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1982年,我还在读初中,初二年级的学生,还不懂人生,虽然每天下午最后一节阅览课都可以进学校图书室自由阅读报刊与名著,但没有教师来进行深度阅读指导,所以写出来的作文还是东风吹战鼓擂之类的假大空套话,说是鹦鹉学舌一点也不为过——即使这样的作文,我还是经常被语文老师表扬的对象,不,还成了语文老师的宠儿。</h3><h3> 那一年,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人生》发表在《收获》的第三期,并获得了1981——1982年度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举成名。</h3><h3> 这些,当时的我都是不知道的。直到五年后,我高中毕业,听别人讲,有部电影叫《人生》,讲了一个“现代陈世美”的故事。啊哈,陈世美的故事可是家喻户晓,这故事都不知道流传了几代几世——今天的小孩儿,恐怕没几个知道陈世美了吧。陈世美的故事最早由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抛出来的,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有续书《续七侠五义》,陈世美的故事得以完善定版,并走上传统戏曲《秦香莲》,戏曲又改名为《铡美案》)。陈世美是一个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大名鼎鼎的包拯给斩了,也从此,陈世美就成了男性负心人的代名词。</h3><h3>●</h3><h3> 这也够惊悚的了,又大又重的铡刀切去脑袋,那细节够鲜血淋漓,刺激蛮大的。我就在想,高加林也会像陈世美那么惨,虽然不被物理意义上的铡刀切去头颅,其实,他早已被所有中国人大呼——“推出去,斩了!”,在精神上他已经是没有了头颅了的。——其实这也影响了同时代不少年青人的爱情观,不可三心二意,不能朝三暮四,一条路只能走到黑,哪怕是名存实亡的婚姻,也不能背叛和拆分,后来阿杜有支歌叫《坚持到底》,也是深受高加林时代的人们喜欢的。</h3><h3>●</h3><h3> 其实,那小说早在1984年,也就是小说发表两年后,西安电影制片厂就已出品,导演是吴天明,高加林与刘巧珍由周里京、吴玉芳主演, 可惜那时的我穷得吃不饱饭,看电影只能是露天电影,可惜就没有碰到哪一次播放过这部电影。</h3><h3> 这也是后来才知道,2018年9月27日晚上,由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活动在青岛揭晓,路遥的《人生》 入选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h3><h3>●</h3><h3> 今天最负盛名的企业家马云就说过:“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h3><h3> 何止马云,今天我也明白了,路遥深深地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人的婚恋观,《人生》影响了一代人的人生。</h3><h3><br></h3><h3><br></h3> <h3>■</h3><h3> 快40年过去了,我才第一次打开《人生》,读字里行间的血与泪,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这哪儿是那么回事儿嘛!书非亲自读不行,这哪儿是一个爱情故事嘛!“现代陈世美”的故事只是它的肉身,包裹着的清清楚楚就是“高加林们”一颗赤裸裸的灵魂,是生命在抗战,是抗争中的生命在颤栗!</h3><h3>■</h3><h3> 小说的《引言》是作家柳青的话,可见路遥与柳青关系挺睦的——</h3><h3>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別是当人年轻的时候。</h3><h3>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柳青”</h3><h3>■</h3><h3> 小说是从高加林的民办教师一职,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给顶替了开始的——</h3><h3> “这个打击对这个家庭来说显然是严重的。对于高加林来说,他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已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亏得这三年教书,他既不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时间继续学习,对他喜爱的文科深入钻研。他最近在地区报上已经发表过两三篇诗歌和散文,全是这段时间苦钻苦熬的结果。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他将不得不像父亲一样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涯。他虽然没有认真地在土地上劳动过,但他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在这贫瘠的山区当个农民意味着什么。农民啊,他们那全部伟大的艰辛他都一清二楚!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不必隐瞒,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虽然这几年当民办教师,但这个职业对他来说还是充满希望的。几年以后,通过考试,他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到那时,他再努力,争取做他认为更好的工作。可是现在,他所抱有的幻想和希望彻底破灭了。此刻,他躺在这里,脸在被角下面痛苦地抽搐着,一只手狠狠地揪着自己的头发……”</h3><h3>■</h3><h3> 今天的孩子们永远不会懂得高加林的痛苦,不就是一个工作吗,搞不成就换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还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不干了随便外出找个工作呗。我的亲亲,那可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整天不搞生产只会搞人的文革余孽“四人帮”刚被揪出来,伟大的邓小平同志还没有放开手脚大干改革开放呢,轰轰烈烈四十年的中国模式还没起步呢!到哪儿找工作去,“打工”这词语还没诞生,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没有试水,春天就要来了,但还是春天到来前的寒冬季节,一个大队支书,简直就可以把天给遮得严严实实!</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脑补小说情节</b></font>〉</h1><h3><br></h3><h3><b>●第一次回到土地</b><br></h3><h3> 主人公是高加林,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那时一个高中生简直就凤毛鳞角哦,哪里像今天大学生厕所就能抓出一大把的,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如上述原因,他重新回到了土地。</h3><h3>●<b>患难中遇真情</b></h3><h3> 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代表着农村姑娘特有的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后来李春波有首歌叫《小芳》,把一个下乡知青遇到的爱情也演绎得凄凄美美的。实际上,刘巧珍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所以啊,聪明的女子不会跟自己喜欢的男人过一辈子,而要和爱自己的男人共渡一生,这也许不无道理。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的时候(他叔叔从新疆部队转业为当地农业局当局长,下属就给高加林安排了农业局做事的职位,也给故事埋下了伏笔。)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h3><h3>●<b>再次离开土地</b></h3><h3>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俗套但常见的“三角恋”开始了)</h3><h3>●<b>情感天平上的倾斜</b></h3><h3> 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负疚与思念夹杂,最后是负疚成了主要部分)。刘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巧珍去县城看了好几次加林,加林都有事下乡采访了,终于有一次,他俩有机会见面了,加林看到日思夜想的巧珍,心情很是激动,巧珍看他的被褥那么单薄,就说下次去给他带去她自己铺的狗皮褥子,高加林一下子不高兴了,因为城里人没有人用狗皮褥子,而且那狗皮褥子跟他生活的环境一点都不相称,他怕被别人笑话,而当巧珍给他讲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的时候,他一下子觉得很失落,他跟黄亚萍谈论的都是时事政治、国家大事!那才是他想要的,他的远大抱负。这种反差让高加林很是纠结。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h3><h3><b>●一念之间天壤之别</b></h3><h3> 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她脸上刷刷地淌着。</h3><h3>●<b>再一次回到土地</b></h3><h3> 绝望的刘巧珍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同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汉,婚礼是热闹而又痛得钻心的。</h3><h3> 但似乎因果报应又奏效了,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内工作这件事,被情敌的妈给告发了,他只得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回到有刘巧珍的村子,回到自己的出发地,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h3><h3> 高加林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的是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本以为村里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呢!可他万万没想到,当他灰头土脸地出现在家乡人面前的时候,家乡人给他的是各种安慰的话语,他感动得不知说什么了,只是拿出他随身带着的烟散给乡亲们。而此时的巧珍,已嫁作他人妇的刘巧珍,依然去求她姐姐的公公、村支书——高明楼,求他给高加林安排工作去教书,因为据说家乡的那所学校因为学生增多要新添一个老师。故事走到这里的时候,饱经世事的老光棍(曾有过失败的爱情)德顺爷爷,看着刘巧珍这样的作为,感慨万端地说道:“多好的娃娃啊!”</h3><h3> 此时的高加林已经泣不成声,趴在热情的乡土上大声痛苦......小说结尾,高加林褪去了骄傲,认清了现实,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番话,而后懊悔的扑倒在了地上。</h3> <h3>■<b>故事结尾,各色人等在高加林身上照见自己</b>●<font color="#ed2308">〈小说原文结尾〉</font></h3><h3> (并非结局〕 </h3><h3> 在高三星把加林的铺盖卷李捎回村的当天晚上,高家村的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全村人都很感慨,谁也没有想到小伙子竟然落了这么个下场! </h3><h3> <b>玉德老两口</b>倒平静地接受了三星捎回来的铺盖卷,也平静地接受了儿子的这个命运。他们一辈子不相信别的,只相信命运;他们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是没什么可说的。 </h3><h3> 对这事感到满意的是<b>刘立本</b>,他也认为这是老天爷终于睁了眼,给了高加林应得的报应。他当晚就很有兴致地跑到明楼家,向三星打问这件事的根根梢梢。 </h3><h3> 但他亲家却没有显出多少兴致来。听了这事,<b>明楼</b>反而显得心情很沉重。这倒不是说他同情高加林,而是他从这件事里敏感地意识到,社会对他们这种人的威胁越来越大了!就连占胜这样的精能人都说垮就垮了台,他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干部又有多少能耐呢?谁知道什么时候,说不定也会清算到他的头上?另外,他的老心病也马上犯了。他认为高加林不管怎样,都已经在心里恨上了他;往后他们又要同在一个村里闹世事,这小伙子将是他最头疼的一个人。从这一点上说,明楼不愿让高加林回来,宁愿他在外面飞黄腾达去! </h3><h3> 就在当晚村里各种人对高加林回村进行各种议论的时候,<b style="">刘立本的老婆和她的大女儿巧英,</b>却正在立本家一孔闲窑里策划一件妇道人家的伎俩…… </h3><h3> 第二天一大早,立本的大女儿巧英提了个筐子,出了村,来到大马河湾的分路口附近打猪草。这地方并没有多少猪能吃的东西,巧英弄了半天还没把筐底子铺满。 </h3><h3> 巧英实际上并不是来打猪草的!她要在这里进行她和她妈昨天晚上谋划过的那件事。两个糊涂的女人,为了出气,决定由巧英在今天把回村的高加林堵在这里,狠狠地奚落他一通!因为今天上午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在这附近的地里劳动,因此在这个地方闹一下最合适。到时候,田野里的人就都会过来看热附;而且很快就会在大马河上下川道传得刮风下雨!把他高加林小子的名誉弄得臭臭的!叫他再能!</h3><h3> 这件事昨天晚上母女俩谋划时,被<b>巧玲</b>在门外听见了。有文化的高中生进去劝母亲和姐姐千万不要这样,说到时人家不会笑话高加林,而丢人的反倒会是她们!但两个不识字的妇道人家却把她臭骂了一通,弄得巧玲当晚上跑到学校另一个女老师那里睡觉去了。巧英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不像做姑娘时那般漂亮了。但仍然容貌出众。每逢跟集上会,竟然还有一些远地的陌生小伙子以为她是个姑娘,就倾心地向她求爱;她立刻就用农村妇女最难听的粗话把这些人骂得狗血喷头。和两个妹子不大一样,她从里到外都把父母的一切都全盘继承了,有时心胸狭窄,精明得有点糊涂;但心地倒也善良,还有一股泼辣劲儿。眼下这行为纯粹是一肚子气鼓起来的。 </h3><h3> 现在她一边心不在焉地打猪草,一边留心望着前川道的公路,心里盘算她怎样给高加林制造这场难看。她一直脸色阴沉,撅着个嘴,早已经像演员一样进入了角色。 </h3><h3> 她突然听见背后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回过头一看,竟然是大妹子<b>巧珍</b>!这真的是巧珍。她穿一件朴素的印花布衫和一条蓝布裤,脚上是她自己做的布鞋;头发也留成了农村那种普通的“短帽盖”。她一切方面都变成一个农村少妇了,但看起来似乎倒比原来更惹亲,更漂亮。对于本来就美的人。衣着的质朴更能给人增加美感。巧珍的脸上即没有通常新婚妇女那种特别的幸福光彩,但也看不出不久前那场不幸给他留下的阴影。 </h3><h3> “你到这儿干啥来了?”巧英回妹了。 </h3><h3> “姐姐,快回!你千万不能这样!人家笑话呀!”巧珍扯住巧英的袖口说。“什么事笑话我哩?”巧英愚蠢地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 </h3><h3> “好姐姐哩!巧玲昨晚上跑到我那里,把什么事都给我说了。我昨晚上急得一夜没睡着。今早上,我跑到咱家里,把妈妈数说了一番,她也觉得不该;然后我就来……” </h3><h3> “你真是个受罪鬼!”巧英打断了她的话,一下子恨得牙咬住嘴唇,半天不言语了。过了好一会,她才愤愤地说:“高加林不光辱没了你,把咱们一家人都拿猪尿泡打了,满身的臊气!你能忍了这口气,你忍着!我们可忍受不了!我今儿个非给他小子难看不可!” </h3><h3> “好姐姐哩!他现在也够可怜了,要是墙倒众人推,他往后可怎样活下去呀……”巧珍说着,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旋转起来。巧英执拗地把头一拧,说:“你别管!这是我的事!”说着,把手里的筐子往地上一丢,一屁股坐在一块石头上,双手狠狠把膝盖一抱,像一个粗野的男人一样。 </h3><h3> 巧珍一下子跪在巧英面前,把头抵在姐姐的怀里,哽咽着说:“<font color="#ed2308">我给你跪下了!姐姐!我央告你!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不管怎样,我心疼他!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的心哩……</font><font color="#010101">”善良的品格和对不幸的妹妹</font>的巨大同情心,使得巧英一下子心软了。她一只手上去抹自己眼里涌出的泪珠,另一只手亲热地摩挲着巧珍的头,说,“珍珍,你不要哭了!姐姐知道你的心!姐姐不了……”她停了半天,突然又叹了一口气说:“我心里知道你最爱他。唉!这坏小子要是早叫公家开除回来就好了……现在可怎办呀?我看得出来,这坏小子实际上心里也是爱你的!说不定他还要你哩,可现在……” </h3><h3> “不!”巧珍抬起泪水斑斑的脸,“这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结婚了。再说,我也应该和马拴过一辈子!马拴是好人,对我也好,我已经伤过心了,我再不能伤马拴的心了……” </h3><h3> 巧英又长出了一口气,说:“那你回喀。我也就回呀……”说着就站起来拿筐了 </h3><h3> 巧珍也站起来,问:“你公公在不在家?” </h3><h3> “在哩。怎啦?”巧英问。 </h3><h3> “是这样的,我昨晚还听巧玲说,公社可能还要叫咱们学校增加一个教师。加林回来一下子又习惯不了地里的劳动,我想看能不能叫他再教书。<b>马拴</b>是校管委会的,他昨晚上说马店村有他哩,说他一定代表马店村去给公社说。咱村里你公公拿事,我想拉你一块去求求明楼叔,让加林再去教书。你在旁边一定要帮我说话,你是他的儿媳妇,面子比我大……”巧英惊讶地张开嘴,望着妹妹怔了半天。她一条胳膊挽起筐子,过来用另一条胳膊搂住巧珍的肩头,说:“那咱们回!妹子,你可真有一副菩萨心肠……” </h3><h3><br></h3><h3></h3> <h3> 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高挑的个子不像平时那般笔直,背微微地有些驼了;失神的眼睛深陷的眼眶里,没有一点光气,头发也乱蓬蓬的像一团茅草。整个脸上像蒙了一层灰尘,额头上都似乎显出了几条细细的皱纹。漂亮而潇洒的小伙子啊,一下子就好像老了许多岁! </h3><h3> 到现在,高加林才感觉到自己像个一无所有的叫花子一般。他感觉到自己孤零零的,前不着村,后不靠店。他不知道自己从什么路上走来,又向什么路上走去…… </h3><h3> 当他走到大马河桥上的时候,他一下子有气无力地伏在了桥栏杆上。桥下,清清的大马河在黎明前闪着青幽幽的波光,穿过桥洞,汇入了初秋涨宽了的县河里。县河浑黄的流水平静地绕过城下,流向了看不见的远方。 </h3><h3> 他手抚着桥栏杆,想起第一次卖馍返回的时候,巧珍就是站在这里等他的;想起在这同一个地方,他不久前又曾狠心地和她断绝了关系……眼下他又在这里了,可是他现在还有什么呢?他幻想的工作和未来在大城市生活的梦想破灭了,黄亚萍又退回到了他生活的远景上;亲爱的刘巧珍被他冷酷地抛弃,现在已和别人结了婚。他真想一纵身从这桥上跳下去!这一切怨谁呢?想来想去,他现在谁也不怨了,反而恨起了自己: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了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他渐渐明白,如果他就这样下去,他躲过了生活的这一次惩罚,也躲不过去下一次惩罚——那时候,他也许就被彻底毁灭了…… </h3><h3> 严峻的现实生活最能教育人,它使高加林此刻减少了一些狂热,而增强了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他进一步想:假如他跟黄亚萍去了南京,他这一辈子就会真的幸福吗?他能不能就和他幻想的那样在生活中平步青云?<b>亚萍</b>会不会永远爱地?南京比他出色的人谁知有多少,以后根本无法保证她不再去爱其他男人,而把他甩到一边,就像甩张克南一样。可是,如果他和巧珍结了婚,她就敢保证巧珍永远会爱他。他们一辈子在农村生活苦一点,但会活得很幸福的……现在,他把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轻易地丢弃了!他做了昧良心的事!爸爸和德顺爷的话应验了,他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他搅乱了许多人的生活,也把自己的生活搅了个一塌糊涂…… </h3><h3> 黎明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静悄悄地来临了。县城的灯光先后熄灭,大地万物在一种自然柔和的光亮中脱去了夜的黑衣裳,显出了它们各自的面目。时令已进入初秋,山头和川道里的庄稼、树木,绿色中已夹杂了点点斑黄。 </h3><h3> 城里已经又开始纷纷攘攘了。一天的生活像往常一样开始了它的节奏。高加林望了一眼罩在蓝色雾霭中的县城,就回过头,穿过桥面,拐进了大马河川道。 </h3><h3> 他走在庄透地中间的简易公路上,心里涌起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难受。他已经多少次从这条路上走来走去。从这条路上走到城市,又从这条路上走回农村。这短短的十华里土路,对他来说,是多么的漫长!这也象征着他已经走过的生活道路——短暂而曲折!他折一枝柳树梢,一边走,一边轻轻抽打着路边的杂草,心想:他回到村里后,人们会怎样看他呢?他将怎样再开始在那里生活呢?亲爱的巧珍已经不在了!如果有她在,他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难受和痛苦了。她那火一样热烈和水一样温柔的爱,会把他所有的苦恼冲洗掉。可是现在……他忍不住一下子站在路上,痛不欲生地张开嘴,想大声嘶叫,又叫不出声来!他两只手疯狂地揪扯着自己的胸脯,外衣上的钮扣“崩崩”地一颗颗飞掉了。 </h3><h3>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庄稼和青草的绿叶上,闪耀着亮晶晶的露珠。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不起一点黄尘。高加林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走几步就站下,站一会再走…… </h3><h3> 离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他听见河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其中听见一个男孩子大声喊:“高老师回来□……”他知道这是他们村的砍柴娃娃,都是他过去的学生。 </h3><h3> 突然,有一个<b>孩子</b>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 </h3><h3> <font color="#ed2308">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font> </h3><h3> 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h3><h3> 这古老的歌谣,虽然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但它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惊心动魄。他知道,这些孩子是唱给他听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h3><h3> 他走不远,就看见了自己的村子。一片茂密的枣树林掩映着前半个村子;另外半个村伸在沟口里,他看不见。 </h3><h3> 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h3><h3> 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b>村里人</b>,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出来,纷纷向他跑来了。 </h3><h3> 他不知道这是怎一回事,村里的人们就先后围在了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问短。所有人的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反而都秀真诚。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安慰地哩。“回来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 </h3><h3> “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 </h3><h3> “咱农村苦是苦,也有咱农村的好处哩!旁的不说,吃的都是新鲜东西!”“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 </h3><h3> ……。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跤的时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会给予不幸的人!高加林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掏出纸烟,给大家一人散了一根。 </h3><h3> <b>庄稼人们</b>问候和安慰了他一番,就都又下地去了。 </h3><h3> 当高架林再迈步向村子走去的时候,感到身上像吹过了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他抬头望着满川厚实的庄稼,望着浓绿笼罩的村庄,对这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地,心中涌起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他离开它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回来……当他从公路上转下来,走到大马河湾的分路口上时,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了。他很快又想起,他和巧珍第一次相跟着从县城回来时,就是在这个地方分手的——现在他们却永远地分手了。他也想起,当他离开村子去县城参加工作时,巧珍也正是在这个地方送他的。现在他回来了,她是再不会来接他了……他坐在一块石头上,身上像火烧着一般烫热。他用两只手蒙住眼睛,头无力地垂在胸前。他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他嘴里喃喃地说:“亲爱的人!我要是不失去你就好了……”泪水立刻像涌泉一般地从指缝里淌出来了…… </h3><h3> 好久,高加林才抬起头。他猛然发现,德<b>顺爷爷</b>正蹲在他面前。他不知道德顺爷爷是什么时候蹲在他面前的,他只是静静地蹲着,抽着旱烟锅。 </h3><h3> 他见他抬起头来,便笑眯眯地说:“你还有眼泪呢?”接着一脸皱纹一下子缩到眼角边,摇了摇那白雪一般的头颅,痛心地说:“娃娃呀,<font color="#ed2308">回来劳动这不怕,劳动不下贱!可你把一块金子丢了!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 </font></h3><h3> “爷爷,我心里难过。你先别说这了。我现在也知道,我本来已经得到了金子,但像土圪塔一样扔了。我现在觉得活着实在没意思,真想死……” </h3><h3> “胡说!”德顺爷爷一下子站起来,“你才二十四岁,怎么能有这么些混帐想法?如果按你这么说,我早该死了!我,快七十岁的孤老头子了,无儿无女,一辈子光棍一条。但我还天天心里热腾腾的,想多活它几年!别说你还是个嫩娃娃哩!我虽然没有妻室儿女,但觉得活着总还是有意思的。我爱过,也痛苦过;我用这两只手劳动过,种过五谷,栽过树,修过路……这些难道也不是活得有意思吗?——拿你们年轻人的词说叫幸福。幸福!你小子不知道,我把我树上的果子摘了分给村里的娃娃们,我心里可有多……幸福!不是么,你小时候也吃过我的多少果子啊!你小子还不知道,我栽下一钵树,心里就想,我死了,后世人在那树上摘着吃果子,他们就会说,这是以前村里的光棍老汉德顺栽下的……” </h3><h3> 德顺老汉大动感情地说着,像是在教导加林,又像是借此机会总结他自己的人生,他像一个热血沸腾的老诗人,又像一个哲学家;那只拿烟锅的,衰老的手在剧烈的抖动着。 </h3><h3> 高加林一下子站起来了。傲气的高中生虽然研究过国际问题,读过许多本书,知道霍梅尼和巴尼萨德尔,知道里根的中子弹政策,但他没有想到这个满身补钉的老光棍农民,在他对生活失望的时候,给他讲了这么深奥的人生课题。他望着亲爱的德顺爷爷那张老皱脸,一双失去光彩的眼睛里重新飘荡起了两点火星。德顺爷爷用缀补钉的袖口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说:“听说你今上午要回来,我就专门在这里等你,想给你说几句话。你的心可千万不能倒了!你也再不要看不起咱这山乡圪了。”他用枯瘦的手指头把四周围的大地山川指了一圈,说:“就是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有!是的,不会有!只要咱们爱劳动,一切都还会好起来的。再说,而今党的政策也对头了,现在生活一天天往好变。咱农村往后的前程大着哩,屈不了你的才!娃娃,你不要灰心!一个男子汉,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变成个死狗了……” </h3><h3> “爷爷,你的话给我开了窍,我会记住的,也会重新好好开始生活的。刚才我在前川碰见庄里的其他人,他们也给我说了不少宽心话。唉,我现在就担心高明楼和刘立本两家人往后会找我的麻烦,另眼看我……” </h3><h3> “啊呀,这你别担心!就是为了这事,我刚才还去明楼家找了他。我和他爸当年是拜把兄弟,我敢指教他哩!我已经把话给他敲明了,叫他再不要捣你的鬼……噢,我倒忘了给你说了!我刚才去明楼家,正碰见巧珍央求明楼,让他去公社做做工作,让你再教书哩!巧珍说得鼻子一把泪一把!明楼当下也应承了。不知为什么,他儿媳妇巧英也帮巧珍说话哩。你不要担心,书教成教不成没什么,好好重新开始活你的人吧……<font color="#ed2308">啊,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font>……”德顺老汉泪水夺眶而出,顿时哽咽得说不下去了。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h3><h3> “我的亲人哪……”</h3> <h3>●</h3><h3> 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高加林的人生,成为一面镜子,照出那个时代的样子,小说成为一面社会镜像,剔开芜杂的事实,告诉你事实背后的人生逻辑。这小说,是当代文学上难得的耐读作品。</h3><h1> <b><font color="#ed2308">“人生”</font></b>,这一个谁也绕不开的话题,就第一次以标题的形式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我们也可以说,是路遥在中国注册了“人生”这么一个文化商标,今后的人虽然可以肆意“侵权”,但不可忘记了是他把“人生”摆在了桌子上。以往的岁月,讲究的是“克己为公”,讲究的是把个人命运混同于时运与国运,把个体的人生置于首位,这在小说史上还属于大胆行为,过去有,但大多作为稗官野史,哪里像路遥一样正儿八经堂而皇之。</h1> <h3>■</h3><h3> 写出《人生》的路遥,生于1949年12月3日,卒于1992年11月17日,生命的长度仅有42岁,却像一位活过了上百年的老年人,这就是作家的魅力。本名叫王卫国,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的儿子,7岁时因为家里太困难,被过继给另一个县(延川县)农村的伯父——被父母无奈抛弃的经历,几人能有?我直到现在才明白为什么父亲当年把刚满月的儿子送给别人,这个哥哥直到我父亲死了也不愿意叫我父亲一句“爸”的原因。</h3><h3> 路遥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所以,高加林的体验免不了路遥的影子。1973年,路遥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人生》。值得一提的是,勤奋如陕北农民的路遥,于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h3><h3> 1992年11月17日,积劳成疾的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h3><h3>■</h3><h3> 这就是《人生》的作者的一生。</h3><h3> 高加林,作为积极进取的农村青年,在那个历史的罅隙,遭遇着多重文化夹击,既不可能甘心沉沦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命运,也无法与城里人相融接轨,二元对立的封闭社会,严格地区分着人生轨迹。哪里像今天,有钱就可以进城买房,就可以把孩子送进城里的学校,自己开公司就可以招募城里人的孩子开工,不高兴了就把城里人的孩子开除失业——那时节,想都不敢想的。</h3> <h3>■</h3><h3> 高加林们,在农村,在守望土地、生命接近自然性存在的同时,必须承受来自恶劣自然环境、封建陈规陋习和城市人高傲所带来的多重痛苦和屈辱。悲苦,不止来自物质层面,更主要来自个性压抑、理想受阻和精神苦闷。即使在到城市,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文革余绪尚存,改革开放未始),固然生活环境(吃穿住行)比起农村已大为改善,也看似为实现个人理想提供了广阔天地,但也根容易滋生张克南妈式的小市民心理、黄亚萍式的极端利已主义、张克南式的人格萎缩,让人倍感精神家园的双重失落。</h3><h3> 高加林已经在农业局工作的时候,当刘巧珍第一次到县城去见高加林,“一进加林的办公室,巧珍就向加林的怀里扑来。加林赶忙把她推开,说:‘这不是在庄稼地里,我的领导就在隔壁……你先坐椅子上,我给你倒一杯水。’他说着就去取水杯”。你看,城市环境对个体生命的压抑扭曲,既是高加林的个人心理感受,也代表城市人作为群体,时时遭受生存环境和文明制度对个体生命的异化和弱化</h3><h3>●</h3><h3> 有人说,《人生》还是有积极的审美理想的,作者通过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给人一种痛惜感,充送着一种对于变革现实的热烈的期待和深情呼唤——要避免像高加林和刘巧珍那样的生活悲剧重演,要在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中正视民族文化心理的衍变。高加林所具备的,正是刘巧珍所没有的:刘巧珍所有的,又正是高加林所不具备的。这是一个合理与不合理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矛盾,一个现在还无法解决但将来必然要解决的矛盾。这是一场极其复杂的令人思绪纷坛的人生悲剧,但在复杂的悲剧表象下却隐约地透出生活的某种确定性。(摘自百度)</h3><h3>●</h3><h3> 我对这种评价是深恶痛绝的,路遥岂是池中物,他会去迎合那个时代的政治话语?即使社会给了他那些颇具时代色彩的奖项,也不会是作家的本意和创造动机。不然,小说的名称也用不着取名为“人生”,就叫在“改革的前夜”好了,还谈什么“人生”呢!</h3><h3> 没有对生命的根性思考,没有经济过路遥那种生与死的拷问,怎么写得出《人生》。故事的情节以及情节所关涉的社会现象都是作家借的“壳”,内核里,是对人性的无情逼问。</h3> <h1><b><font color="#ed2308">■人生命题</font></b></h1><h3>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每一个人总会在特定的时候逼问自己,这是作为智慧生物的人的可悲之处,一只猪一条狗估计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也许它们问过,但我们人类也未可知。我见过耕地一辈子最后被主人宰杀的老牛,真的会流出悲怆的热泪,此时的老牛是不是会拷问苍天啊大地啊,我不得而知。</h3><h3> 逻辑上讲,应该有两类人不会问这个的问题,一类人是为吃喝拉撒奔波不已的人,忙啊忙啊,不允许这类形而上学的怪问题占据了求生的思考空间。一类人是智慧超群洞察一切的高人,对这个问题笑而不答,估计心中早已认定此问无解,至少没有统一答案或舒心的答案,所以一笑置之。</h3><h3> 更多的人如你我之辈,在没有答案之前,必须得想方设法先活命,活着才是王道,命之不存,此问白问——对人生目的进行漠视,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选择。这种漠视,本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缓兵之计,结果却造成了“无目的就是目的”的普遍性事实。</h3><h3>●</h3><h3> 缺失目的人生,让人的一生变得非常危险,让人的存在失去了意义,就像一次不知目的地的旅行,也像一只没有舵的船,只有停不下来的行动,但不知道何时戛然而止。</h3><h3>●</h3><h3> 高加林是有目标的,但都是切近而短视的目标,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不想当农民,想去城市里寻找自己发挥才能的机会 ,这些都是表面上的目标,而不是人生的意义(目的)。目的与目标不一样,目的是归宿和使命,是与信仰联姻的形而上的东西。高加林有人生目标 但没有人生目的。</h3><h3>●</h3><h3>〈人生的目的意识〉</h3><h3> 人生看起来有很多次选择,常常后悔自己在关键时刻选择不当,“悔不当初”成为口头禅,其实,过程都是由目的支配的,人生是由目的决定的。目的帮你选择一切,目的也形成人生的一切。一个还没有找到活着的最终目的的人,所有的选择都会自扰自己,都是瞎折腾。</h3><h3> 这样说不一定对,世界上究竟是否存在无目的的行为,存疑。也许,每个行动都有潜在的目的,只是当事人不明晰而已,只要活着,就不可能没有目的。</h3><h3>●</h3><h3> 但是, 有一个目的是被大众默认了的。</h3><h3> 那就是“愉悦”。</h3><h3> 每个人又都不言而喻地活在一个底层的目的中,这个目的就是人从各式各样的存在中获得愉悦,这不用思考与选择,这就是生命的本能,并且,其它任何看似清晰的目的也得服从于这个最底层的目的。</h3><h3> 不管是高加林和刘巧珍在一起,还是他离开老家去城里,还是抛弃刘巧珍要跟亚萍在一起,不管是他要教书还是写作,一以贯之而不变的东西,就是“愉悦”。放大来说,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种种行为,包括无法抑制的物欲、竞争、贪婪、侥幸以及由此带来的繁荣、快捷、罪恶、灾祸、……一切的一切,无不是为了追求愉悦。甚至说,杀鸡取卵式的资源利用、鸵鸟不顾身后式的环境的污染、竞争带来发展的人性恶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道德沦丧……无不出自于满足愉悦的目的。</h3><h3>●</h3><h3> 当愉悦成为潜意识里面根深蒂固的底层目的,人类就像灯蛾扑火一般誓死不归,不同的经历,不管是幸福还是痛苦,不管是施虐还是受虐,都一样可以让人愉悦。生活待我以歌,愉悦;生活待我以剑,还是愉悦(伟大和悲剧,一样让人愉悦)。顺便说,忠实于生活与人生,往往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基本特质。</h3><h3>■</h3><h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一出来,解读和过度解读成山成堆,最简单的解读,就是“愉悦”。</h3><h3><br></h3> <h3>■有一首歌叫《快乐老家》,似乎道出了人生的真谛:</h3><h3><br></h3><h3> <font color="#ed2308">跟我走吧, 天亮就出发。</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梦已经醒来, 心不会害怕。</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有一个地方, 那是快乐老家。</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它近在心灵, 却远在天涯。</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我所有的一切都只为找到它,</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哪怕付出忧伤代价!</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也许再穿过一条烦恼的河流,</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明天就能够到达;</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我生命的一切都只为拥有它,</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让我们来真心对待吧!</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等每一颗飘流的心,</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都不再牵挂,</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快乐是永远的家。</font></h3> <h3>■</h3><h3> 电影《无问西东》有很多精彩台词,比如:</h3><h3> “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啊!”。</h3><h3> 还有一句很精彩:</h3><h3>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道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h3><h3> 这简直可以称得上“人生之问”。提前预知未来的一生,那就可以躲过太多的暗礁,可以不留下太多的遗憾,真实的世上有没有这样的好事儿呢?</h3><h3>●</h3><h3> 这样的好事其实是有的,那,就是读经典小说。每一部经典小说都是轰轰烈烈的人生画卷,可以让你提前纵览波诡云谲的人生。他人即自己,读小说的人就相当于活了几辈子,相当于拥有了若干次人生,在小说中知天地,懂人生,识自己,对立德树人的功用究竟有多大,不可估量,怪不得现在语文新课标要把整本书阅读作为基本课程。</h3><h3> 姜不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高中毕业,当时学校里考上清华大学的两位同学,就是喜欢小说比喜欢女生还厉害的哥们儿,现在想来,人家是早已阅过了人生的千山万水!后来教书了,也发现考得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从来就不是只知道做作业不爱读小说的角儿。小说让人读懂人生,准确说,是让生命觉醒,整天被现实生活的屏障懵逼着的人,无法洞察人生的位置,无法看清活着的意义,还会有啥出息呢?弄不好,还心理出问题被世界遗弃。</h3> <h1><b>■从文学名著中拷问“<font color="#ed2308">人生</font>”</b></h1><h3> 于是姜不辣有一个决定,和孩子们读小说,不,是带领孩子一起读小说,一起读透人生,让孩子的生命及时苏醒,树立命运感与使命感,顺便也给早逝的路遥一个交代,为他的“人生”课题作一次全景式的回应。</h3><h3><br></h3><h3>(是不是可以叫“<b>姜不辣读人生</b>”?哈哈,我看可以。至于读懂了“人生”以后的直接意义与附加意义,就不一一阐述了,或者意义非凡,活着一点意义都没得,随性,随性,嘿嘿。)</h3><h3><br></h3><h3><b>●第一季:《鲁滨逊漂流记》</b></h3><h3><font color="#ed2308">(少年:生命从冒险开始。)</font></h3><h3>————人生就是一次没有结束只有尽头的冒险,这是“人生”的第一种宿命,让我们正视冒险的人生价值。每一次选择都需要勇敢,勇敢是人生的第一颜色。每一次选择都有成本,逃不掉的机会成本告诉我们,人生永远是一种担责的行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在天下主义的背景下,“冒险”对生命的多重意义,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看清楚,并内化于心。</h3><h3><b><br></b></h3><h3><b>●第二季:《边城》</b></h3><h3><font color="#ed2308">(青年:为爱寻寻觅觅)</font></h3><h3>————个体生命永远孤独,一个人永远建不起通天的巴别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脾气,把个体的生命隔离成一个个孤岛,人生就是一场寻爱的过程,这是人生的第二种宿命,读沈从文的《边城》,在湘西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读懂孤独的出路,读懂爱的要义。</h3><h3><br></h3><h3><b>●第三季:《三国演义》</b></h3><h3><font color="#ed2308">(中年:功名道义两肩挑)</font></h3><h3>————“义”与“利”,人生的第三道宿命,谁也逃不过,要么情义为先,要么利益熏心,中间有千千万万种近似体。人到中年的时候,功名与道义就摆在了台面,躲不开,只能正视。曹操践踏道义却顺风顺水,刘备出师有名却狡诈虚伪,还有那一系列的谋臣武将,你方唱罢我登台,人生都因“愉悦”起,终于“愉悦”人未知。</h3><h3><br></h3><h3><b>●第四季:《老人与海》</b></h3><h3><font color="#ed2308">(老年:坚守对时空的搏击)</font></h3><h3>————此老人非一般人,已然是不屈不挠的人类化身,海洋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隐喻。当生命走向尾声的时候,人啊,究竟应该淡泊明志缴械投降呢,还是像海明威那样勇敢的搏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小说的结果是,选择了后者的胜利了。勇气,是人生的代名词,活着并不是“不作为”的等意语,而是战斗的转义,为老不博就是为老不尊,人生没有下半场,没有休息的权力,“折腾”也许是它的本相,是一出停不下来的演习。</h3><h3><br></h3><h3><b>●第五季:《复活》</b></h3><h3><font color="#ed2308">(人生航标1:歧路与修正)</font></h3><h3>————人生如果有轨迹和航向,那就应该有纠偏的机会与修正机制,聂赫留朵夫的错误,是任何人——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可能犯的错,意乱情迷把自己搞丢的时候总会出现在人生旅途上的,不管是靠自我救赎,还是靠神的谕示,歧路上的人,回头是岸,就能回复正轨。这样的脱轨与纠误,不分种族国界,甚至也不分年龄,该来的歧路总要来,就看生命主体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h3><h3><br></h3><h3><b>●第六季:《水浒传》</b></h3><h3><font color="#ed2308">(人生航标2:规驯与叛逆)</font></h3><h3>————如果说《复活》是个体的纠偏,那水泊梁山上的好汉们就是集体面对人生的变轨。世事不容人的时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生命永远有意志力与主动性,人生不是外在力量就可以单向决定的故事。宋江,林冲,鲁智深,李逵,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人生轨迹居然有合并同类项的时刻,不然,何来“人以群分”?人类早已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产物,服从社会的规定做一个驯服的乖乖娃呢,还是做一个穿行于社会结构中的勇士,这是人生面对的另一个话题。不管是反叛还是接受招安,轨迹可以因时因势而变,不变的是听从心灵的召唤从而实现愉悦的初衷与本心。</h3><h3><br></h3><h3><b>●第七季:《雷雨》</b></h3><h3><font color="#ed2308">(人生戏场1:家事国事亦人事)</font></h3><h3>————人生承重太大,太多,作为人生的主体,不妨跳出三界外,回望人生如看戏。你会发现,个体的人生,都有广袤的社会背景,如《雷雨》,看起来是围绕着周朴园的家常事,其实是阶级分野的国事与人事,戏场上生旦净末丑各色人等俱全,各条线路上的人生图景交相辉映,还扭结在一起,让你分不清东西南北,直感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h3><h3><b>●第八季:《巴黎圣母院》</b></h3><h3><font color="#ed2308">(人生戏场2:生活的正反面照)</font></h3><h3>————人生是生活的镜像,还不能只看一面,人生背面,有灰色地带与不敢曝光的人性,美与丑难以分辨,善与恶纠缠不清,学会从镜子的背面去观察人生,对人生的来路与走向就更为明白。冉阿让是一个线索,但绝不是人生的代名词,真正的人生在读者的心中,是被一种叫做“目的”的东西过滤以后的产物,告诉你,人生不能被任何人定义,人生就是人生。</h3><h3><b>●第九季:《阿Q正传》</b></h3><h3><font color="#ed2308">(人生群像1:生命醒着的姿态和麻木的睡相。)</font></h3><h3>——不读鲁迅,是一种绕道走的避重就轻,那是对人生的不尊敬。鲁迅永远是典型化技巧的高手,一个人物就是一代人甚至是一种国民的精神代表,所以,读鲁迅的小说永远让你在个像中发觉群像,让你颤栗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类人的灵魂。这灵魂是那么真实,是那么的麻木、愚昧、自欺、欺人,还窝里斗,还欺软怕硬,阿Q是民国时期国民的精神画像,是让人呕吐厌恶的人生模样,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人物,是读懂中国人劣根性的接入口。学生可以不喜欢鲁迅,但不读《阿Q正传》,对人生的理解就永远停留在浅层次,一颗浅薄的心灵是不足以缔造杰出的人生的。</h3><h3>●<b>第十季:《平凡的世界》</b></h3><h3><font color="#ed2308">(人生群像2:接纳活着的真态,正视人生的本相)</font></h3><h3>————不能不把路遥的巨著摆出来,《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世界永远是平凡的,但人生是惊心动魄的。活着不易,人生的真相并不是你想要活成什么样,而是接纳生活所规定的模样以后,人啊,如何保持愉悦的心。黄土高坡的背景永远比天堂般的苏杭更励志,更重要的是,当一个时代沸腾了的时候,个体的人生,究竟该如何顺应时代的脉搏而跳跃。</h3><h3><b>●第十一季:《红楼梦》</b></h3><h3><font color="#ed2308">(活不够的人生1:千人千面千心思,生生死死趣无穷)</font></h3><h3>————以“人生”的主题读《红楼梦》,对“红学家”反而是一种挑战,将繁复的文化剔除开去,审视一个个人物的人生含义,以及人物间人生图景的交叠,四百多个人生故事复杂地穿梭在贾史王薛几大家族,各色人等的小心思在这里上演,啊,那真的叫个精彩呢!贾宝玉成了人生大戏的串线人物,爱情也只是交响乐中的一种旋律,仿佛有几百个指头在数不清的乐器上弹奏,在不停地诉说:人生啊,人生啊,说不完说不够的人生!</h3><h3><b>●第十二季:《西游记》</b></h3><h3>(<font color="#ed2308">活不够的人生2:成魔成人再成佛,灵魂必然的演绎路径)</font></h3><h3>————关于“人生”,收官之作一定是《西游记》。不是说人生的底层诉求是“愉悦”吗,太多的限制让人不愉悦。</h3><h3> 比如:人的身体能力有限制,不能像鸟儿那样举翅而飞,不能像鱼龙自由潜游水底,好嘛,孙悟空就可以。还可以七十二变,还可以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金箍棒可伸可缩威力无比,须菩提教会了它上天入地的本领。“兽”的本能,孙悟空是突破了极限的。</h3><h3> 比如:人总是一出生就欠了人情,是你爹妈带你来到世上的呀,这也让人难以解脱。没关系,孙悟空没有父母,石头里蹦出来的,集天地之精华,见风长,自我成长能力超凡,不像凡胎所生一开始就欠了人情。</h3><h3> 作为“兽”的孙悟空,生命意志要发挥到极致,于是闹龙宫,还搅乱蟠桃会大闹天宫,谁也制服不了他,于是由“兽”而“魔”,煮不烂烧不死,天生地上和地府三界的秩序都受到了挑战,仿佛人生达到了巅峰,这就是欲望释放后为满足愉悦的最极端境地。最后,如来佛一掌把它给收了,压在五行山下。兽性的人生,最高境界也敌不过孙悟空的水平。</h3><h3> 人生应该走完的历程,如果停留在此世,而不顾及来世,不考虑生命终结以后的命运,那这还不是完美的人生。所以,《西游记》要安排唐僧的取经行为,这是一次使命感召唤下的行为,佛的世界超越了东土大唐的一切作为,所以大唐政府因为皇帝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一项异想天开的政府工程——由玄奘带队,去西天取经。不是所有的人生都一定要经历这样的事情,只有四个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除开唐僧是项目负责人没有犯罪前科,其余三人都是在刑犯,需要戴罪立功而改变人生。好了,孙悟空等三师兄弟开始成为一个遵规守纪的社会人(紧箍咒限制了孙悟空的兽性与魔性,不然早就反水。),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以后,终于成佛。小说的意思是,八十一难是绝对不能少的,路途中的妖魔鬼怪,其实都是道具和磨砺人生的情节安排,人要成功地活在彼岸,第一要服从于一件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二是要遵从社会和集体的游戏规则,三还有接受数不清的磨难,啊哈,吴承恩对人生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凡胎肉身的限制,是一种大视野超时空的人生啦。</h3><h3><br></h3><h3><b>(2019/08/02,准备就这样带着学生读12部小说,读破人生的隐喻,读出悟性、自觉、奋发与刚毅。招募中,限于朋友的孩子。手指走笔完成,未加修改,有笔误请自行修正,嘿嘿)</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