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童 年 纪 事</b></h1><h3><b> 之</b></h3><h3><b> 抬轿的 烧火的</b></h3><h3><b><br></b></h3><h1> 我家老屋屋场蛮大,住有五六户人家。人户多,小娃子们自然也多,四五六岁的就有七八个。</h1><h1> 那些年代,玩就是小娃子们的事。</h1><h1> 烧灶儿火、抢羊羊、藏me r,跳房子,每天也就离不开这几种游戏,可大家玩得十分开心,乐此不彼。</h1><h1> 有时心血来潮,我们还会唱唱儿歌:</h1><h1> "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花篓……</h1><h1> “野鸡公,背麻棕(读jiOng),背到山上喊嘎公……</h1><h3> ……</h3><h1> </h1><h1> "抬轿的,烧火的,标致姑娘是我的……"</h1><h1> 这几句也不知是谁教的。</h1><h3><br></h3><h1> 离屋场不到30米,有一条大路。说是大路,其实也不过米把宽,但它却是瑙河畔大半头畈十几里路、上百户人家小伢上学,大人赶場(安福寺)的必经之路,从早到晚过往 的人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h1><h1> 那些年,儿们胆小,耍了单,像裤子包的一样;成了伙,便神气起来。在屋前屋后玩得起劲的我们,看到大路上有年轻女人经过,不管是姑娘,还是媳妇,男娃子们就象得了宝,很快聚拢,扯着嗓子大声喊:</h1><h1> "抬轿 滴, 烧火 的(di 轻声) , 标致 姑娘 是我 的”!</h1><h1> "抬轿 滴 , 烧火 的……</h1><h1><br></h1><h1> 解放初期的女人老实、传统,对于我们的恶作剧,也不一般见识,只当没听到,只顾匆匆赶路。偶尔也遇上一两个泼辣的女人,她会停下脚步,站在那里,气急败坏地骂我们"有娘养无娘教”和一些很难听的话。</h1><h1> 这时 , 大家作鸟兽散,或跑进屋里或钻进竹林子。也有胆子大的,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任凭她嚷嚷。</h1><h1> 一波平息,隔不一会儿,路上来了年轻女人,男娃子们又故伎重演。</h1><h3><br></h3><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