式各样的“长枪短炮”,他们尽情施展着浑身的解数,毫无节制地按着快门。</h3><div>“看!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不知道是谁激动的喊了一声。无人机飞起来了,相机的快门声像暴风雨中的雨点一般响了起来。。。。。。</div><h3>未收夜色千山黑,渐发晨光万国红。 这种盛况,只有和平盛世才能有吧。</h3> <h3>如愿以偿,终于欣赏到了美丽的草原日出。</h3><h3>拍摄地点:《还珠格格》的主要取景地~国际影视城。</h3> <h3>拍完日出,简单早餐后继续奔赴草原。</h3><h3>这里是《芈月传》、《还珠格格》、《康熙王朝》、《射雕英雄传》、《汉武大帝》、《三国演义》等影视剧的主要取景地点。骆驼山、野鸭湖、红松湖、夹皮沟、白桦林。。。。。。</h3><h3>每一个地方都像天赐的仙境一般,让人流连忘返。</h3> <h3>野鸭湖。《狼图腾》牧民突遇暴风雪,马群失控后跑进湖水被冻成“冰雕”的地方。</h3> <h3>骆驼峰。电影《狼图腾》中,牧人找到狼崽并杀死它们的地方。据当地牧民说,这个山峰下面以前真的居住着狼,电影里的狼窝是真的狼窝。</h3> <h3>身穿蒙古服的小姑娘在山坡翩翩起舞,引来众多游客拍照。</h3> <h3>导演设计的剧情。</h3><h3>不要多想哦。</h3> <h3>午休后再一次来到将军泡。</h3><h3>骑马、登山、散步。。。。。。信马由缰,很惬意。</h3><h3>从容、淡定、悠闲的走在草原,那种无与伦比的感觉,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h3><h3>用心感受草原的味道、草原的广博、草原的美,整个人的身心都是纯净的。我喜欢这种感觉。</h3> <h3>策马扬鞭。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驰骋沙场的将军也未尝不可嘛。自恋一把,很威武吧😄!</h3> <h3>热情,憨厚、朴实的牧羊人大哥。</h3> <h3>晚上回到房间已是夜里八点多。</h3><h3>朱老兄一行四人绕将军泡拍摄,误入沼泽。四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宿营地,已是夜里九点多,好在有惊无险。</h3><h3>细心的领队,为我们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正宗蒙古烤全羊!味道好极了!</h3><h3>今晚是草原的最后一夜,明早即将启程赶往长城。</h3><h3>尽兴的喝几杯,开心一下。</h3><h3>恰逢七夕,情人节快乐!</h3> <h3>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晴 </h3><h3>25/13度(克什克腾旗)</h3><h3>31/19度(金山岭长城)</h3><h3>激情澎湃的简直有些疯狂的射影师们,继续以凌晨四时起床的节奏,任性的奔赴日出拍摄场地。。。。。。</h3><h3>疯了!疯了!疯了!服了!服了!服了!</h3><h3>真的很累了,我和同伴躺在房间,美美的睡了一大觉。储备力量,准备今、明两天登顶长城。</h3><h3>大家回来后,八点启程,直奔金山岭长城。</h3><h3>途径围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承德,下午3时到达目的地。</h3> <h3>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与北京市密云区相邻,距北京市区130公里。金山岭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为大将徐达主持修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蓟镇总兵官戚继光、蓟辽总督谭纶在徐达所建长城的基础上续建、改建。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h3><h3>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是金山岭长城的三绝,素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美誉。金山岭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金山岭长城,著名景象:日照金山。</h3> <h3>从大金山长城下来,已是黑夜。</h3><h3>大家走得很慢。一是连续作战真的有些累了,再一个原因就是:恋恋不舍。</h3><h3>走的慢一些,再慢一些。多看看这大好山河。</h3> <h3>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晴 </h3><h3>31/19度(金山岭长城)</h3><div>31/24度(沂南)</div><h3>6天的行程很快结束了,很留恋。</h3><h3>这6天里,始终被同行的老兄、姐姐、妹妹甚晚辈们的执着、热情、匠心感动着、传染着。</h3><h3>他们中有几位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有些甚至已超过六十岁。但饱满的热情不减,锐意进取的精神不减,持之以恒的匠心不减,对专业知识的不懈追求不减。他(她)们乐观、向上、朴实、勤劳、勇者无畏的品质,是我需要用一生来学习的。</h3><h3>正如为了抓拍夕阳,而误入将军泡沼泽,历尽千辛才在星夜赶回来的朱兄感慨的那样: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同时人生的成功,还需要具备一个重要前提:方向、比努力更重要。</h3><h3>只要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对的,美好的未来,一定是偏爱那些勤劳、勇敢、执着、匠心独到的智者。</h3><h3>走过一程路,看过一片景,认识一群人,学到一堆知识,留下一串回忆。很留恋这次旅行。</h3><h3>即兴赋诗曰:</h3><h3>八月缘来草原梦 </h3><h3>手握相机游侠行 </h3><h3>踏遍坝上金山岭 </h3><h3>天涯尽显取镜情 </h3><h3>相聚只为情相近 </h3><h3>大漠苍鹰笑长城</h3> <h3>图文:董 雷 </h3> <h3>草原短视频剪辑</h3> <h3>这张照片取名《过客》吧。生命的过客。</h3><h3>草原上,暴雨将至。滚滚下乌云,匆匆过往的牧民,从这棵枯死的树下行过。。。。。。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正如这棵曾经生机勃勃的白桦树。。。。。。</h3> <p class="ql-block"><b>作者:冬雷</b></p><p class="ql-block">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市摄会员</p><p class="ql-block">沂南摄影家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作品有《西山小区我的家》、《旧城改造追梦人》、《棚改日记》、《旧城往事》、《年味儿》、《光阴的故事》、《童年》、《老家行》、《根》、《越野与摄影》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