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贵精 不贵多 文/歌斐木

歌斐木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诗文贵精 不贵多</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歌斐木</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诗文创作是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的传承手段之一,也是民族精神与民族使命的重要载体。凡是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诗文作品,一定是千锤百炼、大浪淘沙之后的精品。诗文质量是文学史选择优秀作家的先决条件。这就叫做诗文贵精,不贵多。</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我们不妨以诗歌创作为例,简单谈谈诗文贵精而不贵多的道理。</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是喜欢唐诗或喜欢写诗的人耳熟能详的作品。那么,张若虚流传后世的作品有多少呢?《全唐诗》中只有他两首诗,除了《春江花月夜》,还有一首《代答闺梦还》。这位只有两首诗流传后世的诗人,却是任何一部文学史或诗歌史都不会忽略不提的作家,而《春江花月夜》也是任何一部唐诗选本或古代诗歌选本都必然选择的诗歌。为什么?写得太好了!清末学者王闿运称赞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李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现代诗人闻一多对此诗也有“孤篇压倒全唐”的高度评价,称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另一位唐代诗人张继也是作品数量有限的作家,但他的那首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流传甚广,甚至早就传到海外,影响深远。东邻日本的唐诗爱好者,哪怕只知道一首唐诗,也必然是这首《枫桥夜泊》!</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相反的例子我们要说说清代的那位自诩为“十全老人”的皇帝乾隆。他最擅附庸风雅,最喜与文人争胜。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总数快赶超《全唐诗》了(《全唐诗》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可是,有哪部文学史上会有这位多产皇帝的名字呢?一部也没有。</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看来,诗文贵精而不贵多,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只有惜墨如金的诗人才会写出一字千金、字字珠玑的精品来!</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8.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