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童年记忆

云淡风轻

<h3>  永远都不会忘却的,是儿时对故乡的记忆。</h3> <h3>  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顶着初秋的骄阳,在雨后乡间曲曲弯弯的小路上颠簸着。骑了几十公里的路程,父亲汗水湿透了衣裳。距离老家的小村子还有二里多路,实在太累了。下了车,拖着已经麻木的腿,跟着父亲向村子走去。</h3> <h3>  路的两边是高高的庄稼,饱满的玉米吐出嫩粉色的须子,高粱被火红的穗子压弯了腰。继续走了一会儿,远远看到了绿荫掩映的小村庄。<br></h3><h3> 村子只有三十几户人家,错落的土坯房建在两米多高的土台子上。不时传来阵阵鸡鸭的叫声。</h3> <h3>  那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每到学校放了暑假,父亲都会把我送到他出生的地方。年迈的奶奶佝偻着身子和大伯在自家的篱笆门外,热情地迎接着我们。</h3><h3> 在乡下人看来,有亲戚从城里来,总是这个封闭的小村子里的大事,很多大娘大婶边和父亲热情地打着招呼,边上下打量我这个城里孩子,就像看着什么稀罕物儿似的。</h3><h3><br></h3> <h3>  几天过去,我就和村子里的孩子们混熟了。在田间地头上捉蟋蟀,到沟渠小河里抓鱼虾,玩儿的不亦乐乎。有时还会和小伙伴们比试摔跤,其中一个高个的孩子,不依不饶地挑战,几个村民还在旁边鼓动,要给我这个城里来的孩子一点颜色看看。殊不知我从小就练过摔跤的,没费什么力气就摔对手个三比零。那几个凑热闹的村民都看呆了,没想到这个大个子竟输给了娇气的城里孩子,边起哄边散开了。</h3><h3> ……</h3> <h3>  一晃开学的日子快到了,父亲又骑着自行车来接我。晚饭后的小村子还笼罩在炊烟里,淡淡的雾霭久久不肯散去,在掩映村子的树梢上盘旋缭绕。大大的红红的夕阳,在西边天际徐徐落下,把整个村庄染成金色。真的是好美的小村庄,好美的故乡。</h3> <p>(图片源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