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终身成长》之感悟 <h3> 张靖龙<br></h3><h3> 近日读了《终身成长》一书,有了些许感悟。这或许也是因为在看《终身成长》时,我认为自己已步入“老教师”行当,关于成长一事,应该是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样的固定思维差点否定自己,差点放弃自己。</h3><h3> 这本书为我们详细解释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即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性思维的人认为能力是天定的,不会成长的。在教学生涯中,我一直以为天赋是天定的,也一直用固定性思维去评判别人,认为她拿一等奖,那是她天生聪明,或者背景强大。通过各种理由来掩盖自己的不努力,来寻求内心的自我安慰。假如偶尔的成功,我会认为这是“天上掉馅饼”的福气,和本人的努力毫无干系。对于自己失败,则是认为自己本身能力就在这,失败是理所当然之事,而不去关注造成失败的原因。</h3><h3> 看到固定思维这章节,内心的抨击何其大,还记得期中考试之后,班里的娃没有考好!我板着脸,站在讲台上。这时,台下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句:我们班没考好,是正常的呀!我们班笨蛋那么多,其他班一个都没有。是呀,这不就是固定思维吗?像这样的固定思维在生活中何其多。如,我天生就笨再努力也考不好。我太倒霉了,整个世界好像都跟我过不去。连我最好的朋友都不想理我。由此可见,固定思维对人的影响甚深,有时甚至影响孩子的一辈子,看来打破固定思维,迎难而上是势在必行的。</h3> <h3> 书中还讲到很多时候小孩子的固定性思维是由于大人的盲目赞扬或盲目批评形成的。这也让我意识到批评人和赞扬人也不是可以随便乱言语的,尤其是不能带有固定性思维的去批评或赞扬人。古人有句话,“宁动千江水,莫动道人心。”</h3> <h3> 成长型思维者,相信能力可以培养,对于成功,认为这是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实现;对于失败,认为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可以从中学习和收益,并认为天才也会需要努力才能成功。相信上帝关上了你的那扇门的同时,会帮你打开另一扇窗。蔡国庆原来是唱美声的,做了扁桃体手术后,他曾一度认为自己不能唱歌了,但是最终,他通过努力,通过另一种方法,完美的表现了自己,一度在他的歌声飞遍全国每个城市每个乡村。努力,比天赋更重要,没有努力,天赋只是埋进土里的黄金,没有任何价值。是呀!正如梭伦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打破固定思维,首先,关注角度的改变,不去关注孩子的成绩,而是关注过程中孩子付出的努力。其次,要正确面对挫折,以积极地态度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挫折视为学习与进步的好机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