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读完第三章,我对如何在学共体中更好的创设合作探究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以下几点:</b></h1> <h1><b>一、合作探究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做</b></h1><h3></h3><h3> 1.以倾听为中心,这是建立合作学习关系的教师具有共同的特征。菅野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共同思考时,老师就坐在儿童边上一边认真关注每一个人的低语与表情的变化,一边讲课,老师与儿童的关系是“触觉式”,他在自己讲课时,也会集中精力去倾听,并在每位儿童之间建立触觉的联系。</h3> <h3>2.教师将“串联”作为课堂的中心活动来展开。</h3><h3>在菅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个人的活动是对话性的,学生们始终小声交流着个人的发现,不仅在小组内讨论,还会与其他组交流意见,将新获得的信息加在自己的笔记中。与外物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复杂的交错,形成了多元的、多层次的交响。</h3> <h3>3.善于创造适合润泽、安定课堂的环境</h3> <h3>4.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借助好的适合的课题(如我们的综合实践课),再在更多更广的学科中铺展开来。</h3> <h3>(摘自领航教师袁老师的读书笔记)临时老师原田的“种菜与卖菜”的课;感慨于原田老师的做法:把教室铺满地毯,还用加厚的三合板做了四个比较大的桌子,套上桌布,教师充满了布艺的触感,变成了柔性的空间,没想到这一环境的改变就促使曾经大声喧哗的教室变得安静起来。看来,环境的改变对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一定影响。我想: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是给孩子们在教室硬件上有所改变,更为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1)可以给他们提供课堂的空间和时间。课堂可以在校园内,甚至在校外。教室内学生的座位可以打破以往的坐法,按教学组织的需要而定。教学时间也可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作相应的调整。(2)也可以给他们提供操作的机会。不仅要培养学生操作现代化媒体的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常规教具的作用。(3)要提供给孩子们思考的机会。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如提问后不要忙于叫先举手的学生,要留于余地;也不要先叫学生的名字,后提出问题,以便于全体学生充分思考后回答;少用按座位依次叫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以便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考等等。(4)要提供给孩子们表现的机会。凡是学生能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凡是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凡是学生能够讨论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凡是学生能够动脑思考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平等的讨论问题,可采取“合作教学”的方法,这可以为内向型学生和后进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h3><h3>原田老师的另一招“学习种菜与卖菜”也值得我们思考。鉴于学校所有班级都种马铃薯、甘薯和萝卜,原田老师打破常规,选择种植花生和棉花。其实,原田老师是想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做事,促使他们思考种出的果实该如何处理,学生一致同意把果实卖掉,原田老师采纳了建议,这样就将种菜与卖菜联系了起来,有关卖菜赚钱,孩子们的精神马上来了。这一事件究其教育学原理实则是教师努力创设条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回归教学后我想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能埋怨学生激而不发,学习无兴趣。魏书生老师认为,兴趣像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兴趣在每个学生的脑子里都存在着,不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而在于有的教师能点燃兴趣,有的教师只能捣毁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吸引学生参与。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具体情况,有计划地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层次。要充分利用学生求新、好奇与渴望求知和成功的心理,想方设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力求实效。</h3> <h3>5.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至关重要</h3> <h3>6.完善自己,提高课堂基本功,如简练的课堂语言等</h3> <h1><b>二、我们积极倡导的终身学习的实现离不开当下真真实实的学习的发生</b></h1> <h1><b>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接受儿童的多样性,真正实现儿童的学习权利</b></h1> <h1><b>总而言之,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学,离不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追寻学共体,我还在路上。</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