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九八六年十月,我响应国家的号召,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驻守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伊犁新源县则克台镇,是师直高炮营一连指挥班一米测距仪手。由此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h3> <h3><br><h3>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映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戴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h3><h3>我们的</h3><h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h3><h3>座右铭:犯我中华者 虽远必诛</h3><h3>即使脱下了军装</h3><h3>骨子里还是一个兵,只要祖国一声令下</h3><h3>迅速集结,重返战场</h3><h3><br></h3></h3> <h3>我的故乡新疆塔城伟人山</h3> <h3>步七师师直高炮营简介(来自老首长回忆录:</h3><h3>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签署命令,组建陆军三师(十二月改为陆军七师),进驻新疆。由沈阳军区高炮六十二师组建该师师直高炮营。高炮六十二师所属604、605、606、620团和师部分别组建该营高机连、高炮一、二、三连和营部。我所在的高炮营一连于一九六九年三月二十五日在605团组建,高炮营约于三月二十七日在高炮六十二师师部举行。全营于三月底前组建完毕并进驻辽阳市南大营,与同样由沈阳军区组建的炮兵313团(后改为师炮兵团)汇合,并于5月份进驻河北省藁城县,完成与师部归建。六月初师于石家庄成立。八月初离冀,中旬进驻新疆新源县,进疆后为9901---9905。73年1月代号编为36131部队。高炮营驻县中学(高机连驻县食品公司)。一九七O年5月,全营开始在则克台以北地区营建,至一九七一年底,营建基本结束,开始正常的教肓训练和战备值勤。<br></h3><h3> 高炮营第一任主要领导:营长 李先科 政委 陈辉益 副营长 张汝庆 李其云 副政委 肖永华。</h3> <h3>中央军委关于组建陆军第三师命令(摘要)</h3> <h3>在陆军第三师成立大会上,原华北局第一书记、北京军区第一政委李雪峰(左)向李旭阁师长授军旗。</h3> <h3>指挥班测手培训留影</h3> <h3>指挥班测手的我</h3> <h3>当时我使用的58式一米测距仪</h3> <h3>测距仪说明</h3> <h3>测距仪装箱的状态</h3> <h3>12.7高射机枪培训中的我,井振军(阿勒泰兵),于成才(塔城兵)</h3> <h3>师部大门,我的同学,同年兵,师直警卫连战士刘宏卫执勤中</h3> <h3>师部俱乐部</h3> <h3>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会感到快慰。</h3> <h3>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会感到珍贵!</h3> <h3>从此我就一个新的称呼,我是一个兵,有了一群好兄弟,战友</h3> <h3>因为和平年代太久,一些人总把我们故意遗忘,又因为世俗的偏见,常常轻蔑我们为军佬,更因为时代的宵小总把污水撒泼在我们身上,</h3><h3>我保留这些,是想证明我们曾用青春热血守卫过共和国的海疆,也是因为军营打造过军人的称号,同时想告慰牺牲的战友,我们还蹒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行铿锵,</h3><h3>回首军旅生涯,是想让夕阳的余晖,在海天中更加平和和辉煌。最主要是致敬祖国,</h3><h3>我还活着,虽已鬓发如霜,但在等待着你的征召,我们永远是一名战士,既然,我灵魂上带有永不消褪的烙印,我们就永远不会把军旅忘掉。</h3><h3> </h3><h3> </h3> <h3>二十二岁,我就要离部队,我把青春留给了亲爱的连队,连队给了我呀勇敢和智慧,从此再也不怕浪打风吹。</h3> <h3> 找一个理由,和战友见一面,不为别的,只想一起怀念过去的岁月,一口老酒、一声老哥,热泪盈眶。</h3><div> </div> <h3> 找一个理由,去和战友见一面,不管混得好还是混得孬,只想看看彼此,一声战友,一份关切,情谊绵长。</h3><div> </div> <h3> 找一个理由,去见一见战友,时间一年又一年,青春已逝,年华已老,一声珍重,一句祝福,感同身受。</h3><div> </div> <h3> 找一个理由,去见一见战友,这是我们最信任的人,用碗喝酒,大声唱歌,一声兄弟,一生朋友,地久天长。</h3><div> </div> <h3>为什么现在都想战友?因为大家都老了。为什么老了以后想战友?因为这些年经济发展了,人心浮躁了,真情少了,战友情就越显珍贵了。</h3> <h3> 有战友在的地方,无论是闹市还是乡村,都是景色最美的地方。大家坐在那里,说着过往,拍着胸膛,搂着肩膀,如同看到了彼此青春的模样。因为战友,让我们找到了过去的万丈光芒。</h3><div> </div> <h3>有战友在的地方,无论是大鱼大肉还是小菜小汤,都是让人沉醉的地方。你我端着酒杯,不说话,头一仰,全喝光那种感觉只有你我能够品尝。因为战友,我们忘却了工作的繁忙和慌张。</h3> <h3> 战友是前世的债,这世的情,常来常往,格外芬芳。</h3><div> 祝战友健康吉祥如意</div> <h3>巡查中</h3> <h3>阵地留影</h3> <h3>归队</h3> <h3>我的内务</h3> <h3>训练休息时</h3> <h3>思念家乡,热爱和平,闲暇时战友86年伊犁兵胡敏生,制作的,望星空</h3> <h3>思念家乡,热爱和平,闲暇时战友86年伊犁兵胡敏生,制作的,和平鸽</h3> <h3>七师师部阅兵</h3> <h3>新源县阅兵</h3> <h3>高炮营三七炮方队</h3> <h3>有多少证件已尘封角落,</h3><h3>有多少往事已渐远迷惘,</h3><h3>有多少背影似曾相识,</h3><h3>有多少努力早已不躺在功劳薄上,</h3><h3>有多大的表格才能画尽军旅的航迹,</h3><h3>有多少大写的亮点在泪中闪光,</h3><h3>用生命的轻沙擦亮昔日的荣誉证书和立功的胸章,</h3><h3>用永恒的定格固定着青春的笑容和自豪,</h3><h3>回不到从前的我,至少那一份纯真,</h3><h3>那股铁血,那种忠诚,那个信仰,</h3><h3>总还在燃烧我们的激情,</h3><h3>总还在炫耀在老去的路上。</h3><h3> </h3><h3> </h3> <h3>士兵证</h3> <h3>军人身份证</h3> <h3>外出证</h3> <h3>1990年我们的长官,以下部队改制的文字,择录我服役时,师炮兵部主任胡崇孝的《情系高炮营》</h3> <h3>一九九六年十月,随着步兵七师转制为武警七师,所辖各步兵团分别改为武警十九、二十、二十一团,炮兵团改为武警七O六团。师高炮营撤销,其重武器封存于麻扎阵地坑道,车辆交给新疆军区八师,人员划归武警七O六团〈原师炮兵团)。高炮营人员划归武警七O六团后,建制完全打乱,人员分到各营、连。自此,于1969年3月由沈阳军区高炮62师组建的陆军第七师高炮营共存在了27年后解散消失,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h3><h3> 高炮营存在的27年中,经历了7 任营长,他们是:李先科、张汝庆、郑万和、侯尊亚、王合群、王冠华、张宝成、胥明月。教导员(政委)分别是:陈辉益、肖永华、曾庆珊、马洪俊、柴志民、王 树、张考廷、李旺春、张常进、王成全(九四年后不详,不准确之处请指正)。</h3><h3> 随着部队领导体制的改革,武警七师也于二O一七年十二月转隶新疆武警总队,师、团番号撤销,所属部队原二十一团和七O六团的各营组成新疆武警总队第三支队,驻地乌鲁木齐市;原十九团和师直各营组成第四支队,驻地伊宁市;原二十团调往南疆。自此,于一九六九年组建的陆军第七师(武警七师),共存在48年后,也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h3> <h3>退役的37高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