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 李德义</b></h3> <h3><b> 玉锡珏,已经81岁了。虽然步履尚未蹒跚,毕竟走进了耄耋之年。按世俗眼光他确实是一个老人了。但他现在依旧和年轻时一样,每天把自己关在画室里,与画布、油彩为伴,在自己油画的精神艺术家园中不断开镰撷取硕果。</b></h3><h3><b> 沉默、凝重、平和,取代了他青年时代的潇洒、英俊及锋芒毕露。但是在半个世纪的艺术人生中,在凝炼纯净的油画意境美,冷暖微妙的油画色彩美的浸淫中,如今的玉锡珏从外表到内心都是那么淡泊宁静,就像一块土地,经历了年复一年的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之后,反而显得更加平静、单纯,也更加自由了。这时候,他的油画,尤其是那些隽永雅逸的油画风景,似乎在每幅构图中都饱含着风雨日夜的精灵,蕴藏了返璞归真的至美。</b></h3><h3><br></h3> <h3><b>《山那边是海》</b></h3> <h3><b>《闲云飘荡》</b></h3> <h3><b>《小溪》</b></h3> <h3>《踏青》</h3> <h3>《橘子红了》</h3> <h3><b>《秋声》</b></h3> <h3><b>《七彩阳光》</b></h3> <h3><b>《西山湖的傍晚》</b></h3> <b>《落日满秋山》</b><h3><br></h3> <h3>《雪淞》</h3> <h3><b>《又见炊烟》</b></h3> <h3><b>《家在北方》</b></h3> <p class="ql-block"><b> 他自甘寂寞,不怕寂寞。他十分明白,对于画家来说,不画画,没有画才是真正的寂寞。</b></p><p class="ql-block"><b> 玉锡珏还在画,还在不停地画。在他看来,没有灵感,没有思索,没有美的探求,没有想像的翅膀,没有风骨的支撑 — 那才是真正可怕的沉默,无异于死亡的沉默。</b></p><p class="ql-block"><b> 他还像以往的老习惯一样,每天把自己关在画室里,与画布油彩为伴,品读、享受着耕耘艺术的心情。</b></p><p class="ql-block"><b> 现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辽宁省油画艺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大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大连画院特聘画家的玉锡珏,1998年在鞍山画院退休后,携夫人去辽南海滨城市大连定居。曾经作为鞍山画院的首仼院长、鞍山美协的二届主席,玉锡珏为发展钢城的美术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做了大量的繁杂、琐碎的组织、策划的行政工作之余,玉锡珏不辍笔耕,在自己油画艺术的精神家园中不断开镰撷取硕果。在同代人美术家群体中,玉锡珏的确是有才气、有才能的画家。</b></p><p class="ql-block"><b> 头几年,我曾去过他在大连海边寓所,当我站在他的画室里,握着他的手的时候,我觉得他还是我20年前经常见到的那个玉锡珏。</b></p><p class="ql-block"><b> 我们谈起来了,谈他的艺术道路,谈他的艺术追求。他依然那么健谈,思路依然那么敏捷,谈风依然那么锐利,见地依然那么睿智,条理依然那么清晰。他有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 - 他说他与油画艺术结缘了大半辈子,却时时感到一种艺术苦闷 - 苦于未尽人意地表达出他理想的美的境界。这正是有着強烈追求精神的艺术家的苦闷。因此,他总是不断地催促自己,追求下去,以顽强的毅力追求下去!</b></p><p class="ql-block"><b> 正是靠这种苦苦的追求,上世纪中期,他在鲁迅美术学院附中读书时就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进入鲁美油画系后,又苦练油画技巧,于是一只艺术雏燕鼓动双翅,稳健地起飞了。</b></p><p class="ql-block"> </p> <h3><b>1964年毕业创作</b></h3> <h3><b>《钢都》</b></h3> <h3><b>《鞍钢的早晨》</b></h3> <h3><b>《炉前工》</b></h3> <h3><b>《铁流》</b></h3> <h3><b>《女油工》</b></h3> <h3><b>《沸腾的钢城》</b></h3> <h3>《钢城交响曲》</h3> <h3>《集市归来》</h3> <h3><b>《晨曲》</b></h3> <h3><b>《铁山夕照》</b></h3> <h3><b> 从他1964年的毕业创作工业风景油画《钢都》到时至今日那一系列以大海为题的风景画,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半个世纪以来清晰的心路轨迹。从中也令我们看到一位把油画艺术融进了自己生命艺术家,是怎样如醉如痴地在色彩美的天地里遨游,怎样默默耕耘在油画艺术绚烂斑斓的苑圃中,怎样乐在其中的发现美、捕捉美、表现美而倾洒心血,揣摩、体味 ......。</b></h3><h3><b> 纵观玉锡珏的油画,我有一个突出的感觉:他已经从绘画观念的高度选择了一条意向明确的艺术道路,形成了他自己特有的风格韵味。笔触的肯定,构图的完美,色彩的谐调,使他油画的美学思想在时代的精神层面上得到凸显和张扬。</b></h3><h3><b> 抒情风景画是玉锡珏的強项,他的风景画让人一看就觉得打心眼里往外感到𣈱快。</b></h3><h3><b> 他的风景画很率、很纯真,没有画蛇添足的情节解读,没有故弄玄虚的哲理演绎,他的画少刻意雕琢,多直抒胸臆。意尽而巳,𣈱神足矣。</b></h3><h3><b> 春花、夏雨、秋霜、冬雪,信手拈来,皆成佳构。每幅画都在向读者传递着一种信息 —</b></h3><h3><b>一种学院派严谨规范的造型艺术体例。上世纪</b></h3><h3><b>60年代他就读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接受了前苏联写实主义,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教育和影响,练就了扎实的素描、色彩造型的功力,又在以后的创作历程中,不断咀嚼消化,不断砥砺求索,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面貌。</b></h3> <h3><b>《十五号台风》</b></h3> <h3><b>《晨》</b></h3> <h3>《潮》</h3> <h3><b>《海上霞光》</b></h3> <h3><b>《海边的红房子》</b></h3> <h3><b>《赶海》</b></h3> <h3>《假日海湾》</h3> <h3>《海港印象》</h3> <h3>《船厂》</h3> <h3>《涛声依旧》</h3> <h3>《港湾》</h3> <h3>《红海滩》</h3> <h3>《春来江水绿如蓝》</h3> <h3>《月光》</h3> <h3>《一路欢歌》</h3> <h3>《夜色》</h3> <h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h3> <h3><b> 色彩是油画的灵魂 ,多年的打磨使玉锡珏对油画色彩的掌控能力已经驾轻就熟了。他用色很抒情,很写意,色彩对他而言不仅是表达客体对象直接感受的媒介,更是强调内在情感主导作用的载体。他在色彩天地中纵横驰聘,不受情节、题材的束缚,充分发挥色彩功能的最大价值。色彩美学的指向重音乐性、轻文学性,重抒情性,轻叙述性。色彩的抒情性,自然制约笔触的写意性。他油画用笔有如中国画、书法一样可以淋漓尽致地表情达意,言志抒怀。色彩效果或厚积而凝重,或交织而斑驳,或迅疾而奔放,或跳荡而洒脱,画画色彩饱和度高,肌理丰富清晰,生动的笔触十分自然地流露画家的性格、情趣和艺术秉赋。</b></h3><h3><b> 写意性是玉锡珏风景油画突出的学术特色,他就是在这个艺术追求的大方向或艺术探索的维度中,积淀了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油画语言。他把自己的艺术理念在更高的精神诉求的层面与对大美术、大文化的关切和对油画本体的关切有机结合起来。为山川写照,为江海传神,把为天地立心作为一个中国油画家的使命担当,在创作实践中不断锤炼提升意向表达的自觉性。直面大自然,升华自己提取意象的手段方法,组成画面的结构语言,写自然之生机,天地之生气,致辽阔广大,尽草木精微,察色彩冷暖,重笔触调度,终于走进了油画艺术的自由王国。</b></h3> <p class="ql-block">《玫瑰色的圣托里尼》</p> <h3>《疏森湖畔》</h3> <h3>《美茵湖的傍晚》</h3> <h3>《七月流火》</h3> <h3>《威尼斯掠影》</h3> <h3>《艳阳天》</h3> <h3>《地中海之翡冷翠》</h3> <h3>《华彩》</h3> <h3>《兰花花》</h3> <h3>《米伦小镇》</h3> <h3>《清风》</h3> <h3>《奔走中的白马》</h3> <h3>《姹紫嫣红》</h3> <h3>《春风吹又生》</h3> <h3>《无题》</h3> <h3><b> 晚年的玉锡珏油画情结与日俱增,几次负箧赴欧洲进行旅行写生,做学术考察。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等油画艺术的故乡,玉锡珏观摩、欣赏了很多不同流派大师的原作,进一步升华了油画艺术的品质。</b></h3><h3><b> 半个世纪的不懈追求,他的绘画技巧日益精湛,得到了圈内圈外的热捧。他的画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多次在各级各类展事、赛事中折桂夺魁。作品先后几次结集出版,前不久他又和广廷勃、吴云华等8人搞了一次油画巡展,反响良好。在大连美术舘举办了玉锡珏个人油画展,好评如潮。他得到了艺术和生活的双重回报,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画家、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等荣誉和头衔也足以令他欣慰之至。</b></h3><h3><b> 晚年的玉锡珏和他的油画一起,迎来了流光溢彩的红霞,回眸身后那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展望更加辉煌的艺术前景,他的心境更洒脱、更明朗了。</b></h3> <h3><b> — 本文作者李德义和画家玉锡珏在一起</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