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上)

静心

<h1><b><font color="#ed2308"> 前言:2007年9月我们曾组团赴俄罗斯旅游,留下了极为难忘的印象,2018年我做了“俄罗斯风情”上、下两个美篇以做纪念。但是,那次旅游让我最为遗憾的是,由于导游的原因没有能去新圣女公墓参观,错过了欣赏这座雕塑殿堂的机会。最近,我有时间从美篇和互联网中认真查阅了有关新圣女公墓的资料和照片,查不到的从墓碑上面的俄语翻译。</font></b><b><font color="#ed2308">汇编成了“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上、中、下三集美篇。想为没能去那里参观的朋友,提供一个较为详实、完美的资料 ,也与那些喜欢雕塑艺术的朋友共享。</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莫斯科新圣女公墓,苏联近代史的博物馆,世界上最美十大墓地之一。公墓隔墙有一个圣女修道院。19世纪时成为俄罗斯著名知识分子为国捐躯和军政高级将领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公墓占地7.6公顷,葬有2.6万各界精英</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新圣女公墓与维也纳的中央公墓和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并称为欧洲三大公墓。果戈里、契科夫、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乌兰诺娃、莫洛托夫、朱可夫、叶利钦......这些曾经对俄罗斯历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世纪伟人都长眠于此。</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雕塑家们运用不同的材质,各具特色的设计和巧妙的创作手法把墓主人的灵魂融入雕塑作品中,用纪念性建筑艺术语言演示墓主人不同的生命轨迹,向世人讲述着墓主人不朽的生命故事。在俄罗斯人的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据说,由于新圣女公墓在俄罗斯颇有声望,所以俄罗斯的社会名流都想葬在这儿。因此俄罗斯专门成立了一个评定委员会。如果你想死后能够葬在这里,那么你生前就可以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委员会鉴定你一生的成就之后,觉得你有资格了,那么你就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设计师来帮你设计墓地了,这也是新圣女公墓里每一座墓地都不一样、都很有特色的原因。</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莫洛托夫(1890-1986)</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前苏联人民委员会(1946年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外交部长,斯大林领导班子的二号人物。</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莫洛托夫和他妻子的墓。</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元帅朱可夫</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元帅 1918年参加红军,1919年加入俄共(布),1940年晋升大将&nbsp;。1941年任俄国防部总参谋长。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向苏联发动闪击战苏德战争爆发,朱可夫任战时最高副统帅,直接参与指挥莫斯科保卫战,成功地统帅斯大林格勒会战,突破封锁列宁格勒的作战,库尔斯克会战和第聂伯河会战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战局。</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1943年1月,因功绩卓著晋升为苏联元帅。1955年2月任苏联国防部部长。1958年3月朱可夫正式退休。1974年,元帅溘然长逝。</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这是一位世界知名的战将,他的光辉在一次,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永放光芒。</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这是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1931-2007)的墓。叶利钦于2007年4月23日去世,享年76岁。他的墓非常简单,没有雕像,也没有更多的文字说明,只有一面伏盖在大地上的俄罗斯国旗雕塑,用中国产的白色大理石、意大利产的蓝色马赛克和巴西产的红色斑岩构成。他墓前的鲜花最少,看来,对他的是非功过,俄罗斯人民心中是有杆秤的。</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这是前苏联外交部长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葛罗米柯(1909-1989)的墓地。墓碑上葛罗米柯的头部浮雕像,被刻成阴阳两副面孔,两副面孔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据说雕像表现了葛罗米柯两面人性格和随机应变的机智。他在前苏联绝大多数时间从事外交工作,在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得罗波夫等不同的政治时期都能保住地位,并得到重用。</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1894-1971)的墓地。他的墓碑独具特色,黑白两色的花岗石交叉地组合在一起,赫鲁晓夫的头像置于黑白框架之中。墓碑的设计者是赫鲁晓夫生前痛批过的前苏联最有名的现代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而请此人设计墓碑正是赫鲁晓夫本人的生前遗愿。对于墓碑的设计,我想可以诠释为对赫鲁晓夫这个争议人物毁誉参半、功过交织的寓意。</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小赫鲁晓夫(1959-2007) 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的孙子。他没有追随父亲逃亡美国,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个爱国者。生活拮据也不找叶利钦和普京,赢得人民的尊重。</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伊凡诺维奇.米高扬(1895~1978),苏联著名的政治家。1915年参加布尔什维克党,成为高加索革命运动的领袖之一。在1920年代初期的权力斗争中,支持斯大林,于1923年成为党中央委员。1926年,他被任命为内外贸易人民委员。1935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46年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负责全国的贸易工作。1949年1月26日,米高扬乘飞机来到中国的西柏坡,与中共领导人一起探讨中苏两党、两国的未来关系。斯大林去世后,他出任贸易部长和部长会议副主席。赫鲁晓夫上台后,他成为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勃列日涅夫时代,他只担任象征礼节性职务的苏维埃主席团主席。70岁时,他辞去了所担任的领导职务。1978年,老资格的政治家米高扬在莫斯科去世。</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福尔采娃 苏联文化部长 </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60年代开始为文化部长,主宰苏联文艺界14年。从一个普通纺织女工到政府要员,她追随支持赫鲁晓夫,她的突然死亡至今仍是未解之谜。</font></b></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苏联领导人布尔加宁</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卡岗诺维奇(1893-1991)前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斯大林第二任妻子 娜佳</font></b></h1><h3></h3><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1919年不满18岁的娜杰日达(娜佳),与39岁的斯大林结婚。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击败了党内的反对派成为一把手,炙手可热。娜杰日达素知百姓疾苦,与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是好友,政治见解十分接近,与斯大林有不同见解。娜杰日达内心非常苦闷,1932年11月8日吞枪自尽,年31岁。</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苏联政府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斯大林只参加了与遗体告别的仪式,没有护送遗体到墓地。以后也没有到墓地去凭吊和扫墓,只是墓碑上留下了他的名字:</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娜杰日达——斯大林娜联(布)党员。1901—1932</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约•维•斯大林敬立</font></b></h1> <h3></h3><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nbsp; 赖莎·戈尔巴乔娃,前苏联末位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夫人,1999去世。由于其丈夫执政期间,赖莎敢于冲破苏共首脑夫人不能抛头露面的禁锢,与丈夫一起共赴政治激流,大大改变了苏联妇女的地位,且表现得高贵优雅,不仅赢得了西方世界的敬重,也赢得了俄罗斯人民的尊重。</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墓碑是一尊青铜雕像,著名雕塑家弗里德里希·索戈杨依照她最喜欢的一张上大学时的照片雕刻的。雕像美丽而典雅,将她永远定格在了18岁。据雕塑家回忆,当戈尔巴乔夫看到雕像模型时,立刻泪流满面,并且对索戈杨说:“弗里德,你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机会……”</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如今,戈尔巴乔夫经常去新圣母公墓,久久地站在赖莎的墓前,希望尽快能与妻子在天堂相会。</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捷尔任斯基夫人</font></b></h1><h3></h3><h1><font color="#ed2308"><b style=""> F·A·捷尔任斯基,俄国革命家,波兰裔白俄罗斯贵族,全俄肃反委员会的创始人,</b><b style="">也是后来闻名世界的超级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前身。</b></font></h1><h3><br></h3> <h3></h3><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新圣女公墓里只埋着三个中国人,他们是王明和他的妻子及女儿。</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王明(1904~1974)安徽六安人原名陈绍禹</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妻子孟庆树和女儿王芳妮的墓碑,没有和王明葬在一起,隔一条路相望。由于他的妻子改嫁了,按照俄罗斯的风俗改嫁后的妇女死后,是不能与原丈夫葬在一起的。</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孟庆树于1983年9月去世,女儿王芳妮于1985年去世,母女合葬。</font></b></h1> <h1><font color="#ed2308"><b> 格里高利耶夫上将——克格勃首领之一,特殊战线的铁腕人物。</b></font></h1><h3></h3> <h1><font color="#ed2308"><b> 这位气宇轩昂的四星级将军叫列别德,是俄罗斯军方和政界非常知名的的人物。他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曾任俄罗斯驻德涅斯特河沿岸第14集团军司令,授四星级将军衔,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的军人”。他被迫退役后开始从政。担任过俄罗斯人民共和党领导人。2002年4月列别德乘在一次飞机事故中不幸身亡,年仅52岁。总统普京发去唁电表示哀悼,俄罗斯举国震惊。</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 坦克兵元帅雷巴尔科,在他的高大塑像下,坦克像个小小的玩具。</b></font></h1> <h1><b><font color="#ed2308"> 空军元帅费多尔 雅科夫列维奇 法拉列耶夫,空军副总司令。1944年授衔。</font></b></h1> <h1><font color="#ed2308"><b> 空军元帅亚历山大 伊 波克雷什金,全苏支援陆海空军支愿协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卫国战争4年,他参加空战156次,个人击落德国飞机59架。苏联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三次苏联英雄称号的人。</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nbsp;&nbsp;&nbsp; 1985年11月3日去逝,享年72岁。苏共中央决定将其骨灰保存于克里姆林宫宫墙之下,以显其地位和荣耀。但其夫人玛丽亚称,波帅希望与其众多战友在一起,经几次会议讨论,最后,英雄的骨灰终得以与战友们团聚,安息于这片宁静之公墓。</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 戈罗多维科夫(蒙古人),苏联红军骑兵总监,二战中就是他领导着铁血骑兵一直打到柏林城下!</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 二战中的一架飞机六个机组成员,飞机坠毁前 ,成员为了机密文件,宁愿一同坠毁,他们成了集体英雄。</b></font></h1> <h1><b><font color="#ed2308"> 空军元帅亚历山大 尼古拉耶维奇 叶菲莫夫,空军第一副总司令。1975年授衔。</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装甲坦克军元帅 雅科夫 尼古拉耶维奇 费多连科,1944年受衔。</font></b></h1> <h1><font color="#ed2308"><b>&nbsp;&nbsp;&nbsp;这三个人是:莫斯科保卫战三英杰:分别是:多瓦托尔少将、飞行员塔拉里欣中尉、潘菲洛夫·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少将。</b></font></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普罗霍罗夫院士(1916-2002)</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苏联杰出的物理学家 ,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向量子电子学的奠基人之一。1964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担任《苏联大百科全书》的主编,他一生获得5枚列宁勋章以及其他几十种勋章和奖章。</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nbsp; 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伊柳辛(1894-1977)伊尔飞机总设计师。他1933年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局,任总设计师。从此这个设计局设计的以“伊尔”命名的飞机闻名于世。著名的伊尔型强击机伊尔2、伊尔10成为二战中优秀的强击机。轰炸机有伊尔4、伊尔28。1943年推出了伊尔12、伊尔14、伊尔18和伊尔62等中远程客机。新型客机伊尔-86和伊尔-96陆续推出。为其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伊留申是苏联第一至七届最高苏维埃代表,苏联科学院院士,被授予工程上将军衔。</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苏联空降兵降落伞的发明人:格.卡捷列尼夫</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院士阿尔乔姆.伊凡诺维奇.米高扬</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的弟弟。米格战斗机最早的设计者。雕像上一架插入云霄的米格战斗机清楚地反映了小米高扬毕生的追求和理想。</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通讯兵元帅&nbsp;阿列克谢 · 伊万诺维奇 · 列昂涅夫1918年参加苏联红军,历任通信部长,参加过卫国战争,1961年晋升通讯兵元帅。他的半身胸像威武雄壮,有着典型的军人气质。</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卡廖费里,令德军闻风丧胆的“喀秋莎”火箭炮的发明者。</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戈洛夫大将,苏联著名炮弹专家,墓碑也就设计成了炮弹的样子。</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哥萨克少将波塔波夫</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波塔波夫是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第五集团军司令员。曾经以出色的战术令德军南方集团军头疼不已,可惜在基辅保卫战中,被德军包围,突围中受重伤被俘,后壮烈牺牲。</font></b></h1><h3></h3> <h1><b><font color="#ed2308"> 武器设计专家卡尔梅科夫</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雷达专家</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斯大林”式坦克发明者之墓。</font></b></h1> <h1><b> 著名“T"式坦克的发明者,苏联英雄奥普洛夫。</b></h1> <h1><b><font color="#ed2308"> 苏联空军王牌苏尔坦,国家奖金获得者,两次获苏联英雄称呼。</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nbsp; 苏联在与美国进行征服太空的争斗中,有三位航天飞船的宇航员在一次完成太空探险后返回地球,因为飞船出现意外事故,他们在接近地球时不幸遇难。他们是人类为征服太空的先行者,值得我们怀念。</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 苏联著名的歼击机飞行员波多野结衣普科夫(1922—2010)</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卫国战争他总共飞行345次,在85次空战中击落敌机40架。</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雕塑家弗拉基米尔·马丘辛在纪念碑上方镌刻着一句话“我们要活下去”。这是战友被击落时留给他最后一句话,这句话成为他和苏联飞行员的座右铭。</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2013年莫斯科政府拨款800万卢布修建雕像 永志纪念。</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女英雄卓娅&nbsp; </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卓娅和舒拉的悲壮故事在中国广为人知,是我们这一代人在70年代最为励志的精神力量。卓娅塑像表情和姿势,就是她被德军绞死后真实情景。18岁的卓娅在执行任务时,落入德军之手德军不仅强暴了她,而且在她牺牲后,残忍的割去了她一只乳房。</font></b></h1><h3></h3><h1><b>&nbsp;&nbsp; 卓娅英勇就义传到莫斯科,斯大林给司令朱可夫下了命令,将杀死卓娅的德军步兵团的番号。立即通报给所有的红军部队,在未来的作战中,只要碰到这个团的官兵一律格杀,不许接受他们的投降。德军暴行激起苏军上下同仇,战场上无数官兵端着枪冲锋陷阵,高喊着: 为卓娅报仇 冲啊!杀向德军!</b></h1><h1><b> 这具雕像极具动感,表现卓娅在无畏就义前挺起胸膛,仰望乌云密布的天空。短发和衣襟在风中飘扬,双脚前屈即将腾空飞起。</b></h1><h1><b>&nbsp;&nbsp; 卓娅一生短暂,但是她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壮美。她的死 光照大地。</b></h1><h3><br></h3>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舒拉是卓娅弟弟,卓娅死后17岁的他义无反顾参军,加入了坦克兵来到了前线,加入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队伍。他也获得了卫国战争一级勋章、和红旗勋章。在卫国战争胜利前夕,不幸战死在东普鲁士战场,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一对哥萨克英雄夫妇的墓碑,在苏联红军中,哥萨克是支英雄的队伍,英勇善战,所向披靡。</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俄罗斯最伟大的妇产科医生妇科医生、被称为生命使者的巴库列夫,怀抱婴儿的塑像。从他手中接生过很多伟人,不管多可怕的难产,到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前苏联著名播音员列维坦。卫国战争时期,他宣读了斯大林的《告全国人民书》。战时,他的声音给了苏联人民极大的精神力量。希特勒曾咬牙切齿地说,攻进莫斯科,他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列维坦。</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彼得罗夫斯基(1901-1993)著名数学家,长期担任莫斯科大学校长。他的墓碑上有一道数学题,不少中国学生都求解过这道难题。</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伊万·阿列克山大诺维奇·佛明&nbsp;&nbsp; 建筑学家&nbsp; 院士</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火箭航天专家</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穿甲弹设计师拉夫里洛维奇的墓。他的墓碑很有特点,由于他设计的穿甲弹,可以穿透100厘米厚的钢板,雕塑家就将他的墓碑设计成一块厚度为10厘米的弯曲钢板形状,三个弹孔,则形象地表明他研制的炮弹之巨大威力。</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苏联航天员季托夫(1935-2000),第一个在太空睡觉的人,完成了人类第二次宇宙飞行。</font></b></h1> <h3><h1 style="font-weight: bold;"><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苏联宇宙飞船设计师切尔托克(1912-2011)</font></b></h1><h1 style=""><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出生于犹太人家庭,在苏维埃政权时代吃了不少苦头,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从事的飞机和宇宙飞船的控制系统研究,做出了杰出的成绩。他创建的学派依然决定着,俄罗斯载人宇宙飞船的科研方向和水平。</font></b></h1></h3> <h1><b><font color="#ed2308"> 天才的导演、编剧及演员谢尔盖·邦达尔丘克。</font></b></h1><h3></h3> <h1><b><font color="#ed2308"> 一位飞行员的墓碑雕像颇具特色,一只苍劲的雄鹰立于长方形的碑身之上,一只翅膀折断了,覆盖着半边墓碑,而另一只却直指苍穹。它揭示着这位英雄身躯虽已“消失”,而他翱翔太空的理想却永世长存。</font></b></h1><h3></h3>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夏里亚宾:被称为低音之王,人民歌唱家。他来过中国,在哈尔滨、上海、北京、天津地演出过,他的《伏尔加船夫曲》唱得令人神往!他是高尔基的好友。1927年旅居法国时给当地的俄罗斯难民捐了5000法郎,这一善举竞酿成大祸,说他资助了白卫军,投靠反革命……被撤销了"人民演员"称号,死于巴黎,葬于巴黎。后被俄罗斯通过政治途径強行迁至此地。</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nbsp;前苏联革命作家,代表作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它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他的名言很多人都能背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奥斯特洛夫斯基临终前的最后一刻,被雕塑家永远地定格在了这块石板上。他的一只手放在书稿上,饱受疾病折磨的身体微微抬起,眼睛凝视着远方。</font></b></h1><h1><font color="#b04fbb"><b></b></font><br></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这是公墓里唯一的商人墓地,埋葬着帕·米·特列季亚科夫和谢·米·特列季亚科夫两兄弟。他们被称为俄罗斯的”油画之父“。他们并不是画家,而是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油画收藏家、画家们的赞助和保护人。他们于1856年创办了全俄最著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1892年特列季亚科夫将他所有收藏品2500幅精品油画捐献给国家,这个画廊收藏了10万件作品,十月革命后成为国家最大的美术博物馆。</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罗斯特罗波维奇,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和大提琴演奏家,墓碑是大提琴的形状。</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小提琴大师奥伊斯特拉赫 ,是苏联时代取得巨大成就的演奏家,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来我国访问过。</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杜那夫斯基(1900-1955)苏联著名作曲家 歌曲“红莓花儿开”的作者</font></b></h1> <h1><font color="#ed2308"> 维克多,一位哲学家。</font></h1> <h1><b><font color="#ed2308"> 思想家 季诺维耶夫</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马卡连柯&nbsp;&nbsp; 这位以改造流浪儿童和失足少年为己任的著名教育家,他墓碑上坐着一位少年儿童,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马爷爷的教诲。</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前苏联著名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和理论家、舞台艺术改革家。我国文艺界常简称其为“斯坦尼”。</font></b></h1> <h3></h3><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的扮演者,苏联人民演员 薇拉.玛列茨卡娅。</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尼克拉耶娃&nbsp; 苏联歌剧演员</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小英雄娜嘉墓</font></b></h1><h3></h3><h1><b><font color="#ed2308"> 在卫国战争期间,小娜嘉将纳粹德国军队带进了沼泽地,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可是她却被德国人残忍的杀害了,牺牲时才8岁,她可以称得上苏联的“王二小”。</font></b></h1><h3></h3><h1><b><font color="#ed2308"> 娜嘉墓的雕像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但心中那质朴的正义感让她懂得敌人来了意味着什么。可怜一个年幼的生命,在含苞待放的时节就被血雨腥风吹落了。</font></b></h1><h3></h3><h1><b><font color="#ed2308"> 娜嘉墓前的照片是她的哥哥,他常常在娜嘉墓前静静地坐着忏悔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妹妹。经批准,娜嘉的哥哥死后也葬在这里,永久地守护着小英雄。</font></b></h1><h3></h3>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这是原先后人树立在果戈里墓前的雕像。1952年,苏联政府隆重纪念果戈理去世100周年,把原来墓上的石头和十字架搬走,而请著名雕塑家托姆斯基制作了果戈理的白色大理石胸像,竖立在果戈理的墓地。</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这一做法违背了果戈理的遗愿,在天有灵的作家是不满意这样做的。2009年12月,纪念果戈理诞辰委员会决定还果戈理的遗愿,把果戈理墓地上的胸像搬走,重新在一块黑石上立起金色十字架。</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果戈里</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鲍·拉夫列尼奥夫(1900~1958) 是俄罗斯小说家和剧作家,二次斯大林奖金得主。他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國的國内战争。他的代表作《第四十一》被译成中文并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根据该小说摄制的同名电影被誉为苏联新浪潮影片,译成中文在中國上演,深受欢迎。</font></b></h1><h3></h3><h3><font color="#ed2308"> </font></h3> <h1><b><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作家M·A·布尔加科夫</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他曾说愿意时候做果戈里墓碑下的一块石头。结果他的夫人便真地从果戈里墓碑下找了一块石头给他做了特殊的石碑。 </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契诃夫(1860年-1904)俄国世界级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之一,杰出的剧作家。</font></b></h1><h3></h3><h1><font color="#ed2308"><b style=""> 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b><b style="">契诃夫只比果戈里多活了一年,他们两人的墓地相伴相邻。</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他的 “变色龙” “套中人 ” “苦恼人的笑”写的精妙绝伦,是俄国文学史上完美的作品。</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nbsp;&nbsp; 三根带矛的尖顶,象征的他文风犀利。黑白搭配的墓碑代表爱憎分明,墓碑上有四个小洞,可能寓意他患有肺癌,死于44岁。</b></font></h1><h1><br></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之墓。 阿.托尔斯泰(1828-1910),也称小托尔斯泰,其代表作是《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他的墓碑是一幅大浮雕,凸显了俄国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前后转变的历史过程。</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大作家 A.N 华西里耶夫</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苏联时期著名革命诗人</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这雕像是前苏联著名雕塑家的作品。横眉冷对,表现了诗人的冷傲气质和个性鲜明的性格。</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普希金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前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卫国战争中创作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享誉世界。伟大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把生命融入了自己的乐曲,并在这里得到了宁静和永生。这位天才的音乐家,铸造了几代俄罗斯人的灵魂和脊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于1941年7月兵临列宁格勒城下并于9月由进攻转为围攻。至第二年7月,列宁格勒面临困境,条件极为恶劣,已有43万人死于饥饿。当时列宁格勒正遭到德国法西斯的围攻,在极端困苦、极其艰辛危险的时期。肖斯塔科维奇为了表现苏联军民的浴血奋战,歌颂人民顽强奋斗的必胜精神,在枪炮呼啸声中,创作了这第七交响曲。</font></b></h1><h1><font color="#b04fbb"><b><br></b></font></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法杰耶夫(1901-1956)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家</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乌兰诺娃&nbsp; 芭蕾女神, 是苏联人民功勋演员,1910年生于圣彼得堡-1998年 去世。</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著名芭蕾舞演员加琳娜·谢尔盖耶夫娜·乌兰诺娃的墓碑是一块洁白的大理石,她优美的舞姿永远的留在了像幕布一样的碑刻上,让世人无法忘记。</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指挥家Fayer,当年全球顶级的苏俄芭蕾舞团波修瓦(Bolshoi)演出王牌指挥,灰姑娘世界首演就是他执棒。他的墓碑上寥寥几笔就把芭蕾舞演员优美的舞姿展现出来了。</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鲍里斯 卢布诺夫,著名脱口秀演员,依靠在剧场的幕布上。其名声相当于咱们的侯宝林。</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著名演员留德米拉•古尔琴珂,电影《两个人的车站》说的是物资匮乏的苏联时期,两个天涯沦落人的爱情故事。影片中,这位大牌明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车站餐厅服务员,一个坚韧善良的单身母亲的形象。</font></b></h1> <h1><font color="#b04fbb"><b> 著名女歌唱家柳德米拉·泽金娜之墓。</b></font></h1><h3></h3><h1><font color="#b04fbb"><b> 柳德米拉·泽金娜有伏尔加女王之称。其代表作《伏尔加河长流水》等歌曲在中国流传广泛,被称为是“俄罗斯的象征”。 她到过92个国家进行巡演,崇拜者数以百万。</b></font></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影帝奥列格.巴希拉什维利</font></b></h1> <h1><font color="#ed2308"><b style=""> 莫伊谢耶夫,苏联人民演员,国立民间歌舞团的创始人。</b><b style="">1937年创建了苏联民间歌舞团,1954年,他率团访问过中国,在学习和借鉴中国舞蹈的基础上演出了《红绸舞》《腰鼓舞》和《三岔口》。</b></font></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2007年以102年高龄去世。</font></b></h1> <h1><font color="#b04fbb"><b> 亚历山大•尼斯米亚洛夫</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 曾任莫斯科大学校长,主持了麻雀山新校园的建设。1951—1961年任苏联科学院院长,著名的化学家。</b></font></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这是一座年代较近的墓碑,2008年入葬的女主人享年88岁。这尊黑色大理石像很有趣,能再现逝者一生,有无碑文就不重要了。</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人民艺术家雅科夫列夫&nbsp;&nbsp; 著名油画《胜利》的作者,画笔画板就是他的人生。</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玛尼泽尔是苏联著名的雕塑家、苏联美术研究院院士。他擅长创作大型雕塑、纪念碑,他的作品造型完整,表现力丰富,艺术语言简洁厚重。</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在他的墓碑上,一尊雕像永远陪伴着他。</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雕塑家列夫·凯尔别里</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A·S·伊凡诺夫&nbsp; 俄联邦作协主席</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nbsp;&nbsp; 这是苏联著名跳高运动员瓦列里·布茹迈尔( 1942-2003)的墓碑,他是1964年的奥运冠军。 </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请继续欣赏《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中)》。</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