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花开花落,朝来夕往。太阳燃烧着七月的流火,就在这盛夏时节,美丽的彰武这个“诗词之乡”迎来了第三个苏鲁克诗人节。7月27日这一天定格在我们眼前。</h3><h3> “重走草原路,陪你看草原。” 我们诗词学会一行人,应大德镇领导邀约到“生态草原”,进行实地采风。</h3><h3> 清晨,太阳远远地躲在云层后面。几十颗心热切地向大德镇景区奔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无法拦住我的思绪驶向我从未涉足的敕勒川。</h3><h3> </h3><h3> </h3> <h3> 大德镇是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沿着示范区主干线,我们先到达了德力格尔草原。</h3><h3> “德力格尔”话一脱口就有令人心向往之的诱惑力。它还蕴藏着一段历史的深层记忆呢。</h3><h3> “德力格尔”有辽阔宽广,前程远大的含义。</h3><h3><br></h3><h3> 顺治四年(1647),从察哈尔蒙古八旗调遣32户牧民到养息地(苏鲁克)牧场,其中就有德力格尔兄弟。岁月变迁,300多年后,两兄弟在这片土地上拓荒的身影还在,这里的人们从未忘记过他们,以“德力格尔”为草原命名,在兄弟俩开垦过的土地上继续开拓着。</h3><h3><br></h3><h3> 我从未领略过草原的真正风貌,当悠扬的马头琴音伴着蒙古长调,影视中辽阔的大草原便浮现在眼前。一望无际的绿海喷薄着生命的喜悦,蓝天下骏马和牛羊点缀在草原上,蒙古包上飞升着袅袅的炊烟……</h3><h3><br></h3><h3> 这里与我的想象不尽相同,难怪,这里毕竟是绿地的新开发区。但它浩瀚的生命底色——绿,征服了我的眼睛。<br></h3><h3> 雾霭和清淡的云覆盖在草原上。一望无际的绿地没有盛气凌人的气势,让人看了是亲切,燥热的夏季里我们感受着草原的清凉。</h3><h3> 偌大的草原在我们的眼里装帧成简约的画面。</h3><h3> 远处,烟岚笼罩,连绵的山岭淡成了一个轮廓。树木也是影影绰绰,那些整齐划一的树木定是人工林,层层叠叠的绿色屏障,扎根土壤,把风沙堵截在了外面。</h3><h3> 草原,哪里都是绿色,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连成了一片海。绿草中点缀着各色的小花,粉的,黄的,紫的,黄色颇多。我爱花,却叫不出这些小花的名字来。</h3><h3> 有几个同伴在草丛中搜寻着?她们兴致勃勃地在采山果果。“老瓜瓢”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几乎是闻所未闻,但在我们小时候,物质匮乏的年代,成群结队的孩子南颠北跑地在旷野里寻它吃。别有一番风味。多少种山果在我们儿时的世界里有化不开的浓情。四十几年后,同孩子们讲一些过去的事情,她们往往大张着眼睛,像是在听“天方夜谭”。如今,在这片绿地上,我们孩子似的躬着身子追逐着走失的童年 。</h3><h3> 眼前十几米的地方,灌溉用的水井和机器设备被人工绿地渲染着,白色的塑料输水管道蜿蜒在草丛中,让你觉察到在这无边无际的生机勃勃里夹杂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汗水呢。</h3><h3> 我们脚下的逼仄的道路由东向西,把草原间隔开。路两旁是近一米宽的调水沟。今年的雨水充沛,沟里满是积水。</h3><h3> 右手边有几块方塘毗邻,稻子绿油油的,一株株宽大的叶片让我险些认不出它们。那葱郁饱满的风姿将美的希望与成长的喜悦展示给我们看。水草随处可见,在这里没有莲,却有托着团团叶片的绿草长在水中和堤上。小小的浮萍拥挤着踞地作势,反到让平静的水面充满柔情和生机。芦苇这一丛那一簇地长着,几棵棕红色的蒲棒和着水里的倒影招摇着,诗经中的女子就这般清扬婉约地影印在水边。晃晃之中是这般柔和甜美。漫步这里我们也真是有福了。</h3><h3> 继续向草原深处走,白色的蒙古包展现在我们的眼前。</h3><h3>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开创生活的根基,蒙古包是生活的重要组成。洁白的蒙古包里蕴藏着一个伟大的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精神追求。它沉淀着多少令人感叹的动人故事啊!蒙古包伴随着蒙古民族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h3><h3> 敖包也是草原上靓丽的一抹。</h3><h3> 敖包似高耸的小山。从山顶向四外引伸出绳条,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经幡。</h3><h3> 敖包是蒙古人用来祭祀天地的一种象征。人们通过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牛羊兴旺,国泰民安。</h3><h3> 敖包在茫茫的草原上是一种标识。人们每逢外出远行路经敖包,都要驻足向“敖包“参拜。由此,心中便有了依托,脚下也有了方向。</h3><h3> 在有学识的前辈的感召下我们把象征着美好祈愿的石头放在了敖包上。</h3><h3> 眼前的草原博大多姿,经管少了牧人、羊群、骏马的装点,在我们心中对她仍怀有敬畏。该多少人神情庄严地视瞩着她啊!</h3><h3> 人工种植的牧草漫延开去,把人们的视野引向远方。走在剑叶丛生的绿海里,人行绿波上,草虫耳边鸣。谁能想到这里曾是黄沙漫漫?如今,这里的人们用辛勤的汗水播下了大面积的希望。绿洲在前进,荒漠在退化。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同我们一样的人怀揣着梦想在这里驰聘、守望。</h3><h3> 在蒙古包的西南角有一处水泥建筑的方坪,这里是生活的大舞台。场地里我们踏出咯噔噔的步调,衣袂飘飘,劲歌热舞。</h3><h3> 没人会错过这大好时光,全体人员拍照留念。</h3><h3> 时间不待人。我们不甚在这里久留,踏上了下一段旅途。</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