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那些年的书信</h3><h3>文/伍大顺</h3><h3>鸿雁传书的通讯方式,与我们渐行渐远,几近灭绝,取而代之的手机、互联网视屏通话等,虽然快捷、简便、享受,但却没有了传承千年的书信那种给人以无限喜悦,无尽思念,“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感觉!十几年没有写过信了,如果再回到只能书信通讯,引笔铺纸时,我真不知如何开头了。前面程国平九四年的信,洋洋洒洒几大篇,文从字顺,信手拈来,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怕也不过用两个小时吧。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一部分人更辛劳勤奋,让我这样的人更无为懒惰。</h3><h3> 昨天,我又一次翻看程国平的这封信时,与收信之初,有大不一样的感觉,突发奇想,便试着与大家分享: </h3><h3> 一,这封信叙离别情,没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那种缠绵悲切,也没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么深沉震撼:,确是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欢快感觉。这倒不是说程国平没有过沉重的心绪,七三年的信中“春初日更暖,风吹浪悠悠。盛开攀枝花,花红似锦绣。我倚虹桥栏,眼前飘孤舟。浪碎吾心碎,碎心随水流……”心情可想而知!时过境迁,二十年之后的九四年,在凉山军分区的心情自然不一样了。</h3><h3> 二,程国平从壤塘到馬尔康,到攀枝花,到凉山,到温江,见玆爱玆,处处有佳韵,阿坝州的九寨沟、四姑娘峰,攀枝花的金江、大峡谷,西昌月亮城、邛海、航天城,尽收眼底,一揽无余。对温江情有独钟:“江安碧水映蓝天,缕缕柳丝忆华年。白鹭双双岸边戏,黄鹂对对沙洲闲。夕阳无限晴方好,锦箋有情笔耕田。醉卧廊桥赏风景,云卷云舒几欲仙”。祖国处处好光景啊!</h3><h3> 三,厌恶“成天泡在哪可恨可憎的酒中,每天昏昏然,半糊涂半醉半梦半醒”的应酬,心底里在挣扎,在呐喊;对“夜总会这些玩意儿,花上一些银子,便可以及时行乐,或歌或舞,或看时装,或请小姐伴陪,虽不是青楼女子,但也有过之无不及,醉生梦死,自己为自己腐朽着”的“现代生活”无情披露,辛辣嘲讽。</h3><h3> 四,字形优美,潇洒俊逸,草书笔法点划,遵循“有点方为水,空挑必是言”草字诀,真正的练家子。</h3><h3> ……</h3><h3> 战友们来自四面八方,军旅生活使我们相识、相知、相敬、相慕,铸就了兄弟般的情谊,这是个天大的缘分,值得我们恒久珍惜!</h3><h3> 值“八·一”建军节之际,谨向各位首长、战友致敬!恭祝幸福安康,节日快乐!</h3>