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带着爸爸去留学》: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放手</h3><h3>新上映的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豆瓣评分为3.5分,这个分数可以说很低了,但我却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这部剧把父母与孩子的之间相处描写最为真实,同时也让我们对中国家庭教育开始进行思考。</h3><h3><br></h3><h3>为什么大众不看好这部片子,我想太过狗血的剧情是主要原因之一,戏剧虽然反映的是生活,但它毕竟不是生活,总得有点不一样的地方,纵使夸张,甚至一些地方不合理,但也并不能影响这部剧所要表达的思想,它在总体上还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然而矛盾来了,大众不喜欢这部剧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一些情节太过真实,以至于不敢面对,比如剧中的孩子总是对父母大呼小叫, 这样的情节总是在网友的谩骂声中度过,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情节可能无时无刻在每个现实家庭中上演着,人们不愿意去面对,只顾谩骂,却忘记了去思考与反省自身。</h3><h3><br></h3><h3>《带着爸爸去留学》讲述的是孩子与父母在异国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分别讲述了四个家庭的留学故事,每一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所具有的物质条件与精神面貌也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这些家庭都近乎破碎,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这些原生家庭留下来的阴影均困扰着孩子们,使他们备受情感和心理的折磨,因此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之路。这四个家庭是中国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代表着是四个典型,下面,笔者选择1个家庭做一一介绍,并提出思考的结果。</h3><h3><br></h3><h3>这个个家庭代表着是大部分家庭,黄成栋和董美玲是一对恩爱夫妻,当儿子黄小栋高中毕业后,夫妻两人决定送儿子去美国留学,这个家庭并不富裕,黄成栋只是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董美玲则打理着一家小饭馆,可见送儿子出国留学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但他们依然给孩子找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寄宿家庭,甚至父亲放下手上的工作,来美国陪读。但父母做的这一切并没有得到孩子的感激,他反而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对父亲大呼小叫。</h3><h3>刚到美国的时候,他们坐着大巴准备去往旅馆,途中遇到了其他两个家庭,可在路上不幸发生了车祸,于是黄成栋和武翰祥两个家庭共同乘坐一辆车,准备回酒店。路途中,两个爸爸在旅途中闲聊,黄成栋谈及自己没有车时,黄小栋羞愧难当,立马叫司机靠边停车,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不管一车人而拔腿就跑,黄成栋追上他,问他为什么,他毫不留情地对父亲发火,质问他说那些干嘛,不嫌丢人吗?随后不顾父亲,一个人乱跑,最终迷路,结果还是黄成栋大费周章找到了迷失方向的孩子,但父亲并没有责怪孩子,反而向孩子承认是自己的错,在接下来的留学生涯中,儿子只要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发脾气,父亲也一一忍受,但他的本性不坏,对父母也并非不孝顺,而且他正义、勇敢、有责任,还算是比较好、比较听话的孩子。但从他对父亲的态度来看,可以看见这个家庭的教育是存在问题的。</h3><h3><br></h3><h3>第一,父母对孩子太过溺爱:孩子仗着父亲对他的爱,而无所顾忌,遇到事情是不能冷静,也不能和父母进行好好的沟通,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差。</h3><h3>第二,父亲没有一定的威严:始终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成年,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当遇到事情时,总是喜欢大包大揽,为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冷静去处理,而习惯性地去抱怨他人,不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h3><h3><br></h3><h3>这样的孩子、这样的父母是无数个家庭的缩影,父母任劳任怨付出,孩子理所当然的接受,这种教育方式看似父母给了孩子浓浓的爱,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自私、任性,这种爱看上去很美好、很温馨,却在其中包含着巨大的危险,父母一味付出,孩子未必感激。</h3><h3>我现在还未有孩子,谈如何教育孩子实在没有什么体会,但是我知道中国的家庭教育绝对不能效仿在我们下一代的身上。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不是伟大就一定是最好,而且每个孩子的特性不同,如果每个家庭都采用一种方式去爱孩子,那显然是不合时宜的。</h3><h3><br></h3><h3>而且就父母爱孩子这件事情而言,也许父母并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的父母自己经济上过得去,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这就是爱他们,但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只是需要父母的一个拥抱、适当的陪伴与温暖的交谈。有些父母习惯性替孩子操办一切,认为自己给他的是最好的安排,甚至在孩子一定成年后,还如此操心,但这可能在孩子眼里,这种爱只是一种独裁,父母应该在孩子成年后学会放手,教育孩子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在成年之前,成年之后,其实就不该管了,因为很多事情已经形成,即使父母再怎么教育有方,也不适用了,因为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就像我们说的很多事情要及时去做,一旦时机错过就再也做不了,比如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想着以后有得是时间陪孩子,但时间一到,父母会发现孩子已经越走越远,错过孩子的童年就再也回不去了,那么教育孩子也是有时机的。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是爱、是指引,但当孩子已经成年了,父母再去干预孩子的生活,那么这就是不合时宜的独裁了,而这独裁并不会把孩子变得更好。</h3><h3><br></h3><h3>作为一个孩子,我希望父母学会在适合时候给予我爱与指引,同时也在适合的时候学会放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